大宋之荣耀-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玠一脸的闷闷,摇摇头道:“唐卿,我也不知道王殿帅为何这么做。”
吴玠和吴璘身材不都矮,长的非常健壮,常年的练武及行军打仗让他们给人以非常沉稳的感觉,一张俊脸上充满了阳刚和沧桑。在旁人面前,兄弟两人都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给人以不可亲近的感觉,但兄弟两人在一起,可没这么多讲究,什么话都会说的。
“大哥,可能是你的名声响亮,王殿帅知道你作战勇敢,谋略出众,所以建议朝廷让我们兄弟俩升职了!”说到这里的时候,吴璘有点兴奋,“大哥,应该是这样的,王殿帅惠眼识英雄,所以才提拔我们俩的。小弟我还真敬佩王殿帅,与我相似的年龄,竟然打了如此多的胜仗,让完颜宗翰、完颜杲、完颜宗弼等金人的发悍将也落荒而逃。此次北伐,在王殿帅指挥下,应该能收复很多的失地的!”
“但愿如此!”吴玠并不相信这次北伐能彻底击败金人,救回二帝及其他被俘的宗室。他已经从被俘的金人中知道,二帝及其他那些宗室子弟已经被金人押解到五国城去,距离金国上京有数千里之遥,要挥师去解救二帝,那就要彻底击败金人才可。但现在的大宋,肯定是没有这个实力。
吴玠性子比较沉稳,与吴璘的年轻骄傲有着非常的不同,他对大宋军队的实力还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他也认为,即使王晨再怎么样整军,大宋军队的战力不可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毕竟这支人马原本是乌合之众,本质不可能马上改变。
能收复河东、河北两路的失地,吴玠已经非常满足。
但在与自己弟弟说话的时候,他的兴致并不在战况上,他还在想王晨为何会这么做,为何会特别照顾他们兄弟俩。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他们与王晨没有任何交集,没与王晨有过任何的共事,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是哪个人。在此前,他们的战功也不出色,并不出名,可以说除了西军中的将士知道他们的大名外,朝中没什么大臣知道他们俩。王晨让皇帝绕过张浚,直接提拔他们,实在是太让人不解。
“唐卿,为何会这样,我也不知道!但既然朝廷信任我们,张相公也重用我们,那我们也不能辜负这么多人的信任与重用,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必须要好好表现,让他们对我们兄弟俩更加的满意!”吴玠说着满心的豪气起来,用力拍拍吴璘的肩膀,“我们这次出征,争取最后时刻与王殿帅的人马会师太原城下,共复太原要地。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与王殿帅相见了,或许什么疑惑都会在那时候解除。”
“大哥说的是!”吴璘用力地点点头,末了又小声地说道:“大哥,小弟听说,王殿帅在杀了遇敌不战而逃的刘光世和张俊后,又杀了弃官而逃的河北提刑刘豫,你说要是他指挥西军,会不会把赵哲也杀了?”
在这次反击金人的西攻时候,吴玠兄弟可是吃了赵哲的不少苦头。
赵哲怯战畏战,不听张浚指挥,私自后退,差点连累了其他人马。所幸他们兄弟各部及刘錡的人马拼死力战,最终没让金人有什么作为,并数次偷袭得手,重创了金军,迫使金人不得不撤退。但吴玠和吴璘兄弟俩人对赵哲都非常不满,特别是年青气盛的吴璘,更是如此。在知道王晨杀了刘光世和张俊,现在又听到将刘豫杀了后,不禁有想出一口恶气的冲动,建议张浚效仿王晨,拿赵哲严肃军纪。但兄长吴玠比他年长很多,官职又大不少,不敢直接说明意思,怕受责骂,只能小心地试探。
到底是亲兄弟,吴玠一下子就明白了吴璘的意思,瞪了一眼后道:“唐卿,这事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建议,张相公他想怎么处置,自会禀明朝廷后执行。这种得罪人的事,我们就不要去做了。要是张相公不采纳我们的提议,那赵哲也会将我们视作仇人,在以后作战中会有不少麻烦的。”
“大哥说的也是!”吴璘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第一百二十九章攻打相州
吴玠和吴璘兄弟所想是不错的,如果赵哲在王晨军中,并且在作战时候有这样的表现,那此人的人头差不多也落地了。王晨杀刘光世和张俊,还有刘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严肃军纪。如果军中出现赵哲这样的人物,那肯定会再拿此人的人头祭地。赵哲与刘光世、张俊的行为也是差不多,手下有这样的将领,王晨是绝对不会绕过他们的。
王晨也相信,经过他的铁腕手段整治,军中将领在抗金这件事上的态度也会有彻底的改变。遇敌不战逃跑的将领被重处,战事打的又顺利,再有人遇到金人不战而逃,那只能说是他们自己找死。
刘光世、张俊和刘豫的死,作用应该是非常大,他们的鲜血和人头,给许多迷茫中的将领敲响了警钟。当日斩杀刘豫,以其鲜血和人头祭旗的时候,观看的那些将领可是一再表示他们的决心与勇敢的,他们表示,不彻底灭了金人,迎回二帝,他们誓不停战。
刘豫来投军,但被王晨拿他的人头祭旗只不过是此次大战中的一个小插曲。大军在全部渡过黄河,在黄河北岸整顿完毕后,也继续北上。
黄河北岸的浚州及浚州属下的那些县城是由宗颖的一些部将率军镇守。在宗颖率军追击渡河的完颜杲部而南渡黄河后,这几个地方的驻军也陆续接收了一些来归附的义军,从数量上看军队还是挺庞大,差不多有十万之众。但这些人马,大部都是没受过什么训练的百姓,在王晨的心目中。还不能算军队。但这些人,是可以用作后备人马之用,或者用来运送粮草的。
仗打的顺利的时候,他们加入冲锋的战团,也会带来非常大的气势。王晨将这些人马大部编入作为支援人马的厢军中,只挑那些精壮之士编入禁军中,如此也得了一万军士。
在渡过黄河后,王晨也紧锣密鼓地在准备夺取相州的战役。
相州差不多就是后世河南安阳一带地方,距离黄河的并不远,只有几百里。
靖康元年底的时候。金人攻打相州,统制官薛广于战死,知州赵不试城破自杀,相州即为金兵所据。金人在占领相州后,一直派人马镇守。在完颜宗翰率军北撤的时候,还留下一部女真军,加强相州的防守。完颜宗翰知道,只要宋军继续北攻,相州肯定是他们攻打的第一站。因此在留驻更多的人马时候,也严令守将、女真都统蒙哥,要拼死力守,决不让宋军攻占相州。
蒙哥手下有汉军及其他仆从军一万五千人。女真军五千人。两万的人马镇守相州,兵力还是挺雄厚的。相州的城墙修建的雄伟高大,易守难攻,但王晨丝毫不顾及这些。他准备集中优势兵马,尽快将相州攻下,并以相州作为北伐的中继站。
在前往相州的途中。王晨召岳飞密议了一次。
“鹏举,相州可以算是你的家乡,这次攻打相州,本帅准备让你打头阵,希望你有不错的表现,将你的家乡收复。待相州攻下,你和你的家人说不定就可以团聚了!”王晨说的有点语重心长。
岳飞的家乡是河南汤阴县,汤阴县属于相州管辖,距相州的距离也不远。因为岳飞离家时候并未带家眷,所以他的母亲与妻儿都在汤阴。如今的汤阴是在金人的控制之下,岳飞的家人也在金人的统治下生活,要是攻占了相州,将相州全境修复,那岳飞的家人也相当于被“解放”。王晨想以此来激励岳飞,让岳飞领攻打相州的重任,希望这个未来的名将能有非常不错的发挥。
岳飞当然明白王晨的意思,听到王晨将攻打相州的重任交给他,让他打先锋,心中豪气顿生,马上作礼答应:“多谢王殿帅的信任,末将一定会率军奋战,尽快攻上开封城头。”
不过虽然这样豪气地表态,对能不能攻上相州城头,岳飞却一点底都没有。因为他并不擅长攻城战,他最得心应手的作战方式就是突击战,趁敌不备时候利用骑兵的快速突击能力对敌发动突然袭击。他所领的人马都是骑兵,攻城能力并不出色。但他知道王晨将此重任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希望能借此机会,再长他的威风。岳飞对自己说,无论如何,都要打出大宋军队的雄风来,不给王晨丢脸。
“岳飞,本帅知道,你所领的那一军都是骑军,令你部的骑兵来攻城,确实有点不太妥当,但本帅希望你能率军将相州攻下!”王晨走到岳飞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对方,压低声音道:“岳飞,相信你是知道本帅如此做的用意,你需要更多的战功来证明你的能力。”
王晨这么一说,岳飞如何还不明白,马上致谢:“多谢王殿帅对末将的关爱!”
虽然说这次出征时候岳飞的军职未变,但他的麾下有五千人马,远比按他实际职司所领的人马为多。岳飞当然知道,这是王晨特别照顾之故,要知道连曲端这样原本在西军中非常有声望的将领所领的都只有五千人马,归降的郭药师麾下也只有五千人。他这样一个几个月前原本要被杀头的将领,能和这尊身份特殊的人一样,掌领这么多的人马。岳飞感觉自己很受王晨重用,一种知遇之恩油然而生,对王晨他又挺敬佩,因此在渡过黄河后,他就发誓要好好打上几仗,立下一些出众的战功让王晨欣喜一下,让其他将领惊叹一下。
今日,王晨更是将首攻相州的重任交给他,岳飞完全清楚王晨是将斩获北伐首攻的机会给他,他如何不激动?要是北伐第一战就取得了大捷,那指挥攻城的将领名声会马上响亮起来。
王晨这是在特意栽培他,这是岳飞听了王晨如是说后的第一反应。
而王晨后面那欲说还休的话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岳飞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他一定要把握住。
岳飞也知道,这一仗对于北伐的重要性。首战必胜这是统兵元帅必须要做到,这场的胜败直接影响大军的士气。如果攻城不利,那失败的阴影就将笼罩在数十万将士的头上,指挥作战的将领也将因此受到处罚。因此这一仗,即使花上非常大的代价,也一定要取得胜利。
“即使将五千人马全部打光,也要攻破相州城!”这是岳飞心里暗暗下的决心。他也清楚,王晨肯定还有其他对应的手段。
王晨当然不会只让岳飞一军单独作战,相州城内守军有差不多两万人,虽然说大部都是仆从军,但他们依坚城而守,要攻破两万人坚守的相州,要投入的兵力不可能少。不过在王晨的心里,投入的兵力数量并不是最主要,此战他有信心取胜,更重要的是源自装备丰富的飞雷炮,也就没良心炮。
当年淮海战役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就是用这种土制的武器攻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王晨相信,在城头防守及野战时候取得了不错效果的“没良心炮”,会如淮海战役时候一样,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
王晨交给岳飞部两百门“没良心炮”,他命令岳飞在准备登城之前,要将两百个炸药包通过这两百门“没良心炮”发射到相州城头。除了两百门“没良心炮”用来发射炸药包外,王晨还令数量不少的抛投机也参加战斗,将更多的炸药包扔到城头上去。
如今开封城外那个守卫严密的军器监工坊内,已经堆积了数量不少的硝石、硫磺、木炭等制作*火药的原因,后续的火药会持续不断地生产出来,各地彩集的硝石及硫磺等制作火药的必须原料也在源源不断地往开封运来的过程中。火药的制作基本不会中断,王晨即使将现在携带的这些火药都用光,后续也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在王晨心目中,只要能取得战士的胜利,减少军士的伤亡,消耗再多的火药及其他武器军械他也无所谓。
北伐第一仗,必须要给金人以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产生畏惧,这样以后的战就会好打了。
以往金人南侵时候,仗打的非常顺利,主要原因就是大宋军队中都患有“恐金症”,“恐金症”是因为不少的宋军在遭遇金人时候,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后流传开来的,以致出现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传言,许多宋军在遭遇金人时候,被吓的不战而逃。
要是这次北伐,首战就让金人遭到毁灭性的损失,那逃跑的溃兵会将恐怖的场景口口相传出去,直接影响金人的士气,说不定金人也会复制大宋军队的特别,患上“恐宋症”。
王晨令岳飞部作为攻打相州时候的先锋人马,再令另外一位统制官张撝同率五千人,与岳飞部一道攻城。郭药师、曲端、张宪等部作为攻城的第二梯队人马,准备策应。
在将攻击相州的命令下达下去的时候,王晨也严令诸将在攻城时候一定要拼死力战,不得有任何违背军令的事发生,不然严惩不怠。
三月十五日,一个春光非常明媚的上午,攻打相州的战役开始打响。
第一百三十章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攻打相州以前,王晨以优势兵力将相州城团团围住,并令五万人马在相州以北五十里地驻守,防止北下的金军支援相州。
相州城内的守军早已经知道宋军在步步逼近,他们慑于宋军几十万人马的威压,不敢主动出城迎敌,而是选择了据城而守。
金人并不擅长守城,特别是女真人,他们最擅长的是野战。但如今的宋军中有数量不少的骑军,而且骑军行进速度并不快,与步军是差不多同步行动,这样可以做到相互协同支援,很难被对手突袭得手。因此相州城内的守军放弃了在城外击退宋军的打算,想以坚城而守。
金军虽然并不擅长守城,但那也是相对于宋军而言,城内大半以上人马都是汉人组成的汉军,领军都也有很多是汉人将领,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是深谙守城之道。
他们在据城而守后,也采取了许多加强城防的手段。特别是宋军最有可能攻城的南门方向,更是加固加高了城墙,并将近半兵力派驻在南门方向。相州的城墙原本就很高大坚固,金人在攻占相州时候,因为相州的宋军抵抗顽强,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们相信,宋军要想将相州城夺回,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比他们当初攻取相州时候要大很多。
三月十五日一早,看到宋军几部人马慢慢往南门方向推进,相州城的守将、女真人蒙哥马上下令全部做好战斗准备。
军士们分队上前,伏在城垛上,每个人都搭弓引箭,准备在宋军冲到弓箭射程内的时候开始射击。
相州城内,并没有宋军守城时候常用的神臂弓等重型远程武器。
宋朝对这些武器的管制非常严格,都派人专人看管,要是情况不对,看管之人一定要将这些武器的重要部件破坏,或者全部毁坏。不让敌军的工匠仿制。金人也只有在开城纳降的一些大宋州城内缴获这些可以远程杀伤的武器,但依然仿制不出来。相州城是强攻而得,在城破之前,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已经被毁光。没有远程弓弩。金人能依靠的只有弓箭,还有数量非常多的檑木、滚石、热油等。
蒙哥亲自到南门指挥作战,他严令各部将,在宋军攻城时候一定要倾力反击,他认为,只要击退宋军的前面几波攻击,那他们的士气马上就会瓦解,甚至城内待命的骑军还有可能打个反击,进一步给予宋军以重创。蒙哥也是知道,他不要期望有援军抵达。完颜宗翰和完颜杲所领的人马已经撤退回国,其他州城也有可能遭到宋军的攻击,自顾不暇,没有任何力量能来支援相州了,他只有孤军奋战。要想击退宋军的攻城,只有依靠他自己的人马。
就在蒙哥令全部人马都做好迎战准备的时候,宋军却在距离城墙约两百步,城头上弓箭射程之下的地方停了下来。看到原本快速而来的宋军在距离城墙两百余步的地方停了下来,一直站在城门楼上观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