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1933-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三多随口问道:“这是哪里的土著部落港口?”
船长洛杰点燃了一支烟:“如果六分仪没有骗我们的话,这里应该就是十一区的长崎港了。只是,和我们以前去过得长崎港除了地形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金三多指着远处说道:“您说那是十一区的长崎?”
船长洛杰点点头:“按照六分仪的定位,那就应该是长崎。不过我们用天文望远镜看过去的,要不就是您家捐献的望远镜出了问题。”
“这里面就是镜片啊,能有什么问题。”金三多又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怎么办?”
船长洛杰说道:“仅一个长崎还说明不了什么,我们想再去第十区的釜山外面看一眼。”
“那就去看一看,反正也不远。”经过核动力改造后的庐山号经济航速十八节,最高航速三十五节。对于长崎到釜山这点海路来说,真是没多远的。
很快,船长命令船只驶向釜山的外围海域,只是几个人看过天文望远镜后更失望了,这里也是如同刚刚经过了原始部落进化出来的港口一般,还是小舢板,只是服饰和对面的长崎港有一些区别——金三多的姨娘既有十一区的和族美女,也有十区的朝鲜族美女,这服饰上的区别很容易就看出来是和族和朝鲜族的特有服装。
因为庐山号天文望远镜的缘故,这里的洋面上距离釜山和长崎还远,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庐山号的人清晰的看到了他们,他们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的话,哪怕是视力再好最多也就能看到远处海面上有个小小的黑点而已——在海边海鸟、跳出海面的海鱼以及远处的船只都能形成这样的不起眼的小黑点。
怎么办,这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
情报不足,前中央军上士金三多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既然船上都是成年人,那不如开个大会,集思广益。”
船上的学生都是念完三年初小(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主课,属于普及型扫盲教育,另有体育课,绘画课,音乐课,手工课等并不考试的课程)两年高小(除语文和算术外,加了初等物理,初等化学,地理,历史以及生物等主课。)一般学生,六岁入学前班一年,七岁正式上学,高小毕业也有十二周岁了,在庐山号教学船上学习生活了四年多,都已经十六七岁,既然十六周岁男子能当兵,那也就是说是成年人了——国家也是按照十六周岁作为成年的标准。
一个老师担心的说道:“要是引起恐慌怎么办?”
另一个老师则反对这种观点:“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都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这四年在环游世界的教学中,不也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吗,他们不是应对的很好嘛。再说了,就是瞒下去,我们能够瞒多久呢,早晚大家都要知道的。”
最后大家觉得向船上通告这个消息,不过是午饭后按照班级一批批前来舰桥最高层的天文台进行观察,每个人都看完后去舰桥一层的大教室集合。
船上的五百余人在大教室集合后,由船东加上学校理事双重身份的金三多对大家发表讲话。
金三多站在大教室的讲台说道:“现在釜山港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比大家看到的还多一些。那就是长崎港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的。我想我们大约穿过的那团蓝光应该是时空虫洞什么的,不过这些已经无所谓了,关键是我们要活下去,在这个古代或者说异时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好消息是,穿过虫洞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事,而且我们还有庐山号,有大家。”
“我们回不去了嘛?”一个学生问道。
“这个就说不清了,如果再找到一个虫洞的话,谁也不敢保证是回我们那个年代去的虫洞。”
女生那边隐隐传来了抽泣声,不过很快被老师和同学们安慰住了,这时大家需要的不是眼泪。
金三多接着说了下一个提议:“经过我们研究,现在不论是去长崎还是釜山都不是很安全,所以呢,我们要去一个偏僻一点的地方进行消息搜集。因为釜山不远处的济州岛还是有人类活动的,所以我们决定去济州岛上面打探消息。”
这个提议是金三多提出的,自然没有让别人顶岗的道理。金三多拿上自己退役时国家军队奖励给自己为国家服务这几年的个人武器——中正式半自动步枪一支,左轮手枪一支,给两支枪配上弹药后,金三多从船舷的梯子上跳进了庐山号配备的救生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卷军火商人的盛宴第二百七十三章钢比银子贵
庐山号因为是退役军舰,所以救生艇完全可以作为小型登陆艇来使用,每个救生艇都能装下六七十号人也不算拥挤,而这样的救生艇庐山号上面足足有三十个。
驾驶救生艇的是船长洛杰,救生艇上面还有一个庐山号的保安人员小单,和金三多一样都是退役士兵——相对的因为是转入预备役士兵的关系,每个人手中拿的都是中正式步枪这样民兵用的半自动武器——全自动武器是不能民用的,据说这叫代差。
金三多去济州岛的原因就是因为船上懂得朝鲜语的人才太少了,别说朝鲜语,除了德语外船上的人没几个会其他外语的——德语还是因为教育要求到了中学要选修一门外语。
金三多是例外,因为小时候家里有众多的外国姨娘,耳熏目染之下从小就学了朝鲜语,日语,德语,俄语,英语,法语的口语对话,也仅仅是口语对话罢了要写是不会的。
救生艇发动马达,船体劈开浪花高速向济州岛前进。远远到了济州岛附近,只见远处的济州岛上一片绿意盎然,救生艇围着岛屿转了一下,很快船长洛杰发现了什么:“那里有人,我决定靠上岸去,准备好了。”
救生艇登陆的时候船体震了一下,然后船长洛杰发现的人看到有船来,而且速度这么快风驰电掣一般就到了海岸边,早就在恐慌中四散奔逃。
金三多跳上岸边,说道:“我去抓个舌头回来,掩护我。”
的确没什么危险,金三多在船登陆前就看的清清楚楚,刚才四散奔逃的都是些光溜溜的女人。跑的时候倒也没忘记带上身边的布条一样的衣服和一些罐子,这是来海边洗澡吗。
金三多发力狂奔,很快追上一个身材弱小的女子,伸手一拦这个女子的腰部扛上肩头就往回跑。
到了救生艇上,金三多将这个已经受到极大惊吓的女子放下,问洛杰船长:“在这里问?还是?”
“带回去,那群人或许听不懂,但是也许想要开开眼界呢。”
短短三十几分种,抓舌头任务结束。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路上。
金三多这时才有心情去看自己抓来的舌头,嘛,这个女子五官倒也端正了,看上去二十左右的样子,不过实际年龄还要问的,因为光着身子白色的衣服和罐子在被抓住的一瞬间都扔掉了,现在正在救生艇里面吓得瑟瑟发抖。**居然比阿莹还要大一些,很挺,皮肤也很白,金三多捏了捏这个女人的身上,肌肉很结实,大约是长期游泳锻炼的缘故。
“别怕,带你回去问几句话。”金三多用朝语安抚完,又从救生艇上面找了条毯子给她披上——老是这么光着,会引人犯罪的。
女子披上毯子后,颤抖的说道:“你会说我们的话。”
金三多点点头:“一点点。你要是会汉语的那就最好了,不过看你受教育的程度……”
那女子说道:“只有官人们才学汉语的。”
金三多虽然知道到了庐山号上才开问,但还是先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说道:“李银花。”
烂大街了,金三多朝鲜姨娘里面就有一群金花银花的,话说这起名现在也是一门科学。至于李姓,那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朝鲜第一大姓——您说什么,少数民族怎么有姓李的,这还真是巧了,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唐太宗也姓李。
“一会不要怕,我们没有恶意的。”
话是这么说,只是谁能看见这无风而动的快船以及小山一样的大铁船还不害怕的。看到这些的李银花感觉就是这群人有鬼神一样的力量,想起村子和已经出海遇难多年的丈夫,李银花只觉得这肯定是自己已经死了,进入了天国,刚刚来接引自己的就是牛头马面之类的,现在要去见得就是判官了吧——自己这样的小人物肯定是见不到阎王大人的。
就像中央军的士兵在占领区会给小孩子们分糖果一样,为了减除李银花已经被吓坏的戒心,被扛上船后李银花被带到了庐山号的食堂进行问话。金三多要做的,就是将大家现在所有的疑问让李银花解答,只是能有多少有用的消息就只有天知道了。
到了食堂,金三多拿了一个不锈钢的餐盘对李银花说道:“你想要吃点什么?”
因为恐惧的关系,李银花早就忘记了饥饿,可是看到那炒的金黄色的米饭,眼神就不能动了——常住海边的人肯定也不缺海货吃了,可是这大米价格就很高了。
金三多大约看明白了,对厨子说:“给她来一份扬州炒饭。菜你看着来一些。”
厨子给餐盘盛满扬州炒饭后,又添上了一些鱼肉在菜格里面,最后给她拿上了半个苹果——无论什么时候,在海上蔬果都是最好的。
李银花尝了一下米饭后,先将扬州炒饭吃了个干净,然后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甘甜美味的苹果——鱼肉李银花认识,最后秉着不浪费的精神将鱼肉也吃了。
这时李银花对面已经坐了几十号老师和船上的船员以及学生代表等,迫不及待的想要问一下现在是哪年,现在这里是哪里?——有可能的话,大家当然还是希望庐山号仍在自己熟悉的那个时空。
这些问题经过金三多的翻译后,李银花将她知道的都说了,今年是朝鲜仁祖六年四月,这里当然是济州岛。李银花的身份是济州岛的一个海女——祖上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这里来,男的都做了渔民打渔,女的做海女捞海货,这里的人千百年来都是这么生活的。当然住在城里的那些奴婢们是要伺候城里的老爷们的,还有朝廷的马场。
大家对李银花死过丈夫以及怎么捞海货并不关心,几个人看了一下电脑里的史料,发现仁祖六年就是大明崇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按照史料记载这一年明朝出了崇祯这么一个勤政多疑的皇帝,也就离着亡国不远了。
大约还有十几年自食恶果的崇祯也就要吊死煤山了——临死前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没有一个朝廷大臣——因为忠于朝廷的大臣们已经在这十七年中被崇祯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大约是那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类型,大顺来了降大顺,犬清来了降犬清。
这个时代,对于朝鲜和明朝是一样的多灾多难,去年朝鲜刚刚经历过丁卯胡乱,再过八年又是一次几乎亡国的丙子胡乱。中原王朝的灾难还要多一些,因为小冰河期的缘故,这时北方天灾不断,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
今年造反的不止是农民起义军,连带宁远蓟镇固原这样的地方也因为粮饷不足发生了兵变——大家对于明朝军制也略微了解一些,要说你不兵变闹饷就得饿死——例如朝廷给某地拨上十万两银子,没出户部大门这数目就不够十万两了——路上大家层层扒皮等到了地方上十万两能剩下一二万两就算上官非常有良心了——如此一来,不欠饷怎么办。而兵变后朝廷只是杀一些带头兵变的首领,然后派些粮饷安抚士兵——等朝廷继续拖欠粮饷的时候,自然有要饿死的人会站出来,继续兵变,然后朝廷杀首脑,继续安抚。这样反反复复的形成了一个循环——总之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道理果然是颠簸不破的。
这个年代欧洲也不安生,新教的国家和天主教的国家正在进行将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三十年战争,这场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沉重的枷锁——无数瑞士雇佣兵在这场战役中因为站在敌对方互相杀伐甚至在亲人的手中死去,战后瑞士深以为戒,从此确立了永久中立的格局。
美洲和澳洲仍是土著在活跃,除了西班牙人在南美建了几个殖民点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土著横行的不毛之地。
怎么办?这个问题,又摆在了众人的面前。虽然问话之前,大家隐约就知道大约是回不去了,可是真等面临着这一刻的时候,还是有些想不开的。
历史教授李畅说道:“明朝施行路引制度,大约我们刚去就会因为没有路引被抓起来。”
“去台湾或者海南岛怎么样?”
李畅说道:“那还不如留在济州岛,现在台湾是郑芝龙的地盘,而且还有荷兰人在上面筑城——最重要的是现在台湾岛还是烟瘴之地,完全没有开发过,连停泊庐山号的港口都没有一个。海南岛上是明王朝的固有领土,虽然黎民造反此起彼伏,但是朝廷不会不管的,最多的一次派出几万大军平定黎民叛乱。”
想想船上只有五百来人,还有一百多女生,五百人就是浑身是铁,才有几根钉。虽然这里的成年人都保有一些半自动枪械,但是子弹总有打完的一天,这又不是火绳枪,使用简单的黑火药和铅弹乃至石子就能发射出弹丸伤人。
又有人问道:“这济州怎么说也是现在朝鲜王的领地吧。我们停留在这要是朝鲜军队打过来怎么办?”
李畅说道:“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时期朝鲜兵可以说是战斗力最弱的——相信我,至少比美洲和海南岛台湾岛的土著还要弱,因为不管是此时的倭寇还是犬清的部队都是可以将朝鲜军队随意揉捏的。后世袁世凯不也帮助过朝鲜平定农民起义军嘛,可见他们连农民起义军都没什么办法的。”
大家一查也是,美洲土著还有大败英军的时候呢,朝鲜国的军队就没打胜仗的记录。
但是一想到停留在济州岛要对抗一个朝廷,还是有些人不放心安全问题。
金三多在这里说话了:“要是安全问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除了庐山号这个当世最大的铁甲舰之外,船上还有一批军火和设备。本来是要顺路卖给夏威夷共和国的,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用刚刚好。有这些军火,咱们五百人就是打下北京城来,也没多大问题。”
“军火,多少?”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力,大家这一生大约就要老死在这庐山号上面了——或许去北美洲或者此时的荒无人烟的澳洲开荒,虽说北美的加拿大和澳洲也是祖国的一部分,但是就感情上而言,大家自然还是喜欢离大陆近一些——这样移民发展也要快得多。
金三多说道:“都是些民用的武器以及设备,二千支中正式步枪,子弹一百万发。还有全套采用水力畜力人力制造维修枪支的设备以及制造子弹的设备。这是从巩县兵工厂弄来的,已经封存了七年了。”
一听有这么多军火,很多人放心了,有这些东西虽然拿下北京城还有些玄乎,可是割据一方自保问题不大了,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去找那些太拉仇恨的地方落脚——以如今北方形式的话,能对庐山号的这批外来客产生威胁的只有三个对手——犬清,日本,明朝。
稍稍确立了方向后,金三多再看吃过饭的李银花已经没那么紧张了,正在反复擦拭着不锈钢的盘子,亮银色的不锈钢餐盘上映出李银花的面容。
金三多问道:“怎么,没见过吗?”
李银花犹豫了一下问道:“这盘子,莫非是钢的?”
“是。”特种钢也是钢啊,这有什么疑问吗,船上都是用不锈钢的水杯和餐具,防止瓷片在风暴中碎了伤人。
李银花说道:“这太奢侈了,听说这上好的钢比银子还要贵得多。”
金三多将这个消息给大家翻译了,众人都是有些吃惊,六十年代市面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