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途-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义赶紧扶住王朝窭:“老大人折杀杂家了,保护殿下和娘娘是杂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大人放心,只要杂家还有一口气在,就算拼了这幅身家性命,也会保得殿下和娘娘的周全。”
“多谢邹公公!请公公回复娘娘,这件事老臣就算是搭上性命,也一定会妥善完成!”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十章首辅难当
更新时间:2011…12…2012:11:29本章字数:4434
“混蛋!这群匹夫,难道他们非要跟朕作对不成?”万历皇帝把手中的奏疏狠狠的摔在龙案上,随手接过旁边小太监端着的乌参茶。
“嘶!”
“啪!”
翔龙青瓷茶杯粉身碎骨!
“狗才!想烫死朕吗?”整个文华殿里全是万历皇帝的咆哮声。
左右伺候的小太监吓得亡魂大冒,一个个赶紧跪在地上,嘴里不住的讨饶:“皇上恕罪、皇上息怒……”
朱翊钧没有理会几个讨饶的小太监,而是冲着门外的大汉将军吼道:“来人!把这狗才拖下去,杖五十!”
等大汉将军把那个一脸恐惧却也带着劫后余生神情的小太监拖走后,余怒未消的万历皇帝再次嚷道:“速去内阁把申时行给朕传来!”
………………
“元辅,恭妃娘娘所生皇元子,已足五岁,于社稷有功,却位居郑贵妃之下,已是于礼不合;而今郑贵妃刚出皇三子,陛下便再行册迁,以伦理论则不顺,扣之于人心则不安,流传于天下则其名不正!元辅身为中枢,当朝首辅,有匡扶社稷之责,定要谏言斧正,以达上听啊!”户部给事中姜应麟面对着内阁首辅申时行,慷慨陈词,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冲申时行拱了下手,开口道:“泰符兄所言甚是,元辅,看陛下的意思,大有立幼之意,若果如此,祖宗法度何在?定会叫后世之人耻笑我等当朝之臣啊!”
“是啊,元辅,正名定分才能让天下人安心,才能让社稷安稳啊!”河南道御史杨绍程接口道。
“元辅……”
“诸位、诸位!”申时行赶忙双手下压,止住了还有发言的几个大臣,苦笑着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明白,我想诸位也都知道我早前上的《请册立东宫以重国本》疏,请求陛下册立皇长子。请诸位放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说服陛下,早立东宫,以正国本!诸位先请回部衙办事,莫要怠了政务……”
费劲口舌,好容易才将这帮热血的官员送出了内阁,申时行不由得长叹口气。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及早上疏,请求册立皇长子。不然,自己今后肯定就被动了,难掩众人诋毁之口。
想到这帮清流和言官,申时行就头疼起来,这些自视以维护正统为己任的人,热衷名声且顽固不化,只要被他们逮着理由,那是前赴后继,坚持己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很是烦人。
申时行不由得想起提拔自己进入内阁的张居正来,也许只有张居正的手段,才能让这帮清流和言官分化开来吧?但即便是张居正,也没能让他们偃旗息鼓,稍微露出了破绽,弹劾他的人还是络络不绝。
也许…也许只有嘉靖皇爷的手段才会让这帮人安静下来吧?啧啧,就在朝堂外当场杖责几百大臣,入眼全是被扒光裤子白花花的屁股,伴随着霹雳巴拉的廷杖声和惨叫声,那可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大手笔!可真是…真是斯文丢尽啊!
有点走神的申时行赶紧将这个可怕的想法从脑中驱逐出去,当今皇上圣明,想来绝对不会学世宗陛下,让读书人脸面扫地的!何况,即使是嘉靖皇爷,那些不怕死的清流言官们,还不是出了一个又一个……
这时,一阵喧哗声传来,申时行顿时冷汗直流,好不容易打发走一批,难道又来了一批?还是这些人知道了郑承宪上疏求“恤典”的事,再次来找自己闹腾?他现在想告假“养病”的心都有了。
“谢天谢地!”看到来人是皇上跟前的随侍太监许福,申时行松了口气,忙挤出笑脸开口道:“许公公来了,是不是皇上有什么吩咐?”
许福赶紧施了一礼,有些着急的说道:“老先生,万岁爷在文华殿宣您快些过去,您交代一下手中的活计,跟杂家赶紧走吧。”
快速扫视了一眼这间内阁的文书室,这小太监压低声音神秘的说道:“老先生,皇爷正在发火呢!”
申时行看自己的公房内有些办事人员,不好追问原因,便匆匆整理了一下衣服,吩咐了几个主事几句,便跟随着小太监许福向文华殿而去。
等出了内阁,到了文华门附近,申时行低声问道:“许公公,皇上这么急召见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许福虽然是皇上跟前的随侍太监,但品级很低,对于申时行这样皇帝倚重的心腹大臣不敢有所怠慢,悄悄看了一下附近,才回答道:“不瞒老先生,今天可把杂家给吓死了,杂家还从来没见过万岁爷发那么大的脾气。还有那张卓行也是倒霉,本来平时非常适合万岁爷口味的乌参茶,万岁爷非说太烫,摔了杯子不说,还把那张卓行杖了五十,去了半条命。幸好今天不是杂家伺候万岁爷茶水……呃!坏了,张卓行不在,那活儿可是要轮到杂家了!这可怎个办……”
申时行皱了下眉头,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还是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还在那神神叨叨、喋喋不休的许福:“许公公,万岁爷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
“呃!这个杂家可不敢妄议,万岁爷只是阅着阅着奏疏,突然大骂了几句,就发起火来。”许福悄声说道。
申时行点了点头,他现在心中有数了,看来皇上是被那些请求册立太子的事情给烦着了。心中不由得一叹,按照日程计算,内阁拟票和沈鲤等人反对郑承宪恤典的奏疏应该刚到司礼监,皇上至少也要到明天或者后天才能看到,那恐怕又得让皇上发一次火吧。
来到文华殿,申时行稽首跪拜施礼后,嘴里说道:“不知陛下急招臣来,有何吩咐?”
“申时行,你可知罪?”龙案后的朱翊钧并没有让申时行平身,而是突然责问道。
申时行跪着拱了下手:“臣惶恐,不知陛下所指。”
“你惶恐?那朕来告诉你,这本奏疏你可认得?”朱翊钧拿起龙案上的那本奏疏,掷到申时行的面前。
申时行捡起来看了一眼,然后无辜的说道:“这本《请册立东宫以重国本》疏正是微臣所上,难道陛下同意了,要发往内阁拟票吗?皇上英明,早立国本,社稷之福!臣回去后就会同内阁拟票,通知礼部准备相关事宜!”
“你……!”朱翊钧指着申时行,有心发火,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何况对方又是内阁首辅,弘股之臣,最后只好甩了一下袖子,大声说道:“朕何时说过要立储了?朕不是有过诏谕,元子羸弱,暂不立储吗?”
“那皇上把这奏疏给臣是何意?臣是内阁首辅,凡是皇上发往臣的奏疏,都是要臣拟票的啊!”申时行垂着头,手捧着奏疏,装糊涂道。
朱翊钧对于申时行的辩解有些哭笑不得,却也降了些许火气。他走下御座,来到申时行跟前,一把抢过申时行手中的奏疏,哼了一声,然后重新走回了御座。
“好你个申时行,学会跟朕胡搅蛮缠了,朕都险些被你气糊涂了!朕问你,既然这奏疏是你所上,那你可知罪?”朱翊钧坐下来后,旧话重提。
“臣惶恐……”
“行了,你不用狡辩!”朱翊钧毫不客气的打断了申时行,问道:“朕问你,为何你的奏疏上了之后,其他人就跟在后面接二连三的上了几十本?并且全是反对朕册封郑氏和要求朕册立东宫的!好似朕不册立东宫,不册封王氏,朕就是无道昏君一样!”
“臣惶恐!”
“你……!”朱翊钧火气再冒,指着申时行的鼻子说道:“你除了这一句,还会说其他的吗?”
“臣惶恐!”
“你……!好、好、好!”朱翊钧努力平息一下火气,伸手接过旁边太监许福手中端着的茶杯,揭开杯盖喝了一口。
“噗!”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许福吓得魂不附体,扑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这…这茶,已经…已经不烫了……”
“狗才,怎么做事的?太凉了,给朕重换一杯。”
“是、是!奴婢这就去、这就去!”许福偷偷拭了一下额头,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是哪个王八蛋说在皇上身边就是红人啊?爷们抽他俩大嘴巴子!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杂家啊!
“申时行,你说,这些人是不是你唆使他们给朕上的奏疏?”朱翊钧的目光再次注意到申时行身上来,厉声问道。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十一章谁比谁聪明
更新时间:2011…12…2018:15:25本章字数:4319
申时行并没有因为朱翊钧的责问而乱了方寸,而是拱了下手,不慌不忙的说道:“皇上明鉴,这些奏疏全是通过通政司汇总上来的,而臣的是亲自递上来的,怎么可能是臣唆使他们的?臣惶恐!”
“啪!”
朱翊钧重重的拍了下龙案,异常气愤:“申时行,你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奏折的上呈途径不同,就能证明他们不是受了你的唆使?”
“皇上明鉴,可以去通政司查一下这些奏疏递往那里的时间。通政司汇总各种上行文书送左顺门,内廷文书房还要在这里收检登录,这就要耽误不少时间;而臣的奏疏虽然看似上的最早,但臣可以直达上听,这就省去不少时间,实则那些奏疏很多都比臣上递的要早。”
朱翊钧表情有所松动,算是接受了申时行的辩解,但天子的尊严让他兀自强辩道:“谁又知他们的上疏是否乃是受到了你的唆使。”
申时行此时唯有苦笑,但也知皇帝这是承认了自己的解释,不过皇上毕竟年轻气盛,又好脸面,当然不会在臣子面前丢份,所以才有此说。
能做到内阁首辅,申时行当然不是官场菜鸟,笨到去揭穿万历皇帝的这点小心思,唯有表情严肃的说道:“万岁明鉴,臣惶恐!”
“哼!”既然申时行这么识趣,朱翊钧也不好继续找茬,在许福极度紧张的表情下,再次接过他重新端来的茶水,喝了起来。
“啪!”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许福条件反射似的急忙跪在地上,不住的叩头。
“噗!”看到身边太监的丑态,朱翊钧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这孬货,只是杯盖砰了一下而已,就把你吓成这样,当真无用之极!”
许福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看到并不是皇上摔了杯子,长出了口气,忙急中生智说道:“皇上龙威,天下皆惧,万物臣服!”
“行了行了,去,再重上一杯,给申时行!”
“是、是!奴婢这就去。”
“你也起来吧!”看了申时行一眼,朱翊钧开口道。
“谢皇上!”
“申时行,你帮朕想个办法,怎么批复这些奏疏?朕现在看到这些奏疏就头疼!”朱翊钧敲了敲龙案,皱着眉头说道。
“皇上没想好该怎么批复?要不就暂时搁置起来,先留中待发吧。”
“不批了?嗯?嗯!好!好办法!这些朕不愿意批复的就不批,搁置起来,留中不发便是!妙啊!”朱翊钧突然兴奋的说道。
“皇……”申时行张了张嘴,看到朱翊钧高兴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下半句话,只是在心里嘀咕道:“其实老臣的意思是,让陛下你想好了再批!”
“这些人妄揣朕意、讪君卖直,朕欲重重的责罚他们,免得他人上行下效,给朕添乱,卿以为如何?”朱翊钧先开口给这些上了奏折的大臣定了基调,然后看着申时行问道。
申时行虽然也很想让万历皇帝重重的处罚那些这几天一直在烦扰他的清流言官,但他今天却不得不为这些人求情。这种君臣廷对不是机密,肯定很容易就传出去,要是他不为这些人求情,那些清流言官还不骂死他?他申时行好不容易在仕林中攒起来的名声,顷刻间就会毁于一旦。
不过,求情也可以有很多种办法,有的能让当事人无罪,有的能让当事人减轻罪责,有的却可以火上浇油……
“皇上,臣以为不妥!这些人虽然言辞不当,冲撞了陛下,但他们也是恪守祖训,都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臣……”
“住口!”朱翊钧火气再次被点燃:“这些人为了朕的江山社稷着想?那么朕把这江山现在就传给那都人之子怎么样?然后再让太后垂帘控政?还是让那个都人垂帘……”
“皇上……”听朱翊钧越说越不像话,了解内情的申时行赶紧出声打断了他的话,即便是有些不敬,但也比让皇帝说些失态的话好。昔日的宫女王氏早就被册封为恭妃了,还生下了皇长子,这“都人”一说被传出去,天家脸面何在?何况,皇上的生母慈圣皇太后也是都人出身……
被打断的朱翊钧也反应过来,自觉失言,端起身旁太监许福手中的茶杯猛喝了一气,以掩饰尴尬。没办法,大概是心理阴影的缘故,只要提起这种事情,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放下茶杯后抿了下嘴,朱翊钧接着强硬的说道:“卿不用再劝朕了,你回去便以内阁的名义代朕拟旨,把这些人全都削职为民!另外,给各部衙门戒喻,今后所有臣工务必恪守本分,不得妄疑渎扰,不得妄议本部衙门之外时政!”
“陛下,不可啊!”申时行把戏做足,再次跪了下来,叩首道:“陛下,您这样做,会寒了臣子的心啊!太祖爷曾经说过,无论言官、各色臣等均有指正时弊之责。求陛下开恩,收回成命,恕臣万死不敢奉诏!”
“你……!”朱翊钧气的脸色通红,这还是申时行第一次如此直截了当的反驳自己的旨意,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戒喻有违祖例,但年轻的皇帝还是指着申时行嚷道:“申时行,难道你以为朕不会连你一块治罪?你不要逼朕!”
申时行看到朱翊钧要动真怒,赶紧见好就收,聪明的避过戒喻的话题:“陛下,请听臣一言!东宫久悬,臣子们上疏,请求册立东宫,这何罪之有?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臣也不曾听说过因为大臣请求皇上早立太子而降罪的!若果陛下因此而降罪,这让天下人作何感想?让后人怎么看待?请皇上三思!”
朱翊钧皱了下眉头,克制住怒火。申时行说的没有,仅仅因为臣子上疏立太子而治罪,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也许还会给人留下昏君的印象。
不过,如果不拿几个人重处,以儆效尤,难免让那些言官们没得顾忌,大肆上疏。沉吟了一下,朱翊钧决定换个思路,说道:“如果有人妄揣朕意,散播流言,朕该不该治罪?”
“应当治罪!妄揣圣意者,依律降职罚奉!”申时行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朱翊钧拍了下龙案,然后从一堆奏疏中找到十来份,扬了扬说道:“这些全是怀疑朕费长立幼的奏疏!东宫储君,自有祖宗法度,这些不是妄揣圣意是什么?卿认为这些人该怎么处置?”
申时行松了口气,他终于诱导着朱翊钧说出了那句“东宫储君,自有祖宗法度”!有了这句话,就算把这些清流言官全部削职为民,天下士子也没人会说他申时行半句坏话,相反还会称颂他维护正统,机智果敢,他的目的达到了。
“连降三级,夺俸一年!”申时行毫不犹豫的说道。
“准卿所奏!尔回内阁拟票照办去吧。”朱翊钧快速接口道。他不想学他的爷爷嘉靖皇帝那样,以强硬手段行事,让后人诟病。年轻的皇帝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名声的,即便是达不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