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超级奶爸 >

第42章

大唐超级奶爸-第42章

小说: 大唐超级奶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手上抡空的孔颖文终于反映了过来,他眉头骤然耸起,满脸盛怒地瞪着李元霸。

第一百零一章太坏了!(二更,求票)

“这,这……四皇叔怎么这么猛?”

“嘘,小声点!不要被父皇听到了!”

弘文馆中,所有的皇子、公主们全都愣住了,在短暂的呆滞之后,瞬间就炸开了锅,一个个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声音一个比着一个的大。

此刻,坐在弘文馆最前面的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虽说瞅着自己的儿子要被孔颖文赏几下戒尺,他这心里头也很不爽,可也并没有上千去打断。

毕竟孔颖文行的是儒法,代表的是整个儒家思想、文士阶层,就算自己是代表着皇权最高的统治地位,也不能轻易地去干涉文士的教育,这如果要传扬出去,等于是对文士界的挑衅。

当然了,倒不是说李世民怕了这帮玩弄笔杆子的文人骚。客,而是嫌麻烦啊。每日的国事都繁重到处理不完,哪里还有那闲功夫去理会这些个琐碎小事啊!

……

“孔大人似乎有些过了吧?”李元霸一把将手中的半截戒尺甩到了地上,淡淡地对孔颖文说到。

孔颖文脑袋都快气炸了,心说,方才要不是皇上拦着,早就好好糗一糗你了。这回可倒好,不想找你麻烦了,你倒是自己个儿送上门来了。

“噢?”孔颖文越想越气,他指着李元霸呵斥道,“过?那你倒是说说,下官哪里过了?”

“孔大人,如果本王说的有理,那孔大人是不是要向稚奴行礼道歉呢?”李元霸根本无视孔颖文的怒火,声音依旧带着平淡。

“笑话,这自古以来,哪里有夫子向弟子行礼的道理?莫非王爷还没有睡醒吗?”

孔颖文气的浑身直哆嗦,言语间也是毫不客气。

在他想来,昨日流传出武王与五姓七望的文士赌斗,并且战而胜之的流言,分明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不过是凑巧之事。

一个在十九年前只知道冲杀陷阵的武将粗人,在沉睡了十九年之后突然就开窍了,并且还懂得很多的儒家经典,能够说出很多大道理来?

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没睡醒,可不就是正在做梦,说梦话呢吗?

听到孔老头子的冷嘲热讽,李元霸这心中的小宇宙也多少被点燃了一小撮儿,他轻轻拍打着手上的戒尺残渣,问道:“孔大人可知道《左传》?”

“怎么?难不成王爷还想要考校下官吗?”孔颖文冷哼了一声,说道:“《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纂而成,其被尊为我儒家十三经之一。王爷,不知道下官说的可对否?”

“不错,分毫不差!孔大人不愧是孔圣人的后代,果然是饱读诗书之人!”李元霸称赞了孔颖文两句,说到后面的时候却是直接话锋一转,道:

“既然孔大人知道左传,那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句话叫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本王说孔大人过了,可是孔大人连敢正视的心态都没有。这样的心性,又怎么还有资格给本王的侄儿、侄女们,传道授业解惑呢?”

好嘛,绕了一个大圈子,感情在这里等着孔老头子呢!

“你……好!若是王爷讲的有理,别说是向晋王殿下赔礼道歉了,就算是磕头认错,本官也答应了!”孔颖文面色阴沉,“不过若王爷是在无理取闹,调。戏本官的话,还请王爷向下官道歉!”

“好!”

李元霸知道这些文人的性格,执拗得很,你如果不答应他,这老家伙铁定还和刚见面的时候一样,跟在你屁股后面追死你。

所以李元霸连考虑都懒得考虑,直接答应了下来。

“方才孔大人说千字文是蒙学基础,易诵易记,这话本王很是认同。”李元霸先是捧了孔颖文一把,随后就开始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

“可是这话对于已经满七岁的孩童们来说还算合适,毕竟他们已经懂得学而实习。可是稚奴才刚到四岁,正处于贪玩的年纪,一周之前所学的东西,如果没有人敦促的话,一周的时间就可能忘记了!孔大人如果用七岁孩童的标准来要求四岁的稚奴的话,是否有欠妥当?”

“哼,这千字文乃是南朝大儒周兴嗣所做,其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易于诵读,更是局于有限之字而毫无舛错,堪称训蒙长诗!老朽在晋王殿下这等年龄的时候,千字文已经可以背诵如流了!”

说到这里,孔颖文冷哼了一声,道:“还有,千字文乃是儒家经典,不容你这等莽夫玷污!”

这老家伙,说话是越来越不客气了,当着皇帝老子的面儿,竟然用‘莽夫’这个名号来称呼他的亲弟弟,还真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失了礼数尊卑。

“孔大人,你出身儒林大家,自幼便是以孔孟之道修身,在四五岁的年龄可以熟记千字文,并不算什么!”李元霸盯着孔颖文继续说道:

“可是稚奴不是你孔大人,他也不是出身儒林世家!他是皇子,他是王爷,他出身李氏皇族!都说文士氏族轻皇族,慢王侯,难不成你孔颖文孔大人,也有这种心理吗?”

李元霸真是太坏了,这话说着诛心,听着更是让孔颖文吓得浑身颤抖,心中发冷!

要知道,在场的除了诸位皇子、公主们,还有一个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他背后虎视眈眈地看着他。

只要说错了一句话,那就是砍头、诛九族的罪过!

如果连你孔圣人的后代都发表轻皇族,慢王侯的言论,那么以你们孔家在大唐的文人士子中,毫不下于五姓七望的声望,就足以让这帮子文人士子们掀起一阵反唐的浪潮来。

相比小小的一个孔家,大唐江山社稷更加重要!

所以灭了你孔家一族,总比让文人撼动我大唐根基要来的轻松!

孔颖文身为弘文馆师事学士,虽说只是一个文职,并不参与庙堂之事,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傻子。相反,能够活到几近花甲之年的老家伙,没一个是简单的货色,纵然是老学究也是如此。

在想清楚这个中关窍之后,孔颖文几乎是上牙咬下牙地说道:

“王爷,你莫要血口喷人,我孔颖文一向是安分守己,对打唐朝忠心不二,什么时候有过这等心理?而且我等现在说的是晋王殿下默不出千字文,还有你武王诋毁千字文的事情,还请王爷不要牵扯到不相干的事情上!”

第一百零二章划时代的启蒙读物

(:今日第一更!求三江票,推荐票,点赞,打赏……各种打滚求!)

……

好一个转移话题,不愧是活了六十多年的老家伙。

李元霸心中冷哼了一声,道:“诋毁千字文?孔大人是在开玩笑吗?本王何时诋毁千字文了?”

“王爷难不成是敢做不敢当之人?”孔颖文看着李元霸,脸上带着讥诮之色。

“好吧!既然孔大人都这样说了,那本王不好好诋毁一下这千字文,有怎么对得起孔大人的好意呢?”李元霸轻笑了起来,与孔颖文针锋相对:“这千字文,对仗工整,确实如此!条理清晰,也确实当得绝妙文章!可是对于这最后一点,易于诵读……”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但见众人全都将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想了想还是说到:“本王却是不敢苟同!”

“哈哈哈……”

李元霸话音方落,孔颖文不顾皇帝在场,突然神经质一般地大笑了起来,那声音中满含着嘲讽和愤怒,是个人就能够听出来,这老家伙已经怒了!

“竖子无礼!”

孔颖文呵斥道:“自从千字文存世以来,多少世家文人用其做家族幼童的启蒙读物?今日这千字文却被王爷批驳地体无完肤,那么下官想要请问王爷,究竟什么书籍,在你的心里才配被称为启蒙读物呢?”

“当年本王尚在沉睡之前,曾经无意中得到了两部经启蒙读物!现在看来,那两本读物却是比千字文要通俗易懂地多!”李元霸终于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嗡!”

孔颖文一下子就被炸懵了,怎么可能还有比千字文更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而且还无意中得到的,你以为这等启蒙读物是菜市场上的大白菜呢,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王爷休要逞口舌之快,如果你现在就能够诵读出这两部读物,我孔颖文立刻向晋王殿下俯首道歉!”

孔颖文动了真怒,他始终不相信一个十九年前只知道厮杀的武将粗汉,被雷劈了以下,沉睡十九年之后竟然就熟读了各类经史子集。

若真是这样的话,他孔颖文也宁愿被雷给劈上一次!

听到孔颖文那怒急的话语,这下子就连李世民都坐不住了,他噌地一下站起身来,看着李元霸,道:“元霸,不可胡言!”

李元霸冲着李世民笑了笑,旋即口中大声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三字经!

这家伙还真牛叉啊,竟然把三字经给照搬了过来!也真亏他记得住!

三字经是华夏的传统启蒙教材,据传说,乃是南宋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其取材典故,包括华夏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这三字经,虽说有很多地方文字重复,但是却韵律优美,极易成诵,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

起初当李元霸诵读前面的时候,孔颖文还并不在意,可是当他慢慢回味这三字短句所蕴含的内容的时候,却是整个人都震惊地无以复加。

像他这种出身儒家名门的人,自幼便研读各种经史子集,不说读了万卷书吧,但是千八百本总是有的。

在孔颖文的印象中,还真就没有哪一卷书像现在他听着的这一卷一样,通俗直白,朗朗上口。

他相信,就算是归家的族兄孔颖达在这里,也一定会精神巨震的!

就在这老家伙听得正入神的时候,李元霸却是直接住了嘴,当孔颖文想要上前催促之时,李元霸却是再次开口,只不过与先前的三字经不同,这一次却是换了另外一种风格: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百家姓!

好嘛,三字经搬完了,又开始照抄百家姓,我们的李大王爷还真是文字的搬运工啊!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华夏中文姓氏的文章。根据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期,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而且这百家姓采用的乃是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句句押韵,尽管它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文理,但是对于华夏姓氏文化的传承、华夏文字的认识等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

“咿……四皇叔现在诵念的这个,怎么感觉像是在听姓氏一样,不会真的是姓氏吧?”

“还真别说,我李氏皇族姓李,这第一句里面就有……”

“我数数看,一共有多少……”

一众皇子、公主们在听了两句这百家姓之后,惊奇的发现竟然真的是姓氏,于是一个个地开始掰弯着自己的手指头数了起来。

可是随着李元霸诵念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小家伙连脚趾头都算上了,可还是没有数清楚。

对于一众皇子、公主们的行为,孔老夫子并没有去呵斥、阻止,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刻的孔颖文,已经完全被李元霸诵念的内容给勾。引……不对,应该是给吸引了进去才对!

这完全就是在虐。待他的神经元,一部三字经文就已经令他足够震撼了,现在竟然又来了这么一部姓氏书卷,这不是要人命吗?

“孔大人,这两部启蒙读物,一部名曰三字经,一部叫做百家姓,不知道这两部读物可还入得了你的法眼?”

低调!奢华!有内涵!

背了足足六十多个姓氏,李元霸这才停了下来,他的脸上露出了淡然的笑容,明显对此刻孔老家伙的震惊表情很满意!

“好!”

就在李元霸还在等待孔颖文回答的时候,李世民直接跨步走了过来,他轻轻拍了拍李元霸的肩膀,道:“元霸,这三字经和百家姓,文字精炼,且内容丰富生动,虽说你只不过诵念了一部分,但的确能和千字文比肩!”

“陛下所言极是,这三字经,文句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其内容更是浅显朴实、深入浅出,是难得的幼童启蒙读物。而百家姓,虽说有些文字读起来略显艰涩,但是也极其押韵,若是下官没有猜错的话,这百家姓应是收集我大唐姓氏编纂而成,文采虽有欠考量,不过却极有利于幼童启蒙、开智!”

李世民话音落地,孔颖文就叹了一口气,他突然转身向着已经彻底懵圈了的李治,躬身行了一礼,道:“晋王殿下,正像方才武王殿下三字经中说的,‘教不严,师之惰’,此番殿下未能默写出千字文,皆是老朽的过错!”

李治都傻了,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他还真没想过这位脾气就像是倔驴一样的老夫子会低头,毕竟这老家伙虽然性子掘了一点,为人清高了一点,脾气臭了一点……可是他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若想让他低头,那就比他还要高傲,比他还要学识渊博,可是这样的人除了馆主孔颖达,以及他们老孔家的那些老家伙们之外,真的有吗?

不管李治信不信,反正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搞得小家伙当时就呆掉了。

他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孔颖文,小脸憋得通红,道:“这个,夫子……”

“孔大人,方才本王只不过是说了一句玩笑话,孔大人又何必当真呢?”

李元霸轻轻拍了拍有些窘迫的李治,示意他不要说话,扭头看着孔颖文很认真地说道。

这次李元霸倒是推翻了先前对孔颖文那古板、刻薄、执拗的印象,反倒有些佩服他了,知错能改,信守承诺,这样的人就算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孔颖文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之前下官就有言在先,若是王爷能够诵念出比千字文还要经典的书卷,那么下官甘愿向晋王殿下俯首道歉!王爷已经兑现了承诺,下官道歉也是应该的!”

“稚奴,你听到了吗?”李元霸没想到孔颖达竟然这么豁达,不过有鉴于这老头子的倔强性子,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他便开始打圆场,“稚奴,此事皆因你没有好好温习功课而起,你可知错?”

“四皇叔,稚奴知错了!”小家伙的脸上露出了羞红之色。

“那好,伸出手来吧!”李元霸道。

“哦!”小李治有些不明所以,不过出于对刚刚保护了自己的李元霸的信任,还是把手给伸了出来。

“啪!”

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却见原本被丢在地上的半截戒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李元霸的手中。

而李治的小手瞬间充血,随后就像是吹气球一样地鼓起了一道血印子,看着都让人额头直冒冷汗!

李治也被这突然的状况给惊住了,过了好一会才感觉到手心中传来一阵钻心一般的疼痛感,他低头看着手掌心,却是死死地要紧了牙关,并没有哭出声来。

“稚奴,四皇叔打你这一下是要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做错事了就得认罚!”李元霸脸色淡然地看着李治,其实心中却是有些洋洋得意地想到:

“老子的崽子也只有老子才能打!你孔老头子想要占这个便宜?还是靠边站吧!”

第一百零三章更改姓氏顺序

(:今日第二更!明天公司装货,所以要早睡,山山去睡啦!求各种票哦!)

……

打个巴掌再赏个甜枣的道理谁都知道,可如果所施展的对象是一个刚满四岁的孩子,那就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