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3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13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一夜都没怎么休息的巡防营士兵,此时也很是充分的利用起了这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一个个的躺在树荫下,开始小眯一会儿。

猎户队领头的叫武自诩,是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壮汉,王思锐将三人喊到一起,打算临时开个小会,一来是对武自诩的这二十来人做一个安排,在一个是简单的布置一下进入京城之后的任务。

“武大哥,虽然你比我年长几岁,但军中却不以年纪论大小,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一点。”王思锐先是客客气气的对着武自诩说道。

“大人多虑了,既然从了军,武某以及手下的这二十多弟兄便不会去想太多,军中如何,咱们便如何即可。”武自诩谦虚的说道。

“那好,武大哥,咱们目前一个班有十个人,连上班长有十一个人。你们因为刚刚加入,我也不太了解,若是将你们划开的话,怕是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但是将这二十多人编成一个班的话,人数又有些太多,这会浪费掉一些战斗力。所以,我打算将你手下的这二十多人划分为两个班,分别为四班和五班,不知武大哥意下如何?”王思锐想了半天,还是采取一分为二的方式。

其实最开始王思锐是打算把这二十多人拆开,往其他的四个班里塞。但这样一来,等于是给了他们触及到自己手下各个部队的机会。

若是这帮人没有异心那还好说,可一旦他们有了异心,除了自己的一班和王树起的三班之外,其他的两个班王思锐可就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控制住了。

所以,将他们一分为二,适当的打压武自诩,同时提拔另外一个班长,将矛盾转移到他们的内部,这样一来王思锐这边便可以不受任何影响。

“这个……”武自诩稍稍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还是咬牙同意了下来,“大人说如何便如何,卑职愿听从大人的指令。”

“好,那武大哥就担任四班班长,待会去选另外一个五班班长出来,然后咱们一起开个会。级别上,你们与武羊他们一样。”王思锐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安排。”武自诩起身前往他们的地盘,打算安排一下王思锐刚才的吩咐。

待武自诩离开之后,王思锐这才低声道:“给你们三个一个秘密任务,这段时间秘密的观察一下他们,看有没有什么异动。”

“大人,这是做何?”马三如先是有些不太乐意,这些人是自己找来的,这王思锐让他们去盯着武自诩他们,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马三如吗?

不过心里面所想的,马三如却不敢说出来,只能故作疑惑的探着王思锐的口气。

“你真以为他们仅仅只是猎户这么简单?”王思锐没好气的白了马三如一眼,旋即压低了声音道:“全部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年,人手一杆****,出现在铁路沿线。除了朝廷的部队,剩下的还有什么人会出现在这里?”

“大人,您是说?”马三如惊叹一声,没错,除了朝廷的部队以外,也就只有义和团会出现在这里了。

虽说当下朝廷已经和义和团联合了起来,可那只是上面的意思。到了部队这里,两方还是很难真正的联合起来的。

而证明这一说肆的事件,便是义和团偷袭武卫前军。

武卫前军统领聂士成始终看不起义和团,不愿与义和团合作。结果聂士成在天津抵抗洋人的时候,被义和团从背后偷袭。前后夹击之下,本就抵抗的吃力的武卫前军自然无法抵抗两面的攻势,此战武卫前军败退,前军统领聂士成战死殉国,天津失守。

聂士成战死之后,武卫前军仅有一小部分突围成功,后于光绪二十九年被改编为直隶淮军先锋队,也就是民国时期军阀张勋的班底部队。

虽然义和团如果不从背后偷袭的话,聂士成的武卫前军最终也难改败局,可不得不承认,在这一战当中,聂士成的确是在真真正正的抵抗外敌,而旗号打的很响亮的义和团,却干着很不光荣的事情。

王思锐眼下是急缺人手,虽然收了他们,但是也不想将自己变成聂士成那样,所以,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

王思锐点了点头,低声道:“没错,他们应该是那边的人,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脱离了他们,不管这中间有什么,我们暂时先不要提起这件事情,只需暗中注意便可。若是他们没有异心也就算了,若是有任何异动,必须要尽快告诉我,否则我们这几十号弟兄都有可能交代在这里。”

“大人,卑职明白!”三人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聂士成战死对于清军的打击不可谓不大,特别是当义和团背后偷袭武卫前军的这件消息传出来以后,义和团的名声更是越来越臭。

原本若是发现义和团战败,清军还不会对他们冷嘲热讽,甚至还会给他们让开个口子让他们退回去休整一下。而现在,别说是给他们提供地方休整,不暗地里打黑枪就算不错的了。

很快,武自诩便将二十来人分为了两个班,并带领着五班的班长来到了大树底下。

王思锐做个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手下的人也跟着有模有样的学着。

最后,王思锐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同时也告诉了武自诩他们什么时候发枪等等。

半个时辰的时间眨眼即逝,士兵们一个个的带着浓浓的睡意,虽然很困,但却毫无办法,只能强行打起精神继续行军。

第二十三章:混乱的京城

八月十日,经过两日的行军,绕过了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以及安定门,从德胜门进入了首府京城。

一路上,到处都是溃散的士兵,有清军的,有义和团的。

溃兵们在遇到成建制部队的时候,总是会想办法加入他们。然后等到安全一点的地方,然后在趁机逃离。

这个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而许许多多成建制退下来的部队,也很少有收拢溃兵的。

按照王思锐这营人马的位置,从东便门进入京城是最近的。可此时的京城有规矩,军队只能从德胜门进出,寓意着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然而,仅仅只是从东便门到德胜门这短短数十公里的距离,便让王思锐将自己的人马扩充至了三百人。

就这还是剔除了一些明显是想借助部队混吃混喝的人,以及一些看起来就有不良嗜好的人,如果来者不拒的话,恐怕此刻王思锐的部队起码能够扩充至七八百人之多。

进城之前,王思锐对部队再一次进行了整编。

如今部队已经有了三百多人,这已经足以组成一个营的建制了,再以班为单位的话,怕是会影响之后的作战。

但是问题又来了,王思锐手下明显没有足够的军官,满打满算,也就一个王树起还算是勉强合格,武羊压根就是从士兵提起来的,连个班长都没干几天。至于程进,王思锐压根就没打算提拔他。

“这样,一连还是由我来带,二连由马三如带着,侦察班这边同时并入二连,暂时还由马三如负责着,三连由王树起负责。下面的排长由你们自己看着选,我只有一个意见,你们选的人,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命令。”王思锐确定道。

连长这边他暂时还能管得着,下面的排长可就管不着了,主要还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管。

部队进城以后的事情可多着呢,不是说进城之后随便找个地方往那一住就行了。

首先,进城之后就要归建,如果部队没有回来的话,则会暂时的被划分到其他人的手下,理论上说,等到原部队回来之后再回去。可实际上大多数人都等不到那一天,因为这些临时归建的部队,大多都会被上面当炮灰使用,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的部队。

然后还得去协调驻地,以及领取任务,协调物资补给等等,一大堆麻烦的事等着呢。

而王思锐的上级却有些蛋疼,怎么说呢,原则上,王思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一支部队?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目前首府内应该有荣禄的武卫中军、董福祥的甘军40营约一万五千人马,神机营、虎神营约一万五千人马,宋庆的武卫左军等败退下来的一万余人,加上直隶练军、各地来的‘勤王’军不下八万人。

所以保守估计,此刻的京城内至少有十二万左右的清军。

而王思锐的巡防营,属于直隶练军,但是练军的管理系统却很混乱,所以王思锐的这个营,同时又属于‘勤王’军。

直隶练军因为李鸿章身为直隶总督的原因,所以练军的统领大多为淮军将领,目前的直隶练军统领,便是由已经战死的聂士成兼任的。

而聂士成在开战以后,连自己都乱成了一团糟,哪还有什么精力去管练军的事情?

所以,此刻的练军大多数都是各自管着各自的事情。

因为王思锐是靠着走关系才换来的这个营的编制,实际上王思锐的这个营只不过是在直隶练军当中挂了个名字,只有名义上的编制,实际上很少有人见过这支部队,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多了一营部队。

虽然只有很少数的人知道王思锐的这一营人马,但是王思锐身上的战旗以及令牌却是如假包换的。

在出示了令牌,亲自画押报备之后,王思锐被告知前往崇文门附近休整,因为练军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那里。

待王思锐率部前往崇文门的路上,发觉首府内的百姓显然没有以往那么活跃,不是及早就出逃了的,就是躲在家中久久不敢出门。

战争的阴影,也随着战事的变化,开始影响到了首府百姓的日常生活,给这些平日里为生计打拼,或者享福作威的满人也带去了一丝丝的阴影。

茶馆内,到处都是打听前方战事的满族子弟,八旗勇士,也早已不复当年,数百年来的安逸,也彻底的磨平了他们最后的棱角。

“唉,这位,刚从前线回来?”王思锐正率部前往指定的休整地点,半路上,被几个手里垫着鸟笼的贵族子弟给拦了下来,一脸紧张的询问道。

这几人这几日可是忙坏了,不停的在路上拦下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询问前方的战事如何。

很显然,这些人早就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可又毕竟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家里面的细软以及不动产又有那么多,若是离开了,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所以,这些人还在做着最后的纠结,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走?所以,只能不厌其烦的拦下一只又一只看起来刚刚回来的部队,然后在做具体的打算。

王思锐点了点头,没有搭理他们太多,但是也没有拒绝,对于这些贵族子弟,还是少惹比较好。

“前面到底怎么样了?洋人打到哪了?”

“我也不知道洋人到底打到哪了,我们最后一战实在安定附近打的,打完之后联军主力便出现了,我率部绕道回来的。”王思锐简单的说了句。

其中一名贵族子弟从袖口里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塞给王思锐,低声道:“说句实话,能不能挡住洋人?”

王思锐心中一声冷笑,接过银子直接塞入口袋,心中暗道:‘看来这场战事已经将这些人给折磨的差不多了,像这种明显不怎么靠谱的消息,他们也敢花大价钱去打听。’

这个时候回到首府的部队,哪一个不是战败的部队?既然回到了首府,而不是选择往其他地方逃跑,那必然是认为首府是能够守住的,不然的话他们干嘛要来首府?

不过,若是寻常百姓问起,王思锐倒是会劝对方趁早离开首府,可对于这些贵族们,王思锐可就没那么好的心思了。

“我军在兵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只要指挥得当,守下首府自然不在话下。”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那几个贵族子弟一脸的兴奋,连连笑着点头称好。

也就是这些不愿意舍弃财富离开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觉,若是稍微冷静一些的话,并不难从王思锐的话里分析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所以,也活该这些人倒霉。

脱离了这几个贵族子弟的拦路,一路上还有不少的人询问他们前方的战事如何,王思锐的回答也都一如既往,偶尔遇到几个迷茫的普通百姓,王思锐倒也劝对方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因为是下午进的城,加上城里乱糟糟的,王思锐等人又不识路,一路上连问带找的,直到天黑才来到了崇文门附近。

整个崇文门附近都被划归了直隶练军,其他的一些进京‘勤王’军也在这附近,不过有专人负责,并不与练军相冲突。

练军统领聂士成战死之后,整个练军便由浙江提督(未到任)吕本元负责,也就是说,现在王思锐的直接上司便是吕本元。

因为清军最大的编制便是营,战时将几十个营编组在一起,然后派遣一名将军去统领作战,这样能够最大化的削弱将军的武装势力,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朝廷的安全。

所以,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在清朝,能够做到管带的人,一般都还混的很不错。

吕本元这边派遣了几个士兵以及一位先生负责收拢归建的部队,王思锐亮出了自己的令牌,对方查证无误之后,便让一名士兵带领部队去临时驻地休整,同时告知王思锐,戌时一刻到崇文门报道,统领大人要面见他们这些管带。

而此时的时间已经将近戌时,王思锐紧忙跟着部队去看了下驻地的位置,然后便连忙返回崇文门。

第二十四章:给你们讲个故事

开会的地点位于崇文门上的城楼当中,也不知道这吕本元是要故意显示一下自己的身份还是怎么着。

诺大个崇文门,那里不选偏偏选上一个地势最高,且很显眼的地方。

若是冷兵器时代,将军伫立在此处,大眼一扫便能看到整个城中的状况,将指挥部设立在这里,还是很有利于接下来的指挥作战的。

可现在冷兵器早就已经被淘汰了,城外的联军,拥有数量不菲的机枪大炮,先别管联军知不知道城内的状况,到时候只要抵抗顽强,这里肯定少不了一番折腾的。

来到城门阁楼的马、步营管带人数并不多,只有二十来人。

比起整个直隶练军的规模来说,来到这里的也仅仅只有一小半那么多,如今的练军拥有五十二个营,一万余人的兵力。

只不过先期因为驻扎在各地,加上战端一开,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导致有些部队打着打着就没了,有的则是没有接到命令,或者直接自行往其他地方撤退,最终没有能够来到京城。

练军在这个时代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存在,它是清廷自决定军改之后所产生的第一个成果,但是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

严格意义上来讲,武卫军还算是练军的后辈,不过却不能将这两者相提并论。

练军的兵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直接从绿营中抽调精锐,重新编练组成练军。二是易勇为兵,将英勇改编或扩充兵丁。

直隶地区因为地位特殊,先前就是兵家重地。所以当初成立伊始,便是从淮军中直接改编。到了后面,这些人大多是直接从民间招募而来的兵丁。

论战斗力,可以说除了武卫军以外,便数神机营、虎神营以及直隶练军的战斗力还算是可以。

但若是论起武器装备,练军这边就有些不大够看了,无论是武卫军还是神机营,虎神营,军中都拥有一定量的马克沁重机枪。

直隶练军这边倒是也有,只不过他们并不属于王思锐。

阁楼中乱糟糟的,二十来人大多都是三十来岁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将领,因为同属练军,相互之间也比较熟悉,刚一见面,便商议起前线的战事。

而王思锐因为是新来的,且知道他的人数并不多,所以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搭理他。王思锐倒也乐的清闲,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听着这些管带们谈着前线的事情。

不过,最让王思锐惊讶的是,尽管清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