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是奇怪,甚至徐世昌都很不理解,为何他们这些北洋系的老人能够如此得到皇帝的信任?甚至就连袁世凯,虽然表面上看,皇帝算是革除了袁世凯的一切权力,但实际上却将整个国家法律的事情交给了他,放在以往,那就是刑部尚书的角色。
虽然权力没有刑部尚书那么大,但是级别却要比刑部尚书高了很多,基本上是与帝国总理王士珍一个级别的,只不过排位稍微靠后一些而已。
而徐世昌早年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便是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称之同道,若是没有野心,徐世昌会这么干吗?而历史上,在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徐世昌便任军部大臣。
但是很无奈,因为中华帝国的成立,历史上已经没有了光绪三十一年,取而代之的是建元二年。
当然了,也就是在同一年,徐世昌被任命为军部大臣,这可不是前清的军部大臣,而是中华帝国的军部大臣。
军部,是整个国家军事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设军部大臣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部大臣侍郎两人,也就是副部长,对军部大臣直接负责。
而整个军部下设陆军部,海军部,参谋部,后勤部,以及财务部这五个部门,分别由各部总长负责。他们需要对军部大臣侍郎以及军部大臣双重负责。
但是到了这里,他们各自的任务基本上也就是围绕着各自的部队归属去负责,相互之间有接触,但陆军和海军之间的接触是最少的。
同样的,军部大臣的级别,也是跟帝国总理王士珍是一个级别的,甚至排位仅次于王士珍,亦或者根本不分先后。帝国总理主政,主内,陆军大臣主军事,主外。
但是毫无疑问,内外两个部门的大佬全是前北洋系的老人,不仅如此,国内仅有的四个陆军集团军,就有一个是前北洋系的将领,还有一个是未来的明日之星,以皇帝对他的喜爱,升任集团军总司令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北洋系虽然不存在了,但是这些前北洋系的老人们,却依旧在这个国家内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徐世昌甚至曾经想过,要不要借助着现在前北洋系的人脉以及权力和威望,恢复北洋系的荣光?但是最终这个想法还是被毫无情义的抛弃掉了,他自认为,恢复了北洋系之后,国家将不可能这么强大,甚至将会再次陷入内乱。
在一个,就算是前北洋系的高级将领冯国璋,目前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要是真的造反的话,估计连他手下的第四集团军都无法调动。
直至后来,徐世昌才从袁世凯那里了解到真正的实情,因为国家初立,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挑选,所以,只要是具有真材实料的,又能够一心为国的,不管他以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将会被委以重任。
光是这幅气概,就已经深深的折服了徐世昌,而自此之后,徐世昌也开始兢兢业业的去工作,尽可能的将军部的这摊子事给做好,而越是深入,就越是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兴奋。
这一日,军部大臣徐世昌同帝国总理王士珍两人一起前来皇宫汇报工作,而皇帝却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内只留下了三人。
听着徐世昌的汇报,王思锐暗暗点了点头,不管怎样,前线的部队还是按照他的预计去发展的,这总归是件好事。
“抽调预备役部队到蒙古去接手那里的防务,第二集团军直接进入俄国,与第一集团军会师,然后原地休整,接下来俄国那边肯定不会甘心失败的,所以,未来几个月内,很有可能将会发生一场规模更大的战斗,另外,第三集团军也可以做好准备了,等到下一场战役结束之后,便与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第四集团军那边也要做好收复西藏的准备,到时候四个集团军同时行动。军部这边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是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对于我们的后勤考验也将是巨大的,要避免出现太大的差错。”王思锐淡淡的回应道。
帝国成立已经四年了,那些偏远的地区也是时候收复回来了,而且以现在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即便是北边正在战争,他们也依旧有足够的实力去收复那些土地。
毕竟第四集团军这几年的任务主要就是在云南、四川西部等地适应高原环境,部队也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现在去收复那里,已经到了最合适的时候了。
在一个,北边虽然在不停的战斗,但是各个集团军那里也并没有闲着,甚至包括最早参战的第一集团军,他们自己也在东北地区训练了二十万的预备役,而且训练时间长达两年,都是可以随时投入到战争中去的。
第二集团军差不多训练了三十万的预备役,第四集团军则是训练了三十五万的预备役,只比第四集团军编制人数少了一万,即便是主力部队全部去收复西藏,那么第四集团军的防区也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而最恐怖的就是第三集团军,原本第三集团军就有四十五万人,而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三集团军更是训练出了一支六十万人的部队,不过这支部队的性质有些特殊,对外宣称的是帝国建设兵团,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内的基础建设项目,但毕竟是军队,军事训练还是要有的。
虽然时间不怎么充分,但是几年下来,他们的战斗力也并不比其他集团军手下的预备役战斗力差多少。
好吧,说白了,这支建设兵团其实就是为了收复新疆和西藏两地准备的,有任务就战斗,没任务就建设,任务艰巨的轮不到他们,有第三集团军的正规部队去顶着,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
而现在王思锐的工作也是轻松了不少,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他只需要了解每一件事情做的怎么样了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避免手下的大臣糊弄人,王思锐的手里也有一支特殊的力量,就是安全局,他们不仅需要负责打探安全消息,同时还负责情报收集,以便王思锐了解每一件事情的进展,看手下的大臣是不是在阳奉阴违。
效果还算不错,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些地方成功的做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影响都不大,王思锐也让人将那些人给记录了下来,任期内如果犯了错误,就直接拿掉,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的话,基本上也能够做到任期结束,但是下一任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今天让你们过来呢,主要是商量一下海军未来的发展计划,还有一个全新的兵种的发展计划。目前国库里还能够使用的资金大概还有多少?”王思锐继续问道。
“全新的兵种?”徐世昌微微一愣,惊讶道。
一个兵种的发展可不是建设一个新的集团军那么简单的,虽然后者也同样不简单,可是全新的兵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而且还不知道这支部队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没有做大量的前期调查之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这么贸然的去下决定的。
但是王思锐的态度却很明显,他已经决定了要去做这个全新的兵种。
“是的,全新的兵种,一种未来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兵种,甚至可以左右战争的局势,而新兵种的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将是巨大的,甚至远超装甲部队的需要。”王思锐点了点头。
“这个,短时间内是有些困难的,目前国库内可使用的资金大约只有一千万两白银左右,这个等到明年年初,货币改革推行之后,再加上明年的税收收上来以后,或许会有一定的结余,但是比装甲部队更大的投资,这个以我们目前的税收,恐怕很难做到。按照陆军的规划,明年将至少组建三个装甲师,这就需要上千万的资金,压力很大啊。”王士珍有些头疼道。
原本帝国的资金压力是没这么大的,可是在对于基础建设的投入方面,王思锐可是几乎不计成本的。
虽然效果也有,比如,原本的辎重部队从中京到北平需要两天的时间,但是在国道修成之后,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而且民众商队出行也更加便捷,但是投入的资金实在是太大了,政府很难承受这种投资,而且根据王思锐的安排,明年的基础建设投资还要继续增加,这就比较尴尬了。
ps:感谢简东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军2016的月票和打赏支持!u
434:海军扩军计划
现在国家的收入的确是增加了不少,但是开销也大了很多,每年的税收,几乎要有四分之一被用于军队方面,这个投入已经很恐怖了,而按照正常的投入,军费应当控制在全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才比较合理。
但王思锐却不管那么多,每年都是大手笔的投入,当然了,带来的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军队的战斗力犹如坐着火箭一样的飞窜。
不过还有一件很让王士珍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军费只是军队平时的开销与训练,装备总的费用,如果爆发战争的话,这笔钱是不会被计入到头一年的军费预算中去的。
而今年中华帝国在北面动用了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去跟俄国人打了一场战争,虽然到目前为止战争的时间并不久,但是却额外的用了将近四千万两白银了,这基本上已经是军费一半了,而且这场战争还没有打完,按照王思锐的预计,后面才是真正烧大钱的时候。
所以,真要是继续打下去的话,他们就要去动用国家的老本了,虽然短期内看来还能够撑下去,可是两年后,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就会减少数倍,甚至毫无任何的投入,除非是继续去提前透支。
货币改革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同样的,钱能够随便的去印吗?他们也要考虑到汇率这个问题的,总不能国家为了钱就开始不要脸了吧?搞到最后让百姓扛着一麻袋的钱去买一斤米?
一千万两白银,这个是政府在做预算的时候,提前预留出了一笔资金作为备用,以防万一,而这笔备用资金本来有七千万两白银,但是军队用去了四千多万两白银,剩余的又拨了一部分给各个部门,所以,这仅于的一千万两白银,政府还要紧巴巴的用到下一财年呢。
当然了,王士珍也知道王思锐在海外还有其他的项目在赚钱,也不会真的让政府没有钱去用,但俗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这种时候,王士珍还是要哭一下穷的,不然下半年政府的日子该怎么过?
别问王士珍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从美国购买的那支舰队,中华帝国就没有拿出一分钱的资金,这笔钱就是王思锐通过国外的资金直接支付给美国人的。
难道要在任期的倒数第二年给自己留下一个污点吗?虽然他已经没有办法再进一步了,但是能够连任的话,也还是很不错的。
“资金的问题暂时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解决的,先说一下海军的建设问题吧。”王思锐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国家收入虽然越来越多,可是国家却越来越穷了,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王思锐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为了国家的发展,王思锐也不得不决定从海外的资金中抽调一部分出来。
而亨利福特也凭借着近几年福特汽车的发力,已经以三十亿美元的资产总额坐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而且遥遥领先,每一年都能够与后面的第二名拉开更大的差距。
然并卵,其实真正属于亨利福特的资产只有不到五个亿美元,现金大约只有两个亿,剩余的全部都是王思锐的资产。
而这笔资产也是有些见不得光的,所以,这笔资金除了保留一部分在福特汽车继续用于研发,生产以外,大约九个亿美元的资产被注资进了爱林华投资公司,而这家公司也在美国收获了很多公司的股权,目前手中大约还有六个亿左右的资金,但是外人却并不知道。
如果国内真的拿不出钱的话,那么王思锐就只能从海外拿出两个亿美元的资金来用于新的计划了。
“好,我们早些时候在旅顺兴建了一座造船厂,目前只是在制造一些千吨级的民用船只以及少量的军用补给舰,虽说技术方面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了一些,但是我建议接下来暂时不要动用太大的力量,尽可能的先造几艘小舰练练手,积累一下经验在循序渐进比较好。”王士珍直接开口道,反正王思锐只要不让他去筹集资金就行了,其他的让怎么办就怎么办,他只管给意见,反正又做不了主。
“不,时间上来不及了,如果先去建造几艘小舰练手,我们依旧没有建造大型军舰的经验,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而现在我们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虽然目前我们的战列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火力最强大的战列舰,但是要不了几年,我们就会被超越,到时候依旧只能处于被动局势。
要做就一次性做好,做一次大的,可以不去建造那么多,但至少每一种类型的军舰也要建造一艘来练手才行。”王思锐摇了摇头,否定了王士珍的建议,这个建议实在是太保守了。
建造经验他们有,毕竟美国人帮他们建造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华人工程师参与进去的,虽说只是辅助,但好歹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只是不知道让他们自主去建造会不会成功?但这个已经不是王思锐去考虑的问题了,不管能不能成功,这一步都要迈出去。
“陛下,每种类型的军舰建造一艘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帝国在海军装甲方面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建造一些小吨位的战舰还不太明显,但是大吨位战舰的话,估计会有些难度。”徐世昌开口了,虽然他也很赞成发展海军,但却不能是这么盲目的去发展,在一些必要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们根本没办法去发展海军。
而海军装甲跟坦克装甲又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坦克装甲方面他们敢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那毕竟是军舰,是需要在海上漂泊的,不是那种在陆地上行走的坦克。
“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技术我们有,所有建造军舰的条件我们都已经具备了,现在只需要积累经验就可以了。同时,朕有一个要求,无论是建造哪一种类型的战舰,性能必须要超越上一代战舰。”王思锐呵呵一笑,显然,这个问题并不能难倒他。
王思锐的几个亿资金在美国是干什么用的?好吧,前几年美国不是经济危机么,大量的钢铁企业随之倒闭,王思锐趁机收购了几家钢铁企业,因为有美国人的身份作掩护,所以这些收购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而其中的一家,就是为美国西海岸的某家造船厂提供海军特种装甲的。
收购了那家钢铁厂,那么所有的技术自然也要转交给新的老板,而为了不引起美国人的怀疑,王思锐只是让人偷偷的将这份资料带了一份回来,然后让科研所那边进行了一番实验,结果证实了那的确就是海军装甲的制造技术,然后这份资料便被封存了起来,所有参与人员也均被下了封口令。
而此次与德国的合作,就有海军装甲项目,虽然德国人给他们的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但是通过两份资料的技术对比,总能让人发现一些改进的方法,事实上,早在过完年之后,这项计划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仍旧要用从美国收购过来的技术去建造一批新的军舰。
“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只要资金和人员到位的话,项目随时都可以开始。”徐世昌耸了耸肩,心中很是无奈,这他咩的叫商量?明明是命令好不啦?
虽然有这么个皇帝很让人省心,但说句实话,这种感觉的确很不好,具体的自己体会去。
“那就先开始筹备吧,新军舰的数据要求朕会转告给技术人员的,军部和政府要做好后勤,特别是安全方面的保障。”王思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