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们对于这件事情反响各有不同,有认可的,也有不认可的,还有处于观望的。但是毫无疑问,随着政府,工厂的进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战争债券流入市场,等百姓们发现了战争债券真的可以当货币来使用的时候,那么他们也将会明白过来这个道理,即便不使用,也可以拿着这些债券来进行投资。
而且银行业开设了债券存取业务,购买了债券之后也可以直接存入银行,不用担心被人偷走或者其他的什么,这很方便。
虽然目前的银行业也并不发达,远不及后世那种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便捷,但是对于从未体验过这种生活的老百姓来说,银行这种免费的‘镖局’,他们还是很乐意接受的。电子化办公就不用考虑了,现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办到。
所以帝国银行采取的是专人专折的操作模式,即为存款着发放一本存折,银行会根据编号进行备案留底,每次操作,必须要在存折和底案上进行备注同步操作,而存款者想要存钱或者取钱,必须要携带政府开具的身份证明以及存折和本人亲自到场,身份证明和本人样貌在银行都有备案,只有所有的条件全部对上,方可取钱。
若是存款人病故或者出现了其他意外,则需要有当地政府开具的证明,以及取款者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证明方可取款,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存款的安全。这种运作方式虽然麻烦了一些,而且效率也并不高,但是却比密码式的操作更加安全,也很符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所以,银行开设了单独的业务窗口,这在无形中也等于是给了百姓一定的信心,银行这么大的产业,而且又是国家的,能坑他们钱吗?
四月十日当天,在全国各地出售的债券就达到了2。3亿元,其中政府机构占据了1。9亿元,商人以及百姓仅仅只是购买了四千万的战争债券,这个比例有些让人无语,但是却毫无办法。
四月十一日,全国各地共出售债券2亿元,其中政府机构占据1。2亿元,商人以及百姓占据了余下的八千万。
四月十二日,全国各地共出售债券1。5亿元,政府机构占据了五千万,商人以及百姓占据了一个亿。
其实在开售的前两天,政府机构基本上已经全部的购买了债券,到了第三天,大多数都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政府机构认购的债券,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机构的份额正在迅速的下降,而商人和百姓的认购份额则在不断的增长。
一周后,几乎已经没有政府机构去认购债券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钱再去购买了,而在十五日,则是发放工资的日子,随着政府机构以战争债券的形式发放了工资,而一些机构人员在街道上试验了一下,发现债券果然能够花出去,这才渐渐的放下了心。
于是,在四月二十日的时候,战争债券发售十天之后,战争债券迎来了第一次的大爆发。
截至四月三十一日,整整十一天的时间,共售出二十二亿元的债券,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收入相对稳定的机构成员,他们一般不会投资什么项目,之前也没有什么理财的概念,在发现债券的确可以花出去之后,便开始动起了脑子,决定将家中所有的钱都购买债券,坐等利息。
而促使他们敢举家购买债券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无论这笔投资成与不成,他们的生活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在一个,他们常年在政府机构工作,对于国家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也敢于去投入。
五月一日,帝国银行正式宣布暂停战争债券的发布,本次发布债券共计三十亿元,历时二十一天,目前已经全部发售完毕,所以以后只接受存取兑换业务。
截至1904年1月1日,中华帝国成立的当天,清王朝流通的各种货币总量大约为二十亿两白银,这个是在清政府的档案中找到的资料,还是比较具有可信度的。
后来王思锐又通过开矿等方式,连年造币,将流通货币总量增加至了二十三亿两白银,也就是说,直至1908年货币改革的时候,国内的流通货币总量为二十三亿两白银左右,这个因为前后朝的交接,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所以无法得知具体的数额。
但是在货币改革完成之后,这一数据得到了确认,国内的各种货币总量为二十五亿两白银,因为中央政府手中的新币数量是四数目,兑换出多少,那就是多少。
而当时他们一共印制了三十亿元的新币,随后通过每年增加一个亿的总量将这些货比投入市场,同时为了避免过度刺激市场,所以这笔钱投入的很隐蔽,而且加上经济形势的好转,一年只投入一个亿还无法引起市场的糟乱。
但是在去年战争爆发的时候,帝国投入了三个亿的新币,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货币流通总量为三十二亿元,通过这次的债券发行,政府已经将三十亿收了回来,民间流通的货币总量只有两个亿。
“根据下面报上来的数据统计,选择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五年期的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三,七年期的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九,十年期的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八,而按照各自的利率来计算,五年后,帝国将面临着偿还第一批7。59亿的债务,七年后将偿还14。04亿的债务,十年后将偿还14。82亿的债务,十年后共需偿还本息36。45亿。可以说,五年后帝国将迎来第一个债务期限,而现在我们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避免到时候还不上钱的情况发生,避免影响到帝国政府的诚信。”帝国银行行长阎维藩拿着一张统计数据出现在了皇帝王思锐的面前,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帝国总理王士珍,帝国财政大臣宋雯。
“平均一年的利息六千四百五十万!”王思锐暗暗的点了点头,这个利息不高,但是也不低,这次债券发行总量的确不少,但是不发行这么多的话,接下来的钱根本就不够用。
等于是王思锐一次性的将未来十年的钱都拿出来了,而光是战争,去年一年就消耗了三亿多,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投入战场,武器装备的改革换代,所以,这三十个亿,若是按照王思锐的预计,能用五年就算不错的了。
但是五年后又偏偏是还款高峰期,所以,无论如何,在五年之后,帝国政府手中至少也要有7。59亿的资金用于还债。
继续印发新的货币,这的确是一种办法,但是货币的引发不可能太多,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每年可以稳定在两亿的新增货币,但除去正常的开销,其实这笔钱也剩不下多少。
这段时间王思锐一直都在思考着该如何去偿还这笔钱,但是对于经济并不太了解的他,始终无法拿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
不过想来想去,王思锐也只想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这一招能够奏效的话,甚至到不了五年,他就能够凑齐这笔债款了。
483:刺激消费
在后世,什么时候见过政府缺钱的?这在后世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各国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总是会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
美国的解决方式便是发行国债,然后让世界各国来购买,当然,百姓也可以购买,但是那些国家才是主力军,而等到凑足了经费之后,美国在开始利用各种手段让对方货币升值,从而减少还款的金额。
也就是说,现在的汇率为10:1,那么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还款前让汇率降低至9:1,或者8:1,那么相对应的,美国得到的是十块钱,但是最终只需要还给你八九块加上一些利息就可以了。
几年前王思锐跟列强约定的还款协议,也就是打的汇率差的主意,等到欧战爆发之后,在去还款,实际上还的款项要比拿到的少了数百数千倍不止。
而中国在后世遇到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印钞票,迫使货币贬值,以此来应对美国的计划,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是至少国家没有吃太大的亏,2014年的发行总量为120万亿,预计18年将会超过200万亿,所以,政府手中是不可能没钱的。
但这次是面对国内,政府肯定不能这么干,因为这是自毁城墙的决定。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只剩下了一个,刺激消费。
“刺激消费?”宋雯微微一愣,但是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涵义,刺激民间消费,这会使得货物和资金的流通性更强,商人工厂的流水将会更大,利润也将会更多,取而代之的,他们所需要缴纳的税收也将会更多。
刺激消费等于是直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到时候国家若是允许用债券来缴纳税收的话,等于是提前抵消了这部分债款,加上每年都会有新币投入进去,即便实际上手里的钱并没有增多,但是应还的款项却减少了不少。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经济发展的足够快,那么银行也必须要相应的增加货币的印发量,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有什么通货膨胀这一说,因为经济的发展是跟货币总量挂钩的,如果货币总量不够,则会严重的拖累经济的进步,反之也是一样的,两者必须要合理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通货膨胀可以在控制的范围之内,不会对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对,不仅要刺激消费,而且这次国家资本也要参与进来,利用国家资本的利润来抵消这笔债款。”王思锐点头道。
“不对啊,虽说这样可以收回部分债券,但是政府总要支出吧?在没有大量印发货币之前,这些债券即便到了政府手中,也依旧要花出去的,到时候等于是债券总量还是没有减少,即便有国家资本介入进来,但是能吸收掉多少?十分之一?到头来我们还是要用钱去赎回来的。”王士珍听的有些懵圈,想来想去,最后不还是要收回这些债券的吗?
“呵呵,总理,帐不是这么算的,这三十亿的债券是民众用钱购买的,其实这些债券就是钱,而我们收回债券,也需要用钱去购买,那么钱从哪来的呢?加印货币,我们每收回来一笔债券,就加印等量的货币,然后就让这些货币流通出去,而市场已经稳定了下来,这时候即便是流出大量的货币,也不会对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市场有所帮助。”宋雯笑呵呵的解释着。
“这……这不就是偷天换日嘛,等于是用一块钱换走了百姓手里的两块钱。”王士珍明白了宋雯的意思,旋即有些生气,堂堂帝国政府,竟然要干这种事情?这要是传出去,那会产生什么后果?
“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也不全对,因为这些的确就是钱,而且五年的时间,也足够帝国消化这些债券了,其实等于是我们将未来五年的资金提前放在了现在来使用,然后在均摊到每一年,所以影响并不大。而且随着市场的复苏,经济的好转,我估计一旦刺激消费能够成功,别说是三十亿,就是印六十个亿恐怕都未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宋雯继续解释道。
“这个事以后再说,反正你只需要知道,这样做虽然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而我们的目的是刺激消费。”王思锐制止了这种无休止的争吵。
这种事情,哪来的公平可谈?真要是谈公平,那么估计就是一辈子的时间也不够用,凭什么政府可以无休止的印钞票,然后就可以大手大脚的花钱?而百姓则需要通过劳动,累死累活的去每月赚那么一点钱?一个百姓就是努力的干上一辈子,也顶不上政府的印钞机开足马力印上五分钟的时间。凭什么?
这种事情其实并没有谁对说错,看的是上层如何去运作,所谓的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后世中国刺激消费的方式是什么?支撑国家经济的是什么?是房地产。
但是这个时代搞房地产是行不通的,而且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所以,现在刺激消费,唯一的途径只有在衣食住行这四方面下手,但是也并不能完全的依靠后世的那一套,毕竟环境不同,情况不同,所以也根本不可能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
“衣食住行,接下来我们要在这四个方面下手。”王思锐再次开口道,下面的三人也冷静了下来,仔细的听着王思锐的指示。
“这四个方面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而我们从这方面下手,也是最切合实际,对刺激消费最有效的办法,接下来,帝国在中京修建一座大型的制衣厂,按照军服厂的模式进行生产,但是服装款式要做出改变,更加贴合实际,总之,就是要让百姓看了之后就走不动,让他们产生一种购买的欲望。
食,酒保客栈什么的暂时还不太靠谱,但我们可以在调味料方面下手,比如食用油,各种调味料等,国道马上就要通车了,到时候我们可以组建一支车队,将这些货物运送至各地,现在条件好了,百姓对于吃这方面还是很舍得的。
住,中京的房屋质量怎样?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百姓们谁不想住这样的房子?所以,这方面也可以动下脑筋。
行,工厂那边已经推出了最新的客车型号,接下来要以中京为试点,开设中京至开封,中京至洛阳,中京至新乡,中京至许昌四条客运线路,然后逐步的延伸至所有国道所到的地区。增加区域人口的流动性,让更多不发达区域的百姓到发达区域转一转,同样也能够刺激消费。
另外就是私家车辆,E型车在全球各地都很畅销,前期因为国内的道路情况而导致销量不足,现在国道也修通了,可以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国内价格暂定一千一百元一台,而燃油才是赚钱的大头。如果这些计划都能够执行下去,那么五年后,我们甚至可以不用去还第一笔债务,仅仅只是这些举措就能够消耗掉大量的债券。”
王思锐直接列举了四个方面的一些详细要求,其实总结一下也就几句话,服装多样化,让百姓爱上打扮自己,食物多样化,住宿优质化,出行便捷化,对于一些富人,则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私家车辆。
在中国,什么时候都不缺少攀比心理,E型车在美国的售价已经降低到了八百美元,但是成本呢?已经从最开始的一千两银子,降低到了现在的七百元,美元与帝国币的汇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旧是0。7:1,所以,这里面大有赚头,即便每台按照一千一百元的售价,那么购置税呢?后期的燃油等费用呢?
一千一百元,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确是一笔巨资,可是对于商人们来说,这个却不算什么,而且现在的有钱人也是越来越多,如果公布价格之后,起码可以保证瞬间卖出不低于十万台,而且还有卡车,这个可是工厂运输的必需品,以前卡车不对外出售,他们的货物就只能通过人力,畜力去运输,成本方面也增加了不少。
而且等人们习惯了这种便捷生活之后,就是想改也改不过来了,所以说,别看三十六亿的债务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可实际上一想,其实压根不算什么,要是被这三十六亿的债务给吓到了,那还叫政府吗?就是开足了马力去印钞票也不会没钱还债。
再说了,如果不开挂加速国内的工业水平,以后还占领殖民地干嘛?占领殖民地就是为了倾销货物的,而占领了俄国那么多的土地,光是在这上面运作一下,这笔钱就不用愁了。
所以说,不管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发展好国内的经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国内发展好了,才能够去侵略外国,特别是小日本,王思锐甚至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484:汽车工业发力
“卖报!卖报!国产中华牌小轿车即将上市,只需一千一百元……”
“卖报!劳动型卡车正式上市……”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