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277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277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中国出兵收回山东的话,即意味着中德之间要直接面临着交战,这不是任何人希望看到的局面。虽然德国在山东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但理论上的确是存在这种可能的,历史上日本就是借助一战与同盟国开战为由强行占领山东的,王思锐可不想让历史重演,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敌再进入中华帝国境内,哪怕只有一次。

而论军力,中华帝国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世界之最,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便占领了大片俄国领土,要知道,就在几年以前,俄国还能随意的欺凌中国呢,这种反转来的太快,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而这几年来中华帝国在各方面的表现,均让世界各国为之一愣,有震惊的,有恐惧的,也有兴奋的。

紧接着,帝国日报便爆出了俄国已经委托英国方面前来协商停战事宜,虽然说的比较委婉,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俄国人这是顶不住了,希望能让英国人来帮忙探探口气,如果中华帝国有停战的意思,那么双方便坐下来洽谈一下。

而在这条新闻的同一版面,几乎用了一半的版面来公布中华帝国以正式收回德占山东半岛的主权,自此,中华帝国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收复领土任务,甚至毫不避讳的直言点出,下一个收复目标既是台湾。

一时间,国内收复失地的热情更是激情澎湃,不少的青少年,工人阶级纷纷走上街头,强烈支持帝国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而在游行队伍当中,中间混杂着不少的势力,其中的一股势力,在亲自感受到这种狂热的气氛的时候,内心深处也忽然间燃起了阵阵的热血。

……

总理府,战争虽然让人压抑,但是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下去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却也是显然易见的,趁着这股爱国风潮,帝国总理府接连颁布了数道政策,从各方反应来看,效果很不错,如果能够全部落实下去,国内的生产总值差不多能够扩增一倍,应对接下来的战争,也会让人更加具有底气。

不过今日,总理府却是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般来说,能够出入总理府的,除了政府职员以外,除非是国外领导受邀前来访问,但目前为止还没有邀请过一个国外高层,所以除了本身的职员,外界根本不知道总理府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昨日中午,王士珍接到了一份拜帖,而且还是一份外事拜帖,按理说这种事情应该直接去找外交大臣唐绍仪的,但是在看了那份拜帖之后,王士珍还是答应了跟对方见上一面。

“小臣向明德拜见上国总理大人!”向明德自1898年便居住在福州,所以中国话说的很是流畅,根本听不出他其实是个外国人,再加上相貌什么的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要他自己不露底,很少会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快快请起,如今咱们已经不兴这一套了,你已居住帝国这么多年,可不再按照古礼行事。”王士珍坐在那里,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向明德起身。

“总理大人,您怎么知道小臣已在帝国居住多年?”向明德愣了下,他的确自1898年就居住在福州,他的父亲,长兄也都葬于福州,但是这些年来向明德可是一直都隐姓埋名的,且很少向人提起过以前的事情。

“帝国有愧于你们,若是连你们都不去关注,又岂能担当上国?”王士珍呵呵一笑。

向明德,正是向志礼的次子,而向志礼则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王族,义村御殿三世,向志礼也是尚氏王朝末期亲清的首领之一,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许多支持清朝的琉球士族被日本方面逮捕,其中包括了曾任三司官的亲清派首领毛允良,毛允良在被逮捕之后,因遭受到日本方面的虐待,仅仅十天之后便去世。

自此,向志礼成为了亲清派首领,并暗中反对日本对琉球的统治,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时期,向志礼率领亲清派的琉球士族前往琉球寺庙,名义上是祭拜琉球先王,实际上则是祈福清朝战胜日本。

1896年,琉球国王尚泰的儿子尚寅、尚顺发动共同会运动,要求日本政府提高冲绳自治权力,向志礼则前往东京,希望能够与天皇进行会谈,从而帮助两位王子的运动,但最终天皇以身体欠恙而拒绝会见,向志礼只好返回琉球。

同年,向志礼见复国无望,便带领着长子,四子前往清朝进行交涉,因为风太大,最终抵达了温州府,被官员送至福州柔远驿进行安置,1898年,向志礼将赴首都交涉时染病身故,此时向明德来到福州,在举办完父亲的葬礼之后便留了下来。

而当时他们还是对清朝抱有很大希望的,但是接下来的几年却让人失望不已,国王的去世,更是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主心骨,好在中华帝国没过几年便重新崛起,而这次的崛起更是让所有琉球人大为振奋。

向明德便想办法联络了位于日本的琉球王国最后一位王世子,尚典,并且获得了尚典的支持,但是在那之前,向明德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所以这件事也就这么拖延了下来,加上他知道当年中华帝国的海军还未恢复元气,也无法帮助琉球复国,但是现在不同了,所以向明德来了。

听着王士珍的话,向明德感动的痛哭流涕,琉球王国就像是个没人要的孩子似的,在日本被到处欺负,上国又因为国力羸弱而难以顾霞,但是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向明德感觉到,琉球人这几十年来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上国还没有忘记他们。

要问清朝的属国为什么忠诚度这么高,呵呵,这个跟古代的历史是有一定关系的,特别是明朝时期,堂堂上国,地大物博,对于一些臣服的国家可是很大方的,比如你今年来上供,送来了价值一百金的土特产,那好,作为老大的我,自然是要回礼的吧?我就回你价值一千金一万金的土特产,外加上一千金一万金的现金,而且来了就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就问你怕不怕?

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你让我面子上好看,我就让你过的舒舒服服,你的国家你想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我不管,也没心思去管。

试问,这样一个每年都能固定给你好处,而且又不干涉你内政的上国,上哪找去?殊不知,琉球,越南等国家,每年就靠着朝廷的回礼过日子呢,想想就觉得恐怖,一个国家,虽然不大,但是靠着上国的回礼就能支撑国家一年的开销,忠诚度能不高吗?

而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明明很富有,但是民间却很贫困,最终导致亡国,而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跟这种回礼制度有关系。而这一起源来自于永乐王朝,当时的户部尚书更是头疼的想自杀,每年都要想办法去筹钱回礼,而国家也没钱去干别的。

“总理大人,琉球王世子尚典修国书一封,由小臣代为上呈上国……”

PS:感谢飞过小渔、大军2016、简东三位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城书友luya的月票支持!

504:琉球复国的两个条件

尚典的国书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甚至连材质都只是普通的纸张,上面到处都是折痕,似乎也告诉了王士珍,这封国书是历经重重困难才最终送到他的手

国书上的内容并不多,寥寥的几行话,不像是一个‘国君’那种大气风的姿态,反而有些像是囚牢中的犯人,悄悄的托人捎一封家书出去一样。

国书的开头,讲述了琉球子民是如何希望能够回到上国的治下,对上国是如何的忠诚,中间则是讲述了琉球在被日本统治的这些年的一些悲惨事件,以及琉球人对于日本人的憎恨,对于上国的期待,最后则是所有琉球人都希望上国能够派兵收复琉球,帮助琉球复国,让琉球永远皈依于帝国的庇护之下。

国书中的内容,王士珍并不质疑,因为这些年来他也了解过琉球人在被日本统治之后的所作所为,他们之前也的确通过各种方式来华求援,特别是在看到他们的另一个兄弟国家朝鲜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成功复国的事情之后,这些亲华派也就更加活跃了起来。

但是很显然,琉球不是朝鲜,双方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天壤之别,加上日本人的封锁,可以说,没有日本人的允许,就是一个普通的琉球国民,都别想离开琉球岛半步,近年来日本更是逮捕了上千名想要偷渡中华帝国求援的琉球人。

而且也秘密的在中华帝国安插了一支特务部队,他们除了需要打探消息以外,就是要负责抓到这些琉球人,禁止他们去中华帝国求援。

特别是在帝国海军开始复苏之后,日本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更大了一些,但是想要依靠封锁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最终依旧是有不少人偷渡到了中华帝国,并且感受到了中华帝国的强大,而这些人也在向明德的带领下,秘密的成立了复国会,寻求时机,向上国寻求帮助。

复国会一直都在安全局的监视之中,王士珍也正是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到的情况。

涉及军事调动,王士珍也不敢轻易的去答应什么,而是暂时稳住了向明德,立即带着这封国书去到了隔壁的皇宫,大约一个小时后,王士珍返回了总理府,这次,他带回了最终的意见。

向明德满心忐忑的站在那里,他不知道王士珍这趟进宫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但是琉球未来的命运,却在今天就将会有个结果,他不希望听到那种让人伤心欲绝的回复,他不希望自己的父亲,长兄死不瞑目,更不希望看着琉球被日本统治,他更希望接受中华帝国的统治。

华夏的属国,几乎每一个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这上百年之化很大的影响,说的在通俗一些,那就是这些国家至少在理念方面,基本上已经被中华帝国给同化了,而琉球受到最大的影响就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中就有福州话。

甚至就连日本,也跟中国有很大的历史关系,这一点从他们的文字中就能够看出来,而后世曾经有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去日本的话,不会日语也没关系,到那里只要看着标牌就行了,因为在任何一个街铺中,你总能找到几个你认识的汉字。

“陛下心系属国子民,已经同意了对琉球提供帮助。”回到会客厅之后,王士珍看着站坐不是的向明德,直接开口说道,算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谢陛下!谢陛下!”听到王士珍的回应之后,向明德激动的落下了泪水,急忙朝着皇宫所在的方向,噗通一声的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的砸在水泥地面上,不停的叩着响头。

直到一旁的王思锐将他拉了起来,向明德仍旧激动的浑身颤抖,额头上也隐隐的渗出了一些鲜血,但向明德却毫不在乎,相比较于复国而言,自己磕几个头又算什么?甚至在得到回复之后,向明德已经能够感觉到了,这是他们距离复国最近的一次,而且有了上国的帮助,复国的事情也将会十拿九稳。

“帮助琉球复国的事情虽说是定下了,但这件事情却牵扯众多,短时间内还是无法行动的,这一点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王士珍有些于心不忍的劝说道。

其实让琉球复国,这是早在一周前的御前会议上就决定了的事情,对于中华帝国来说,那只不过是顺手的事情,至于尚泰目前唯一仅存的后人尚典,这个他们还真没怎么在意。对于帝国来说,他们要的是琉球复国,至于谁来当这个国王,其实都一样,到时候从亲华派中挑选一个顺眼的,听话的人出来当国王就行了。

但是现在向明德的出现,打乱了中华帝国的部署,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在一些计划的细节方面却要稍稍的做出一些改动,也就是说,现在他们必须要确保尚典是安全的,如果帝国都同意了帮助琉球复国,最终尚典却死了,那岂不是打了帝国的脸?到时候就算是复国了,也会对帝国产生一些影响的。

而向明德的出现,亦是让王思锐意识到了一举收复那些属国的可能性,不要小看了这些曾经的藩属国,如果细算起来的话,会直接把人吓死的。当然了,如果在一周前的御前会议上,拿着以前的地图去看的话,那么你会现,其实王思锐对于中华帝国在一战前期中的唯一一个任务,其实就是收复这些曾经的藩属国,顺带着干掉小日本。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的藩属国到底有多少?到了二十一世纪,亚洲的国家一共有48个,但是在19oo年,亚洲有15个独立国家,而曾经归属清朝的藩属国,一共是十七个国家,外加南洋群岛的三个地区,如果这些都算的话,那么就是二十个藩属国,占据了亚洲国家的一大半。

而这些国家分别是朝鲜,琉球,安南,南掌,暹罗,缅甸,南洋群岛的兰芳,柬埔寨,吕宋,苏禄,西南的廓尔喀,哲孟雄,不丹,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拉哈汗国,爱乌罕,巴达克山,乾竺特和拉达克。

这些国家是曾经归属过清朝的,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脱离了清朝,而之前第三集团军进军哈萨克的时候,就受到了当地人的帮助,他们进入军中担任向导,为部队的后勤提供帮助,如果不是当地人的支持,第三集团军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就进入俄国。

而这些都是先前种下的因,华夏之前在亚洲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不然的话,日本为什么要专挑华夏欺负?难道仅仅只是看中了领土吗?其实日本是想将华夏踩在脚下,这样就等于是他们取代了华夏,成为了真正的亚洲霸主。

沙俄等国只是一味的剥削,这就是中华帝国在收复属国方面占到了优势,只要中华帝国表现的强势,以前的属国回归也并非什么难事。

“总理大人,您能透漏个大概的时间吗?小臣也好命人做些准备,以迎接我天朝大军前来。”向明德也很清楚这事不可能立即就办,但也仍旧不死心的想要确定一下大概的时间。

“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天朝大军必定踏上琉球。”王士珍意气风的说着,虽然改变了计划,但是时间上却并没有改变。当然,帮助他们可以,但是没有好处的事,谁会去干?中华帝国可不是明朝和清朝,只为了面子就什么都敢干。

“不过帝国也是有条件的,当然,这些条件对于琉球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请大人明示!”向明德有些心惊胆颤的说着,他怕中华帝国要吞并琉球,哪怕是给予高度的自治权,国王也只能是省长。

“第一个既是驻军,前朝羸弱,无法保护属国的安全,但是现在,帝国已经强大了起来,为了避免悲剧重蹈覆辙,也为了帝国方便部署,所以驻军是必须的,而且琉球方面只保留警察以及少量的王室卫队即可,6防和海防则交给帝国。

不过这一点你们也可以放心,内政依旧归你们,驻军的形式与朝鲜一样,如果有疑虑的话,可以派人到朝鲜打听一下再做决定。另外帝国也会帮助琉球组建工业体系,让琉球得以自力更生。其他的与之前不变,王位的更迭,需得到帝国皇帝的任命,并且按时进京觐见,汇报政务。

而第二个,则是关于复国的具体安排,这个需要你们的帮助,先,帝国需要一份全面的琉球地图,附近海域的水文情况,日本驻军的部署,兵力部署等。关于兵力部署暂时可以不用去打探,只需要查明军营所在,行动前我会通知你,到时再让人去查探即可。另外就是王世子需要在日本做出一些牺牲,迎合日本上层,使他们放松警惕,待合适的时机,帝国会派人将王世子接出。”王士珍说出了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对于琉球来说根本就不算是条件,因为这些都是一切照旧,琉球穷的叮当响,也根本没钱组建军队,以前就是清军驻扎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