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91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91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本人还是挺看好与日本的合作的,并且已经将这个想法向国内提出了建议,不过国内并没有给我准确的回复,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等一段时间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萨道义很清楚,小村寿太郎的目的并不是这个,所以他也就很清楚直白的告诉了小村寿太郎他的立场,并且直言小村寿太郎可以有话直说。

“相信有阁下的支持,我们之间的合作一定会成功的。作为感谢阁下的帮助,日本帝国愿意献给阁下一百两黄金。”小村寿太郎一脸崇拜的说道。

其实今天小村寿太郎一共带了五百两黄金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收买萨道义,或者说,他只是收买萨道义的一个立场问题,他只需要萨道义的一个表态。

而这个表态对于萨道义来说只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用五百两黄金买到这么一个表态,日本人还是只赚不赔的。

“这只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也希望阁下不要误解了我的意思,这样会让我很难办的。”萨道义摇了摇头。

一百两黄金就想收买自己?日本人也未免太看得起他们的身份了吧?而作为感谢,日本人拿出一百两黄金也未免有些太过隆重了,所以,萨道义几乎可以肯定,日本人绝对另有所图。

“呵呵!阁下,日本帝国有个不情之请,想请阁下能够表态支持日本帝国。”见萨道义这个老狐狸不上钩,小村寿太郎也只好实话实说,但又不能说的太明白,免得自己将所有的计划都讲了出来,然后被萨道义给拒绝了,那样日本人可就丢脸丢大了。

“哦?”萨道义终于提起了一丝兴趣,同时也秀了把身为英国人的优越感。

即便远东是你们的主场又能怎样?在我们英国人面前,想干点什么不照样还得经过我们英国人的同意吗?

“阁下,日本帝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造成了国内几乎不产任何的资源,所以日本在发展方面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民事方面,我们竟然连修建大桥的钢铁都凑不齐,更不要说那些用钢铁来修建的房屋。所以,我们日本帝国想要在清国的东北地区,拿到一座铁矿用来支撑国内的发展需求。”小村寿太郎终于说出了他们的目的,实际上日本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英国人的态度了。

萨道义面不改色的看着小村寿太郎,同时心里面却在不断的思考着日本人的真实目的。

说是那一座铁矿来支持国内的民事发展,这话骗骗小孩子还行,想要骗过萨道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以日本人的尿性,在拿到了铁矿之后,肯定会大力的发展他们的军事实力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日本人可以不用英国人帮助的太多,就能够获得军事实力上的增长,对于英国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

现在国内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与日本人签订合作条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目前唯一的分歧便在于什么时候签订这个协议?

如果能够尽量的减少英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支援,那么英国人便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建造更多的战舰火炮。

对于日本人拿铁矿,这个萨道义是支持的,可是同样的,让萨道义有些担心的是,目前由王思锐这个好战派所掌控的清廷,会同意给日本人一座铁矿吗?

这显然是有些不太可能的,而联军先是战败,后来又借机修改了最终的条约,前段时间也逼迫着王思锐承认了这个条约的合法性,并且同意支付那些赔款,以及保证列强在华的利益。

所有人都很清楚,那份条约上的内容已经是清国的最大能力范围了。

如果他们不同意给日本人铁矿,而萨道义又代表了英国支持了日本人,那么日本人肯定会发起一场战争,用武力来解决这件事情的。

同样的,以日本人的尿性,一旦打赢的这场战争,他们索要的可就不仅仅只会是一座铁矿那么简单了,他们甚至敢去索要整个东三省。

英国人的确是想将日本培养成他们在远东的一条狗,可却不希望这条狗不受他们的控制。所以,为了避免清日开战之后,王思锐以赔款威胁列强干涉日本,到时候萨道义可就左右为难了。

而为了培养远东的走狗,英国人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萨道义显然认为这并不值得。

一想到这里,萨道义的心中便有了决定。

“我是支持日本朋友到东北地区拿走一座铁矿的,但是……”紧接着,萨道义话音一变,让心里面刚刚有些美滋滋的小村寿太郎立即愣在了那里,“我相信包括我在内,其他与清廷签订了条约的列强都不希望日本采取武力的方式去获得那些铁矿的。”

听到这里,小村寿太郎的心里面猛的一凉,这他娘的不采用武力让俺怎么搞啊?王思锐那混蛋会同意才怪。

不过萨道义却并不认为除了武力以外就没有了其他的方式。

“其实你们可以先找王思锐商议购买铁矿的事情,如果他态度坚决,那么你们还可以悄悄的去找盛京将军提出秘密的交易,相信总有人会与你们合作的。”

182:‘国’计划

萨道义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出现太多英国人的影子,毕竟英国人现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网[(

一个小小的布尔,就让英国人有些焦头烂额,更不要说这个比布尔更加难以应付的远东大国。

这好不容易才刚刚结束了的战争,萨道义并不想再一次的将英国拖入到远东的这场战争里面,况且战争的源头还不是因为他们英国人的利益搜到了损害,而是为了日本人的利益。

不对,应该说是为了日本人看中的,却还没有拿到手的利益。

小村寿太郎很是失望的离开了这座小宅子,在这里,他没有得到任何的保证,没有得到任何日本人想要听到的消息。

不过在没有得到任何的保证这些坏消息面前,小村寿太郎也并非没有任何的收获。

至少,英国人是不会阻止他们利用一些非战争手段来获取东北地区的那些资源的。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一点也同样的很重要。

“联络中村君,让他派人去见一见盛京将军,探一探对方的口气,另外派人通知驻朝部队,随时准备起进攻。”离开了萨道义的小院子之后,小村寿太郎对着身边的一名随从吩咐道。

现在日本必须要做几手的准备,如果王思锐能够同意日本开采盛京地区的铁矿的话,那么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若是王思锐态度坚决,那他就只能从盛京将军崇善那里入手了,相信在日本帝国的压力下,崇善应该会同意的。当然,如果崇善是个硬汉子的话,那么日本人就只能采取最后的选择了,动一场战争来获取那些资源。

办公室里,王思锐在一份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份由王士珍提交上来的计划,一份涉及时间跨度,人数,影响力仅次于‘复’计划的庞大计划。

整个计划被分为了两部份,其中第一部分是军事方面的,王士珍提议以军队目前的财力,有能力将军队规模扩大一倍,甚至更大,而武器方面也可以慢慢的积累,相信等到兵工厂投产之后,最多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能武装起十万以上的军队。

而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便是人可以等装备,但是却不能让装备等人。

王士珍的想法是无论如何,先将那些新兵训练成可以战斗的士兵,并且在新兵营内配少量的武器,让他们用来练习枪法,这样等到武器到位之后,这些新兵营里的士兵便立即可以拿起武器上战场。

而随着王思锐对于京城限制的打开,越来越多的百姓可以进城,部队也可以到郊外去进行募兵,而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口,即便王思锐要求极为严格,短时间内也能够招募到数量可观的新兵。

所以,军事方面被王士珍一共分为了五个小部分,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在京城附近,以及山东地区招募至少十万新兵,然后在接下来的九个月内用于训练,这样等他们完成了新兵训练之后,武器差不多也就到位了。

与此同时,应当从军队中选拔出一些能力出众,思想新奇的军官或者士兵进入军校深造,以培养汉军的基层军官素质,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第一步的计划。至此,第一部分也就算是结束了。

第二部分则是在未来第二年开始,部队应当继续扩军,并且按照第一年的计划进行募兵训练,扩军人数同样为十万。

第三部分出现了轻微的改动,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汉军已经有了二十六七万人左右的兵力,其中十六七万是兵龄在一年以上的老兵,六七万是兵龄在两年以上的老兵,四万人左右是参加过战斗的精锐,以这样的基数,在长达几年的训练之后,他们完全能够支撑起更大规模的军队。

所以,到了第三部分,这一次虽然同样是一年的时间,但扩军的人数却增加了五万。

第四部分是直接增加了二十万,也就是说,按照王士珍的计划,在四年之后,王思锐手中的汉军至少要达到五十万以上的兵力。

而这时,王思锐已经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了,也就可以向外扩展了,同时吸纳其他地区的兵员,这也是第五部分的核心内容。

以现有的五十万兵力为基础,每攻下一个省份,则在这个省内招募四万名士兵,也就是组建两个师的部队。

如果计划一切顺利,那么在第五年之后,至少可以保证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半个华夏都已经在王思锐的控制之中。

虽然这里还有第六部分,但那仅仅只是一个提议,第六部分的内容为南征北伐,并没有具体的计划,王思锐也很清楚王士珍为什么没有写出第六部分的内容。

虽然这份扩军计划与王思锐的想法多少有些出入,但大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也比较符合王思锐目前的实力,并不会因为步子迈的太大而扯着蛋。

而另外一个部分则是工业部分,这个计划只有两步,第一步,全力展京城北侧的工业园区,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技术与经验,待合适的时候,可以展第二座工业园区。

第二步则是应立即启动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否则在后期庞大的工业建设当中,他们将会因为缺少人才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在看完了整份计划之后,王思锐在这份计划的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将这份计划命名为‘国’计划。

这份计划被列为‘复’计划的后续,同样的也作为‘复’计划的一个分支计划来运作。

因为两者当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可以说两者几乎各占一半。

“人才方面我已经让人去秘密的搜寻了,估计近期就会有消息传回来。这份计划也可以实施,但是有些细节必须要更改,第一年至少需要招募二十万士兵,这些士兵的军饷降低为二两半银子每个月,训练期限改为半年,之后由教官对这些新兵进行评比,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补充进军队,待遇也提升到一线部队相同。剩下的转为预备役。

而那些转为预备役的士兵,军饷提高到三两银子每月,另外在训练方面也要与一线部队相持平,以后部队的扩军只会从预备役当中进行选拔,自转入预备役开始,若是五年内依旧没有能够进入一线部队,则自动退役。”王思锐说道,到最后还不忘跟王士珍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我不想让一个五年都没有进入一线部队的士兵到战场上去送死,那是对这个国家的不负责,同样的也是对他的不负责。”

听着王思锐的话,王士珍深深的皱起了眉头,王思锐的这个方法的确有可取之处,庞大的预备役,可以为一线部队提供来之即战的补充兵力,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一线部队补充新兵的战斗素质问题。

可是同样的,尽管将预备役的军饷降低了许多,可那依旧是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来支持的。

对于汉军目前的情况来说,与其训练二十万还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上战场的部队,还不如直接训练个十万精兵更加合适。

同样的,设立一个预备役,这也会增加高层的工作量,毕竟他们需要来回的去转,而且还要做新的预算,这个对于目前人手紧缺的王思锐而言,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预备役这个概念的确很好,但并不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我觉得当我们拥有一百万军队的时候,才能够去考虑组建预备役的事情,现在去组建这个,只能是浪费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王士珍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批士兵基本上都能够进入一线部队,之所以组建这么个预备役,其一是为了以后做准备,这第二嘛……还不是让钱给闹的?我们现在虽然有很多钱,但是这些钱却并不经花,每一文钱都必须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而将预备役的军饷降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能够刺激那些新兵们更加努力的训练,争取早日进入一线部队。”王思锐笑着解释道。

什么为以后积攒经验之类的,全是王思锐在胡扯八道,而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钱,王思锐必须要算着怎么去花钱才行。

而既要扩军,又不想花太多的钱,那么就只能在新兵的身上算计一下了。虽然新兵期的军饷是降低了,但这对于王思锐来说也并非全是坏事。

王士珍脸上微微有些抽搐,这王思锐还真是心机很深呐,竟然连这种办法都想出来了,也不由的不让王士珍佩服。

同样的,这也让王士珍感觉到了自己肩膀上那越来越重的压力。

工业园区规模虽然很大,但是比起王思锐扑起的这个摊子来说却是一点也不大,同样的,这座工业园区也是王思锐未来的展根本,必须要搞好了,而且还要搞大了。

至于工业园区能够赚多少钱,这个王士珍暂时还没有去想过,他看过工业园区的名单,现大多都是跟军队有关的,所以,能够尽快的让这座工业园区满足汉军的所需,这就是王士珍目前的任务。8

183:特斯拉快到碗里来

与此同时,美国纽约。

一名四十来岁的白人中年男子,一脸没落的从一栋楼房内被赶了出来,尽管在许多人看来,这名中年男子已经功成名就,是许多人仰望的对象。

可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个在他们眼中的名人,现在却正在为那看起来数目很庞大的科研经费而愁眉苦展。

这已经是尼古拉特斯拉奔走的不知道第几家公司了,有些公司的老板或许出于好奇,还会见一见这位科学界的怪人,但有些人却直接拒绝了他的拜见。

为了节省经费,尼古拉特斯拉只能每天啃着难吃的面包,就这还不能保证每一天都能够吃饱,他必须要节约每一分钱才可以。

而看着被人拒绝无数的提案,尼古拉特斯拉现在有些怀念起了之前在爱迪生公司工作的日子了。

虽然在那里他也同样不会得到任何的实验许可,但至少可以不用为钱的事情而愁。

尼古拉特斯拉满是颓废的就这么瘫坐在纽约街头,与这个号称世界最繁华的城市格格不入。

不过却没有人在意尼古拉特斯拉的身影,因为不仅仅只是在地面上,在这座城市里,甚至在许许多多的高楼上都能够经常见到那些因为炒股而赔的丢掉了裤衩的人跳下来。

所以,人们也很是自然的将尼古拉特斯拉当作了是一个炒股失败的可怜虫。

“尼古拉,特斯拉先生?”胡安走在纽约的街头上,看到了他尾随了将近一周的尼古拉特斯拉再一次的被人赶了出来,神情很是没落的坐在街头上,心中暗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连忙上前打着招呼道。

“你好!你是?”尼古拉特斯拉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胡安。

“我是胡安,来自于智利。”胡安自我介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