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群英三国 >

第135章

群英三国-第135章

小说: 群英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章野望无终点

这或许是方云,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内王外霸,当然说不得还要补充一个‘依法治国’,不过还没必要把底牌都亮出来。或许这个时候说这些并不好,尤其是在世家依然霸占着舆论权的现在。这种政治思想其实很大程度直接伤害了他们的根本!

但这番话,与其是说给他们听的,还不如说是方云说给自己听的。

这,不过是一个问心的过程罢了。仓皇来到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黄巾军伤兵之后,他一直忙着打仗,说是为了积累实力,其实说到底还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直到根据地建立,一切逐渐稳定下来,他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自己在这个时代能做什么,又或者说自己的目标到底在哪里?

庸庸碌碌的活着,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他背后已经有一股很强大的推力,在不断将他推向更高的地位。说难听点,在外部更是一个阻力,逼迫他走向更高的境界。

既然要在这条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必须要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样才不会在这条路上迷失自己。这个目标他似乎找到了,那就是霸道!

不爽,一个两个怎么都把视线集中到了华夏本土,外邦那么多土地你们为什么不去征服?东汉末年五千万人口,到了西晋初期的数百万人口,五胡乱华后几乎灭种的屈辱……tmd打什么内战,有本事给我当侵略者去!

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眼神,没必要在乎所谓的传统。只因为我就不是这个体制出来的。我就是一个反贼。我就是一个黄巾军。我存在目标就打破所有的传统,建立一个全新的制度!我根本没有那些统治者的顾忌,只因为能够束缚住我的根本没有!

顺者昌逆者亡,这就是这条道路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所幸自己不是一个野蛮的古代人,没必要真的弄得血流成河,全部流放到外国去,当华夏文明的开路者,岂不美哉?!

把改朝换代的死循环。在自己或者下一代的时候终结,建造一个团结一致对外的华夏,那样的未来,或许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未来。

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想法的?很惭愧的,似乎是遇到皇甫嵩的时候……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这可不能是个口号,自己也不会允许它变成口号!

不得不说,那么一番质问和宣言之后,心情好了不少,剩下的。就不是自己需要关心的了。方向已经给他们指了出了,只需要在以后眼看就要走错路的时候指点一番就好。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这年头人的寿命很短,没必要把自己活活累死。

“这个条件,我似乎没办法完全释怀。”毛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不释怀,甚至可以不接受,但命只有一条,诸位请记住,他是黄巾军!”沮授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把该说的都说完,然后转身离开。

然后,大家基本上就不再说什么了,他就是黄巾军,和大家根本不是一个体系出来的。大汉彻底崩坏就敢造反的家伙,指望他心慈手软?再说,听到了那么多辛秘,给你活着离开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归顺或者被杀,从一开始就是这两个条件。

“军师,按主公说的那样的话,以后这华夏的土地都收归国有了,那我们岂非也分不到田地了?”一个军官上前询问到。

跟着黄巾军造反那是为了什么?说到底就是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罢了,可以说这才是起义的最根本原因,其他对地主阶级,对世家的仇恨,其实只是附加的。说到底,对于百姓来说,面对统治阶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敬畏,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按照主公所言,虽然土地不归你,但你可以承包,有能力承包万亩田地都不成问题。相对而言,一辈子都不需要担心那些地主老财会侵吞你的田地,给你加租子。再说,你也可以一口气承包个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不是?若还想要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就像主公说的那样,直接去外邦打下一块土地下来,想怎么用还不是随你喜欢?”审配路过的时候,没好气的说到。

“倒是这个理!”那军官笑了笑,瞬间就释怀了。

其实他也不傻,自然能够想到这点,但是下面的士卒正是迷茫的时候,如此一问真正释怀的不是他,而是那些没什么文化的士卒。若是不管他们的话,人心总是会乱。

“人生在世,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家道中落?到时候田地给别人侵占了,你们子孙后代怎么办?”戏志才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淡淡说了句,就让他们心服口服了。

其实如今新黄县的那些耕地,也都是在县的名下,私人的田地和林地几乎没有。以前没有觉得什么,如今戏志才回想起来,却也明白了,主公的试验已经开始了……

又是一条更艰难的道路,也不知道方云到底有没有把握破局。不过,正因为这样,才有意思,应该写封信,给郭浪子好好看看,让他后悔没有亲自来一趟!

戏志才笑了笑,默默走到军官的身边,郑重的对他说到:“今天主公的话,直接被列入绝密,谁也不能够说出去,否则夷三族!还有你们,也要小心点!”

最后的一句话,并非是对军官,而是对那二十来个文士说的。他们即将要成为俘虏,而且应该有大部分会成为自己人,有些狠话还是要先说在前头。

只是想到自己三人坑了那么一群好友,心里多少还真有点过意不去……

他没想到的是,其中五个寒门,本来就是想要找个地方混口饭吃。眼看没有选择,那在黄巾军麾下其实也没差吧?

十来个家境还好一些的,也不过是庶出或者旁支子弟,本身不被家族看重。而如今自己又深陷囫囵,眼看无法脱困,且赌上一赌倒也无妨。

反而是刘馥等几个世家子弟,才是最为顽强的部分,此刻沉默不语,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意见。只是反抗已经已经没有意义,那只能够先屈从。

姑且,跟着队伍到那所谓的新黄县看看,权衡一番,再做决定……

“主公,这个天下到底有多大?”回去的路上,戏志才好奇的问了问。

“多大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不管有多大,都将在我们扩张的目标之中。当大地已经彻底被我们征服,我们就去征服海洋!当海洋也被我们征服,那便去征服那浩瀚的天空!就如同我的野心,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终点!”方云笑了笑,缓缓回到。(未完待续。。)

ps:野望无终点,不知不觉就会想起‘信长的野望’的感觉……

别人都是内圣外王什么的,主角直接就内王外霸,不知道各位感觉如何?

今天的份结束,争取明天修好网线,然后就恢复三更!

第37章初提印刷术

包括最先来的刘腾,方云一口气招募了二十个人才。

其中不少都是在曹魏势力担任重要职位的存在,也有不少在别的地方当过官,更是有少数历史上没有记载过他,也不知道是早逝或者躲在某个旮旯里隐居什么的。

唯一让他郁闷的是,刘馥、梁习和毛玠三人其实并未归附他,通过系统可以看到三人的属性后面,挂着的是契合度而不是忠诚度。而其他人,忠诚度高低姑且不说,好歹已经是忠诚度了。

果然,在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几个人物,果然不是一阵威胁利诱就能够收买的。再说,自己也没有给他们任何实际上的好处,甚至还直接坦言自己会剥夺他们家族在华夏本土的土地,就这点好感度没有下降到50以下,已经算是奇迹。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目前和自己的契合度,居然高达80以上,这就意味着已经具备着可能会效忠的概率。之所以没有立刻效忠,或许还要见见自己的领地什么的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方云带着这二十个才子回到了领地。

他不擅长和这些文士交流,所以交给戏志才三人帮忙处理,他只是默默的来到后厨,亲自指导厨子们,做了一顿丰盛美味的饭食,在当晚把所有文武都召集了起来。

是的,这又是一次‘设宴’,刷好感度什么的,自然是要及时的。

自己有什么魅力其实自己最清楚,扣除如今的地位和势力。一手还不错的厨艺。以及几乎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病症的医术。这就是自己最大的魅力来源。

或者说,是最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其他的地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什么的……或可凭着如今的智商学习一些,但就算这样,也一样会被这些文士看不起的吗?

还是,不要自取其辱的好一些。

一个晚宴,大家吃得还算开心。有时候酒就是最容易拉近双方距离的东西,原本毫不相识的一群人,在喝了酒之后,就能够勾肩搭背的,真是太有意思的。

客人们吃得很开心,这是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戏志才三人很厚道,暗地里告诉他们,这是方云亲自下厨指导的结果,只为了欢迎他们。

原本就已经归附的士子,顿时感动起来。这可是主公为我们亲自准备的啊!这主公其实也并不算太粗鄙,至少礼贤下士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似乎他眼中的士。是成为自己人的那部分。

刘馥三人的好感度也达到了90,内心进入了挣扎的阶段,但他们背后是有家族的。

是的,其实一切就是那么简单。在生产力低下,产出不足的情况下,以家族势力为团体,把资源集中起来,通过培养少数人成才,来带动整个家族的发展。故所有家族的成员,从小都会收到这样的洗脑教育——家族利益至上!

第二天,影子前来汇报,三人给家中寄出去了三封信。当然,信件也出现在了方云的手中。那三人很厚道,没有封上火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这三封信顺利的寄了出去,一来一回大概需要十几天的时间,这点时间方云等得起!

“主公,小学即将开学,但能够教授的课本短缺。虽已经每人发下了两本笔记,让他们抄书,但长此以往却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我们势力这里存书稀少,也不能满足长期的教育问题。”第二天,在议事厅之中,审配上前汇报到。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并且联络甄氏商会帮忙收集一批书籍。不过书籍不管是在哪个家里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只怕能够弄到的并不多。说起来,各位家里应该也有一些藏书,不知道可否借给方某抄写一份?”方云想了想,又把问题推给了所有的文士。

“敢不从命!”涉及教化,谁也没办法拒绝,反正家学继续保留就是了。

“不过老这样抄也不是办法,看情况要把印刷机和活字印刷给想办法弄出来才行……”方云想了想,低声嘀咕道。

“主公,那印刷机和活字印刷,不知是何物?”戏志才耳尖,故而出列询问到。

“大概,就是这样的东西……”方云拿出了自己的印信,在印泥上沾了沾,然后盖在一张白纸上,并且把有印章图案的纸张,拿了起来给大家看。

“主公高才!”意外的是徐奕居然率先拜服。其他的人最多也就是慢了半拍,顿时也是涨红了脸,那是激动的。

刘馥三人却是脸色又难看了一分,只因为活字印刷术和这新纸一旦大量普及,那世家对学识的垄断,显然就会被轻易击破。方云不是说说,他真的有把握可以做到这点!

可想而知,以后必然会有许多寒门,甚至百姓家的学子,跟自己这些人抢夺岗位。当就业的人多了,这人才的价值就会开始下降,到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挑三拣四的了。为了个饭碗拼命的,只怕不在少数吧?

想通了这点,傲气也没有了,好感度直接转化为忠诚度,而这点也被方云巧妙发现。心里倒也有趣,暗道:这三块硬骨头,总算舍得服软了?!

三天后,甄氏商会的人经过了新黄县,带来了至少十车的书简。都说学富五车,实际上就算是十车的书简,也不会超过五十万字的内容。还不到一本标准小说的四分之一,若是放在未来,一个资深书虫半天时间几乎就能够看完了。

不过对于没有书籍的人来说,这五十万字那就真的是字字千金了。为此方云可付出了一笔不少的酬劳。不过甄氏商会的管事没有要,只表示新出厂的一批纸张,可否便宜点卖给他们?还没有等方云出价,就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昂高的价格。

或许,他是参照蔡侯纸给出的价格,根据这种新纸的质量,价格提升了30%。由于他表示便宜点给他,那么换言之这种新纸的市场价,甚至可以达到蔡侯纸的150%,甚至更高。

方云其实很想走高端路线,奈何余幸就告诉他:“此物不可大量流出,会给主公招祸!”

理由很简单,新纸完全就是文道圣器,若是少量高价的话,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但一旦大量流出,而且对外表示可以廉价供应的情况下,会让世家门阀感到威胁。

到最后,结果必然是全面禁止这种纸张的流通。甚至于,不断的追踪纸张的来源,最终发现发现方云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一场所谓的‘圣战’,哪怕是付出大量的代价,也必须要把这种新纸,掌控在手中!这就是,这年头世家门阀的嘴脸……(未完待续。。)

ps:如何打破世家门阀的骄傲,首先就是打破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新纸和活字印刷,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甚至还有各种专业培训机构和大学,未来方云将有源源不绝的人才。而那些所谓的历史人才,则必须要竞争上岗了。很好奇到时候那些所谓的历史人才,真的能够和方云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抗衡吗?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是人才,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多,学到的知识也多,在同等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未必就比他们差。

今晚三更,恢复正常后的第一次更新!感谢‘风中?优雅’、‘《商朝》暴君纣王’和‘长情无悔’三位书友的打赏!还有‘一剑必杀’‘迟钝小子’‘我爱看书天地人’‘天音之韵律’四位书友的票票!继续呼吁订阅,也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本书的支持,明天31号就是这个月最后一天,不求票票,各位喜欢就给便是。不过本书的订阅,就靠大家了!

第38章去一趟常山

第三天,在这群文士的身体调养好了之后,他们的岗位也就确定了。

最低也是担任一方乡长,同时也把涉国的几个佐官也给占了,更大程度的支援杜袭在涉国的办事能力,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个实际上掌控在黄巾军治下的县治。

既然涉国已经可以算是方云的私人地盘,所以他索性大改特改。

取消游缴,改为乡警,主要负责乡里的治安维护,贼人的抓拿等;设立所谓的城管大队,不仅仅是新黄县治下,涉国这边也在小规模在乡里试着管理。其实说穿了,就是最大限度的安顿那些即将被裁军,或者退伍的军人们,让他们回去还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和收入。

同时,设立监察局,百姓可以针对某些官员的不法行为,在监察局上访并提供情报和证据。监察局开始立案开始隐蔽调查,确认无误立刻逮捕,若情况属实,那么最严重的会被处死,轻则丢掉官帽并被抄家。

这个监察局可以说是方云安放在表面的监督机构,实际上在背后还会有暗部来协助调查。否则真要弄到什么证据,这些游走在太阳底下的人如何能够避开别人的耳目?而这个监察局,很大程度,也是给那些上了年纪,不得不退休的间谍的一个去处。

四十岁的间谍,基本上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再战。故而退伍,成为地方监察局的官员,从地下正式回到地面上,也算是可喜可贺了。毕竟在以前。他们这群人。生在黑暗。死在黑暗,一辈子都是没办法见光的……

对于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