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立隋 >

第97章

立隋-第97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银、美女!一想到这些,阿史那咄苾的眼睛放佛冒着金光。

可是一切的美梦都已经破灭了,今日一战,他前后派出去的精锐骑兵,有一万之多,即使是现在撤退,那些犹在战场上死战的勇士们,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这一场,实在不是我所想啊。

撤吧,撤吧,虽然大败了,可是他阿史那咄苾的帐下精锐还在,前番冲锋的,都是其他部落的士兵,自己的损失并不大。骑兵机动能力强,那些该死的河北狗是追不上的。只要缓过这口气,再从草原调集大军,一定要血洗这个耻辱!

满脸的郁郁中,阿史那咄苾挥手下令撤兵。

纷乱之章第六十九章突厥南下(六)

更新时间:2012…2…162:26:10本章字数:4549

(晕死,预定时间的,不小心点错了,泪奔。()求收藏。。求红票,晚上21:30还有一章。)

听着左右军传来的消息,杨浩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虽然只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可是这些六花阵中的士兵,配合的还是很好。

第一仗,就能有这样的战果,是杨浩不曾料到的。

还是有些高估了阿史那咄苾的能力。想不到他居然硬生生的用骑兵来冲击,还好,早有准备。这一仗,突厥骑兵至少损失六七千的精锐了吧。

“王爷,阿史那咄苾好像要撤了!”苏定方瞧着远处,突厥中军似乎有异动。

“唔!”杨浩闻着微风带来的血腥味,有些呛鼻,他极目远眺,果然,突厥中军,应该就是阿史那咄苾的所在之处,旗帜晃动,缓缓的向后移去。可是,杨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突厥骑兵向后撤离。

两军鏖战许久,如今已经日头西沉,已近酉时了。

战场上,横七竖八的摆放着许多尸身,其中以突厥骑兵居多。这块方圆几里的平原上,到处满是鲜血,残臂断肢随处可见,许多没死的战马跪在地上,不停的嘶叫,它们的前后蹄已经被折断,或是被铁蒺藜扎穿,已经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突厥骑兵最大的依仗——战马,丧失了行动能力,那么它们的主人也好不到那里去,六花阵专门为克制骑兵而设,本来是想用来对付幽州罗艺的,如今却先用在了突厥骑兵的身上,效果很好。

来整极目之处,满是突厥士兵渐渐冰凉的身躯,眼前的这个突厥汉子,应该还是个官儿吧,两人交战了这么久,身边的士兵、亲兵都死了不少,可是两军的主将,虽然浑身是血,可是还犹自站着,不肯低下头颅。

“突厥狗,去死吧!”来整圆睁双眼,手掌再度凝起劲力,长枪抬起,染红的枪尖犹自滴着鲜血。

“哈哈!”芒古忽然发出一阵冷笑,声音凄厉,有着无限的恨意,不甘。他强自撑着身子,张开一张喷着臭气的嘴狂笑起来,身形一阵摇晃,他用了好大的劲,用手按在一把插在地上的刀柄之上,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回头,凝望。

突厥军旗在风中飘扬,渐渐的向后退却,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让人心疼!

“为了大汗!”芒古的口中蹦出了一句话。

“为了大汗!”四周声音响起,芒古四周一看,已经,不足十个人了,可是隋军,仍有上千之多。而且,大王已经抛弃了他们了,已经没有退路了。

芒古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他猛地一挺身躯,突厥汉子,要死也要站着死,他芒古绝不做那贪生怕死之徒!

“啊!”芒古大喝一声,猛地拔出了地上的利刃,举起刀来,狠狠的就是一刀。不过他这一刀,却不是劈向来整,而是自己。

宁死,也不能让敌人侮辱自己,这是他的信条准则。

“大人,大人!”余下的突厥士兵鼓起最后的力气,纷纷扑了上来,抱着芒古大声的呼喊,这十来个支撑到现在的突厥汉子,眼中流出泪水。在最危急的时刻,芒古本来由机会逃走的,可是他没有,而是带着众兄弟们,与隋军做着殊死的搏斗!

那些随后赶来支援的突厥兄弟,在阿史那咄苾下令撤退的一瞬间,就忙不迭的逃窜了,只有芒古大人,他仍然冲锋在前,毫不放弃!

如今,敌人明显已经占据了优势,这十几个兄弟,无论如何是逃不掉的。

“啊!”一个突厥士兵大吼着,将一把刀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大人做的是对的,这些隋军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么就这样吧,总胜过被隋军侮辱。

来整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些可恶的突厥人自杀。并没有阻拦。他们虽然可恶,可是这样的对手,还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风声,带来的是一阵马蹄声,一个骑兵来到来整面前,道:“王爷有令,收兵。”

也对,穷寇莫追,更何况,突厥骑兵众多,除非隋军也拥有大量的骑兵,否则打下去只能是击溃战,而不可能是歼灭战。那就收兵吧,还好,来整带领的士兵损失了一千五百人,多是与突厥骑兵步战的时候,被突厥人所伤。这些野蛮人,战斗力的确很是强悍。

其余的左右两军,损失几乎没有。

是大胜。

王琮的脸上堆起笑意,在右翼战斗结束后,他让杨叙继续领兵,自己则赶回了中军,报告战况,早些一步,杨公卿已经来到。

杨浩的脸上也是露出笑容,只是可惜啊,缺少骑兵,不然战果会更大一些吧,说不定能一战打怕突厥人,让他们几年内都不敢南下。

收兵,回营。留下一些士兵打扫战场,杨浩带着苏定方等人回营。

刚到大营,就有军文传来。是阮君明。

河东那边,阮君明已经联系上王行本,接到消息的王行本很是惊讶。

河东虽然封闭,可是总会有消息传来。他也知道,如今的大隋已经是风云飘摇了,他在尧君素死后,依旧坚守河东城,非为其他,而是为了心中的理念。他和尧君素一样,不为名利,只是为了忠义二字。纵然,在别人看来,如今皇帝已死,长安朝廷也被李唐所占据,至于洛阳朝廷,也是早晚必亡的。坚持,有什么意义?顽固不化,尧君素是这样,王行本也是这样,不识时务!

书信,是杨浩亲手写的,还盖上了大印。王行本很是感动,他一直以为,他已经被大隋抛弃了,可是眼下看来,还没有,至少拥兵河北的赵王还没有忘掉自己,大隋并没有忘记自己!那么,继续坚守河东城,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了。

河东城,扼守在晋地和关中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当初李渊兵进关中之时,就是久攻困守河东的屈突通不下,这才转而从龙门渡过黄河,并派兵抢占了潼关,才从容控制了关中。可是河东,一直是李渊的心病,所以李渊一直不停的派兵攻打河东城,就是想要拔下这颗眼中钉。

王行本自然明白河东城的重要性,只要河东城在别人的手中,那么李渊就会寝食难安。

如今,有了大隋赵王的书信,王行本的心中变得坚定起来。刘武周南下的消息已经传来,据说齐王李元吉初战不利,已经缩回了太原城,想要依靠高大的城墙,来抵御刘武周的大军,同时,李渊也命太常卿李仲文率军增援太原。看来,刘武周和李唐一定会打个你死我活啊,如果这个时候,赵王能够出一支奇兵,再有自己的配合,就能截断李唐的归路,至于刘武周,疲兵而已,不足为虑。

所以,在阮君明将杨浩的意思传达给王行本之后,王行本当即大笑。虽然他已经面黄肌瘦,可是一双眸子却是又黑又亮,疲倦的神情上,满是坚毅执着,大隋有望矣!

随后,阮君明想办法为王行本购买了不少的粮草,在河东城的配合下,再有冯吕氏的帮忙,趁着夜色运送到了城内,稍微解决了河东城缺粮的情况。河东城气势稍振,在王行本的大力鼓动下,继续抵抗独孤怀恩的进攻。

而阮君明则继续潜伏,时常在冯吕氏、河东城以及河北之间联系。

这大概就是阮君明去河东之后的情况了,还好。冯吕氏知恩图报,帮了不少大忙。冯家在上党,虽不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可是显然也非那些三流家族可比。阮君明带着人,一部分在冯家等待时机,同时收集情报,不时的回报河北。余下的兄弟则分散到其他地方,趁着大战尚未开始,收集河东诸郡的地势情况,尤其是壶关、苇泽关的情况,毕竟这两个关头,牢牢的钳制住了杨浩的进兵路线。

太行山,起止河内,终于幽州,如今占据河北大部分的杨浩只能通过武安的滏口陉和恒山郡的井陉关——苇泽关一县才能进入山西。可是太行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李唐只需要派遣数千士兵,就可以固守关口,牢牢的保卫着河东诸郡的安全。

杨浩手中捏着军文,目光悠悠的看向了西方,到底,刘武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呢?

他正在想着,只听脚步声响起,却是苏定方走了上来,他的目光中,虽然有些忧虑,可是更多的,是信心。

苏定方走了上来,轻声道:“王爷,罗艺领兵来援。”

“罗艺!”杨浩轻声念着。据线报,罗艺带着薛万彻、薛万钧两人南下,加上突厥的五千骑兵,共计有三万五千人。至于薛万述、薛万淑则是留守涿郡,防备高开道,对于高开道这一代枭雄,罗艺还是有些不放心。

那么,高开道那厮,现在在那呢?杨浩陷入了沉思。

纷乱之章第七十章突厥南下(七)

更新时间:2012…2…162:26:11本章字数:4288

(今日第三更,求红票求收藏!!)

突厥大帐内。

阿史那咄苾闷闷的喝着烈酒,心中愤怒到了极点。这股怒气无非其他,而是今日的大败。要不是罗艺那厮巧言欺骗自己,说什么河北隋军不堪一击,所以,他才大意了,直接下令骑兵冲锋,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试探,这才一败涂地。

一万突厥精锐啊,逃回来的不过只有三千人,其中伤病者还有不少。

“报!”一个突厥骑兵跑进近大帐。

“何事?”阿史那咄苾闷闷的道,还有什么事情比今天的惨败还要糟糕呢?

“报大王,幽州罗总管领兵到。”那名骑兵跪在地上,应声道。

“嗯,让他进来!”阿史那咄苾冷哼一声。

不一会,脚步声响起,门帘一揭,露出一张老脸出来,此人颏下飘着几缕长须,如果穿上一身道服,倒有一些道家仙风骨气的模样。不过此刻的阿史那咄苾却是将此人恨之入骨。

此人正是罗艺。

当初,他和阿史那咄苾分兵南下抢劫,就是想多捞点好处,约定好在河间城下会师,本来他可以早些时辰到的。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他至少在大战前就可以达到,可是他却刻意的放缓了速度。

他对那来帮助他的五千骑兵宣称,据可靠消息,隋军已经派了一员大将,准备北上文安县,与自己作战。突厥骑兵是由两名俟斤共同带领的,恰好,这两个人并不是那么的友好,罗艺送了一些金银,很容易的就取得了两人的支持,从而放慢了速度。

在罗艺的心中,他虽然利用突厥人南侵,可是,他自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毕竟,河北的那个人太过于强大了,是他罗艺不能对抗的。虽然年前,赵王损失了一万多人,看似被打败了。可是,那只是罗艺对外宣称的而已,激励士气罢了。在他的心中,就是趁着突厥南下,打打秋风而已。

年前那场战斗,发挥出了幽州骑兵的威力,可是他的骑兵相对突厥来说,太少了些。如果能有两万,不,只要一万就够了,整整一万的骑兵,一定能够冲垮隋军的阵型,想想吧,骑兵一旦冲开防守的步兵,那么迎接没有阵型可言的士兵,就只有死亡,是的,死亡!

他罗艺,并没有想着与河北兵火拼,他想着的是,利用突厥骑兵消耗掉河北兵马,然后,他再吃掉赵王的一些部队,那么,趁着这个势头,他就可以占据河间,增加了对抗赵王的力量。可是,他的心中,对高开道还有些顾忌。按照预先的计划,高开道从更为东面的地方南下,攻打河间郡鲁城一带,然后过平舒、东城,最后到达河间。

可是到现在,还没有高开道的消息传来,难道那厮竟敢按兵不动,尚或在打涿郡的注意?应该不会吧,如果这样,突厥人一定不会放过他。

高开道的消息没有,可是阿史那咄苾的消息却是传来了。消息并不好。

据说,隋军似乎找到了克制骑兵的方法,此役,阿史那咄苾损失骑兵一万!罗艺心中震惊,接到消息之后,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同时找到了那两名俟斤,黄昏时分,罗艺赶到了突厥大营。

看到阿史那咄苾一脸郁郁的样子,罗艺装着不知道的样子,走上前去,抱拳施礼道:“大王。”

“罗总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阿史那咄苾愤愤的站起来,眼中满是愤怒。

“大王,何出此言?”罗艺吃了一惊的样子。

“罗总管,你不是说隋军不堪一击么?”阿史那咄苾问道。

“这个,确是如此呀。”罗艺回答。

“那么你是说我带兵无方,方才败在隋军的手上?”阿史那咄苾冷冷的一扫罗艺,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罗艺看在眼中,却是一副丝毫不慌的样子,道:“大王英勇无敌,隋军宵小自然是施展了诡计,方才逃过一劫。”

“哼,隋军自然是卑鄙无耻了。”阿史那咄苾想起白天的情形,不由冷哼一声,心中有些平定下来,他找罗艺,无非是想诈诈他,看看这厮是不是故意说假话骗自己,让自己为他卖命。哼,如果是这样,这些该死的中原狗,个个都是卑鄙无耻之徒啊。不过,还好,看他的样子,应该没有问题。

“罗总管,以你之见,接下来又将如何?”阿史那咄苾问道,看得出来,罗艺还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大王,如今我军病势复振,我看不如这样吧……”罗艺低声,在阿史那咄苾的大帐内,缓缓说了起来。

太原。

宇文歆在监牢里,长吁短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当初,他弹劾李元吉,是一个作为臣子的本分,想让李元吉改过自新,不要不学无术,从而造成百姓困苦。李唐基业草创,没走一步都艰辛无比,他宇文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得不兢兢业业。

可是李元吉很是狡猾,让晋地的那些乡绅们,齐聚长安,从而再度恢复了职位。自此后,李元吉看他极为不爽,处心积虑的想要暗害他。

机会终于来了,刘武周南侵,李元吉派张达领着五千老弱病残前往黄蛇岭御敌,宇文歆知道其中的原因,心中也只能微微的叹息。张达的婆姨长的貌美,李元吉无意中看见,于是派人,将张氏骗进了齐王府。张达得到消息,来寻他的婆姨,恰好刘武周南侵。李元吉和窦诞商议了一番之后,决定让张达出击,五千老弱病残,张达肯定没有胜利的可能,只要他一战败,即使能逃得性命,也难逃一死,到时候,那个美貌的娘子就是自己的了。这就是李元吉打的算盘。

至于宇文歆则派去守卫榆次,也是几千的老弱病残。

张达黄蛇岭一战,悲愤投敌,反正他的婆姨被李元吉霸占,而且以这五千的老弱病残,也无法与刘武周,索性,他就投降了刘武周。随即派人,入榆次,向宇文歆陈述其中的厉害,要他举城投降。

本来,按宇文歆目前的情形,是无法与刘武周的大军对抗的,更何况,他深受李元吉的猜忌,可谓朝不夕保,不投降只有死。

可是宇文歆却有其他的顾虑。他本是宇文家的旁系,宇文化及大逆不道,弑君自立,在许多人看来,是无道的。所以人人都想杀他。可是在宇文歆看来,李渊也是一样,起兵之处,说什么匡扶社稷,兴复大隋,可是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的消息刚刚传到长安,李渊就迫不及待的自立为帝,过了不久,还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