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曹植 >

第186章

曹植-第186章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宾坐下之后”文稷却是有些不解地问道:“四公子,稷实在有点不明,为何我等要如此匆忙赶回来。”

这问题其实文稷一路上都想问,但最后还是忍着回来才问。曹植见到,苦笑道:“父亲和吕布都开战了,本公子还能不回来吗?”

文稷不解地追问道:“呃,…虽然如此,但司空大人已然开战了,我等就算回来许昌,也不能如何啊?”

曹植听到,轻笑一声”没有回答。而司马享见着,便代为答道:“长礼此言差矣。其实一场大战,并不是一定要到前线厮杀,才能有所作为的。况且司空大人实力虽然强于吕布,但要真正拿下来,未必就这么容易!”

这一点,文稷倒是比较认同,微微点了点头问道:“四公子,那我们此时当如何?”

曹植轻笑一声”说道:“正如叔达所言,吕奉先非常人也,真要歼灭,并不容易。而且只是正面交锋,本公子担心结局会如公孙伯圭一般。”

听到曹植提到公孙赞,文稷神情一凛。其实袁绍消灭公孙攒的主力”已经数年了,至此还未能完全将其拿下,这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若吕布也是这般模样”那么接下来袁曹交锋,曹操这边就麻烦了。想罢,文稷却是问道:“那四公子可是有办法?”

曹植点了点头,自信一笑道:“自然。再坚固的堡垒”也可以从内部瓦解!”

听到曹植的话,司马享眼前一亮”问道:“莫非四公子已经有所安排?”

曹植笑道:“当年徐州一行时,已经播下种子了!”顿了一下,曹植轻喝道:“长礼,带着本公子书信,趁父亲与吕布交锋之时,潜入下邳,将书信交给陈元龙先生。”说完,曹植立即取过纸笔,快速地写下一封书信,递给文稷。

当文稷去后,司马享却是皱眉问道:“四公子,破吕布之策虽有,但是这功劳未必为四公子所有。”

曹植无所谓一笑道:“叔达不是说过,战事上本公子不应该锋芒太露吗,这功劳得不到,正是好事。而且此次能够与元龙先生结个善缘,已经足够了。”

司马享听到,轻轻点头,忽然话锋一转道:“四公子,那我等不必去徐州了?”

曹植听完,反倒是不解地问道:“去徐州作甚?此战本就没有任何悬念,本公子只需要保下凡人而已,元龙先生收到本公子书信,应该知道该怎么做的了。如此,目的已然达到,本公子又何须再前往徐州。”

司马享听着,了然地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曹植伸了个懒腰,轻松一笑道:“康成公来到颍川书院这么久,本公子也没看过他几次,却是有些不该。叔达,明天陪本公子到颖川书院一趟吧。

司马享听着,拱手应道:“诺!”

次日一早,曹植便带上司马享,到了颍川书院。这顾1书院,毕竟是二苗、郭嘉、陈群等人学习过的地方,曹操重建,花费了不少心血。基本上是依照苟或等人的记忆,依照原来的模样打造,再加以扩建。

而由于当年曹植代曹操公告天下,要教化万民,因此颍川书院不管世家寒门,只要通过书院的考核,便能入学。若成绩好,还有奖赏。这些规例,自然都是曹植所想出来的了。

颍川书院坐落于方山半山腰,环境清幽,当曹植和司马享来到书院之前,就已经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书院守门的童子虽然认不出曹植,但是见到二人都是身穿儒服,知道不是普通人家,于是连忙上前客气地问道:“两位公子,不知来书院要拜访哪位先生?”

见到这童子这么有礼貌,曹植忍不住仔细打量一下他,见到这童子生得眉清目秀”满脸书卷气”只观相貌,恐怕比自己还要大上一点。见是同辈之人,曹植礼貌地回礼道:“我等想拜访康成公。”

对于来人要拜访郑玄,这童子倒是没有半点惊讶,反而客气地问道:“请问公子可有名帖?祭酒大人身体不便,若非贵客”恐怕不会接待,请公子勿怪。”

曹植见着童子此话,说得不亢不卑,心中却是暗暗点头:“康成公果然厉害,这么一个守门童子都如此有礼。”于是微微一笑,对司马享点了点头。

司马享会意,递上两张名帖。那童子目光一瞥,直接就落到名帖上,只见上面清楚地写着“谁县曹植”、“河内司马享”几个大字。

童子见到,徒然一惊”不信地揉了摔眼睛,再望了几眼之后,才一脸惊讶地望着曹植,语带不信地盯着司马享问道:“你是写《心术篇》、《灵芝篇》、《白马篇》的曹子建?”

司马享见到,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指了指曹植说道:“在下河内司马享,这位才是曹四公子。”

那童子听着,语带激动地问道:“你…“你真是曹子建?”

曹植点了点头道:“然也!”

听到曹植肯定的回答,童子激动地一转身”向书院内冲进去,同时大嚷道:“曹子建来啦!曹子建来啦!”

见到这童子的大嚷,曹植一脸无辜地望了望司马享,问道:“叔达,你能告诉本公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司马享笑了笑”说道:“四公子有所不知。自从四公子才名传遍天下之后,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呃”“按四公子的话,就是那个偶像!”

曹植听到”翻了翻白眼,说道:“这个,本公子也就写诗篇,他们学经之人”不是不屑诗赋小道吗?”

司马享苦笑着说道:“四公子有所不知。诗篇只是四公子名声的一部分,好像《心术篇》”现在已经列为各大世家子弟必读文章。除此之外,四公子当年狠狠地摆了袁本初一道,让天下人都见识了四公子的机巧,还有,。”…”

未等司马享将话说完,只见书院之内一大批的少年便冲了出来。只是这些少年冲了出来之后,见到曹植二人,又忽然止住了身形,不敢近前。随后,就见到两名教习气急败坏地走了出来,大声骂道:“都怎么了?快回去读书!快回去读书!”

但是教习的话,一众少年并没有听,人群之中反而有人说道:“先生,你就让学生看一下曹子建啦!这是学生的心愿啊“”,

此言一出,当即就有人应和道:“是“先生,求求你“…”

那先生被一众少年哀求,正不知所措间,就听见里面有人大嚷道:“祭酒大人出来来!让开,快让开!”

听到郑玄出来,原本乱成一团的少年,当即自觉地向两边分开,空出一条道路来。未几,就见到郑玄手特拐杖,精神抖擞地从里面走出来。

曹植见着大惊,连忙上前拱手道:“康成公出来相迎,实在折煞植了!”

郑玄见到,哈哈一笑道:“子建,你是老夫忘年之交。圣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老夫闻得好友来访,出门迎接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听到郑玄的话,门前的一众少年齐齐发出一声低呼。他们虽然听过传闻,郑玄跟曹植乃是好友,但传闻毕竟是传闻。曹植虽然是当今士林中,小一辈的领军人物。但小辈始终是小辈,郑玄乃是士林泰斗,很难想象他们之间会是平等相交。然而现在看来,事实果然如传闻一般,众人自然惊呼不已了。

不过众人的惊呼,并没有影响到二人,郑玄微笑道:“子建,老夫已然命人沏茶,里面请。”

曹植连忙拱手道:“康成公客气了。”说完上前一步,扶着郑玄,二人齐齐走入书院之内。而当曹植一行进了门之后,一众少年才反应过来,轻呼一声,齐齐跟上。而随着曹植的到来,郑玄的相迎,整个顾1书院也在顷刻间变得热闹起来了。

曹植看着书院内这么多的学生,忍不住笑道:“康成公果然厉害,区区一年许,不想书院已有这等规模,可喜可贺啊!”

郑玄对此只是笑了笑,没有在意,反而问道:“子建这次来,可有什么成果带给老夫?”

曹植闻言,轻叹口气道:“植今年去了摊阳和长安一趟,感悟良多。昨日刚回来,就想着与康成公分享了。”

郑玄听得,笑眯眯地说道:“少年人好学,这是好事。且不忙,我们进去再谈。老夫已然将元节也叫来了,我们可以来个坐而论道,哈哈!”

曹植听到,笑道:“康成公有此雅兴,植自当奉陪!”

谈笑间,几人已经来到书院的正堂中,而堂前也列着不少人。为首一个老头见到几人来到,指着曹植说道:“康成,这就是你常提及的曹子建?”

郑玄轻轻点了点头,给曹植介绍道:“这就是张元节。”

张俭,可是当年党锢之禁几大领头人物里面,硕果仅存的一位。威望之高,绝不在郑玄之下。曹植跟郑玄熟悉,礼节上也不敢废,更遑论是对张俭了。于是立即上前拱手道:“曹植见过元节公!”

张俭呵呵一笑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进来再说吧!”说完,却是直接转身,柱着拐杖入内。

正当曹植准备转身去扶郑玄之时,耳边却是传来一把声音道:“子建,想不到这么巧,你我在此相遇。”

听到来人叫自己,曹植愣了一下,连忙转头看去。却是见到人群之中多了一名老熟人,曹植笑着拱手道:“德祖兄,不想你也来了!”原来叫曹植的不是别人,正是与其关系颇为复杂的杨修。

只见杨修淡淡一笑,说道:“修正与好友来颍川书院听讲,不想就遇上子建了,实在巧得很。

这时,郑玄也走了上来,笑道:“子建,德祖,有话不妨入内再谈吧!”二人闻言,应了一声,却是扶着郑玄一同入内去了。(未完待续。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正文第三百二十章书院辩论(上)

颍川院的正堂中,郑玄和张俭两位当世硕果仅存的大儒位列最上,下面坐着的却是曹植、杨修以及一些教习和学生。但有位置坐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颍川院学生,围在外面站立,或是干脆席地而坐。

他们都清楚,这般架势,肯定是郑玄、张俭两位大儒要开讲了,他们岂敢怠慢。

而落座之后,曹植却是不停地打量着座位上的其他人。顾1院学生这么多,能入席的肯定是其中翘楚,这道理曹植又岂会不明。与此同时,司马享已经在曹植耳边小声说道:“四公子,那两位是荀大人的两位公子,荀挥荀长倩、荀侯荀叔倩。…”说完好悄悄向曹植的对面指了指。

荀挥倒是早前在庆功宴上见过一面,曹植也认识。荀挥的年岁跟曹昂差不多,不过曹植听过传闻,荀或认为他学问未到,故此要求他留在颍川院继续学习。而苗侯,年纪就跟曹不相仿,双目也在不住打量众人。而曹植与其都在打量间,目光却是不期而遇,继而飞快分开。曹植见着,暗道:“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除了荀或两子之外,曹植还从对面见到了一个熟人,正是郭嘉之子郭奕。曹植与郭嘉亦师亦友,别看两人经常嬉笑怒骂,感情其实好得很。曹植经常到郭嘉府上找他,郭奕自然也经常能见着了。

其实郭奕的年纪也就跟曹植差不多,只是这小家伙的性格跟他老爹一点也不像,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就连经常去郭嘉府上的曹植,也没听这小家伙开几次口,而说话的内容也很乏味,不是请教问题,就是用教训的口吻数他老爹的不是。也亏得郭嘉是个不遵礼法的人才容许郭奕数落他。

如若不是郭嘉信誓旦旦地说郭奕是他亲生儿子,曹植都差点以为这厮被戴绿帽了。

此时的郭奕,也跟平时一般,神色淡然地坐在那里。当见到曹植的目光时,也就礼貌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除了苛家兄弟和郭奕之外司马享又为曹植继续介绍道:“那位乃是陈长文之子,陈泰。”

听到司马享提到陈泰,曹植也忍不住多看他几眼。对于陈泰,曹植也是记忆颇深,其父陈群之才自不必说,而陈泰亦是有才之人,除此之外,陈泰还提拔了邓艾,这个后三国时期的三杰之一。可见,陈泰的眼光还是十分厉害的。不过陈泰除却能力不错之外也是投机取巧之人。历史上,见司马懿势大,就果断投靠于他,并劝降曹爽。对于这种人,曹植已径直接打上了可用,但不可引为心腹的标签。

现在历史已经有此乱了,而曹植唯一还能起作用的,便是这衡量人才品格与才能的能力。这方面,还是让曹植占很大优势的。

除了这帮名士之后外杨修身边也聚拢了几名文士,其中一人最为特殊,竟是瞎了一眼。曹营之中,瞎眼的人并不多,而如此年轻就瞎眼的文士,只有一个就是丁仪。

这丁仪,后世之中并不算太出名。但曹植来到汉末之后,却是知道有这个人。其父丁冲乃是曹操的好友,故此曹操对于丁仪十分照顾。而丁仪除了有眼疾之外,却是才华横溢之辈,不然的话杨修也不会与他结交了。而丁仪身边,则有其弟丁峨也是饱学之士。

丁仪、丁峨两兄弟,其他人或许不熟,但曹植又怎会不知。他们二人加上杨修,便是历史上自己与曹不争夺世子之位的智囊班底。他们三人与曹不结交的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形成对抗,几次都差点成功扶历史上的曹植上位了。能给予以司马懿和陈群为首的谋士团这么大的威胁,这三人绝非泛泛之辈。

这三人里面,只有杨修名声流传下来,更多是因为杨修乃是杨彪之子的缘故。自古就有成王败寇的说法,历史上曹不击败曹植,凭其心胸,又岂会放过曹植身边的谋士。

虽然知道三人皆非泛泛之辈,但曹植并没有想过立即招纳三人。现在因为曹昂没死,形势大有变化,而且历史上曹植为何失败。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所重用的谋士身上,历史上曹不身边的四友,可谓文武兼备,司马懿、陈群更是其中翘楚,精通治国之道。反观历史上的曹植,聚拢在身边的杨修、丁仪等虽也是饱学之士,然而大都言过其实,像杨修就是小聪明居多。或许他们更善于猜到曹操的心思,投其所好,让曹植写一此诗文哄曹操高兴。

然而曹操何许人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等雄才伟略之人,诗文只不过是他的一些兴趣罢了,他更看重的乃是治国之道。特别是当时天下未平,更要选一位强主上位。故此,历史上曹植的失败,也非偶然,他所选取的大方向其实也有错误。

现在的曹植,自然不会重滔覆辙了。现在身边虽然只有司马享、文稷、关平以及段煨四人。但是段煨手握兵权,加之有关平为继,已经算是掌握了一部分力量。而文稷也是武将,能力虽然平平,但因为是在曹操最因难的时期出过大力,可谓元老。他虽有功绩,但能力不足以胜任高位,但并不代表他的功绩就能抹去。特别是功绩这东西,可以父子相传,待得文钦长大,继承了文稷的功绩之后,他将会是曹植的一大助力。

至于司马享,现在算是曹植麾下唯一的一位谋士,他在智谋或许比不上其兄,但论内政能力并不会相差太多。现在曹植还是积蓄力量的时候,有司马享充当大管家,确实帮了很大的忙。

当然,仅仅这点势力,曹植自然不会觉得足够了。这也是为何,曹植趁着曹操和其他人不在特地来顿1院一趟的原因了。此时的颍川院,可谓曹操的人才储备中心,曹植来此,就是来发掘人才的。

经过司马享介绍曹植已经发掘顾1院的人才,比他想象中要多。要知道,现在颍川院只开了一年多,虽说都是大臣之后,然而若颍川院没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此大臣又岂会将子女送来此处呢。毕竟”像苗家、陈家都是大世家,他们族内的教育本来就好,他们肯将后人送来院,也就间接承认,院的教育要比他们族学要好。

而最重要的是,河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