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摺?杉舻们嗌皆诓怀蠲徊裆詹⒎切檠浴
但是,袁绍的死亡,也宣告了袁家再无机会。至于袁家那三位继承人,且不论他们会不会内斗,即便团结起来能力也远不如袁绍。
不过就如外界所料,袁家继承人并不团结,在袁绍死后没半个月,袁家内部分裂。袁家三子中,次子袁熙因为之前被曹植所俘,又丢了幽州,官渡之战大败他负最大责任。此时虽然已经被曹植放回,然而无论能力声望都不足以继位,直接被人忽略掉了。
争得最jī烈的,自然还是袁谭和袁尚。袁谭虽然是长子,然袁绍临终前还是指定了袁尚继位大将军。
不过此论当即被袁谭拿出来说事,不外乎“主公弥留之际,头脑不清醒,不可较真”之类。但中间派里面,还是分裂,投袁谭者有之,投袁尚者亦有之。整个邺城呈对峙状态,袁尚占了大将军府,而袁谭则占了太守府,分庭抗礼。
虽然还未大打出手,但是剑张弩拔是谁都看得出来的。整个邺城的百姓都不敢外出,甚至有人预料,当年长安李郭混战,将在邺城重演。
对于河北的情况,曹操自然是极度关注了。就在他想出兵一举dàng平河北的时候,荀彧却是建议,静观其变,这才让曹操罢手。
而事态的发展也没如外界所料那么恶劣,河北不乏智者,袁谭、袁尚麾下也各有谋士。又有李郭二人的前车之鉴在,二人自不会如李郭那边来个血洗邺城。
然而这样相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最后在郭图、逢纪等众臣的提议下,由袁绍的几位夫人一起见证,二袁进行分家。
分家,在极为注重宗族的汉代,可是一件大事。而袁家也不像其他普通的宗族那般,随便分些财产便了事。袁家虽然衰败,然还是坐拥大半个冀州和并州,这些如何分配,都是一个问题。
最终经过大半个月的商议,二袁最终签下约定。袁谭得并州,袁尚拥冀州。而由于并州多山而少田地,袁尚又将冀州的常山国让给了袁谭。至此,袁尚只拥魏郡、巨鹿、中山、清河、河间五郡。其中除却巨鹿郡之外,全部都跟曹家地盘接壤。
相反袁谭就好了许多,并州只有雁门郡落入了曹军手中,而内长城以外的云中等郡袁家一向都不管。依托内长城进行防守,袁谭的形势看起来要比袁尚好很多。不过谁都清楚,在并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想走出来还是颇为困难。
约定在邺城签下,接下来袁谭便领着自家手下往并州而去。然而这时变故突生,袁尚效仿高祖,撕毁楚汉约定一般,在袁谭出了邺城之后半天,派轻骑追击。
不过袁谭那边并不是没有高人。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平平的许攸,此时却是投了袁谭,并料到袁尚会出尔反尔,中途留下伏兵,打了追兵一个措手不及。让袁谭一行从容退入壶关,回到并州。
这一战,显示出这位硕果仅存的河北三杰的智谋。而此战过后,许攸的地位急速上升,甚至隐隐盖过袁谭手下的老谋士郭图。不过如此一来,又引起了郭图的妒忌,袁谭内部又现党争。
不过后面这些,都跟曹植没太大关系了。听完蒋济的详细回报之后,曹植却是点头道:“子通辛苦了。”
蒋济微笑道:“河北一行,倒是让济见识到这些所谓河北名士的嘴脸。”
“哦?”曹植听着,lù出感兴趣的神色。
蒋济淡笑道:“除却袁本初病逝一事,济这番河北之行,最大的收获便是这些。”说完却是从怀中拿出一叠薄薄的纸片。
曹植见着,有些不解道:“子通,这是何物?”
蒋济嘴角轻翘道:“投名状!”
听到这个,曹植瞳孔一缩,惊喜之色表lù无遗,大笑道:“哈哈,这些河北名士倒是识时务!子通,不知有多少人递了投名状。”
蒋济上前将纸片递到曹植跟前道:“四公子且看。”
曹植立即接过细细翻看起来。当看着纸片上那一个个签上的姓名还有按上的指印,曹植喜色越浓。贸地,一个人的姓名映入眼帘,曹植lù出惊讶之色道:“咦,连他也降了?”
蒋济自然知道曹植指的“他”是谁,点头道:“他与司空大人有旧,袁家早已是冢中枯骨,此时不降,以后再无机会。”
曹植闻言轻轻点头道:“说得也是,不过此事我等无需理会。子通且将这些投名状都送到父亲那里,他自有抉择。”
“诺!”
揭过此事,曹植目光却是落到司马孚身上问道:“叔达,送织品之事如何?”
司马孚lù出灿烂的笑容道:“很是顺利,许昌那边已经有不少世家和朝臣派人来寿春购买新一批的织品。不止如此,荆州、江东的世家也与孚联系。”
曹植眼眉一挑,略带喜意地问道:“那叔达如何回应?”
司马孚微笑道:“按照四公子吩咐,许昌那边报出高价,也已经发货了,不过每家只限购一匹。至于荆州和江东,则告诉他们货源紧缺,暂时没有。”
曹植用的乃是物以稀为贵的办法,许昌那边进行限购,价钱绝对会因为市场需求而推高。伴随着许昌那边价钱的推高,荆州和江东那边没有货源价格更会倍增。而到时候曹植再将织品分批放出去,这自能赚得盆满钵满。
眼见曹植满意,司马孚却是皱眉道:“不过四公子,随着我淮南织品天下闻名,寿春附近不少人都向钱庄贷款,准备办织品作坊。如此一来,恐怕会对我们织品的价格有所影响。”
曹植听着,摆手道:“无妨,官营与民营,始终有差别。而且以那些世家的心态,肯定认为官营要比民营好。让民营发展,对我寿春有利,可派出一些女工去指导民营作坊经营。织机也开始出售吧,至于官营的产量,可以降低一些也无妨。关键是先将民营的作坊扶植起来。”
司马孚很快就明白,曹植这么做不是为了饱自己的sī囊,而是为了引导百姓。想罢拱手应道:“诺!”
顿了一顿,曹植转而问刘晔道:“子扬先生,寿春重建进度如何?”
刘晔轻轻点头道:“基本完工。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来向吾试探,准备购地。”
曹植听到大笑道:“开始卖吧,将城内的土地都卖出去,今年我府库倒是可以进帐不少。”
刘晔皱了皱眉头道:“卖地以增加府库收入,非长久之策。”
曹植淡然道:“也就这么一次,当地卖出大部分之后,便取消只能在市进行买卖的规定。只要不阻塞大街,全城都可进行买卖。”
打破“市”的限制,那是曹植一直都想推行的事,故此重建寿春城的时候,对大街特意拓宽许多,以方便到时候那些小贩进行摆卖。
在曹植看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商业是否有潜力,并非看它的“市”有多大,“市”的交易量有多高。而是城市的小贩有多少。
“市”只能反映现阶段的商业情况,但是这方面可以由官府制造出来。大的店铺或许可以带旺一个地区,然而若没有中小商贩的支持,也是无用。而小商贩越多,证明营商环境好,这能起到一个榜样作用,如此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进来。当小商贩赚钱之后,进入店铺,产业便能升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若扼杀了小商贩的机会,那便等于扼杀了一个城市的营商潜力。没有这股潜力,后继没人,那始终会有衰败的一天。
不过,小商贩有好也有坏,小商贩多起来,管理也十分麻烦。现在曹植手下的衙役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如若再开放全城贸易,那么人手肯定不够。
这一点,刘晔也看得清楚,于是说道:“四公子,若真要开放全城贸易,那么必须招募衙役了。”
不过曹植心中已有办法,微笑道:“这个子扬先生可以放心,吾准备招一批新兵入伍,到时裁汰下来的老兵,就可以担当衙役了。”
一般而言,裁汰下来的老兵下场都是比较凄惨的。打了几年仗,弄得一身伤,最后军队大都只会发一些钱,遣回家中。这些钱只够买几亩瘦田,能不能保持温饱都是个问题。故此,很多老兵被刷下来几年之后,不是病死便是要卖儿卖女度日,很是凄惨。
现在曹植倒是安排了一个去处,那些老兵身上或许有不少伤,然而都是从战场上厮杀过的人,管理起普通百姓来自有一股威慑。由他们担当衙役,那是最好不过了。而且,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富裕之后,肯定会多出不少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若不用老兵,怕是难以镇住这些人。
曹植这个提议,却是当先得到刘晔的支持,随后众人亦纷纷表态支持。曹植轻轻颔首道:“本太守已经让子龙去挑选新兵,退下来的老兵很快就会来报备,到时再作安排吧。”
“嗯。”
如此一来,寿春城的重建基本上也完成了。虽然如此,但曹植的任务还不轻松,温饱的问题是解决了,商业系统的初步完成,也让曹植感到欣慰。不过现在曹植身上还背着许多的外债,想全部还清,没两、三年不可能。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亲卫禀报道:“太守大人,徐州陈刺史来访。”
听到这个,曹植微笑道:“快请!”
对于陈登,在座的人都算熟悉,这两年淮南没少受徐州帮忙,而淮南每有新的东西,陈登都会亲自前来考察。而他回到徐州之后,总会有相应的调整。不过陈登毕竟是这时代的人,相对还是保守一些,对于曹植所推行的一系列政令,并没有全部跟随推行,而是一项一项试验。
即便如此,这些新的政令,也让徐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没有如淮南那么夸张,但是徐州底蕴本来就深厚,投入方面没淮南大。在陈登的治理下,现在的徐州可谓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富州,就连荆州也比不上。
这次曹植送织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陈登会来打探消息已经在曹植的意料之中。当陈登进来之后,却是不满道:“好你个曹子建,改进织机、弄出织品作坊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吾,真不厚道!”
曹植跟陈登已经熟悉,这些说笑的话曹植也不在意,反而撇了撇嘴道:“先生的徐州底蕴深厚,如若植不走先半步,只怕追之不上呢。”
陈登也不客气,自顾自地找了个位置坐下,而后说道:“嗨,吾不管你什么理由,新式织机的图纸拿来吧。”说完却是向曹植摊出了右手。
曹植闻言,翻了翻白眼道:“行,等会给先生取来。不过先生就这样取走图纸,是不是需要回报一下呢。”说完,曹植脸上lù出坏坏的笑容。
陈登见状,lù出戒备的神色,而后故作无奈道:“就知道每次来寿春,准没有好事!”ro@。
正文第四百五十八章海船问题
听到陈登的话,刘晔脸皮抽搐了一下,他本以为陈登是谦谦君子,没想到时间久了,这家伙就lù出狐狸尾巴,看上去整一个斯文败类。刘晔忍不住轻哼一声道:“没人让你来的,每次你来,我淮南又不知又损失多少。”
陈登不在意道:“子扬谬矣,我徐州出钱出粮,损失更大呢。”
刘晔答道:“我等可以还的。
陈登连连摆手道:“那就不必,子建说过,谈钱伤感情嘛。只要日后多弄几份如那织机图纸般的东西便可以了。”
刘晔有些无奈道:“你倒是算计得好。”陈登闻言,只是打着哈哈。
好不容易等二人停下了斗嘴,曹植才微笑道:“元龙先生这次拿了图纸,看来徐州府库又能增加不少。植也不求些什么,先生回去让人打造百十来艘海船,那便可以!”
陈登听到脸色一变道:“子建,你说我不厚道,你更甚?百十来艘海船?你以为是走舸不成?一艘海船最少要十万钱,这还不算工匠所用的粮食。百十来艘,不如你来当这个徐州刺史好了。”
曹植连忙领首道:“好!只要先生肯退位让贤便可以了。”
陈登倒没有料到曹植这么干脆,直接忽略此言,沉吟了一下道:“别怪吾不厚道,五艘海船,最多了!”
曹植闻言,摇头道:“五艘太严,连组成船队都不能,十五艘!”
陈登眼珠子一瞪,粗着脖子道:“不行,八艘,最多八艘。”
曹植不为所动,凝声道:“十艘,少一艘也不给图纸!”
陈登脸色变幻多次,最后只能咬牙道:“你狠!不过要告诉我,要这海船何用?”
别看曹植和陈登好像都在斤斤计较,实质上现在徐州和淮南关系好得可以。曹植用海船,陈登立即便从中察觉到些什么,自然要打听打听了。
对此,曹植也不隐瞒,微笑道:“先生可知道,我大汉的丝绸若是到了西方大秦,价值几何?”
陈登想了想答道:“具体如何不知,但根据典籍记载,绝对不会低。”
曹植凝声道:“可与黄金相抵!”
“什么!”听到这个,陈登也是震惊不已。这时代对百姓所言的金”大都不是指黄金,而是铜。而真正的黄金,由于采集困难,且矿藏量烧,可是极为昂贵的。非皇家或是大家族不能拥有。汉代人更是用黄金与玉片制成金缕玉衣作为身份高贵的人陪葬”由此可见黄金之昂贵。
现在听说丝绸拿到西方大秦国,竟然可以与黄金相抵,即便是陈登也吓了一跳。其实又何止是他,下面刘晔等人俱是如此。
陈登听完之后,却是喃喃道:“可恶的西域人,看来以前没少诈我大汉!”
曹植倒是听明白了陈登话里的意思,大汉开辟了通往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然而这条路”并非由汉人全部走完。绝大部分汉人,都只是出了玉门关,到楼兰国之后,将手中货物卖掉便会进一些西域奇珍,而后返回大汉。而不会再向更西的地方,深入沙漠。
从西域往西”那条路却是西域人走多,到了大宛国之后,再往西的路便由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大小月氏、乌孙国的人来走。基本上,一条陆上丝绸之路,分成数段。而在汉人的认知中”除了知道西面有个大秦国之外,最熟悉的还是大宛国。
其中,西域诸国商人还有安息、贵霜等国的人”由于其所在之地干燥多山,不利耕作”大多依赖陆上丝绸之路而生存。历史上到了东汉末年,陆上丝绸之路几近荒废。三国后期到西晋时期恢复了一段时间,当五胡乱华之后又被隔绝,往后走到了唐代才恢复。
从西晋到唐代隔绝的这段时间,西域诸小国、安息、贵霜等国相继灭亡,归根究底便是没了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西域诸国人赖以生存的道路,汉人的货物被他们赚去些钱,曹植也能理解。毕竟西域地理恶劣,从楼兰到大宛,都是用命拼的。如若不让他们赚钱,也就不能生存了。
不过对于陈登的话,曹植并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道:“故此,植准备利用海船开辟商路,直接连通贵霜国。如此,我大汉获益更多。”
陈登闻言,皱眉道:“直接连通贵霜国?会不会太困难了?”
曹植微笑道:“不算太难,我大汉以前便有商人到过贵霜国那边,只是比较少而已。先汉之时的南越国,更是曾到过锡兰(今斯里兰卡)。只要依据海图而行,问题不大。而且植也有几个小方法,可保证海船不易沉没。”
陈登听完之后,皱眉想了许久才说道:“子建,此事干系重大,十艘海船造价不低。若全部葬身大海,那我们损失甚巨。吾这两年倒是打造了三艘海船,不若先用这三艘海船探探路,若是可行,再继续。”
曹植早就知道陈登比较谨慎,三艘海船若全部运上丝绸,倒是能赚到不少。而且新建的官窑的第一批瓷器已经出产,曹植并不算满意。正好拿这些次货卖给外国人,反正这些次货拿到他们那里,也是上等货,这一点曹植倒是不担心。
于是轻轻点头道:“如此便照元龙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