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丝制品从古至今就是属于奢侈品,民众大多是穿不起的,只有富豪之家才能一身锦缎,而对于这种奢饰品财务部的税收政策一向来是非常统一的,那就是高税收。
尤其是对内销生丝制品的税率比出口的税率还要更高一些,此举其实也有财政调控的寒意。
国内的生丝产量尽管多有发展,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会保持一个总量。也就是说如果生丝内销的多了,那么出口的就少了,而出口少了能够换回来的英镑等外汇就少了,这外汇少了购买进口商品就不太好办了。
进出口少了,对海关关税的收入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生丝行业,帝国的政策是倾向于鼓励出口,压制内销的。
看见那几个上海生丝商会的人从齐宣浩身边离开的时候,何斐图也是连忙拉着友人上前,这友人是见过齐宣浩的。正好可以给他介绍。
那友人到了齐宣浩跟前后,就是恭敬道:“阁老大人,这位是汇生纺织公司的何斐图!”
当即何斐图就是恭敬道:“见过阁老!”
说是齐阁老呢,但实际上齐宣浩的年纪还没何斐图大呢。今年他四十六岁,比已经奔五的何斐图还要年轻几岁,不过这个齐阁老中的老字并不是其本意的‘老’。而是大佬的‘佬’。
齐宣浩看了眼何斐图,略微思索了一会才是想起来此人是谁。他主管财务部虽然不可能和工商部的人对那些商业、企业熟知,但是对那些纳税大户基本都有一个了解。
这个汇生纺织公司虽然也算不小了。年纳税也是一二十万的大企业,他自然有所了解。
当即就是朗声道:“哦,何先生的布匹生意做的怎么样?”
“承蒙阁老关心,这布匹生意倒也还做的下去!”何斐图仔细斟酌着词句和齐宣浩闲聊了起来。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拖得太久,人家是大忙人不可能和你聊上太久的,所以说了几句后就是把心中的一些问题给说了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洋布的进口关税问题了。
齐宣浩听何斐图说起洋布关税问题,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脑海中闪过了一组数字,据他掌管的财务情况来看,目前的洋布以及国产机织布的产销规模并不算大。
比如说去年,也就是1857年上海、宁波、福建、厦门四大海关加在一起,进口的洋布总值也就六百万圆左右,这还是得益于上海商贸区的发展对廉价的成品棉布需求量大量增加的缘故,放在以前这数字更小,估计也就两三百万的进口量而已。
现在六百万左右的进口总值贡献的关税也就几十万而已,实在是算不上多。
而国产机织布上,现在也就只有汇生纺织公司一家大规模企业,另外还有几家小规模的机织布厂,不过那些规模太小上不了台面。
汇生纺织公司去年贡献的税收总额大约不到二十万,而且这个税收也不全是来之于机织布的销售,同时还包括该公司的纺纱、印染以及终端销售甚至是企业的经营所得税等,因此估算他们最终的机织布销售额大约也就两百万左右。
由此可见现在的机织布产业还是规模太小,和生丝产业完全没法比!
不过既然说起了这些,齐宣浩也是想起了前些时候的御前内阁会议上,当初的工商部汇报实业发展时,林哲就曾经说过要注重对纺织业的扶持。
而林哲口中的纺织业不仅仅只有生丝,而是包含了生丝、棉花、羊毛、皮革等产业!(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纺织产业
对于一个在当代工业革命里的后进国家而言,要想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其中各国采取的办法不一,但是却是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行各业里的蒸汽机应用大规模普及。~,
世人所熟知的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工业革命的最明显标志就是他们的纺织业的蒸汽动力化,随后是煤炭、钢铁两大产业迅速发展。
依靠着工业革命,英国的国力在十八世纪开始冠绝全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都是没有敌手。
而纺织业也是后进国家进行早期工业化的一个捷径,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其纺织产业在半个世纪里迅速发展,其生丝产业不用说了,基本和中国的生丝产业一个模式,通过大量出口生丝换回外汇然后再购入机器设备进行产业升级。
而棉花产业的话,整个产业链是向英国的印度等地区进口棉花,然后在日‘本进行纺纱、织布、印染等工序,再销往其国内市场以及中国市场,日‘本人通过自行生产的棉布不但占据了他们自身的市场,把英国等国的洋布赶了出去,同时向中国大量出口换取了大量外汇。
不仅仅是日‘本,实际上历史上清末的洋务运动以及民国时期的所谓黄金十年,其工业化的发展核心同样是纺织产业,历史上的中国生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和日‘本的生丝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竞争,而棉花产业也是竭尽全力和东洋布、洋布争夺国内市场。
可惜的是受限于国力弱小,尤其是海关关税被外人把持。以至于在竞争中失败,从而断绝了工业化的大道。
而现在林哲主导的中华帝国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也是走上了历史上的老路,那就是以纺织产业为先导。辅以茶叶、瓷器等传统出口商品用以换取外汇、提高本国的财政收入之余,也用这些农产品初级加工产业所获得的利益去购置更多的机器设备,引进技术,进而发展其他方面的行业,比如说钢铁、煤炭、机器、造船等。
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清末的洋务运动等都已经很充分的证明了当代纺织产业的重要性。
在十九世纪,纺织产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后世的信息产业。
正是因为纺织产业的重要性,林哲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扶持纺织产业的发展,前几年对纺织产业的生丝产业扶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而国内的生丝商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短短数年内就是完成了最基本的生丝产业蒸汽动力化的升级,在当代上海周边地区,传统的落后、低效率的手工作坊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大量崭新的蒸汽动力化的缫丝厂如同春后竹笋一样出现在上海周边地区。
由于新生丝的质量更高,同时成本更低,仅此这两项就足以为上海周边地区的生丝产业增值数以千万计,并且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上海、宁波等地海关出口的生丝量逐年增加。
经过数年的扶持,生丝产业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华帝国当代的支柱性产业。未来工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助力。
不过依靠生丝产业就想要完成彻底个工业化革命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势必就需要寻找更多的可增长点,而这个点在林哲看来可以有几个方向,一个是钢铁和煤炭产业。但是这年头的钢铁以及煤炭产业说实话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钢铁和煤炭的大规模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上的,而当代对钢铁和煤炭需求量最大的是什么?
钢铁方面就是铁路以及造船。只有铁路和造船,才能带动当代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
而铁路以及钢铁造船这些。对于现在刚起步的中华帝国工业体系而来还太遥远了些,至少短时间内难度非常大。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其他产业作为依托的。
而煤炭不用说了,更是依托于钢铁产业发展之上的。
除了钢铁和煤炭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说历史上的东北大豆,又比如说棉花产业。
东北大豆还太过遥远,咱不去说,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棉花产业了。
这说来说去,其实不管是生丝还是棉花,都是属于纺织产业的范畴,而这也就不难怪林哲为什么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出这些问题了。
中国现在要大规模发展纺织产业,在生丝产业已经崛起并成熟的环境下,就得寻找其他几个新增长点。
现在的齐宣浩脑海里闪过帝国内部最近关于纺织产业的一些讨论后,不由得多看了这个何斐图几眼。
他知道现在国内是以纺织产业为重,而纺织产业里头的羊毛和皮革在中华帝国内受到市场以及原料等问题,要想大规模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暂不去提,而生丝产业的话没啥好说的,现在只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增加出口量就行了,倒是这棉花产业,尤其是机织布产业乃是一个新兴产业,至少对于国内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
如果能够发展起来的话,恐怕对帝国税收的贡献不会比生丝产业要差多少,所以有了兴趣的他也就多待了会,听何斐图继续说着。
“现在我们公司的机织布生产的布匹质量已经完全不逊于进口的洋布,只是由于我们的厂房筹建成本太大,所以导致成本也略高一些,而且我们承受的税率高达十个点以上,而那些洋布的入关关税只有四五个点,哪怕是洋布承担了运费的成本,但是总体来说价格比我们厂子的布还是便宜了些许!”
进口洋布的税率低廉,这是汇生纺织公司生产的机织布和洋布竞争中失利的根本性原因,为了和洋布竞争,原本就承担了较高赋税的以及建设成本的汇生纺织厂不得不拉低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进行竞争,但是即便如何竞争难度也相当大
这投资和一个中型缫丝厂相当的纺织厂在销售额以及毛利、纯利上都是远远不如缫丝厂。
而这就是国内机织布产业的尴尬了,实际上这一而不是国产机织布的尴尬,更是手工作坊土布的尴尬。
相对机织布,手工作坊的土布在质量上以及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在各个通商口岸里大量的手工织布作坊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至少在目前的上海地区里,市面上基本已经是洋布和国产机织布的天下,基本没有土布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在非通商港口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依旧是土布横行,机织布还是很难深入这些内陆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
听了何斐图说了这些后,若有所思的齐宣浩没有把他赶走,而是道:“走,我带你去见老赖,他是管这事的,兴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何斐图一听面露喜色,齐宣浩的口中的老赖不是别人,正是工商部大臣赖昌英,帝国内所有从事商业的富豪们都得仰望的大佬。
何斐图上次来南京的时候就曾经试图去求见,不过赖昌英的大门比其他阁老的大门更难进,何斐图托了不少关系都没见到人。
如今有齐宣浩这个财务部大臣亲自引荐,相比自己有机会在赖昌英面前畅谈一番,他所求的也不多,只需要把国产机织布的前景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给说出来,那么就足够了,如果能够就此引起帝国方面对国产机织布的重视,嗯,笼统的说应该是棉花产业的重视,那么对于国内的棉花产业而言就是一场大机遇。
只要帝国重视了棉花产业,那么后续自然会有相关政策,比如说调低相关的税收,给予部分政策性的支持,同时降低进口棉花的税额,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嗯,还有更重要的是调高洋布的关税,只要做到了这些,何斐图相信自己不用几年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庞大的棉花产业帝国。
甚至作为这个行人的领头人,他也是有野望的,希望有朝一日把这机织布做到和生丝一样成为帝国的经济支柱。
赖昌英在齐宣浩下,仔细的听了这个何斐图关于机织布乃至整个棉花产业的论述和担忧后,不由得对这个何斐图多看了两眼。
这个人的眼光倒是不错啊,他是从哪里知道现在帝国正在准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并把棉花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事的,要知道他上个月才得到陛下的指示,开始做棉花产业的相关计划准备,这事应该没有透露给外头啊!
这人眼光不错的同时,胆子也是够大的,竟然在两年前就开始投资棉花产业,建立集纺纱、织布、印染一体的汇生纺织公司,而且刚才他竟然说未来数年内,他正准备集资数数百万进行扩产。
这如果没点胆量的话,一般人可不敢这么干。
当代国内有钱的不少,身价几百万的在苏南以及浙北地区不算什么,上海商贸区外滩大道里随手一抓都能抓几个出来,但是敢掏出几百万现金来投资一项新兴产业的却是屈指可数。(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一十八章 面圣
别看现在上海商贸区内众多人挥舞数以百万计的银行本票寻求着投资机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会投入到一些成熟产业里头,比如生丝相关产业,比如茶叶贸易甚至是一些其他,
但是很少人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投资一个全新的产业。
虽然国内的棉布产业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是采用蒸汽动力进行纺纱和织布,这事之前可没人干过,都是棉布,但是机织布产业和土布产业是完全两码事,不能同日而语。
如果说他之前投资的汇生纺织公司获利颇丰也就算了,但关键还不是啊,身为工商部大臣,赖昌英更清楚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
汇生纺织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万,而且其中相当部分都是直接出售棉纱的收入,真正的成品机织布的销售不会超过两百万,而且采取薄利多销导致其经营是比较困难的,毛利率相当低廉。
他个人估算这汇生纺织公司去年的纯利润绝对不会超过十万圆!
如果再算上建成、购置设备、培训工人等前期投入成本,那么现在这个状态下的汇生纺织公司至少需要五六年才能收回成本,搞不好的话估计这五六年还不够。
但是同一时期投资缫丝厂的话,毛利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两三年收回成本的比比皆是,而且缫丝厂的硬件投资实际上并不算大,真正限制产销规模的是缫丝厂的资金有限,不足以收购到大量的蚕茧。
基本上缫丝厂当年度用于收购蚕茧所花费的资金就会超过其总资产本身。如此也就导致了十家缫丝厂,基本上九家都得向钱庄或者银行贷款。不然的话他们可凑不出来足够的资金收购蚕茧用于生产。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年头生丝产业是属于比较成熟。同时有着较高稳定收益的行业,要不然也不会吸引中外大量资金投资了。
毕竟现在的生丝在国际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上你生产出来多少人家洋行就要多少,要知道前些时候中华帝国没和联军开战的时候,人家英国领事三天两头就通过外交手段要求中华帝国方面尽可能的组织货源,提供更多的生丝用于出口。
当缫丝厂产业一片欣荣的时候,这个何斐图却是没有跟风去投资生丝产业,反而是独自开辟机织布市场,从这方面来说不管是眼光还是魄力。眼前这人都是属于不错的了。
心中对这个何斐图比较欣赏的赖昌英也是和他多聊了几句,当然了和所有政客们一样,赖昌英也绝对不会去承诺什么。
对此何斐图也已经是心满意足了,他可不指望能够在今天得到什么承诺之类的,他只需要让帝国上层官员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足够了。
只要帝国方面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对于何斐图的巨额投资就是一种保障。
此时场内众人大多也是做着类似的事,这些富商们花费了巨资购买国债,还大老远跑到南京来参加国宴,纵然是有些人是为了瞻仰圣颜。满足下所谓的格调,以后好吹嘘。但是更多的还是抱着各种各样的商业目的而来,他们是把这一次的机会当成了和政府高层沟通交流的机会。
众人闲谈之后,不多时一个穿着宫务厅特别制服的官员进场。熟知帝国政坛高层的人就会知道,这个看上去有些面生的官员身份有些特殊,因为他就是宫务厅秘书处的处长周边成。
这个周边成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传统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