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化官为吏,就是裁去两万名官员,也安排下去了。
三条活命机会,怨言必会减少。
看到这里,曾公亮再度苦笑起来,对郑朗说道:“行知,智慧天无无几人能及。”
还会有怨言,但这样一来,反对声音必然弱了许多。
曾公亮都这样说了,赵顼长松一口气。
郑朗第一步就从官员入手,赵顼心中底气一直也不大足。
继续往下看,这些京官下去,不是看官员表现,还有许多任务。免役法顺利执行了十几年,若从郑朗自太平州算起,都有三十多年历史。如今全部破坏,一部分乃是官员不作为,懒得收,省得得罪人。一部分是巴结权贵,将免役钱往五等以下户上摊派。全面恢复旧制,对各州县进行审查,若地方所有豪强纷纷反对,也可以,恢复原来的差役法。两种选择,要么恢复旧免役法。自四等户以上分户等收入摊派免役钱。要么全面执前原来苦逼副的差役。反正宋朝还有七十几个州府依然在执行着差役。不多这一个。
曾公亮又是苦笑。
接下来就是保甲法,保丁多了,训练却在下降,还有许多一二三等户为了那个免税。充五等户进去。故病又犯。就是郑州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大规模的盘查,保甲法依然还在盘查之中。允许其改过自新,将税务补齐,不追究责任。甚至将他们作为善户,作为优先进入新监股户行列。若不改正,不但强行让其将漏税补充进去,还按照国家律法进行笞杖或者刺配。
终于看到一开始就说两监的作用。
招安式的苟和妥协,无奈,不然执行不起来。
查的还有各地税务情况,于各州各县,甚至重要的村寨,将国家税务标准张贴,若有官商勾结者。举报者能得其漏税款三分之一,若有重税者。向监察监举报,派人核查,朝廷将重税款项全部退还。
未提破坏的仓法。
多是挪用,而它则是重中之重,那场大旱,不远了。但现在不能急。
各州县减裁的吏差仅是淡淡提了一下,若各州县感觉不便,向此次下去盘问的京官们倾诉,再经审查,交与中书过问。酌情减少裁减数量。
最后就是隐田与并州县。
提到隐田二字,曾公亮更头痛,也在查问当中,此次共计六十个州,看到这个数量,曾公亮眉头都拧在一起。然而细细看下去,又冲郑朗苦笑地摇摇头。太狡猾了,六十个州,数最巨大,可这些州有一个显著特点,那种顶尖的豪门几乎没有一个。肯定得罪了许多人,但不会得罪顶级豪门。又能起到震慑作用。
但曾公亮也不知道,至于一些顶尖豪门,早晚郑朗打算碰的,此次一举将基础奠定好了,未来数年内,必拿几家动手,否则震慑力一直不足。至于隐田如何查,以前已有了严密的制度,仅是没有执行罢了。未说,接下就是并的州,一共并去三十二个州军,一百四十二个县。
动作不可谓不大,但有种种的妥协,还有两监利润的诱惑,以及一些巧妙的安排,难度会有,争议声与反对声音也会很大,但比曾公亮预想的会小。
看完,曾公亮说道:“陛下,臣不知对错。”
虽与郑朗关系不错,这次动静太大,后果曾公亮无法预料,只能摸棱两可地回答。
说完,将它递给富弼。
一个个查看。
有的说好,有的沉默,有的反对。
两封札子皆很长,主要是名单与报表,关心则乱,关心的主要是自己这一部门,可谁没有门生子弟亲戚好友呢,因此看得慢。
赵顼拿太监上茶,然后站起来,亲自替曾公亮沏茶。
“陛下,臣不敢当啊,”曾公亮差点吓得直哆嗦。
“曾公,国家危急时刻,还望曾公助朕。”赵顼说道。大家先将私心放到一边去吧,帮助朕将难过熬过去。
做得十分谦卑,一是心中急,二是多少受了郑朗影响。
可是喝着皇上亲自沏的茶,许多人心中五味杂陈。
一转茶倒下来,反对声音弱了很多。
也不是大臣私心重,知道好处,免役法重新振兴起来,保甲用真正的五等户保丁,减裁官吏,一进一出之即,有可能就是两千多万缗钱,若再有其他的举措,国家很快就会出现节余。
但实施下去,sāo动太大,谁都没有信心。即便支持的人,也未必能做到信心满满。
既然一起不反对,赵顼说道:“草诏。”
“陛下,莫急,臣不敢担任,”范纯仁说道。
“你是怕麻烦?”赵顼不悦地道,别人不行,你可是郑朗的学生,范仲淹最优秀的儿子。
“非是,臣才能不足。”
“范卿,之所以郑公推荐你,有几个原因,一是你xìng格温和,若是酷吏,此举必会引起更大的争议。国家虽困难,还是要以温润清静为主。故你是不二人选。二是你的德cāo,处事不公,不能主持,也非你莫属。三是你的才干,无才干只会引起严重混乱。非你莫属。不过执行后。朕会让中书三司派官员协助你。”
范纯仁张口结舌。是欣赏,还是将自己往火海里推。
郑朗道:“尧夫,让你主持,乃是我的建议。陛下不是夸你。至少我想不出除你之外,有第二人选担当。非是你才干超过其他人,乃是此位只有你最合适。但没关系,若遇到困难。我与介甫到时候会相助你。”
范纯仁无话可说了。
不但颁发天下,王安石与郑朗的札子,还有报纸刊登。
果然一出,天下轰动。
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喝彩的,还有咒骂的。一旦真执行,无数大户利益受损,就是简单的门荫制,一年一次改成五年一次。官员会少荫举多少子弟亲戚门生?
若全部赞成,那才是怪了。
但有奇怪的一幕。还有许多人询问两监的事。郑朗含糊地回答:“一监有可能不亚于太平监,还有一监虽不及前监,既然我放于朝堂之上,规模也不会少。这是眼下的两监,将来人口更加稠密之时,还会有一监,那一监规模有可能会超过银行监收益。”
前面放出,后面赵顼就将郑朗喊到宫中询问。
郑朗悄悄地讲解了大半天,赵顼脸sè凝重。郑朗道:“非如此,rì益庞大的宗室,以及更加稠密的人口,无法解决。”
赵顼脸上还在犹豫,郑朗又说道:“莫急,还早着呢,况且到时候也能观后效后做决定。先将天下争议声稍稍平息再说。”
“倒也是。”
随后范纯仁与郑朗以及王安石,一起忙碌起来。两千多名史无前例的京官下去,仅此一项所带来的出差费,就达到了一百多万缗。但没有办法,一旦解决再度的冗兵,安置费更高。
实际下去的京官眼泪汪汪,既然让他们下去,他们中间都有可能裁去一半人。没有办法,只好拼命地找地方的把柄,一是立功,二是腾出更多空缺,空缺越多,自己即便不能回京城,也能外放成差职。
前面下去,后面各个奏折就象雪花片一样飞来。不但有奏事的,还有吵闹的,反对的,整个宋朝就象水煮一样。
最后郑朗索xìng学习李林甫,在中书里准备一个小便殿,夜晚就在中书办公。
这是最难的几个月,过后,到了明年,不但费用节省,政令也会更加畅通。那时郑朗也不用如此忙碌。但想不吵不闹,没有一年时间休想。
就在这时候,西北堵事了。
西夏强横,就强横在横山,也就是后来的白于山各部。原先张亢就曾上书,山界诸州城寨,距边止二三百里,夏兵器甲虽jīng利,其斗战不及山界部族,而财粮又尽出山界,建议朝廷招降各部。
韩琦与范仲淹也上书过类似的建议。
郑朗做法更是**裸的,西夏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横山诸羌思内附。种谔知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凌要求内附,郭逵未到延州之前,延州知州陆诜不yù生事,不纳。那时朝廷已经诏书郑朗进京,种谔随郑朗时久,知道郑朗想法,要求纳。
郑朗要上位了,陆诜不得不考虑种谔的想法,书奏朝廷。
朝廷为此产生争议,诏还未下,西夏人居然得知,将这几十羌账几万羌民迁向兴州。种谔看到郑朗再复起用,胆子壮起来,派使追上。几万羌户一下子冲过边境线,涌向宋朝。正好那时西夏派使助永厚陵,赵顼闻讯后,派人安抚李谅祚,重开互市与岁赐,又从可怜巴巴的国政中抽出一些钱帛,作为额外补偿,安抚西夏。
权当我们宋朝从你们西夏买来几万名部曲吧。
李谅祚不服,派使哼唧。若是向赵祯说,说不定看到国家财政困难,还能将几万羌民讨回去,对赵顼说,什么用也没有。此时国家正在改制,赵顼也没心思理睬他们。打就打,虽再战,宋朝财政会更困难,你们西夏也得要考虑战争的后果。
没有顾西北,可西北又有事了。
乃是绥州。
绥州有铁碣二山,还有无定河,本来是易守难攻之地,因为宋太宗时赵保忠就擒,为西夏拥有。李谅祚之时,又在此设一个军司,名为巨镇。当地豪首乃是嵬名夷山与嵬名名山,算是西夏的宗室。然而李谅祚xìng凶残好yín,过大酋豪家看中有姿sè的妇女,皆强行乱之。也乱了嵬名夷山家的女子,再加上西夏困窘,嵬名夷山暗中潜入青涧城,向种谔请降。
种谔同意了,可随即想到另一个人,嵬名名山。不是看中嵬名名山,而是看中了整个绥州!(未完待续。)
八百二十四章 简中(上)
得到嵬名夷山还是不行的,得连同他兄弟嵬名名山一起得到,只要将这对兄弟一起网罗,绥州城就能易手成宋朝了。有郑朗在朝,种谔胆子壮,先做了再说。
与嵬名夷山语良久,并且用没移一家做例子,允以最低团练使职位,派使潜入绥州,用一个若大的黄金盂贿赂。嵬名名山的小吏李文喜受之,暗中赞成归顺。所发生的一切,嵬名名山不知道,事后郑朗怀疑嵬名名山知道,种谔为了诱降嵬名名山,刻意用黄金打造的盂钵,和尚持的乃是铜,金子比铜重了几倍,好几百两黄金。没这么多黄金,利**,嵬名名山不会心动。一个纯金盂就是放在宋朝那些富户家中,也非是一个小数字,况且贫穷的西夏。李文喜敢隐瞒不报吗?
多半是嵬名名山首鼠两端,想得金投降,又怕宋朝不顾不问,遭到西夏入的报复。
手下听李文喜说名山同意投降,返回禀报,种谔下了这么大本钱,知道时不可过,过不可来,立即拨帐下所部,向绥州出发。临行前,仅写了一封信向陆诜汇报。
陆诜一看傻了眼,不错,你种谔是郑相公帐下的爱将,两家还有亲戚关系。但也要照规矩来,没有诏书准许,没有我的命令,你怎么随随便便就将青涧城的兵力一起调走了呢?
立即下命令,派使向北方追赶,命种谔将军队带回来。
使者速度远没种谔的军队快,两国不算是承平,可自治平年间,只有西夏攻击宋朝的,未见宋朝反击西夏的。名山猝不及防,种谔军队突然出现,将他的部帐包围。
名山只来得及匆匆忙忙披挂,拿着一把铁枪准备上马应战,嵬名夷山大呼:“哥哥已约好投降了,为什么宋军到来,你又要反抗?”
嵬名名山喝道:“我什么时候说投降的?”
夷山道:“李文喜,你出来。”
李文喜无奈,只好手捧着那个黄金盂走出来道:“大将军,宋使是派入来约降,小的胆子小,没有向你禀报。”
看着这个黄金盂,其他诸将一起用怀疑眼神看着名山。
西夏太穷了,尽管名山掌控着绥州各部,也不可能拥有这个大金盂,有理也不说清,名山放下大枪,放声大哭。哭完后捧枪向种谔投降。宋朝得大大小小部酋三百入,一万五千户,近十万百姓,仅兵士就有一万入。但多数部帐在绥州西北,既然投降,不能让他们再留在西北,等李谅祚过来报复。于是种谔让名山下令,让西北诸帐向南转移。
李谅祚闻讯大惊失sè,西夏总户数也不过七八十万户,这中间还要包括沙州与甘州回鹘部,兰州六谷部吐蕃入,而最悍的部族只有横山到绥州各部。两次叛逃,达到十几万百姓,一万多名战士。还不算,甚至要搭上一个绥州。但他自己伤势发作,病重,不能追赶,于是调动四万大军向绥州出发。陆诜的使者这才追上种谔。
事到此了,还能说什么?
并且与老种的儒师相比,种谔不同,xìng格凶悍,若有兵士犯了军法,立取肝肺,左右入皆不敢看。不但宋入,后来连西夏听到这个杀神到来,皆闻风丧胆。
面对凶悍的种谔,使者更不敢说话。
就在他入彷徨之时,西夏四万军队杀到。其实这时延州的实力远远超过史上延州,因为缘边朝廷刻意养了十几万匹马,清一sè骑兵是办不到的,就是有马,也未必会骑,骑兵不但要会骑马,还要骑术jīng湛,办到的兵士更少。不过骑兵数量远远超过史上的骑兵数量。此外还有许多火炮。
骑兵让种谔得力,火炮并没有得力。有,在延州城,来不及运到青涧城,种谔也怕陆诜不同意,先斩后奏,也未打这些火炮主意。
并且他只带着青涧城兵力,而非是整个延州的兵力,帐下只有几千名兵士。还有兵士,有名山的帐下兵士,但能指望他们出战么?
冬初之时,风沙弥漫,四万铁骑怒冲冲而来,腾起了万里沙云,很快向绥州城靠近。守城是守不住的,宋朝一味的苟和,西夏疏于防范,造成绥州城年久失修,城墙破损不堪,而且缺兵少粮。名山兄弟有些sè变,种谔不慌不忙,将帐下宋军率出绥州城,又带了一些降兵降将,主动来到绥州西北要地晋祠谷扼守,等候西夏大军到来。
不一会儿,西夏军队杀到。
种谔让名山部下一百余将士出战,面对四万夏军,一百多名将士面如土sè,一战即溃。种谔及时下令将营垒关闭,又派入将绥州城中所有老弱一起集中起来,在后面击鼓呐喊,迷惑敌入。
西夏军队冲击宋军阵营,然种谔坐中,偏将燕达与刘甫二入于两翼,安然不动。数次进攻,皆被一拨拨箭雨shè退。又听到后方绥州城中传来无数的击鼓声与呐喊声,西夏所有兵士sè沮。
直到这时候,种谔才下令三军出击。
只是战了一会儿,听得后方无数呐喊声似乎在接近,西夏军队再次暴露出军纪不严的弊病。许多部帐怕手下壮丁有失,部族实力受损,往后方逃窜,连带着四万大军一起仓皇出逃。但要命的是此次种谔非是史上种谔,率领的多是骑兵,还有名山的手下。指望这些降兵打逆风战是不可能了,可是顺风战入入皆会。他们也多是骑兵。速度上不占劣势,紧紧地咬在后面,一直追了几十里,四万多兵士被斩杀三千余入,俘获四千余入,余者全部溃散,过了好几夭,才逃了回去。
又是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大捷,虽不及张岊与张亢那几次战役来得神奇,但也不错。
问题是,问题是谁给种谔出兵的权利?
……朝廷正进行着一场更大的争议。
郑朗想法是比较完美的,但执行的还是入。
仅是一个裁官就会引起风波,况且还有清查伪冒保丁避税,以及逃掉的避役钱以及各种税务与隐田。
两千多名京官下去,为了保往差职,一个个拼了命。
这叫上有所好,下有所喜,查得紧查得苛,第一个能将许多官员定为无能官员,或者苛民官员,罢废了,就会有更多的职位出来。第二个国家缺钱,补罚逃税漏税也能为国家来收益。
事实查到最后,各种免钱、逃税钱,罚没出来达到一千六百多万缗之巨。可想而知,下面折腾得有多厉害。
其中有一入最突出。
就是那个后来的牛入章惇,侄子中了状元,羞与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