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春 >

第84章

大唐春-第84章

小说: 大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李曦出长安西行,任河西巡抚大使,节制所有河西兵马,同时,他还调朔方节度使牛仙客的兵马至yù门关,暗调幽州节度副大使李光弼为河西节度使,一到阵前,立刻压制住崔希逸,同时现了几个很有能力的武将,比如哥舒翰,然后,等李光弼一到,李曦就立刻解除了崔希逸的职务,把他送去长安,转任闲职,拜哥舒翰为河西节度使,李光弼为节度副使,此战,就在yù门关前,大胜吐蕃。

李曦的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

但是,他不敢回长安了,因为寿王新近登基,太弱,而他自己又太强,已经功高震主,他害怕自己一回长安,就将被软禁,要知道,寿王就算是脑子简单一点,武惠妃可不好对付。

于是,在朝廷连续来了三拨人,包括柳博在内,一次次的加封他之后,他越来越不敢回去,然后,他还命李光弼西略安西,经营西域,决定采取商道专营制度,截留大批通商的财赋,最终由一个上奏折希望玄宗皇帝压制边镇的人,变成了一个解边镇而半格局的军阀。

李曦一天不回来,武惠妃母子就连觉都睡不好,偏偏这时候,安胖子又突然请旨,要对高句丽等开战,要求收回地方征收财赋以养军。最终,yù真公主代表武惠妃来到yù门关外,要求李曦回朝,拜李曦为尚书令、汉王。

高祖时代,李世民做过尚书令,后来他成为皇帝,就没有大臣可以再做尚书令,尚书省一直都是由两个副职尚书左右仆射来管理,等到高宗武后时代,权力开始由三省向政事堂集中,左右仆射就更是养老的摆设,这一次,李曦却出任了尚书令,还封王。

李曦、裴耀卿、李林甫,成为政事堂三大佬。

其中裴耀卿忠于李唐,但是并不反感李曦,而李林甫则是李曦的门下走狗。

然后,已经变成半太监的皇帝李瑁纳已故蜀州刺史周邛的长女周yù为皇后,但是,两人却根本没有同过房,九个月后,周yù产子。同时,李曦纳杨氏姐妹杨萼、杨yù环为妾,杨家人集体搬到了长安,旋即,杨yù瑶的丈夫崔峋出任岭南道chao州刺史,孤身赴任,而且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十多年,直到老死在那边,不曾还乡。

这时,是开元二十四年。

第二年,在李曦的建议下,李瑁改元天宝,并且挪回武后时代的宫殿大明宫居住,武惠妃则继续住在兴庆宫。

天宝元年夏,刚做了九个月皇后的周yù生下一个儿子,当即被立为皇太子。

天宝元年秋,武惠妃自称“感时而孕,梦白龙入怀”,九月,秘密生下一个女婴。

天宝元年冬,杨yù瑶、杨huahua、杨萼、杨yù环姐妹几人先后生下儿女,只不过有的秘而不宣,有的则公开庆祝。当年十二月,诏封杨氏姐妹四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蜀国夫人。

天宝二年net,忠王李玙(即李亨,还没来得及改名)秘密潜出长安,至河东道节度使处,在房琯与郭子仪的协助下,夺了兵权,布檄文,檄文罗列了武氏惠妃、李曦等人的诸多罪状,诸如李曦秽1uan宫廷夜宿龙netg等,复称开元二十六年,并任命郭子仪为河东节度使,房琯为中书令,自己称帝,兵击讨李瑁李曦。

郭子仪兵进神,十六天就bī近长安,但是就在这时候,安禄山不报而战,没有等圣旨,就直接出兵,从背后一举攻陷了李玙在晋阳的老巢,房琯殿后,自杀身亡,李玙逃到奚地,郭子仪得知消息迅投降,封顺意侯,在长安隐居起来。

天宝三年,以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以李光弼为幽州节度使,攻打奚人,五月,奚人献李玙而归降,诏以安禄山为东北拓荒使,移民填东北,胡汉杂处,鼓励通婚。

至此,天下安靖。

天宝十四年,李瑁病逝,庙号肃宗,以皇太子李成蹊为皇帝,改元晋原。

晋原三年,在李曦的主持下,朝廷进行两税法改革。

晋原五年,李曦告病致仕,携带一大批佳人和家人,到洛阳定居,把权力让给了自己的儿子。

此后,朝中便以改名为杨国忠的杨钊,和第五琦出任宰相,尚书令一职,再次悬空。

承平百年之后,后事则不可知矣。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大欢乐。

大唐net于是终焉。

第十章 花

 ……晋原县城,岷江坊。()

杨花花头戴帏帽走下马车,眼见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无序的涌动,不由得就看得目不转睛,虽然她自小到大都是闺阁里的翘楚,而且与当时的女子们相比,也算是见过些世面有些见识的人物,却哪里曾见过这等生发的场面?

抬头看去,大门口那块写着“官督民办蜀州李氏蔬菜市场”十二个金sè大字的招牌正在rì头底下闪着金光,看去璀璨夺目的很。

对于李曦动不动就提议用金泥做招牌的做法,她虽然不免在心里撇嘴不屑,认为真是俗气到家,可是放眼看过去,还真是就有不少人正跟自己似的驻足在门口抬头看着那金字的第十章 花招牌,而且还一个个的正在那里啧啧称羡,她就不得不承认,虽然这办法儿俗气是俗气了些,对于市井间的这些普通老百姓,却还真是实用的紧。

晋原县本有东西两市,那东西两市里也自有不少卖些时鲜果蔬的,可是一等李曦的这家蔬菜市场开业,那些个店铺却是马上就冷清到几乎要关门歇业,就连那些原本走街串巷挎个小篮子卖菜的,也必须得是每天从李曦这菜市场里发买了去,讨一个刻着“李氏蔬菜市场街头专卖”阳文的小铜牌,这才能有好生意。

仔细想想,还真是不讲道理的紧。

左右的看看这汹涌的人流,同样带着帏帽的阿锦一边紧紧地扶稳了杨花花的手臂,一边心里就有些发紧,忍不住道:“小姐,要不咱们就在门口看看吧,别进去了,这人也太多了,别给挤伤着,那可就不好了。”

杨花花闻言一脸的不以为意,笑笑道:“这么大一番热闹,咱们不走进去看看,只在外边呆着,又有什么意思?你叫他们在四周好好地护着就是了。咱们走,进去瞧瞧热闹去!”第十章 花

说着,她竟是不顾其他人,只是兴致勃勃的一径往里走。阿锦见状只好一边快步跟上,一边招呼这次特意带出来的家中仆人也跟上,就在四周护持着,免得给人挤到身上。

出门之前杨花花就说了的,她们今天到这里来,还真就是凑热闹来了。

李曦的蔬菜市场已经开业足足三天了,她每天都有听到下边人的回报,说是那蔬菜市场实在是热闹的不得了,便各sè人等,整个晋原县城,就几乎没有不过去瞧瞧的,生意也是一等一的好,别的不说,就自家府里负责采买东西的人就说,往常在东市里经常见到的城里不少人家负责采买的管事,现在已经都是每天就直奔那李家的菜市场了。

此时杨花花在四五个家仆的护持下顺着人流进了李曦的菜市场,左右的看一看,还真是觉得这里的蔬菜又新鲜又好看,当然了,至于是不是便宜,她却不知道了,从小到大这么些年,除了米价她还偶有关注,对于这些菜蔬的价格,却是从来不问的。

菜市场里空间很大,但是蔬菜品种却并不是太多,据说是因为李曦那大面积的蔬菜种植还没到上市的高峰期,眼下出产的,都还只是些生长周期短的,诸如小白菜之类,其他的品种,则干脆就是外出采购,保证不缺那一样了罢了。

看见这李氏蔬菜市场里的热闹,她美目连闪,心里便是说不出的好奇。这会子回想起来自己那位堂兄杨钊的话,倒是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了。

李氏蔬菜市场为什么会那么红火?杨钊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眼下大唐富庶,而川蜀之地又历来都是天府之国,百姓富庶更甚,即便是普通百姓人家,吃肉或许有些舍不得,但是吃些时鲜菜蔬,却几乎已经是家家都吃得起了。

而且仔细想想,大家的rì子越过越富,其实已经不太满足于每天只是吃些米粮咸菜了,但凡rì子过得去的,也都想让自己的一rì三餐丰富起来,此前东西两市的菜肉铺子那么红火,就可为一个明证。

只不过在此前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谁把目光投注到这些小事情上面,甚至有些人家即便想买些菜吃,往往也不太方便买到,因此才给大家一个错觉,觉得普通人家都是不怎么吃菜的。一直到李曦站出来,搞了这么一个种菜减灾的办法,开起了川蜀之地的第一家蔬菜市场,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就连最普通的老百姓,都已经可以每天都吃得起蔬菜了。

想到这里,杨花花不由得笑笑,心里想,李曦的这些古怪心思也不怎么生出来的,倒好像是他肚子里那颗心就硬生生的比别人多出几窍似的。

扭头看见旁边一个小摊上围了不少人,正一个个都伸长了胳膊抢着往摊子里头递钱,摊位后头三个小伙计正在卖力的兜售,一个吆喝着装菜,一个过秤,另一个则负责收钱,就听见那里抑扬顿挫的喊着,小伙计嗓子都已经有些哑,伴着哗啦啦的铜钱落袋响,听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再低头看看,他们那个摊位负责卖的,正是自家早上才刚吃过的水豆腐。

当下杨花花一转身,便要往那个摊位前去,当下她四周的几个家仆赶紧奋力的往前挤,给她开出一条路来,当下里前头的人不肯让开,家仆们又要奋力向前,顿时就惹来一阵叫骂声,杨花花却是充耳不闻,一直挤到摊位前,自己低了头看那豆腐和秤,这蔬菜市场里的生鲜活猛,实在是让她这个不怎么出过门的人好奇不已。

这时那负责吆喝的小贩看见她们一行人强自挤进来,先是有些心中不快,继而看清了杨花花等人的着装打扮,顿时就知道这不是普通人物,于是那原本皱起的眉头很快就又松开了。

当下他赶紧拿起竹刀子往一大块豆腐上拍一拍,道:“这位夫人,您看看,上好的豆腐,这可是从北边长安城过来的新花样儿,又嫩又滑,好吃,听说就连皇帝老子都每天吃它呢,您要不要来一点儿,小的敢跟您保证,整个剑南道,我们李氏蔬菜市场绝对是独一份有这个的!您瞧瞧您身边,每天都抢,不到晌午顶儿就卖完了!”

杨花花闻言笑笑,心说这小伙计倒也是一张好嘴,据说这菜市场开门之前,李曦还特意把挑选出来的这些小伙计们集中起来做过“培训”?却不知这些话儿是不是也是李曦教的。

这时节正好一阵风来吹起帏帽一角,那小伙计正想继续说话,却突然瞥见帏帽下露出一角白腻圆润的下巴,和一张薄红诱人的小嘴儿,顿时就不由得愣了愣,等他回过神来再想说什么,却丢了魂魄一样,两眼只是直勾勾地盯着杨花花的帏帽,嘴里也打起了结巴,竟是断断续续的说不利落了。

阿锦见状心中不快,正要出言喝斥,杨花花却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甚至那眼光根本就没往那小伙计身上看过,当下里只是昂首指着那豆腐道:“你这豆腐,多少钱一斤?”

小伙计醒过神来,心里明白这等样美若天仙的贵妇人绝对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便赶紧收起心中绮念,恭谨地道:“回这位夫人,豆腐十个钱一斤!”

杨花花闻言不觉怎样,阿锦倒是忍不住惊叫出声,指着那豆腐道:“你这豆腐,倒是比鸡蛋都贵多了!”

其实倒也不怪阿锦吃惊,时下岁入丰饶,物价极低,别的不说,在晋原县里,一个通宝大钱就可以买三个鸡蛋,还得紧着个大的挑,鸡蛋若是小一点,那就能划四个!

如果要买米的话,成都平原是天下粮仓,自来米价就低,一斗米也就是价值十二个钱左右,一斗米是十二斤,也就是说,一个通宝大钱就可以买一斤大米!

可眼下,这一斤豆腐居然就敢卖十个钱!怎么能叫不贵?简直是贵的很!

以至于阿锦一听这个价钱,就忍不住在心里骂了李曦一句jiān商。

这个时候那小伙计见是杨花花身边的女子在那里发问,知道肯定是这位贵妇人的贴身丫鬟,便也不敢怠慢,当下里便打起jīng神来应对道:“这位姑娘,您这话可不能这么说,鸡蛋您随处可买,我们这豆腐可是独一家呀,再说了,这豆腐的造价可是不低得很,今年咱们剑南道遭灾,因此我们用的原料都是直接从北边州郡买过来的,您算算,光是这一路的运费,就得要多少?”

说到这里,他见杨花花听得频频点头,当下想起当rì里培训的内容来,便赶紧又道:“您只需要走走看看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我们这里卖的所有菜,都可以跟您保证是整个剑南道最便宜最新鲜的,我们家东主说过,只要您能发现比我们家菜还便宜的,我们按照差价双倍赔偿,这您总该放心了吧?”

说着,他又指指自己摊子上的豆腐,道:“再说了,您应该知道我们李氏蔬菜市场的两大口号啊,第一个叫‘大唐素生活’,什么意思,肉吃多了对人的身体也不好的,所以像您这样的富贵人家,就该多吃些素菜,这豆腐就是素的呀,而且吃了它对人有好处,比肉都强!”

“大唐素生活?”裴杨氏倒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个说法,当下不由得心中觉得好笑,心想这李曦肚子里的奇思妙想真是叫人不得不佩服,也不知他哪里想来的。当下便忍不住追问,“你说有两个口号?那么,除了这个大唐素生活之外,还有什么?”

小伙计闻言赶紧回答,“这第二个口号,就是‘爱心菜’了。您进来之前也该瞧见我们那招牌了,叫‘官督民办蜀州李氏蔬菜市场’,什么意思?那就是因为今年咱们蜀州大灾,我们这菜市场就是应了救灾而生的,里面的菜,都是为了给灾民谋福利而卖的,您在我们这儿每买一斤菜,可就是为官府的救灾做贡献了呀!您想想,我们的价钱已经取得那么低了,而且您买菜的同时,还能伸出手来救助一下灾民,这多好啊!”

这一番话,听得杨花花目瞪口呆,竟是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等说法都能想得出来,这李曦真是……

要说对人心民心之了解,要论到在这抓人心上的机巧百出妙不可言,只怕当今天下再也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了吧!

听了这爱心菜的说法,她倒是没来由的就想起自己负责的剑南烧chūn这一摊子来。

半个月之前,剑南烧chūn的销售店铺就已经开业了,随后,各大酒楼酒馆,也都开始发货,在柳蓝和李肱的jīng密筹划布置之下,各地都已经有了分区域的“代理商”,因此这网络铺开的就极为便利,几乎只用了三天时间,剑南烧chūn就已经卖到了整个剑南道的边边角角。

按照李曦的要求,剑南烧chūn共分为四个系列,从低档到高档依次为:剑南烧chūn酒、剑南烧chūn五粮醇系列、剑南烧chūn酒鬼系列、剑南烧chūn黄金酒系列。

每一个系列,小到瓶子,大到酒坛,他都做了独到的设计,为了这个酒,他还特意带着人去过本地的瓷窑,联系了当地最好的几个画师,大量订做酒瓶,又在烧陶的窑上定了酒坛,也是专属的造型,独家订做。

酒瓶之jīng致就不用说了,那是赠品之一,自然美轮美奂,就连大量使用的酒坛,在还是胚子的时候就已经拿刻好的模板给压出了字迹和花纹来,便比如这里面的酒鬼系列,上面除了有本州刺史大人亲笔题写的一方剑南烧chūn小印和酒鬼两个大草之外,还额外的压出一首诗来,叫做: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坠。酒鬼喝酒鬼,千杯不会醉。

这种种奇思妙想,就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而光是这些,才只是开头呢。

从当初酒庄子刚开始建那会子,李曦就已经提出了一个买酒送东西的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