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意就是你卖国的时候就卖你自己那份,我们这份不用你来卖。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争吵的时间,曹汝霖这会子才后悔自己这边人太少,徐世昌变成菩萨后,自己就在唱独角戏了,可偏偏自己不是诸葛亮,没有舌战群儒的那份口才,所以就只剩下一个字了,累!
4月15日的会谈最终是不欢而散的,而在离谈判现场不远的金陵中学,李宗仁白崇禧他们正在和金陵中学生足球队进行一场友谊足球赛,最终由东南方面军高级军官组成的足球队以5:4的比分干掉了金陵中学生队。
李宗仁和白崇禧一身臭汗的走下场,然后一屁股走到场边,早就有机灵的勤务兵把水送了过来,二人喝了几口就忙着喘气。白崇禧有些激动的说:“德邻大哥,我记得辛亥革命那年我们也是在这里和这个学校的足球队来了一场比赛,不过当时我们两个还是教导队的学兵,没资格下场踢,只能坐在场边替大帅他们喊加油,没想到几年后再回来我们都已经是将军了,而且还能下场踢赢比赛。”
李宗仁想了想点点头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我还记得那场比赛是一场平局,最后还是大帅打进了扳平的球。”
白崇禧歇了口气道:“最新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东南方面军被撤销了,大帅也到了武汉,接下来的整个中国都要重新洗牌了。”
李宗仁似乎听出了白崇禧的弦外音:“健生啊,听大哥一句劝,咱们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大帅给的,所以咱们最好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老老实实的跟着大帅,他要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没关系的,你自己也知道大帅他可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所以你也别去瞎操心了。另外我听廖磊说你现在还扣着他手下一个营长不放,这是怎么回事?健生啊,我们现在都是将军了,很多时候要有肚量,不要小肚鸡肠,当时那个情况是人都会有情绪。一个营长,依着军法惩戒一下就是了,不要把事情做绝。”
白崇禧听了这话咬了咬牙棒子,没有再说话。。。
“中国的未来在于你们,在于你们年轻的一代人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里建设一座辐射整个中南地区,可以影响全国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国立武汉大学。我们会不断的拨款,不断的扩大学校的规模,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心。请大家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掌声,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乎所有的师生都站了起来鼓掌,这一刻,王振宇在这些师生的眼中不再是一个粗鲁武夫的形象,而更像是一个导师和智者。
对于国立武汉大学的设想,王振宇确实不是空口白话,在来武汉的船上,他就和一些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包括翁文灏就进行了交流,思来想去,还是要把高等教育当首要问题来抓。在王振宇看来,欧战之后,整个欧洲会出现一个萧条和波动期,中国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迎头赶上,将来再想超越就除非有制度优势了,但是历史残酷无情的证明,在此后几十年的历史中,欧美的制度确实是当前生产力条件下最优越的。而对于还有一年就要诞生的苏俄模式,王振宇出于对自身家族的痛苦记忆,一点兴趣都没有。
第271章后袁时代(五)
“啪。。欺人太甚”一张电报纸被段祺瑞愤怒的拍在了桌子上,然后段祺瑞就靠在太师椅上不说话了。
段祺瑞的亲信梁士诒、段芝贵、章宗祥、陆宗舆、徐树铮、曾毓隽、王揖唐此刻也都在书房内,目光纷纷看向段祺瑞。其中徐树铮是从徐州前线赶回来的,他到是深知段祺瑞的性格,所以第一个开口道:“段公,南方那边确实是得寸进尺啊,不过眼下的局势,咱们无论如何也折腾不起了。”
段祺瑞轻叹一口气,直起腰板道:“可是你们看看这条件,惩办复辟份子,梁士诒就没法再在国内待了。黎元洪北上任总统也就算了,熊希龄出任内阁总理,梁启超任财政总长,这么一来,就算中央名分留在北京,我们北洋还有多少发言权?更为可笑的是,居然还折腾出了一个什么国民政府为代表的地区性政府。那我们还能有什么?中央还能剩什么?”
诸人对视一下,都苦笑不已,段祺瑞的质问他们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段祺瑞发泄了一阵子后叹了口气道:“袁公的后事大家还是多费点心,现在咱们北洋啊,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再不齐心,那可就回天乏术了。你们都回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大家都知道这个南边的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得段祺瑞自己拿主意的,所以纷纷起身告辞,唯独徐树铮没有起身。
过了一会,段祺瑞才徐徐对徐树铮道:“又铮啊,袁公死了,华甫也兵败了,其他人无论谁我都指望不上了,只有你可以问问了,如果换你是我,眼下这个局面换你如何应对啊?”
徐树铮这才站起身来,小踱了几步后道:“芝泉公,对于南边的要求我们不妨全部接受,眼下的局势是,我们比他们更需要时间来重振旗鼓。如果再折腾下去,咱们北洋可就真的是一点希望都没了。”
段祺瑞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那具体该怎么办?眼下财税重地可都在南方了,就算一味拖延我们也未必能翻盘啊!”
徐树铮思索了下道:“咱们不妨就让他黎元洪出任大总统,内阁总理也给他熊希龄,这样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在扯皮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控制住国会,我这边已经在和日本方面接触了,他们答应只要我们宣布参战,他会给我们提供贷款和装备帮助咱们编练参战军。而一旦这些精锐的参战军编练完成,然后逮到他们自相残杀的机会,我们就可以大举南下收拾他们并最终完成统一了。”
“日本?”段祺瑞禁不住犹豫起来,别人不清楚也就罢了,他段祺瑞可是十分清楚的,在老袁垮台这个事情上,日本人扮演的角色可就不大光彩了。这些东洋小矮子一心就想着拖北洋的后腿,使之无法完成全国统一。而现在看来,就算是他们和徐树铮谈的这个什么参战军方案,也不过是为了加快中国的分裂而已,可是不和他们合作又该找谁呢?欧战已经打了二年了,传统意义上的列强早就无力干涉中国内政了。
想到这里,段祺瑞只能默许了,可他还是忍不住哀叹道:“与虎谋皮,与虎谋皮啊!”
段祺瑞终于点头了,黎元洪最终进京的日子也被定在了4月29日,据说这一天是个黄道吉日,利出行。
4月18日,《南京停战协议》在南京军事管理委员会处正式签署,并立刻见报,由于这个协议最终导致了南北分治局面的出现,所以该协议又被历史学家称为《南北分治协定》。
既然北洋这个大蛋糕分了,那么接下来南方的小蛋糕就好分多了。
蔡锷这边的病情愈发严重了,可是四川复杂的局面却使得他无法脱身去治病。而且王振宇也不知道出于怎样的心理,居然主动要求成立西南护**政府,并表示绝不染指西南地盘。蔡锷见王振宇是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就敬谢不敏了。
但是在闽浙的问题上,王振宇就采取了和西南完全不同的态度,一方面,王振宇开始调集四个师的兵力进驻杭州和潮州地区,在军事上威胁孙文等人;另一方面则又在积极和孙文方面接触,积极表达希望组建一个联合政府的强烈愿望。
这一文一武两手立刻就让孙中山原本就不团结的阵营分裂成为了两派,一派以陈炯明为首,主张建立联合政府,一派则以胡汉民为首反对,其实折腾来折腾去,最终还是要看孙中山这个总裁的意思。而这个时候孙中山已经携夫人宋庆龄抵达上海租界,但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4月18日,停战协定签署后,王振宇携夫人叶梓雯前往上海,不过他并不打算直接见孙中山,而是要先拜见另一位同盟会元老巨头,黄兴。
黄兴在这一段历史的记载中基本上就消失了,仿佛二次革命的失败使得这位辛亥革命的元老,同盟会的巨头从此看破红尘了一般。但是实际上,护国战争黄兴是参加了的,只是这一次因为身体等诸多原因,他没能一如既往奋战沙场,但是他依然在默默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包括为护**凑款之类的工作他都有在做,而他的长子黄一欧甚至还参加掩护蔡锷脱身的行动。
由于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黄兴也被王振宇派人提前从美国请了回来。而现在要和中华革命党这帮子人打交道,必然要借助到黄兴的威望了,虽然实际上黄兴并非该党成员(因为不愿意按照孙中山的要求宣誓而拒绝入党)。
黄兴的住处是杜月笙亲自安排的,直接住进了杜公馆,安全保卫也是最高级别,杜月笙和王亚樵都派了专人保护。虽然袁世凯死了,但是王振宇觉得很多针对革命党人的刺杀未必是袁世凯的所作所为,比如陈其美就是自己麾下的王亚樵做的,只不过政治需要嫁祸给了当时差不多就快咽气的老袁了。宋教仁的案子不是一直都悬而未决吗?所以保不齐就有哪个不开眼的革命青年就把黄兴这个革命元老当叛党分子给解决了,然后再说是北洋政府干的就是了。
王振宇见到黄兴的那一刻,并没有任何倨傲的举动,而是毕恭毕敬的向黄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岁月仿佛回到了炮声隆隆的汉阳前线,那个援鄂湘军第一旅的值班军官在向检阅全军的黄总司令敬礼一般。
黄兴看到自己的这个当年的老部下也变得激动起来,他一把握住王振宇的手道:“文正啊,文正啊,好样的,好样的,你是给我们湖南人长脸了。”
王振宇则十分谦虚道:“卑职也是侥幸,这次也是袁世凯自寻死路,惹得天怒人怨罢了。”
黄兴摆摆手道:“什么卑职卑职的,我现在是一介布衣,而你却是手握六省的一方大帅,你要真念旧情,就叫我一声老师,我黄克强脸皮厚也就愧领了。有什么需要老师为你做的,尽管开口。”
王振宇点点头道:“那好,老师,这次请您来,主要是希望在您的帮助下,尽快实现南方的和平,恢复经济发展。”
黄兴也不是傻子,他想了想道:“我这几日也分别见了展堂(胡汉民)和竞存(陈炯明),听说你是有意要在南方组成一个国民政府,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振宇笑道:“老师您是知道我的,我是个实在人,这事情岂能有假,不光是组建一个国民政府,我甚至希望组建一个联合的政党来执政。从而把湘桂粤赣鄂皖苏浙闽九省合为一体,共谋发展和未来,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这首先就是谁占主导的问题,而合作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需要有人从中撮合。就好比结婚,总是要有个媒婆介绍的。所以我希望由老师您来担任这个媒婆,促成这桩婚事,当然我也不会让老师做难,具体的条件上,我能让的尽量让,目地只有一个,复兴中华。”
“复兴中华?”黄兴感动了起来,思路似乎又回到了他刚开始搞革命的那段日子了。
黄兴站了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走了几步后道:“好吧,这个事情我扛下了,我明天就去见孙文谈谈这个事情。但是文正啊,两党合为**绝非小事,具体的方案我的意思你还是得拿出来,看看大家的差距有多大,这才有的谈啊!”
王振宇笑着点点头道:“这个老师放心,方案我已经有了,如果孙先生有这个心,我们甚至可以把他请到杜公馆来一起慢慢谈。”
黄兴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我最近身体不太好,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现在回想当初革命确实是破坏居多,建设居少。如今袁世凯倒了,是该我们建设的时候了。”
王振宇大致记得黄兴和孙中山一样,都是死于肝病,所以他还特别吩咐杜月笙给黄兴安排了外籍医生检查身体,以求尽可能的延续其生命。只是外籍医生检查之后表示已经是难以根治只能静养了,王振宇对此也是十分遗憾。
“那就有劳老师您了。。。”
第272章合党
黄兴的出面最终促成了孙中山携夫人一起搬进了杜公馆,这让杜月笙这个上海的流氓大亨觉得很有面子。而无论是黄兴还是孙文不是会党出身或是和会党来往甚密,所以对住进杜月笙这个青帮流氓大亨家并不介意。这点从同盟会成立放在日本黑龙会总部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给后来记录和回顾这段历史学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尊者讳,没办法,大家只能把杜公馆无情的从历史教科书里给摘了下来。
仔细算算,这居然是王振宇第一次见孙中山。
一身得体的西服,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有些叫人担心,隶体“一”字的胡须却透着一股子精神,看来最近的胜利让他的日子过得很愉快,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更是彰显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不屈。
但是这一切都是表象,王振宇不是后世那个落魄的大学生了,在这个时代的磨练已经让他不再会犯以貌取人的错误了。
对于孙中山,王振宇从内心来说是极度排斥和厌恶的,不过这个排斥和厌恶的产生是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的。很小的时候,在王振宇的心中,这位国父是伟人一样的存在,后世阅兵时国父的照片都会出来,无论是海峡那边都一样。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关于这位国父的负面内容终于和红太阳一样被暴露了出来,在王振宇的心中,孙文渐渐变成了一个无耻下流的代名词,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甚至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的象征。这样的居然是国父,难怪都到了21世纪中国人的道德水平还低于世界同期水平。
而这一点在王振宇看到年轻貌美的宋庆龄后就变得愈发明显了,你孙中山也是胡子拉碴一把的人了,人家宋庆龄的父亲对你的革命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的,和着最后还的把女儿也捐献给你?想想宋庆龄晚景的悲剧(父母的坟墓被破四旧,外甥女被工农干部奸污至死),孙中山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孙中山从政治作为到人品都是一个让王振宇感觉到不耻的存在,只不过王振宇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心中,孙中山的政治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起码在这上海,没人不知道孙大炮是谁,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王振宇是谁!
所以王振宇依然是面带微笑,十分热情的同这位革命先驱握手,这也是王振宇的一个优点,他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后来变坏而否定这个人的一切。至少就推翻满清而言,孙中山是有历史贡献,至于后来沦为权力的奴隶,貌似整个同盟会也没几个人能幸免吧。如果不是后人非要把孙中山圣人化,王振宇或许还不会觉得孙中山有多可恶,毕竟孙中山在很多方面还算是很厚道的,至少相对于那些无耻之徒而言要虚伪的多,也要好的多,大致可以归属于**无量,**无胆一类孙文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这个只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实在是年轻的让人妒忌啊。青年军在这一次护国战争中展现出的不单单是战斗力,更多的展现了他们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和后勤保障能力。这样的军事力量最终让许崇智这样的虎将都站到了主张合作的那一面去了,不然单单一个陈炯明闹小孩子脾气还不足以影响孙文的想法和决策。
“文正老弟果然是年轻有为,听说你是克强的学生,那也就算是我党同志了”孙文一幅长者的模样。
老子什么时候参加过同盟会或者是中华革命党啊,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这个孙大炮果然是善于拉关系。王振宇心中暗想道,脸上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