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134章

一品富贵-第134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宋九无可奈何。

就象他正店与客栈里一样,我没有开赌局,但有客人来赌博,正店与客栈也不排斥。顶多防止服侍的婢女与大伯在中间做手脚,禁止任何客人给小费。收钱也只是收赌具钱,为了防止作弊,一般大赌必须用新纸牌与新麻将,这个必须要花钱买。但正因为顺店与客栈的这种性质,还有它们的收入多,不会在意赌博一些输赢钱,它们背后有诸多衙内,不怕有人来找麻烦,砸场子。花样又多,所以引来许多赌客,有的赌还赌得很大,一天一夜几千缗钱输赢。输掉的沮丧离开,赢家开始在里面醉生梦死。

正店与顺店未拿好处费与小费,官员也拿顺店与客栈无可奈何。

毕竟这是一个法律不完善的国度。也不可能完善,第一个会要赵匡胤的命。他能让律法完善吗?

看着这些喜气洋洋的黄牛,宋九只能无语问苍天。然后将诸衙内召集,商议今年计划。

宋九讲了几件事,第一件事他计划还是出现失误,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听到后衙内一起大笑。人多也不好,不过正是人多了,赚的钱才多。当时未开业之前,认为顺店常座只能坐满三分之一,客栈只能住满四分之一,这是为将来做准备的。实际开业后。顺店与客栈平均起来均超过一半。这个账目他们不会查的,也查不起来,可每个月管事会共同复算一遍,以示公正。收入都知道,让人惊讶万分的收入。

但他们只看到钱,宋九却看到一系列的问题,人多了。不能再象以前那样设计,河洲面积不小,近四千亩,关健一个码头,一个住宅区就占据了一半多的面积。若再象以前那种设计,就是眼下的人流量。也会出现麻烦。因此道路必须拓宽,普通商业区东边还要有一个小广场,游乐场造了一个大黄鸭,小广场上弄一个唐老鸭。

奉年过节的,可以请一些艺人来表演,至少进不去游乐场,游客也能玩得开心。而且游客多。商业区也要扩大一部分,瓦子也不能弄成小瓦子,必须要扩大。其他地方没有空间挤压,只能往住宅区挤。

许多衙内一起笑,最好将住宅区拿掉。宋九摇头:“不能拿,没有居民,将来必是不妥。”

居民是不能少的,还要在河南想办法。但现在不能说,甚至未来几个作坊全部要迁移,事儿多着。

这个改动不会很大,就是一些移载的花草树木要随之重新移载。宋九又说了第二件事,高档的商业区暂时不能建设,那个要等,甚至等到南汉。如今宋朝并没有优良的海港。也许未来在密州建市舶司,也就是在将来的胶州湾,但现在没有。主要的外番港口还是唐朝时成立的,泉州、广州与杭州。然而普通商业区能建设了。以及那个歌剧院,还有南边一大排阁楼,那是给各个名行首准备的,赌有了,娼业还没有跟上去。不指望它赚钱,但是人气必不可少的项目。

扩建早晚的事,但宋九要说的事就是放出五万缗钱契股,一万缗给两河百姓,四万缗钱给诸衙内。以现在三个项目所赚的钱,足以将两个项目建设起来,但钱太多了,放一放,大家眼红就会好一点。

宋九说出来,有一些衙内还是不舍的,赚钱了,一放就是钱。但不得不承认宋九说得对,而且早先也说好了,宋九有经营权管理权,这是协商,自己不同意,宋九偏要这么来,大家也没有办法。均摊不按契股多少摊,而是按户数摊,两河一万缗契股由宋九来处理。余下的交给诸衙内分摊,做人情。

符昭寿问道:“那如此,我们四月份岂不是可以分钱了?”

“没有意外,大约能分到一点,今年分得还不多,明年分得会更多。这个要你们看,如果是提前将建设成本垫付下去,估计分不了多少。若是将建设成本从五月份起,用利润抽取,大家会分一点。但契股比例也随之稀释。”

“稀释了?”

“成本摊下去,就算是你们的投资,外加这五万缗钱。若不摊下去成本,从五月份起,必须将这五万缗也计算在内。一是稀释,二是账目比较难算,弄不好还会产生纠纷。当然,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五万缗不多,但我的是二十万缗钱,这才是恐怖的数字。你们想好了。”

“九郎,你的也太多了。”几个衙内上来将宋九围着,一个个争吵。

“你们不要吵,我算一笔账给你们听,首先这十个月我交了多少税务?再者,你们天天要我去顺店请你们的客。年底我请你们,你们想想会办多少桌?”宋九道,他不能说是潘美的要求,而是说衙内天天吵闹没办法,才去顺店请客的。然后宋九掰手指计算,会有多少衙内来,会有多少乡亲们来,会有多少学子来,潘家那边会有多少亲戚过来。越数越多,诸衙内一起汗滴,韩庆雄张大嘴巴说:“这么多啊,得花多少钱?”

宋九手一摊:“天知道。这是今年我的最大开支,平时试验花掉多少钱,你们也有数。到明年,太学如何建设吵得不行,但我不想书院再吵,这个钱不能由你们来拿,我要垫付多少也不大清楚。这又是一笔开支。这个钱越赚越多,眼红的人多,包括大臣。”

早先宋九就说过,大家不相信,现在心中有数,不得不信,宋九又说:“因此我除了交税外,还要不停地明处暗处掏腰包给朝廷,大臣才不会说话,你们才能心安理得的分钱。诸位,还眼红否?”

一起缄默了。

“但有一条,你们的钱最好省下来,未来那个金铺开张,才是真正的聚宝盆,要的本金会是惊人数字。想要契股不被稀释,到时候必须手中有钱。”

“九郎,说一说金铺吧。”曹璨说道。

“佛云不可说,快的,几年后你们就知道了。我再说最后一件事,游乐场开张许久,我还是看到一些毛病,有的机械必须要重新翻修。这是其一。其二项目还是少了,游客一多,大半时间在排队。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新项目,你们看一看。”

增地皮是不可能了,南边是客栈,东边是虹桥,西边是码头,北边是汴水。只能因地制宜地增设,天上地下水中。一个恐龙展览馆,说不定未来还能从巴蜀那边得到几个恐龙化石。这个在土山地下。地下未来还有,打通两个地下通道,用木架支撑泥巴,然后将钢丝混凝土管道搬进去,再将泥土夯实,木架抽走。两条皆弯弯扭扭长达一千多米,一条里面一点灯光也没有,人在里面走,有一些机关,一些毛茸茸,或者粘滑的机关,不时地碰游客的身体。里面再布置一些暗室,让仆役在暗室里阴森森地冷笑,或者哭泣、叹气。不象外面那些刺激性游戏。但无穷无尽的黑暗,加上这些机关与哭笑声,也是很吓游客的。还有一个通道是地下暗河,里面再买一些钟乳石,布置一些灯光,营造一个地下洞穴景观。客人划着小船,缓慢从里面通过。

土山上还有景观,这是早准备好的,依着荷花湖,土山上去年就移载了大量桃树,梅花,还有菊苑,这是景观,另外就是一些灌木,今年开春后渐渐长起来,剪成两个迷宫。

大筒山土山西侧又建设一个钢筋混凝土搭建的高台,高台下方搭建一个个跳板,距离并不远,跳板上有钢索相连,人在上面跳,跳板会轻微晃动。在下面没事,跳到上面,近四十米,有那个高度,人就会产生恐惧。下面再铺各种吊兜。防止人害怕,未跳好掉下去。高台与土山顶部有一个十几米的跳板相接,实际人在上面走,往下看本身就是一种刺激,甚至会害怕。或者从跳板上去,或者从土山上去。然后高台上两道滑梯,山上一道滑梯,三道滑梯交织在一起,这个项目叫云中漫步。

在湖中又建一个项目,先将一个湖泊封闭,水抽浅,沿着河堤建造一道高低不平的水中堤坝,有的会在湖面下,有的在湖面上。外面是钢架,罩上两层密封的厚琉璃窗。只在水面上的部分设置一些缝隙,留作呼吸空气与热胀冷缩用的,万一出了事故,人能迅速逃上去,保障安全。下面铺木板,因为堤坝是建在水中的,又窄小,人在里面走,就象在琉璃罩中行走一般。大部分是在水下面,平时仆役在附近喂鱼,游客能时不时看到大群鱼儿游过来,在琉璃窗前游动。

这几个项目建造起来,能同时容纳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那么天一好,到处排队现象会进一步减轻。对此大家没有异议,虽花一些钱,游乐场会更吸引人。宋九又说道:“因此必须从元宵节过后,必须停止营业三个月时间。”

“停业啊?”

“一旦施工,场面会脏乱,而且游客不小心,会发生意外,不能看眼下。就是以后,说不定大维修时还会停业。”

“停业三个月损失多少啊?”所有衙内一起惊呼起来。

第二百零三章佘太君(上)

“没办法。你们自己去游乐场去看看,或者换作你们自己这样排队,舒不舒服?”

“那还能分多少钱?”

“第一年就未打算分钱,效益出忽我的意料,才有分钱二字。要么以后扩建,眼下先凑和着。”

这当然不妥了,以后扩建,就是成本。他们契股也会被稀释,无奈,只好咬牙同意。大家商议好了,现在就要准备。实际停业造成的损失很大,连带着包括顺店与客栈生意都受到影响。

元宵节到来,赵匡胤看到天下太平,特地下诏将元宵节扩为五天。这也能看到皇权的作用,过节过几天不是古来传统说得算,而是皇上说得算。但另一边告示贴到附近各州,游乐场元宵节过后停业扩建了。京城的百姓来回走一遭问题不要紧,远处的百姓过来走一回,又没有玩到,会叫冤的。但前面告未贴出来,后面门票让黄牛倒成三倍价。

诸衙内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但又发作不得。

宋九开始带着学子忙碌了,如何设计,计算,等等,必须在这半个月内安排下去,随后他就要离开京城下去。

两个博士在学舍里叹息:“九郎,今年又打算什么时候毕业?”

“今年是不可能了,明天开春毕业吧。不过到了明年,可以放出很多学子。”

“到了书院不能这样下去。”

“书院我还没有听到消息,若建,也要到明年才能建设。那时候李柱他们渐渐能成为我真正的帮手。正规学子是三年制,不会耽搁这些学子。实际燕博士,张博士,那样虽不会耽搁,实用性跟不上去,学两年都未必与现在学一年相比。我还在为此事发愁呢。”

几年薰陶下来,两个博士思想也渐渐开明起来。甚至将这个实用课反应到国子监里面。

太学虽拖了一段时间,夏初肯定开学,但如何教这些衙内们实用课,一个个大儒们却在发愁。让他们教论语诗经行,实用课哪里懂?这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先开着,然后做比较。

宋九又说道:“不过书院也快了。那是书院,想来你们地位不会差,副山长差不多吧。”

两个博士闻声一振。

但现在几十个三级年学子依然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助手。

很快二月到来。

二月二还是一个小节,但宋九说走就走,还买了两匹马,带了李柱、秦娃子、王魁、苏小浩四个学子一道做过帮手离开。他们跟过去是协助宋九测量计算的。

潘惟德兄弟也随着离开。田氏意思宋九终于明白,实际看着几个儿子闲在京城,每天没事,东跑西窜,田氏看不下去,从潘美那边听说自己下去看是真看,吃了一些苦。于是让两个儿子也吃一些苦头,磨一磨,比在京城里逛大街好。

来送的衙内众多,越来越贵。

至少宋九做事做得漂亮,例如这次放出部分契股钱,不放也可以。但放了,大家伙儿一起来发财,这让诸衙内感到开心。但与范仲淹那个越来越贵不同。那是清名,这是利益绞织的关系。同样是贵,可贵的性质是两样。

订亲了,不需要遮掩,宋九好不容易看到潘怜儿。

潘怜儿穿着一身单薄的春衫,从车上走下相送,一人给了一个平安符。来到宋九身边说道:“若是以后成亲……我也随你一道下去。”

“这个不用了。到时候不要说你母亲,你两个哥哥也不放过我。但也不要听你母亲的话,偶尔出来走一走,对身体有好处。呆在家里不动。缺少锻炼,对身体健康没有利,”宋九忽然想到她未来那个短命的妹妹,大宋的皇后,说道。

“嗯,你下去也要注意自己。”

一行七人上马飞奔。

这七人只有宋九拿到出差费,其他都是宋九掏腰包的。

先看牧监。

此时与彼时不同,彼时宋九挂着巡察使的身份下去看,也没有官员真当成一回事。这一回没有挂着巡察使身份看,各州县官员没有一个敢慢怠的。而且宋九是太常博士时就敢抹王全斌面子,况且现在是工部员外郎三司判官。那是没有外放,只要不犯大错,这个职务一外放就是大州的知州。若是再磨勘几年,回到朝堂最少是三司三部正使。若是有一些功绩,那非是正使,以皇上对他的宠爱,什么桃花的,有可能就是三司使,甚至枢密副使,说不定是参知政事!

那个敢得罪,宋九也没有麻烦他们,也没有空麻烦他们,他下来是看的,而且看的地方还很多,那有空与他们应酬,甚至一路属于他的公使钱也没有怎么挪用。

看了牧监,随后驰向关中,自关中看过后,迅速跨过渭水,驰向延州。有时候是飞奔前进,有时候停下来,而且停的地方很古怪,多是荒山野岭。然后看山看水看草,甚至看土壤看河流,还与当地老农交谈。

然后驰奔绥州,这里属于李家的地盘,不过李家现在没有背叛宋朝,还是诸候王,但是臣属宋朝的,甚至还会适度出兵相助宋朝,牵制北汉兵力。但朝廷接到消息,还是感到很意外。

往绥州去,这些地方虽名义是已成为宋朝的领土,包括夏银灵等州,不过宋朝并没有辖治力,实际自延州开始,宋朝控制能力很弱了。赵匡胤想不大明白,为什么一个牛,要往北方去,难道从北方买牛?便将诸臣召集,包括退休的老宰相王溥。

老王是好同志,他父亲更是好同志,王溥父亲王祚是一个能吏,石敬瑭朝负责盐铁,刘知远时的三司副使,后周时疏通了长达三百里的通商渠,使淮河许多地区免遭水害。一个水利专家兼财政专家。

王溥为北宋宰相,有客人来拜访王祚,王溥是儿子,只好站在边上侍奉。他是宰相一站,那个客人敢坐,于是王祚就说。这不过是猪狗而已,大家没必要为他站起来。

赵匡胤也不敢骂王溥猪狗,但老子骂,王溥怎么办,只好唯唯诺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王祚是左将军卫上将军,王溥就让老子退休。王祚操起大木棍就往儿子身上砸,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

老头子老当益壮,干劲未减,但这事儿传出去有些不妥。毕竟儿子也成了小老实,于是改称,我是说臣衰老,本当致仕,然君恩未报,不敢乞身田里。

老头子干劲不减,是良吏。王溥性格温善,人缘广,本来父子俩是完美的大臣,但正是因为这个完美,又是前周故臣,赵匡胤反而不大放心,将王溥拜为太子太保罢相,才五十岁不到。

罢了相。赵匡胤安心了,每有大事,偶尔也将范质与王溥喊来咨询,范质死了,只有老王了。

君臣谈了一会正事,赵匡胤便问大家:“宋九去了绥州,又向府州方向出发。是何用意?”

“难道他是想买牛?”王溥道,然而摇了摇头。

西北盛产牛马羊,也多运到中原,当成肉类销售。但作为耕牛不值了。仅是一路所需的人工与饲料钱就不止三缗钱,如何销售?

赵普脑子灵活,在脑海里浮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