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163章

一品富贵-第163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孔守正带着佯逃的宋军返回,加入战斗。他部下多是步兵,但一加入,让契丹人终于崩溃,一个个向回逃去。何继筠大喝一声:“追。”

又扭头对何承睿说道:“带盔甲脑袋向陛下报捷。”

不然来不及。

何承睿用刀砍地上的契丹人脑袋,带了几十个人头,回去献捷。宋九看着他在忙活着割人头,看不下去,也带着郭大追赶下去。一路杂七杂八的倒下许多尸体,有契丹人的,有宋人的,但宋人的少,八成是契丹人的,一场大捷是有了,可是场面十分血腥。宋九有时候闭上眼睛,由着大黑载着他往前跑。

出了石岭关,孔守正还继续带着手下追赶,何继筠却停下,开始打扫战场,收押战俘,救治伤员。看到宋九来了,他仰天大笑,说道:“如何?”

孔守正还在追,快到中午了,宋九起疑,诸臣也起疑,一起朝北看。赵匡胤实际也不大放心,终是契丹人,就站在北台上向北看。

正午稍过,也能算是正午,一骑自北来,侍卫将他拦住,问何人,何承睿答道:“我是何继筠之子何承睿,向陛下献捷。”

诸臣一个个面面相觑,赵匡胤也大乐,胜了就是自己的神机妙计。

实际他这个后果很恶劣的,以后有好几个宋朝皇帝想学习之,弄得前线将士头痛万分。

这一战因为宋九无意中的加入,战果辉煌,击毙近两千多名契丹兵士,俘获一千余人,包括排阵使王破得,武州刺史王彦符等两个刺史。但也不能全是契丹人,其中一半是幽云境内汉人。

这让宋九很担心,这打来打去的,别将玉苹的父亲给弄死了。这是武州朔州境内的契丹兵,一旦出兵河北,玉苹父亲肯定要披挂上阵的。战斗结束,最抢眼的就是孔守正,他带着兵马追击了三十多里,这时候慢慢就追不上了,这才调回头抓后面的俘虏。契丹主帅南大王沙相公让他追得失魂落魄,带着手下,一路风声鹤唳,逃出雁门关,才停下脚步。

实际宋朝不知道契丹国内形势,否则这次何继筠放开手脚追敌,收获会更大。但也能看到一些,若是宋军大败了往往就全军覆没了,逃不了。但契丹人败到这种地步,损失不足一半。见好就收,宋九等将领押着俘虏与缴获的武器辎重。返回太原城。

赵匡胤没有大喜,反在帐中暴跳如雷。

北汉以为契丹来援。有持无恐,赵匡胤将人头也摆了,俘虏们也押在阵前亮相了,这一回好投降了吧。仍然不投降。

于是攻城。

这几天投石机不知砸死了多少北汉兵士,但砸死最多的是无辜百姓,兵士躲在墙垛后面,死亡数量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多。四营同时出动,开始进攻太原城。

但这时北汉人却将宋军投入城中的石头搬出来。反过来用这些石头守城。攻打了一天,宋军伤亡惨重,赵匡胤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左神武统军陈承昭献策,陛下自有数千万兵在左右,胡不作之。

赵匡胤让他说得一愣。

陈承昭指着汾水。

赵匡胤大笑,那还能不明白。宋九未反应过来,赵匡胤开始下诏了。命官员将太原诸县郊外农民一起驱逐到城下,筑长堤壅汾水。然后让宋九带着学生察看测量。

宋九会意了,叹了一口气,这一淹城中不知多少百姓又遭了秧。

但不得不听从命令,而且这该死的战争早点结束吧,否则死的人更多。

不能先填汾水。而是从两边开始,东侧长堤加高,利用由高往低的地形,抬高河堤,又于城南建河堤。不可能将所有太原南城墙一起淹没。但由于地形。城墙也高低不平,例如南城门一带地形就很好。往西去又很低。淹的就是这段城墙。

量出高度。两边堤坝建起来,再塞汾河,决开汾堤,囤高水位,水就漫向城南,直到将城墙淹没或冲垮。赵匡胤下诏造小船,准备乘船入城。然后又将宋九召进中帐,说道:“好炸城墙了。”

“陛下,不是开始壅堤了吗?”

“能不壅堤最好,否则就是攻破太原城,百姓死得太多,也有伤天和。”

“喏。”宋九来到北营,是曹彬的大营。

也是老朋友了,曹彬说道:“小九,做得不错啊,这一役你也有功劳。”

因为是赵匡胤手指策划,无人敢说,实际宋九有着完善之功,但他能与赵大抢功吗?宋九也无所谓,论功他的功很多,不在乎这个军功,也不想要军功,不是好事儿。

宋九在测量,赵赞在堵晋祠水,四月水大,风谷河水堵不起来,水流量太大,但从西边切断了。

不过城中显然也得知消息,兵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在里面也挖了一条壕沟。曹彬问宋九:“行吗?”

“曹将军,它非是万能的,不过暂时想破解,够太原城中忙活一段时间。你看我手中的图。”宋九将图递给曹彬看。城中有两法对付,一法是引水注壕,那样泥土会潮湿不堪,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壕水会涔入地道,不过那样城墙也有危险。受潮了,城墙基不稳,不用火药,也可以用撞车将城墙生生撞倒。因此只有第二法,它的爆点在城墙下,派兵士伏在壕沟上听,若有动静,用长矛刺,能将兵士活活刺死在地道中。不得不承认,人们对战争接受能力很快的。

然而还有办法,就是听,这么长的城墙,城头要需要人手,城中需要人手,能派出多少兵士倾听。因此可以将地道挖斜。但还是有办法对付。

主要它的优势不明显。

或者明显了,宋九不愿去想,无他故,头号大敌是契丹,就是西夏,也是以野外作战为主,研究攻城术弄不好反成了自家祸害。

曹彬看着图样,问:“这样若计算会很麻烦的。”

“不然我何必弄出三角函数?”宋九说道。有它在手中,直线与斜线有什么区别?

这个曹彬不懂了,而是看着太原城道:“这个城很古怪。”

说它高大坚固,或者地形险恶,他也攻破过许多城池,有的城池虽不及它高大,比它还险恶,说北汉兵强悍,也不是,但两者一结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都折腾到这份上,城中仍不投降。

挖地道工程也不小。

五月就到了,宋九心中委实放心不下,在军中吃了很多辛苦不提,家中那摊子事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就听到另一边的捷报,也正是宋九担心的事,契丹人也懂围魏救赵之计,一路分兵河东,一路分兵河北。韩重赟拜见赵匡胤,赵匡胤也说了策略,契丹人深入,必从定州来,于嘉山经过。契丹人真的从嘉山经过,韩重赟严阵以待。

契丹人抬头看到无数旗帜,大骇,这时代战争一旦让对方知道行军路线,种种布置之下很危险的。就象薛仁贵与论钦陵在大非川躲猫猫,薛仁贵一直找不到论钦陵的主力部队,可是薛仁贵主力所在论钦陵一清二楚,最终结果薛仁贵大败。韩重赟挥旗痛击,契丹又败。此战出现一个小将,李汉超的儿子李守恩,领着数千牙兵随后追赶,击毙多名契丹兵士,又擒获了许多头领。其父李汉超更是良将,他还有一个好朋友,叫马仁瑀,也就是王继勋要干掉的那个大校。这次马仁瑀将会做出一件更了不得的事,由是李汉超与马仁瑀反目成仇……

还有一点宋九也没有注意到,那就是真正产生杀伤力的非是韩重赟主力,他起的是击败作用,当然功劳最大,只有击败了才能杀伤。然论杀伤力是李守恩的部下,又是骑兵!

契丹东西两路大军全部击败,宋九听着战报,先是担心玉苹父亲,接着心中疑惑,杨业非是他记忆中的杨业,契丹更非是他记忆中的契丹,难道宋军强大如此?

第二百三十一章王者之城(中)

契丹是否强大,马上检验出来。

宋九仍在做地拨鼠,且时不时的跑去管理后勤,没事,论一心多用,赵普都自愧不如。

天气越来越闷热,郭大与胡大在不远处抬着杠。胡大在石岭关南骑着大灰,提着朴刀,要去杀敌立功。何继筠不大好说,不要说杀敌,先将骑术练好吧。知道此人在宋九手中很重要,还派了两名侍卫保护着他,当然一个敌也杀不着。但万一宋九出事怎么办?

何承睿也问过宋九。

郭大来,何承睿能想明白,那是宋九的家仆,专门当宋家保镖的,胡大不同,他不仅管着琉璃作坊,同时替宋九管理着河洲施工人员。

宋九解释了他才明白。

为什么重用胡大,人讲义气,懂得感恩,不象许多人养得不好就成了白眼狼,有威望,以前做过行头,有一定的组织经验。但那还是苦力行头,笨拙原始的一种组织,非象军队,管理更严密,带过来就是让他看看世面,同时河洲上现在还有一些厢兵,这些兵皆是朝廷挑剩下来的厢兵,老弱病残,或者胆心怯懦,不过他们都是兵,有少数刺头儿。胡大来了前线,镀一层金,多少能震慑他们。

不仅是他力气大,在军队里力气大管屁用,力气大的勇士不要太多,就是力气大,一个不行两个来,两个不行三个来,武松也放趴下了。

听着郭大的絮叨,胡大郁闷万分。

宋九笑了笑。继续坐在草地上计算着数据。这时赵匡胤带着诸臣来到他身前,一起施礼。

赵匡胤图凉快。光着大脚丫子,久违的军旅生活,估计他心中还蛮高兴的。宋九看他的大脚,赵匡胤也不以为意,说道:“天气太热,朕刚才下河洗了一回。”

手一挥,太监过来替他穿鞋子。

又问道:“什么时候可以炸城墙?”

“最少后天。”

“尽量快点,契丹又派大军过来。这次兵力多,一旦倾国而下,朕将进退维谷。”

“喏。”

太监替他穿好鞋子,赵匡胤站在山坡顶上,眺望着城中,吕馀庆说道:“自此小城将无存矣。”

虎炮威力巨大,将太原城杀惨了。在两百多米内,可以任意发射巨石,石弹能达到十石以上,若减少到一石,最远可以达到六百多米。但太原城大,南北长达近九里。东西长达近七里。投石机也不能放在城墙下发射,也防止城头上的弓箭劲弩,一般放在一百步开外,抛向城中最远能达到五百米,能产生杀伤的是四百米。因此海州刺史孙万进围汾州。先用虎炮试射,一炮就射到城中心位置。几炮射过后,汾州投降。宋朝再出偏师围岚州,岚州刺史赵文度不顾母亲还在太原城里,看到虎炮几乎将全城笼盖,没法打了,献城投降。史上用投石机逼降敌城的战例很多,最有名气的就是候君集破高昌。

这些战例都有许多缺陷,第一个就象宋朝这样,对城中形成绝对优势,围住了,投石机慢慢抛,若是对付契丹那就可能会危险了,你在围城,他那边调动大军,到城外与你野战,说不定城中的守城将士配合,里外夹攻,能放心慢慢抛吗。

第二必须要带着随军能工巧匠,就地制造,这时间也很长,想要对城中形成危胁性的数量,可能会制造几个月时间。

第三就是笨重。

虎炮不同,它也笨重,可比原来好得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分装,庞大的炮体一拆几部分,大部分地方都能运过去,迅速组装起来,立即就能派上用场。

太原城广大,无法笼盖。但想要守住城,在虎炮打击下,城池东西南北间距皆不能低于一千五百米,才能挤出一份生存空间,得以保障生命安全。这样的城池并不多。

若是不怕外援或内部突击出来,九成以上的中小城池以及堡砦,包括当初的灌口寨在内,皆可以对其妙杀。

而且它又不象火药,涉及到复杂的铸就技术,以及钢铁,想要仿造十分困难。

但这是太原城。

有虎炮还不行,大家默默地看着城内,城墙边上到处是瓦砾一片,几乎没有一栋完整的房屋,不仅是石弹,还有弓箭,账目从宋九手中经过的,仅是伏虏弩发射出去特制的劲弩就达到三十多万枝,普通弓箭五十多万枝,太原城还是城。

有时候宋九看着太原城,看到百姓心中觉得凄惨,想到他们的顽强,又觉得可恨。这样打下去,死的人更多。到处缺人呢,还没有到人命不值钱的年代!

快点结束吧。

可接下来才让宋九明白什么叫惨烈。

第二天出了壕沟,也就是护城河。当初为将两河填充,死了许多兵士。但还不行,只是两风谷风与晋祠水填上,让它们向南向东而去,还要填,不然一落雨壕沟里又会积水,而且敌人随时能掘开河堤。因此又发太原附近百姓掘土填充,这是你们的百姓,看着射吧。但下面是爹娘老子也不行,不能让城破掉,城上兵士照样射击。宋军射来的箭支足够他们用了。北面主帅是曹彬,杀心不重,看老百姓可怜,在下面放箭投炮掩护。还是死了许多百姓,几乎填起来一半。然后打上木桩,用来做地标的。

也必须要填,杨业掘护城河掘得深,不可能让地道挖得比原来护城河还要深。

说它有用,事后看上去也没有派上用场,说它没用,但真有用了,最大的作用就是时间,赢来了十几天宝贵的时间。

见到新泥,又打到木桩。再经过计算,这个误差几乎小到不足十公分了。人在下面挖。宋九也只是在远处量量角度,影子,就算出来,随行大臣中有许多文臣的,一个个以为是神算,这太厉害了。宋九摇头,说道,再过一两年。我学子当中最少就有二十人能做到。不懂了就奇怪。

城中也不懂,可城中有城中的办法,宋九要挖地道,太原城才是挖地道的祖宗,特别李光弼那一战,当然地点不同,那是在东城区。也就是汾水河东岸的废城。但是太原城的历史。

出了壕沟,离城墙很近,战斗开始。

城中有城中办法,明是挖壕沟,实际每天夜晚漆黑一团之时,挖了数条地道到了外面。都是佯装。城外正大光明的挖地道,实际挖的是斜道,有的角度还很大。城内挖壕沟,实际也在挖地道。

又在里面搭建了木撑,士兵在里面倾听。宋人来了,也不作声。快到捅破时,长枪刺了下去,随后将泥土掏空,全副武装地进去刺杀。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

曹彬大怒,从东西两营借来虎炮,向城中倾倒,又拿兵士用伏虏弩以及原来的劲弩压着城头火力,派兵士从上面将地面挖开。然而里面的人早就撤回去,将泥土堵上。还可以挖,但是几条地道大约方位北汉人全部掌握了,安心地呆在城墙内用长枪扎就是。

还有,有一条角度几乎达到七十多度,临近风谷河水门的地道,北汉没有想到,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宋九就带着地图来见赵匡胤。他也苦逼无比,那想到北汉人如此强悍,就这一条地道,大约北汉人想不起到,让地道成功通到城墙下面,火药也放好。是等再挖几条,还是先炸开再说。

“不能再等,”赵匡胤道。

那就开始。

这天是端午节,双方都没有过节的气氛,暗流涌动,早霞带血。宋九指挥着,兵士将防潮竹筒里的引信点燃。这次宋九又做了改进,非是棺材,而是一个大炮仗,灵感还是来自炮仗,有的孩子胆子大,拿着鞭炮的尾巴放,为什么没事,因为下面塞着火。火药爆炸,冲力向前。当然这样做很危险的,若是下面泥土塞得不严实,就会向后冲,手就炸着。

因此是长筒形,外面裹着两层铁皮,使气压腾开的冲力绝对向上。

一会儿,一声巨响传出。

高大的太原城墙摇了几摇,一下子趴了下去,出现近达十米宽的大豁口。

城中许多人对杨业怨怼,认为杨业屡战屡败,被宋朝打得草木皆兵,这一刻,绝对没有任何一人再有这样的想法。

曹彬喝道:“冲。”

这么大的豁口出现,不亚于打开了城门,然而这时北汉兵士居然组织起来,宋军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