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潘怜儿去。潘怜儿两个嫂嫂无言,心里只是想,若是夫君也纳了这样的小妾。自己会不会与她们发生矛盾?
一妻一妾依依惜别,她们是汴水河畔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京城迅速传为佳话。
玉苹又开始劳碌。
宋九让她学会放手,她哪里能放得下心。
而且诸衙内又很想看一栋几万缗房屋如何卖出去的。似乎很有可能了,去年各商铺租金整整涨了两倍多。租金一年达到十二万缗多钱。其中有几家面积大的位置好的,涨到了两千多缗。而其面积也不及未来那些建设的一半,也就是其售价仅是其十年的租金。并且最忙碌的时候是秋税上来,夏税也重,但远不及秋税,最好在春夏将大部分建设安排下去。否则到秋后役户替朝廷搬运秋税,劳力会出现不足。因此一起不急着分红,又将钱拿出来,建设河洲。
这次扩建的后果,若建设好了,除了那些化为役户的厢兵外。几乎所有劳力将一起塞下去。甚至包括役户的妻子在内,一起有工可做,薪酬还不菲。
所以宋平看着南方,包括许多仆役在内,认为哪里是天堂。
天堂的门是如此的接近,可那扇门却对他们永久地关上。
再加上管事垂涎他妻子的姿色,于是宋平决定逃跑。夜色到来。还有昏昏的光亮从河洲那边打了过来。有薪酬,可太低了,在京城生活不易,什么都用买,因此这个茅草棚里并无余资。
夫妻二人只打了两个小包,也就将家产收拾完毕,宋平抱着儿子宋思九,一样姓宋,他很思念,现在无论思不思念。都是一个过去式了。他轻声说道:“娘子,可准备好了?”
他美貌的妻子点点头。
两人向东北方向逃去。也不易逃跑的,河洲那边不用说了,日夜有护卫巡逻,游人不停。西边是京城。更不敢入城,东边也有护卫。以前有许多人逃跑,可大多数抓了回来,一个个打得死去活来。为了逃跑,他观察了许久。只有东北方向有一块小湖荡子,人烟比较稀少。哪里才能逃跑。
他们终是年青,没有见过世面。不知道在天堂的背后,实际这个世界上,多数地区只是一片灰暗,与一些人相比,他们其实不算什么。甚至与一些生蛮区的蛮奴,或者巴蜀的旁户相比,他们生活实际是在天堂之中。
有成功逃走的,但不是他们。
这一夜他们在奔跑,无人可知。天色亮了起来,管事开始点名上工。
河北也开始热闹繁华,游人一多,带动着许多酒肆茶馆妓馆客栈商铺一一修建起来。不但有这些服务性的行业,随着一些作坊也建了起来,包括陶瓷纺织木器漆器,宋平上工的所在,就是一个漆器行。
管事点名,没有看到宋平,宋平无所谓,他对宋平的小媳妇牵肠挂肚。立即带人到他家,家中一人没有,罗管事知道他们一家逃了。立即派人追赶。开始是弄错了方向,以为他们家在陕州,一定向西逃走的。是要往西逃,可宋平想逃跑的路线想了很久,并没有立即向西逃跑,而且继续逃向东北,打算找一户人家务工,种田也行,躲上两年再回去。
找了几天未找到。
若是普通的百姓逃走也就罢了,有的事也不能做得过份的,可是罗管事一直不甘心那个小美人,继续发动人手寻找,风声传将出去。
明面上看赵普另一个重要的帮手,经常说宋九坏话的陶谷去年也病逝了,实际赵普经过大半年调整,人事变动,渐渐将赵匡义风头打压下去。闻听河北在找人,京城周边各个地方有许多官员想献媚赵普,便主动寻找。他们一找那可坏事了,只是几天时间,便在滑州一个主户家将宋平夫妻找了出来。他们逃向东北是对的,可是逃得还不够远,若是再远一点,过了黄河,到达澶州,大名府,也许就逃走了。那么便没有下面的惨案……
一家三口押了回来。
宋朝有一些律法是保护弱势群体的。
例如小妾有年限,过了这个服务年限,任何主家也必须放人,除非小妾自愿继续留下服务。
还有就是务工的,潘美在南方颁发政令,雇佣给其直,双方做工必须立下契约,但主家剥削得太过份,例如严重扣发薪水,或者种种不人道的做法,那么可以向官府诉讼,由官员强行解除这个契约。
但这是封建时代,刚刚从唐朝部曲制度走出来,种种律法仍对权贵有利。除非主家做得太过份,否则契约会一直存在。甚至遇到强权人物,例如陈执中小妾打死了多名奴婢,若非言臣弹劾,奴婢家人也不敢投诉。甚至不管小妾愿不愿意,主家在年限内可以将她们送给客人玩狎,或者直接送到亲朋好友。
勿要说不人道,这是宋朝的人道观,就象苏东坡将小妾送给了人,小妾不甘自杀死了,可没有人说苏东坡做得不对,只说那个小妾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罗管事看到宋平夫妻,哈哈大笑,这一刻他感到很得意,他背后是泰山,是珠穆朗玛峰。
不逃还不好下手,一逃给了他机会,将一家三人绑到河边,河对岸就是码头,他让手下仆役狠狠抽打宋平。然后对宋平妻子说:“孙小娘子,求我啊,求我啊。”
只要从了我,马上将你们夫妻释放。
宋平妻子看到丈夫打得死去活来,哭泣道:“罗管事,不要打了,奴家求你了。”
宋平听到这一句,心如刀绞,他是一个烈性子的人,又看着南边,为何只是隔着一道河,同样是管事,差别那么大。他又不明白,为何隔着一道河,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接着他又看着陕州方向,哪里是他的家乡,那一年旱灾他带着妻子逃荒出来。本来朝廷用工代赈,但他听到管事前来召人,留恋京城的繁华,于是随着管事来到京城。为何自己当时糊涂了。京城再繁华,是自己能享受的?若非如此,自己现在正在家乡锄高梁间的杂草吧。他仿佛从空气里嗅到高梁叶的清香。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挣开两个抓住他的人,不顾身体被绳索捆绑着,跳下了汴水。不能动,沉下去又飘起来,又看了一眼南边,哪里是天堂。然后身体再沉下去,没有飘上来……
第二百五十九章枪杆子
玉苹坐在船上带着两个管事查账。
以前她很少抛头露面,那是宋九在。宋九不在,今年事务比往年那一年都多,她只好抛头露面。几个账房中有一人还是宋九的学子,查了三遍,玉苹确信无疑。
于是盯着眼前的小吏说道:“论账目能力,举国上下,能胜过河洲的并不多。”
小吏不作声。
“官人走了,一些衙内也去了南方,可不久后他们就会回来,就是现在,还有一些人,非是你可以小视的,要不要我将高家衙内喊来?”玉苹平静地说道。
小吏还是不作声。
玉苹又说道:“这次就放过你,若是缺钱用,说几句,刘海,你替我传一话给所有管事与主管,若是朝廷送水泥钢铁矿石过来,或者其他相关的货物,每人给一些赏钱。他们也辛苦,不能疏忽了。”
“好。”
“刘四郎,此次就算了,少了这些水泥权当给你的赏钱。真挑明了,你只是一个小吏,连献祭的祭品都不如。”玉苹说完,准备上岸。
刘海低声问:“为什么要放过他?”
“刘大郎,官人在南方是功是过?”
“功啊。”
“也非是功,那么多财富烧掉,官人与潘将军也有过,功过相抵,可是官人与潘将军在努力弥补,那就非是过。为何官人不能回来,仅是通判,为何同时两个知州?官人当初提议赵衙内,这是养虎为患哪。不然你以为那个小吏那来的胆子,就是官人不出面,那一个衙内出面。也将这个刘四活活压死。”
“那怎么办?”
“我写一封信给官人,问一声。”玉苹淡淡说道。实际还有一个人,非是高衙内,没用!那就是符昭寿,不过玉苹不想宋家与赵匡义交往太深。因此先问宋九,等宋九答复再说。
但她也不大明白,皇上不是昏君,为何坐视赵普向李林甫方向发展?以前宋九就对她说过,何为好与坏,例如李林甫。他岂非不是一个人才?是,若是李隆基勤政,李林甫就是一个能吏。李隆基放任,他胆子越来越大,开始舞权徇私。毕竟象诸葛亮那样赤诚的人很少的。否则千古以来,有多少大臣功业与能力在诸葛亮之上。诸葛亮却一直名闻遐迩?
实际换宋九在此,他就明白了,赵匡胤平衡战术玩得太过火,赵匡义势大了,扶持赵普,赵普势大了,扶持赵匡义。没得扶持了,于是扶持赵匡美,玩过了头。
然后就看到河对岸一人跳下了河。
玉苹说道:“快去救人。”
管是否是河北的仆役,人命关天,看不到就算了,看到了就要救的。然而汴水在这一段很急,哪里能救得到。刘海喃喃道:“这是死的第五个人。”
并且这次死得很恶劣,河两边有许多人看到。
罗管事这时也不知所措。
孙娘子停下哭泣,丈夫为何跳河自杀,正是因为自己答应求罗管事。想到这里。她也万念俱灰,忽然发疯地指着罗管事说道:“你这个老货,仗着奸臣赵普在后面,一直想玩弄我,我不答应。折磨我官人,逼得我们逃亡。今天逼得他自杀,你该满意了吧。今世没有人敢替我们夫妻伸冤得雪,来世你们都不会有好报应。”
说着也跳下河。
玉苹又喝道:“救人。救下此女,赏钱百缗。”
闻听,卟通通跳下十几个船夫。还是来不及。但乱蓬蓬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一叶扁舟随着孙娘子沉沉浮浮驶了过去,离得远,看到四周无人注意,船上一个渔夫打扮的人伸手将飘上来的孙娘子一把揪到船上。
罗管事知道自己闯下大祸,喝道:“散去散去。”
仆役就是不散,一起默默地将罗管事围起。罗管事喝道:“你们想造反吗?”
玉苹看着对岸发生的一切,沉默很久,说道:“刘海,我们回去吧。”
人未救上来,就不能深管,管不起。赵承宗与诸衙内闻听后一个个骑马过来,问清楚事情经过,气愤地用马鞭子往罗管事身上抽。直到将罗管事抽晕过去,赵承宗才拱手对仆役说道:“河北产业诸多,此事是我们不对,用人不当,向各位道歉则个。”
说完深施了一个大礼。
他是宰相的儿子,如此客气,还有许多百姓喝彩的。仆役无奈,只好散去。赵承宗又派船去下游打捞尸体,下令好好埋葬。这件事影响太恶劣,必须要妥善安排后事。接着又吩咐人,说道:“将这个小孩子带回去妥善抚养。”
这时围观的人更少。
赵承宗又低声对左右说道:“宋平也傻了,为什么不找我反馈呢?”
“是啊,是啊。”
“终是命薄之人,我看那个孩子尖顶尖腮,也非是一个命厚之人哪。”说完上马离开。还不明白吗?真养啊,那是养一个仇人。不久后,他手下仆役就来禀报,宋平的那个孩子因生病死了。
“厚葬。”
“是。”
死了一个仆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并且也真厚葬了,就是孙小娘子死尸未捞到,但也给了一个衣冠墓。然而京城此时下面暗流涌动,若真赵普一手遮天,他离完蛋的日子也不远了。几天后,一个妇人全身戴孝,来到右监门将军赵玭府第门口。她没有淹死,刚冲到白玉桥下面不远,就被一艘渔船救上来。但渔夫害怕赵普,将她救醒后,不敢申张。接着恶噩一件件传来,连儿子也莫明其妙死掉,妇在伤心地大哭。渔夫更害怕,给了她一些钱帛,指了一条道路,你想申冤,满城敢与赵普作对的人只有赵玭。连二大王都不行。
渔夫又说道:“如果他不答应,你立即逃跑吧,活着就好,连我也要带着家人逃跑了,否则我们一家都会死无葬身之所。老伴听到后。都埋怨死了我。”
孙娘子躬身相谢,渔夫将要逃到哪里,不知道,他也不会对她说的,心中带着一丝希望来到赵玭府上。赵玭不在家,他家中管家得到孙娘子身份后。不想主人多事,便将孙娘子往外轰。孙娘子这一刻心中茫茫然,连赵玭也不敢伸这个冤。因此悲愤绝望之下,扯下了腰带,在赵宅不远处上吊自杀。
赵玭回来。
他是清官,不然不会以一个前后蜀降官的身份。迁到三司使。当然,若是历史不改变,那么他与张琼一样,会被史书反复抹黑。看到老百姓在围观,问清楚事情经过,大声斥责管家。然后来到开封府,说道。你是开封府尹,这皆是你治下的事务,难道你就睁大眼睛不管吗?
赵匡义手一摊,说道:“赵将军,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不是不管,管不了,再管,就是死路一条。
老岳父那件事将他吓着了。
赵玭悲愤无比,他虽是右监门卫将军,听上去很威风。实际是闲官,没有言事权。因此在早朝将赵普的马揪着,斥责赵普种种不法行为。然后又喝道:“有本事,你也让手下将我满门灭绝!”
这一闹,官员一起不进待漏院。都在看热闹。
此时乃是三月末,春天深了,天亮得也早,赵匡胤听到小黄门将殿外发生的事禀报后,派人将二人诏入内殿询问。赵玭将赵普旧事再说一遍,又将河北惨案说出。
受了这么大冤枉,那个孙小娘子都无法伸冤。自己去开封府,连赵匡义都不敢接这个案子。真真古怪。
赵匡胤大怒:“则平,可有此事。”
“有,承宗本想严惩,然而宋平夫妻皆是自杀,非是打死,承宗无奈处决,只好将这个管事重笞后逐出作坊。”
这样说也能说得通,大不了补罚,按律也只能将罗管事弃市,与赵承宗有什么关系。即便宋平那孩子死得莫明其妙,过了好些天,连尸骨恐怕早就腐烂,如何验得?说倒底,只是死了三个仆役。但问题不在此,为什么这么大案子,无人敢接。赵匡胤怒气冲冲地将赵匡义召进来喝问。
赵匡义平静地说道:“皇兄,臣弟害怕牵连到赵相公的声名,故不敢查问。”
余下的什么都没有说。那意思很明了,在大哥你支持下,我敢过问吗?
赵匡胤更怒,喝道:“将文武百官集于合门。”
百官集于讲武殿侧门,赵匡胤又喝问,那个敢回答。他更怒,准备下制驱赵普。合门使等大臣纷纷伏下求情。
赵匡义则是默默地举着牙笏不说话,赵匡胤看着弟弟,心中又产生一丝犹豫,论过错,没有宋家三口的事,没有河北的事,也足以将赵普贬出朝堂。不过为什么二弟说都不敢说,当真因为符彦卿的事吓得如此?也不会啊,赵普打压符彦卿,自己之所以同意,这是废除符家力量。符家不仅是符彦卿,自他父亲符审存开始,几个儿子个个皆是人中龙凤。这是宋朝以后国安必须要做的事。度在自己掌握之中。所以二弟来求情,自己顺水推舟,同意符彦卿在洛阳养老。
发完了火,头脑清醒过来,想了想,让大臣们继续站在外面,将王溥喊了进去,问:“王卿,赵普当何罪?”
王溥只想过一个清闲日子,本来就与赵普不大恶,一听明白了,赵匡胤火气下去了,给自己找台阶下的,于是说道:“陛下,河洲惨案,将那个管事弃市即可。譬如治军,军中总有一两宵小,难道因此牵连主将?赵玭与赵普有仇,故此借此案闹大,以此诬罔大臣。”
赵匡胤怒解,再想想东水门外的事,主要是河洲暴利,有这个利润善待手下仆役。可河洲的种种却让河北仆役人心动摇,实际大部分赵普那孩子做得还是不错的。事情能这样想,也能那样想,若换一个角度分析,若不做做样子,如何让手下仆役安心做事。因此又走出来,严厉地责问赵玭。这是天子之怒,赵玭有些失措。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