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25章

一品富贵-第25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早上只吃是半饱,闻着菜香,一个个觉得格外饥肠辘辘,不要说美味,只有烧得不差,上来就是美味。况且他们都是武将之后,多是大块头,饭量大。宋九菜上得还没有他们消灭得快。

看到他们一边赞一边风扫残云,宋九道:“敢情都是吃货。”

直到第八道菜上来,大家才将速度放下去,相互行令吃酒。忽然符昭寿叹道:“这娃命苦啊。”

曹璨问:“那个娃?”

“小九啊,菜烧得味美,这是练出来的,小九打小死了父母,自己一人做饭洗衣服,这才练了好手艺,美味背后是辛酸哪。”

韩庆朝说道:“不对,就是九郎打小烧菜,这些都是美味佳肴,若是过苦日子,如何练这些上等食材?”

“韩大郎,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难道人家孤儿一个不苦吗?”什么德性,较真啊!

玉苹端上来一盆菜劝道:“你们都别争,九郎天资英慧,十四岁得中举子,可惜后几年礼部试名落孙山。与才华无关,乃天运不足。做菜也是他的天赋。不过他打小死了父母,只留下一个空宅子,是很苦。”

这话说得中听,燕博士道:“宋九郎天资是不错的,老夫也承认,可惜,他将天资一起用在歪道上。”

燕博士的话大家一起无视,何谓歪道,难道之乎者也掉书袋子才是正道?若那样,宋九做山珍海味请他们来也不会来。美味佳肴,还是小九做出来的美味佳肴,一种新奇好吃的果子,本是快事,偏偏席间坐着两个又酸又腐,吃着喝着还讲着风凉话的臭书生!大刹风景,大刹风景。渐渐感到不饿,精神抖擞,开始拼酒。一直吃到下午太阳偏西,一半人歪歪斜斜地叫马车,这么多人得多少马车?在河中哪里叫到,还是两个画匠过了便桥,从河北喊来几辆马车将一行人送回去。

宋九写信给潘美。

河洲的那边事十分重要,潘怜儿的事更重要,河洲那边拖上一段时间不要紧,潘怜儿一天也不能拖。等潘美将彬州拿下,张潘两家将亲事议定,到时候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写好信,交给符昭寿。不是什么人都能给潘美写信的,也可以交给潘惟德,但宋九怕潘美产生误解,认为自己是借着父亲的光想谄媚潘家,甚至看中潘怜儿不是看中她的人,而是看中她的娘家,反而不好。可他没有想到这封信不是他所想像的那么发展,前面信到了符昭寿手中,后面就转到他姐夫手中。

赵匡义用小刀子将火漆割开,看私信很不礼貌的,但赵匡义管得了这个?能看你的私信是赏识你,一般人想让赵匡义看还不看呢。打开信,先是愕然,然后凝眉。对三赵宋九有误解,他认为三赵当中赵匡义是最保守的,这个想法错了,三赵当中最保守的是赵普,最激进的反而是赵匡义,后来……后来高梁河一战,一切不同!

包括对宋九的看法,科考时那句话,河中聚会的那句话,赵普认为宋九是碰巧,赵匡义不赞成,认为宋九乃是有眼光,当然,共同点那就是宋九胆大妄为、贪财好色。

郑重地带着这封信来到皇宫,见到赵匡胤,赵匡胤看到信后同样十分郑重,立即将赵普、薛居正、吕馀庆,以及枢密副使王仁赡,因为信上内容有关三司事务,包括三司使李崇矩,一起喊到内宫。

五人看信,同样是愕然。

古代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个读起来有些麻烦,往往连在一起读与隔开读是一个意思,肯定语气读与疑问语气读又是一个意思。因此产生了一个名词,断句。往往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大儒们都没有弄好的事,宋九更不用想。但他的信,他自己可以作主,于是打上标点符号。看着这古怪和符号,能不愕然。

皇上不会因为这个符号将几位重臣一起叫来,于是看信:前朝都尉宋德愚子儒林郎宋九谨奉书将军阁下,闻听将军前往南方,心中亦喜亦忧,喜乃将军复为大宋建功立业,忧为南方久乱而不能安也。

唐太宗与近臣论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创为难,魏征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吾定天下,备赏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与公等慎之。

创业难,守业更难!

将军前往南方,深入不毛之地。山高林深,瘴疠丛生,百姓闭塞穷困,穷困则野蛮生,一难也。自古南方瘴多湿热,朝廷轻之,王化不及,百姓皆目不识丁之辈,王化更难,恶果相循,恶者愈恶,二难也。王化不及,语言不通,以至信仰邪鬼蛊神,愚昧害民,种族隔离,相接冲突立生,三难也。地形复杂,王军至作雀鸟散,王军离强横复集,纵恶邻里,四难也。

魏征曰守王土,治化民亦难,且将军欲使南方久安乎?此乃难上加难也。

然九以为不难,最难者乃北方,一为农耕,一为游牧,文明不同,欲久治为登天之难哉。南方虽难,文明相通,亦不可不治哉。一曰瘴疠,此乃腐败之物积聚千万年,久成毒气不散,越传越邪,百姓以为畏途也。将军于疠轻之时,劳民焚烧积腐,翻耕暴晒,瘴疠之所便为膏腴之地,畏途之所化为沃野千里,此大功德也。二曰民困,闻南方刀耕火种,岂不困乎?富则安,贫则乱,自古使然。将军聘老农,教其耕织,开通道路,鼓励商贸,使之不饥,使之不贫,亦大功德亦久安之策也。三曰王化,百姓不识书礼,岂能遵守王礼?将军于南方设私塾,兴教育,王化至,朝廷治!此乃久安之策也。

九惶恐,再拜。

宋九在科举上因写不出骈文赋,大发牢骚,小范围内流传了。果然又是古散文,文字也粗糙,但如他所说,读起来美感不足,却能清楚地将意思表达,叙事也十分流畅。

文章写得好坏,几人皆不在意,虽粗糙,还没有到惨不忍睹地步,关健是这个内容。

宋九听到符昭寿说潘美马上攻打彬州,当时想到宋朝南方的历史,他学的历史课上肯定没有多写,但架空小说里大书特书。往后宋朝南方也是多事之秋,动乱不休,专家说宋朝苛政,被几个写手怦击专家是砖家,因为宋朝对生徭根本就不征税,熟徭只征一个身丁米税,多少,一丁三斗三千,大户两三丁,小户仅一丁,一户一年平均只纳五六十斤粮食,这也叫暴敛,宋朝几十万兵士,几万官员,干脆一起上吊自杀算了。

于是写手化成专家分析,宋朝也有责任,可能会有暴吏,但哪里没有贪官暴吏?那怕河南京畿要地也会有。与暴政无关,不但税不重,相反的过年过节,朝廷还会拿出钱帛送脑白金娃哈哈。这个错,是没有引导,而是放之自流,于是没有商贸,没有文化,没有经济,没有粮食,又穷又饿,能不乱吗?小者与奸商勾结,走私私盐,损害国家盐专营,大者直接组织人马出山抢熟徭、汉人,甚至他们不耕不织,将勤快的汉人抢回深山当成牛马,替他们服务。朝廷不管,越来越过份,一管管得不好就作乱。

专家未必是砖家,写手未必是专家。所以宋九要看潘美的家书。

有点相像,写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这不是算术,不是物格,是国策,不是他眼下能干涉的。

然而就是这封信,让君臣一起慎重。

如宋九所写,南方潮湿闷热,又有瘴疠,山高林深,真的不大好管。李处耘捅马蜂窝,但不能将李处耘杀死,君臣也要想办法如何使南方迅速安定,包括南方徭人、蛮人、夷人、峒人。成功的,诸葛亮,失败的,唐明皇时候。失败的例子就是官吏直接插手,造成大理各部不服,六诏联手击败唐兵,这也是唐朝衰落的前兆。成功的例子,诸葛亮用孟获治南方,以夷制夷,由是蜀国一代,南方一直很太平。因此一致使用诸葛亮的办法,朝廷对蛮夷地区不管不问,由其自生自灭,以免产生意外的矛盾。

都感觉到这样处理有些不大好,可没有好的借鉴,只好采用这种办法。

宋九这封信替大家开阔了第二个思路,教导百姓耕织,开通道路,兴办教育,发展商业,清理瘴地,看上去五条很大,实际用钱不多,也确实利于以后进行管理。

也就是将这些不同部族最终象汉化鲜卑人那样融合到汉人这个大家中。宋九说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大家仅是一笑而之,若那样,契丹治下汉民为何安定?鲜卑慕容如何将北魏延续了很长时间?

他们没有想到这两件事的背后,甚至为以后高梁河战役挖了大坑。

不是赵普他们不聪明,有时代的局限性,再聪明也不行。

赵匡胤道:“这小子倒也不能小视。”

连赵普这一回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政治嗅觉上这小子不简单,摇了摇头说:“可惜了人才,此子虽有才情,却贪婪好色,胸无大志,若陛下赏他一个七品散官,臣估计这小子能乐得一夜睡不好觉。”

几个人全部大笑,赵匡义也笑,赵普评价不高,但这个评价不可谓不中肯,就象这次,若不是为潘家那个漂亮的小娘子,他能好心替潘美出主意?

然后又看着这封信,非是玩笑,宋九轻飘飘几百字弄出来,若要采用,意味着南方整个政策将要做大变动,若不采纳,这封信的最佳处理办法就是扣克下来,不让潘美看,以免潘美与丁德裕在前线分了心神。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大的民族政策调动,能不慎重吗?

第四十章挖祖坟(上)

画家柳景看着这两幅画:“九郎,这样的房屋能造起来吗?”

“让你画你就画,管它能不能造起来?”宋九道。实际它的技术含量未必能达到那个双虹桥的技术含量。不过想造起来也不容易,这个得慢慢来,赵匡胤将河洲给他经营五十年,东水门外,经过细心丈量,未来可利用面积能达到近三十九顷,近两百五十万平方米,说大也不大,但说小绝对也不小。

放在前世不算什么,听说一个二级城市楼盘总建筑面积就有一千八百多万平方,但前世与这一世不好相比的,前世一个上海本地人加外来人口面积就有四千万,是现在整个宋朝三四倍以上,而上海面积仅相当于京畿数县面积的一半。

在这时代,它算是一个不小的面积了,相当于城内七八个坊面积,比史上蔡京豪宅还大上三四倍,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地理因素!有汴水,有东水门,有京城,它相当于什么?浦东!

而是若经营得当,它是浦东的核心区域。

得一步步来,涉及到许多技术含量在这时代比较高的东西。

又道:“画下一幅画吧。”

四个画家无奈,没办法,端了人家的饭碗,就得受人家的管,况且薪酬足够高,每月六缗钱的收入,比朱三薪水还多上一贯钱,甚至相当于普通私塾先生的五六倍。

宋九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能不能造出来是宋九的事,不然何来一个名词:天上人间!

宋九将画拿到房中锁好,桥画出来没事,这个正店画出来,必须提前将一件事做好,挖人家祖坟!

锁好屋,前面的终日敞开,后面几间屋不行了,有一些暂时见不得光的东西,还有一些钱帛。而且燕张两个博士腐味十足,偏偏又重视雅兴,带领学子将后面小花园进行改造,现在看起来是养眼,但两个博士下课后坐在凉亭里喝茶吟哦,也有学子到后面小花园读书或者玩耍。人多了就杂。

好在夏天渐渐到来,天气越来越热,旁听的人少了,倒是有一些外坊的游客过来观看,他们是绝对不让进后面小花园的,那是私人场所!

交待好朱三与燕张博士,不能天天放假,许多人吵着要加教室,甚至有人说我们加你钱,不就是隔壁住着几户人家,每月能得到一贯房租吗?我们认了。让他们重新找下家租房子,我们再出钱将房客那些房屋打通,重新修葺,多盖几间教室。朱三听得黑脸,宋九不答应。最后又有人说,真不行我们在河中买下一块空地方,替你盖一个新的院子,将房客安顿过去,院子拥有权还是你的。看看你家几户房客是做什么的?两户卖小百货的,两户卖苦力的,一户杂耍卖狗皮膏药的,这里是什么所在,书香门第!

话还没落音,让宋九与诸学子一起轰出去。

宋九好一点,这些学子那一家是好的!全是苦力后代。能乐意听么?

不能怀疑他们的好心,不但他们想派人过来学习这种新式算术与管账方式,河中有多少苦力,有多少孩子,也想宋九加教室。然而问题,问题是宋九不能一分两。

物格必须他教,会计必须他教,实用略可以分心一点,算术张博士插手,可是作用不大,宋九同样不敢放,还有他本人乱七八糟的事务,眼下教两个教室学生都吃力,还扩招?找罪受啊。

大太阳光芒刺人眼睛,白白地挂在空中。

知了无力的在树间鸣唱,树叶儿仿佛受不了高温,一个个蔫蔫的耷拉着脑袋,挂在树枝上。

不过院中偶尔传来学子读《三字经》与《论语》的声音,让宋九欣慰。刚分的班,算术物格会计律法暂时不做分班考试成绩,所谓经义也别当真,主要以识字能力进行了一次考核,分成了两班学生。

其实宋九害怕学子认为有前途,一个个松懈,通过分班来刺激学生用功读书。燕张博士对此次分班表示赞赏。宋九与朱三本来是教经义,那是假的,主要通过教经义让学子识字写字。燕博士张博士到来后,开始“正规”教育,先教千字文,有些学子聪明,基本能掌握千字文的字,再教千字文就不大好了。因此可以通过分班来区别,一部分学子继续学千字文,一部分学子开始真正学论语。

幸好是一年时间,否则五年教下去后,这些学子会成为什么怪胎?难道要十项全能?

宋九喊道:“各位,到前院集合。”

燕博士放下茶杯问:“九郎,你要做什么?”

“有大事要通知。”

将学子召集到前院中,宋九站在大槐树下,看着一百二十几个学生说道:“诸位,你们都是河中儿郎,其中有的人还是我小时候的玩伴,那个先生学子的,我也不提了,不过这个资格我也未向你们摆过,摆资格的是两个博士。”

学子一边擦汗,一边大笑。

事实随宋九学习感到很快乐,不过他们也敬畏燕博士与张博士,人家是有名气的大儒,还是国子监的学官,那是教什么人的,朝廷权贵孩子的所在。所以燕博士与张博士虽做了让步,宋九号召力仍火拼不过他们。这让宋九很无语。

宋九小小开涮了一下两个博士,又道:“你们当初进来,是我让胡行头挑几个机灵的儿郎来学习,替码头上管账,没想到许多人求胡行头,胡行头将你们一起带过来,我为难。你们都是我的乡里乡亲,还有玩伴,因为先父的一些事迹,你们父母对我打小就十分客气。甚至手头日子过得很紧,偶尔买几个果子给你们吃,看到我来了,立即分一个果子给我。所以我不忍拒绝,那天来的一起收了下来。”

燕博士与张博士对视一眼,神情肃穆,不管什么时候,做人是要讲良心的。

“朝廷听说后,不断地送来书籍,笔墨纸砚,又派来两个德高望重的博士教你们,然后又增加了一间学舍。朝廷也草创不久,财力有限,人力有限。所以第二次招收只招收了六十几名学子。然而有多少人来报名,足足五百多人。你们进来了,朝廷要用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