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96章

一品富贵-第96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人做事有他的做事风格。

宋九玩当玩,享受当享受,绝对不含糊。但一做事,十分认真。这是前世带来的影响。这一世还保持着。所以他南下,一路看得仔细,西下认真思考。

包括一路上种种,自己如何做,能给两百川骑产生一个直观的影响,他们又能影响到普州川军与百姓。普州宋九看得重。那是一个试点。于是同甘共苦。

做得很不错,将两百川骑送到军营分别时,娄肃带着手下与宋九依依惜别,说了一句:“九郎,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宋官。”

比康延泽还要好!

实际宋九心中郁闷得要死。

与诸位乡亲们寒喧。玉苹温婉地问:“九郎,可吃过饭了。”

“陛下请我在皇宫里吃的饭。”

“陛下请你吃饭啊?”伍四艳慕地说。

张婶拍了他脑袋道:“老四。小九可是立大功的,皇上请吃一顿饭有什么了不起?小九,皇上请你吃的是啥?”

“皇上吃得朴素,略奢侈一点就是一盆羊肉,其他的都是普通蔬菜,还有一碟伴黄瓜,陛下喊好贵,吃得他牙都酸了。这是请我的,不然吃得更差。”赵匡胤什么桃花的,将宋九吓着,赵匡义与赵普的大腿抱不抱没事,赵匡胤大腿还得抱稳了,借机大肆宣传赵匡胤的好处。

“皇上连黄瓜也舍不得吃啊,小九,那不行,皇上对你不错,你要送黄瓜去。”

“张婶,你不懂,我一旦送了,那就献媚,不但大臣弹劾我,皇上也不喜欢,二大王曾经向我要果子给皇上,我不给,皇上反而认为我做得对。”

“就一根黄瓜,这么严重啊。”

“那么多黄瓜,我天天送给皇上吃,当果子吃,当蔬菜吃,当零食吃,也可以啊,这是规矩,皇上严于律己,给天下人做一个表率。”

“皇上是好皇上,你也给皇上长脸了。”

“不敢,侥幸没有出大差错,”宋九进屋,但随着他了解得越多,对赵匡胤的看法反而模糊起来。当然,不能说赵匡胤是坏皇上,若个个皇上能做到象赵匡胤这样,中国还不知道进步到什么地步,说不定能一统地球,只是现在宋九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评价赵匡胤。

乡亲们散去,小狗上来,抱着宋九叫爹爹。

张家老妪绽放出笑意,说道:“大狗小狗有福啊,托到九郎家。”

朱三等人一起看着张家老妪,老太太居然笑了,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

“张媪媪,不要大小狗叫了,我替他们取一个名字。”

“九郎取吧,我又不识字。”

“大狗就叫张北安,小狗就叫张北圆。”

这个名字意思很好理解,希望北边安定,团圆,祝福意味很浓厚,与北汉无关。

老太太问:“不姓宋?”

“为什么姓宋?”宋九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太太一直不开口,原来怕改姓啊,笑道:“他们是张家的人,还是姓张吧。”

老太太高兴起来,说道:“九郎,我给你烧洗脸水去。”

乐颠颠的走了。

翠儿这才看着宋九。

“我从皇上哪里听说了,青衣被抓了起来。”

“是啊,他母亲也抓到开封府了。九郎,你一定要救他们母子。”

“小丫头长大了,胳膊肘儿开始朝外拐。”

“青衣以后也会帮你忙的。”

“什么也不要说,玉苹,你将事情经过说说。”

玉苹将事情经过讲了出来,宋九喃喃道:“难怪说桃花……”

到了御史台,里面错综复杂,这案子不知道偏离到什么地步。就算以后规矩渐渐严格起来,宋朝仍发生一些颠倒黑白的冤案。况且这时候。赵匡义将事情拦了下来,这份偏袒意味太明显。

“什么桃花?”

这朵桃花死活不能讲的。宋九说道:“勿要担心,二大王接手,那就是偏袒,想来平安无事。他们母子还好吗?”

“他们一直押着,也未审,在牢房里没有虐待。”

“那就不用担心,我明天去趟开封府,真不行。用伯爵将他们母子换回来。”

“伯爵?”

“陛下将我迁为正七品宣德郎开国伯,还有七百户食邑三百户实封。”

“又升官啦?”朱三激动地问。

“这次升官你不要艳羡,”宋九摇了摇头。

朱三不能作声了,郭家老大说道:“九郎,你在那个河边杀了许多禁兵,他们家属来闹,二大王替你挡下去。随后又将他们迁到应天府。”

“何必善待之。要是我,不是迁,一起贬为罪户,杀害百姓,图害国家中使,还有理了?”郭二道。

宋九默不作声。

若那样。北路军一半兵士当杀之。其实这些兵士仅是朴刀,真正该杀的是王全斌、崔彦进等将领。淘金的乔姓大汉说若是朝廷将这些人全部杀死,那么巴蜀怨气会减少一半。但宋九在赵匡胤面前说都不说,说了是自找没趣。

“也不能这么说,看人言事。巴蜀毕竟已成了我朝领土。但在北边就不同了,我反而认为做得好。”朱三道。

“北边?”

“大约看到我朝困于巴蜀。正月来,北汉与契丹前后出兵北方。罗彦瓌与田钦祚在静阳砦与北汉大战,斩首千余人,将北汉军队吓走。契丹入侵的人少,陛下就下诏关南诸州刺史勒所部猎于幽州易州等边境。收获颇丰……具体的我们也不大清楚。”

北汉是真入侵,契丹大约派兵前往宋境易州打草谷,赵匡胤怒了,于是也让宋军去契丹境内打草谷。宋军虽然未深入,但此行十分凶残,一路烧杀抢掠。

这样打过来打过去,契丹也没办法。打得他们也怕了,甚至直接导致宋朝派出收复几国,除了北汉外,其他的都不敢乘机出兵。

但这正是宋九迷茫的地方。

不要说凶残,正是这支凶残军队,造就了战斗力很高。实际这时宋军与契丹多次发生冲突,不敢说占据上风,能打成平手的。另外就是禁兵的待偶,这时禁兵待遇仍不高,打胜仗抢掠俘获是他们发财唯一机会,于是一打起仗来,一个个眼红了。

后来宋军待遇越来越高,越来越有组织,也不敢过份胡作非为,战斗力却越来越下降。一部分是少将了,还有一部分变得文明。对这个问题想不懂。

现在宋九的价值观十分混乱。就象萧峰一样,因为价值观混乱,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取刀自杀。宋九不会自杀,只是常常迷茫。

然后又想青衣的事,也不一定是要对付青衣,马知州十分强硬,说不定当地豪强联手借机对付马知州。这只有明天问赵匡义,但眼下还有一件事要立即办,用毛巾洗一了把脸后,对玉苹说道:“要不要去河洲,我骑马带你。”

“去。”玉苹脸又红起来,马背就那么大,一匹马带着两人,必须搂在一起,但眼中却闪过无尽的欢喜。

上了马,玉苹轻轻搂着宋九,脸上红朴朴的,眼中却闪过喜悦的光彩。宋九在前面看不到,拍马出了东水门,天色黑下,河洲上也停下劳作。宋九要去工地查问,不过先来到虹桥,最先竣工的就是虹桥。他要看一看,顺着粗鄙的水泥路,一路向东,来到虹桥边。

宋九说道:“好美。”

实际总长度包括引桥在内也不满五百米,在宋朝之前早就出现过更长的桥,包括唐朝黄河蒲津渡铁索桥,仅是铁人就重达两三吨,并且设有船闸。但那还是浮桥性质,难度相对而言比较低,就是用铁量多,仅是用铁就相当于当时全国产铁量的七成以上。

这座桥与那座桥,或者与其他桥不同之处就是它高,两河上中间都没有桥墩了。也更漂亮,整个呈现白色,一种昆白色,包括瓷砖,烧的瓷砖因为瓷土原因,也不是太白,略带一点汉白玉那种昆黄。

但也足够了。

赵匡胤取名为白玉桥,名副其实,就象一个玉带一样弯弯的屹立在汴水上。

上面又树着六十四盏琉璃灯,为了便于擦拭琉璃,灯柱不高,只有一人来高,但琉璃造型十分华丽。在夜色里,六十四盏琉璃灯全部绽放,流光异彩纷呈。

让宋九感觉到又回到了前世。

第一百四十八章背后(上)

“九郎,它是太漂亮了,元旦那天陛下亲自来剪彩,观者如山。”玉苹道。就是现在,还有许多百姓吃过晚饭过来溜达一下,桥上有许多行人游客。玉苹又说道:“陛下那天正好看到奴家,又对我说若无那正店遮挡,效果会更好。”

“怎么会?”

“奴家当时也说了,这叫相得益彰,正店做好了,陛下就能看到。”

“说得好,”宋九道。

若无玉苹一句话,下面官员胡思乱想,都会影响正店正常建设。事实也会遮挡一些,问题不大,正店主体是在原来河洲尖端处,现在成了在水面上建设。离得远,遮档不多。相反的,因为正店的造型,会使虹桥变得更加美丽。只是现在未造好,也未装璜,一根根混凝土柱子,加上各种材料乱蓬蓬地到处散放着,看上去是影响了其美观。

将马绳放下,让大黑自己儿溜达去,与玉苹上了虹桥。很多游客,还有一些百姓推着小车子从上面经过,一艘艘船从桥上经过。正好看到一艘船,大约第一次来京城,看到虹桥如此壮观,船主与几个伙计伏下山呼万岁。

实际赵匡义有些遗憾,若是再追加一两万缗钱,将事情说开,不让大臣用那条龙做文章,按照宋九第二张草图设计的去建桥,那个桥若是修建起来,该是如何壮观。

美丽不谈,但这座虹桥出来,将汴水南北沟通在一起。也将河洲地位突出出来。

对面就是几座建筑,是赵普孩子他们建的客栈茶楼酒楼。生意看来还不错,到现在灯一起未灭,能看到上面隐隐许多人。宋九又看了看,然后到了各个工地上。来得及时,包括码头在内,各个工程都出现了一些小问题,皆是技术性的问题。今天晚上是解决不了的,宋九用笔一一记录下来。以后逐步解决。宋九将记录挟带着,问玉苹:“那个大棚如何?”

“一些菜下去了,有几个衙内问奴家赚了多少钱。”

“赚了多少钱?”宋九对此也好奇。

“九郎,恕奴家多事。”

“多什么事?”

“九郎在外面,奴家放心不下,九郎以前说过什么人脉,也就是人的关系。钱虽好。这个人际关系更重要。”

“说得对,”宋九点头。这是一个真正的人治年代,人脉更重要。

“奴家便于元旦、立春(正月初十)与元宵节三个节日前,分三次送了四十石蔬菜进宫,让陛下分赏给群臣,特别是元旦那天。我听到你在河边激战的事,奴家很担心,送了二十石。诸衙内来又向我含蓄地讨要,虽因为你不在,说得不大好意思。可奴家会意,也分三次送了五六十石蔬菜出去。还有潘家。你这回立下功劳,奴家想到你一定又要升官。原先奴家笑话你娶不成潘家的娘子。现在差不多能般配了。于是奴家也分三次送了三四石蔬菜给他们。又是奴家送的,不会低九郎的头……”

“玉苹,不管未来如何,我会善待你的,”宋九抚着玉苹的小手,轻声说道。

“你不对怪我吧。”

“为什么怪你,你做得很好,钱重要,但没有这个人,就没有这个钱。”

“这三次送得有些厉害,大姐都心痛了,因此支出有些大,奴家将你以前写的账册计算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算对,抛去去年的成本,实际仅赚了一万四千几百缗钱。后面还有一些收入,但不会超过一千缗。有许多人不解,实际小贩们赚得多,与咱们家有何关系?”

“玉苹,没有小贩的炒作,这个蔬菜就卖得不贵,这个你不懂了。”

“嗯,因此有几个衙内以为赚得多,好奇地问,奴家未答。”

“过几天我有空对他们说,放一放吧,几百贯钱他们不会放在心上,这是上万贯钱,那一家都会在意。”

“这一放,今年冬天收入就不会高了,家里面开支又是这么大。”

“暂时还有利润的,况且到了今年,国家会进一步安定,有京城,还有应天府,洛阳,这次我下去,得罪了很多人,大多数中使收了好处没有全部说,我一五一十全部对陛下说了。放一放,有了利益牵扯,那么有人反对我,也会有人保护我。”

“二大王就在保护你。”

提到了赵匡义,宋九没有说话,自己还没有到摘桃花的时候,不过赵匡义有那个意思,不然赵匡胤也不会没头没脑说什么桃花。三赵之争,离他太遥远,他更不想卷进去。

“九郎,你说这次王全斌回来,陛下会不会处罚他?”

“处罚一定会处罚的,但不会有大问题。”

“为何,李处耘都罚得那么重,王全斌作孽更多……”

“还记得唐朝初期的事吗?李世民为何重用胡人胡将。”

“他有胡人血脉。”

“也不仅是胡人血脉,是起一个牵制作用,但我猜想得也未必准确,这是圣意,何必猜它。”宋九道。这是宋九的胡思乱想,大约赵匡胤想培养一批新人,包括王全斌与曹彬他们,用他们来牵制功勋旧将。但可能赵普与赵匡义在里面杂七杂八的参与,没有做好,包括张琼之死,一些心腹被先后打压。这与李世民不同的,他虽牵制,那是牵制李靖、李道宗等不属于他体系内的名将。包括李绩,因为单雄信之死,李世民对他一直怀疑,但对于核心长孙无忌、房玄龄与程知节、秦琼与尉迟恭他们一直暗中保护的。核心在,无论李世民怎么做,没有人敢动他,所以候君集还没有动手就被干掉。

这乱七八糟的,就是宋九对赵匡胤有同情心。都不能参与,否则只有一个字等着他。死!

“仅牵制就不处罚?”玉苹万分失望。

“天地不仁,视万民如刍狗,陛下就是这个天这个地,他还能看看百姓很好了,想一想往前去,生在五代时,我们会是什么命运?事情不能往坏处上想,得往好处上想。陛下坐了这个位子,除了皇帝,再无第二条路可选,若有变故,会是什么下场?他必须要保护好这个位置,这才能徐徐反哺天下。这是重,如何处执王全斌是轻。”

“好复杂。”

“所以我们不用想。如何处理是陛下的事。”两人说着话,来到胡老大家门口。

胡老大见了宋九的面,哇哇大叫:“九郎,怎么不带我去啊。”

“带你去也不行,那天晚上你同样派不上用场,”宋九说道。这段时间老做恶梦。牛水之战让他恶心了,但也让他长了见识,原来这就是战争。莫要小视了宋军,那天晚上明明那一都步兵占据劣势,反抗仍然十分凶猛。幸好那天晚上他们没有穿盔甲来。又大意中伏,否则宋九手下就是有三十全甲骑兵。也会损失惨重。

胡老大打打架还行,那天晚上若让胡老大上战场,准得有去无回。不是不行,要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才可以。

坐下来,没有聊天,说正事,民夫的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春天来了,必须要移载花草树木。这件事也交给了胡老大,但现在没有派人购买,只是去年宋九临离开时,与几个管事勾当人商议,让他们盘点植物种类,以及与诸学子一道,计算所需要的数量。然后胡老大督促各个勾当人,让他们察看哪里能买得到,哪里买成本最便宜。

胡老大递了一个账本给宋九,说道:“就是它。最后我不大放心,让李柱与秦娃子他们请了几天假,一道随着各勾当人下去看。”

宋九翻着账本。

胡老大又说道:“九郎,你替国家做了这么多,码头的树木能让陛下补助吧。”

宋九要绿化,胡老大开始也不知道,结果账算下来,将他吓着,这个绿化分为两期,以未来广场为分界线,第一期就是广场以东,包括码头、书院、正店与商铺等等一起在内,也就是所有商业区。

移载参天大树不大可能了,也玩不起,但也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