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着说着,很是不惑地咬着唇,觉得不可思议,或者是在她的理解之中,沈傲这样的小身板,应该是被魁梧的西夏武士像小鸡一样的揪起来左右扇耳光的才是。
身后有个人拉扯着她的裙摆道:“该走了,待会儿殿下还要上殿呢。”
这少女噢了一声,脚步轻快的走了。
沈傲张眼,一头雾水,摸摸自己的鼻子,发现原来自己的大名连宫里都传到了,大是振奋,心里说,这是个好现象,到时省得和他们寒暄介绍,糜费时间。
又等了一盏茶功夫,才有个内侍过来,道:“请大宋蓬莱郡王进崇文殿觐见。”
沈傲站起来,随这内侍前往不远处的一处大殿,大殿之前,是一台台石阶,两边是白玉石护栏,每一级石阶上,都有穿着金甲的西夏武士手指着刀尖枪矛金锤站立,显得很是肃穆。
沈傲一步步拾级而上,入了崇文殿,才发现这里也和大宋的讲武殿差不多,连立柱的多少、排列都无二致,心里唏嘘,以为金殿上的仍是赵佶,抬头一看,却看到的是一个戴着暖帽,额前镶着硕大玛瑙,身上穿着龙服的李乾顺。
那一丝暖意立即化作冰凉,再看李乾顺身边,同塌而坐的是个少女,少女的身材依稀和方才在偏殿中所见的类似,只是她的头上带着一顶流苏暖冒,一条条珠链儿垂在前脸,看不清样子。
沈傲走到殿中,抱拳道:“小王钦命来西夏,代天问西夏国国主安好。”
李乾顺愣了一下,别人都是说陛下,或者皇帝,他直接叫个国主算不算是失礼,此人一来便咄咄逼人,竟是欺到他的头上,着实可恨,目露凶色,厉声道:“堂堂宋使,就这般不知礼吗?”
沈傲朗声道:“陛下这般说,不知是什么意思,还请示下。”
李乾顺正色道:“朕与贵国皇帝以兄弟论之,何以你不称陛下而称国主?”
沈傲笑呵呵的道:“小王熟读四书五经,据说陛下最是崇尚周礼,周礼有言:万乘之国可以为君,千乘之国者为侯。这是先贤圣人的高论,小王以此类推,大宋自然是万乘之国,西夏却是未必,古之一乘,有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25人,共计100人。西夏之兵,至多也不过二十万,不是千乘之国又是什么?是以小王以理推之,犹豫再三,才如此称呼国主,请国主降罪。”
沈傲说的有理有据,李乾顺哑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辩驳,同塌的公主双肩微微一颤,也是看不出表情。
崇文殿里已是一阵乱糟糟的,西夏群臣窃窃私语,有人站出来道:“古理岂能生搬硬套,大宋是万乘之国,何故与我西夏旗鼓相当?”
沈傲看了来人,不屑的望了他一眼,朗声道:“这么说齐国强盛,却为什么不能灭鲁,莫非鲁国与齐国一样强大吗?”
有人冷笑道:“齐国富强,还不是为燕国灭之,若不是有田单,早已灰飞湮灭了。千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何以齐国屡战屡败,不能克制?”
沈傲淡笑道:“燕国欲效仿蛇吞象,最后还不是灰溜溜的被赶了回去,结局如何,不必细说了吧。”
“哼,清谈之徒,和他辩驳什么,庆历和议明明白白,白纸黑字,难道还要抵赖吗?”
沈傲正色道:“庆历和议确实明明白白,为何西夏屡屡叩关,西夏人能抵赖,我大宋为何不能抵赖?”
这般争论,大致和鸡生蛋、蛋生鸡差不多,边境上的摩擦,大哥不说二哥,都不是好鸟。崇文殿中一阵哗然,纷纷道:“大安七年,贵国遣童贯领军十万入寇,却又是什么?”
沈傲道:“那是因为建中靖国四年时贵国李奉朝领军犯边,袭掠萧关的报复。”
“在此之前,大安元年,宋军校阅军马,有不法军勇窜入我境,劫杀商队,又如何解释?”
“元丰四年西夏乱兵冲入三边为何你不说?”
喧哗了一阵,连李乾顺都暗暗皱眉了,真要这样争吵下去,非得从西夏太祖皇帝元昊开始算起了,立即喝道:“沈傲,你是来争吵的,还是与我西夏言和的?”
沈傲倒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立即道:“回禀国主,小王是来做西夏驸马的。”
话音刚落,殿里群臣霎时安静,纷纷不屑,心里都在想,我大夏招了这么个国婿,这日子还过不过?
与李乾顺同塌的少女咯咯一笑,额前的珠帘因为身体的颤抖也不禁哗啦啦的颤动起来。
李乾顺板着脸,也是无可奈何,换作是他自己的臣子,早就打发出去了,这一次招婿,面子要紧,若把这人赶走,到时候倒是被人指斥为失礼在先,因而道:“既是如此,就该摒弃前嫌,不要恣意胡为,我大夏也是有国法的地方。来,给蓬莱郡王赐坐吧。”
人家既然赐坐,就有点优渥对待让沈傲闭嘴的意思,沈傲也就不再声张了,心里还洋洋得意,还好在鸿胪寺的时候把宋夏之间的冲突记牢了,否则铁定要吃亏,晚节不保啊。
这一番冲突,总算让人对沈傲有了一个认识,一时之间,殿内鸦雀无声,李乾顺慢吞吞的道:“朕听说你是大宋第一才子?”
沈傲坦然笑道:“惭愧惭愧,大宋第一谈不上,不过小王若是第二,这天下也没有第一了。”
先是让大家以为谦虚,好不容易生出一丁点好感,年轻人嘛,虽说混账了一点,牙尖嘴利了一点,鲁莽了一点,至少还知道惭愧二字,孺子可教。后面那句话就实在欠揍了,起先还是大宋第一,后头就是说老子不是大宋第一,是天下第一。天下二字囊括宇内,自然也包括西夏,这已算是赤luo裸的挑衅了。
“小儿狂妄,吾鄙人倒要请教”班中一个国学博士站出来,就差捋起袖子打擂台了,遇到这种人,真真是想揍他一百遍的心思都有。
沈傲看都不看他一眼:“请教高姓大名。”
“鄙人朱子彦,国学馆教授一些经义。”
沈傲漠然道:“朱子彦?没听说过。”随即款款起身,笑吟吟的打量他,道:“经义文章做起来太费事,不如就来出题破题吧,不过有言在先,小王输了,这招婿大赛再也不参加,自动退出,可是先生输了呢?”
朱子彦一时皱眉,没想到一场请教,居然还要有赌注,愣了一下,道:“你要什么?”
沈傲哈哈一笑,道:“这个简单,先生这个样子,一看就不是腰缠万贯的人,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小王也看不上。不若这样,本王吃点亏,若了先生输了,便当着这殿中这人的面,大叫三声,如何?”
“大叫什么?”
沈傲呵呵笑道:“大叫:蓬莱郡王沈傲沈才子年少多金,风流潇洒、玉树临风,貌若潘安、才高八斗,伫立天地伟丈夫,浊世清流美少年,天下第一大才子,西夏国的好驸马,如何?”
朱子彦呆了一下,望向四周,一时脑子如浆糊一样,咬咬牙,这人当真可恨,无耻,无耻之尤。
崇文殿里的西夏群臣也是目瞪口呆,一时消化不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李乾顺微微皱眉,低不可闻的冷哼一声。倒是同塌的公主却是扑哧一笑,接着道:“坏透了。”
沈傲步步紧逼,道:“怎么,先生怕了?”
朱子彦拉回神来,道:“我会怕你?”
沈傲道:“那么先生是答应了?”
朱子彦心里想,这狂徒,如此无礼,肚子里能有什么货色,不过是个投机取巧的纨绔公子罢了,咬咬牙:“好,请先出题。”
沈傲虚怀若谷的道:“不,不,不,还是先生出题。”
朱子彦恼羞成怒:“还是蓬莱郡王先出题的好。”
谁先出题,便可从对方的题目中试探对方的实力,一般情况之下,实力越强之人,出的题目越难,朱子彦便是怀着这个心思,先试一试再说。
沈傲只好道:“既然如此,我便出题了。”
第二章送到。
地六百零六章:斗法
地六百零六章:斗法
剑拔弩张的气氛,随着沈傲的出题,渐渐缓和下来,所有人翘首以待,想要看看这沈傲到底有什么本事,何德何能,敢夸下这番狂言。
沈傲忘我的在殿中举步,徐徐抬眸:“子曰。”
“子曰什么?”朱子彦一时呆了,等沈傲继续出题。
沈傲笑吟吟的道:“子曰就是子曰,子曰也是题目。”
朱子彦呆了一下,怒道:“胡说八道,子曰岂能引出经义?”
殿中之人也是哗然,纷纷道:“此人是在胡闹,休要理他,赶出去就是。”
沈傲正色道:“这是什么话,既是经义,便是从四书五经中摘抄句子出题,这一句子曰,在四书《论语》中出现最多,为何不能做题?”
沈傲的理由理直气壮,想起来倒也没错,但凡是经义,都是摘抄四书五经的句子,尤其是四书居多,论语更是重中之重,是一切大儒必看的经典,至于这子曰二字,在论语之中可谓是多不胜数了,还真没有违反正统经义的出题。
朱子彦脸色涨的通红,他平生所做的经义多不胜数,偏偏这个子曰该如何引申,如何破题,却是一头雾水,子曰只是两个字,没有任何道理,意思只是说孔圣人说,可是孔圣人说话这一句该拿什么破题,就令人一头雾水了。莫说是他,便是在场之人,只怕也想不到破题之法。
朱子彦愕然,随是不忿,知道中了沈傲的奸计,却也无可奈何。
其他人也都在苦思冥想,想靠这两个字破出题来,便是李乾顺此刻也一时呆住,沉思不语。
沈傲呵呵笑着坐下,等了许久,见无人回答,便不耐烦的道:“怎么,还想不出来?这样把,本王是个讲理之人,既如此,你们便群策群力,谁能破题,便便朱先生过关。”
众人面面相觑,也纷纷暗暗摇头,这样的怪题,真真是想不到,只拿一个动词来做文章,其难度可想而知。
朱子彦怒道:“这么说,你能破题?”
沈傲淡笑道:“如此简单的题,怎么破不出?”
殿中更是哗然,纷纷道:“好,你来说说看。”
连李乾顺心中都期盼此题的答案,道:“破出题来,便算你厉害。”
沈傲离座,在殿中旁若无人的踱步,一边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破题出来,众人都是愕然一下,随即忍不住点头,这是不露题目一字而把孔子孔子所说的至理名言二字说得不但非常透彻,而且绝对不能移到别人身上。
明明在沈傲口中破题轻易,等沈傲把答案说出,众人也觉得这破题简单,可是方才大家一时深究,竟是做不出。
朱子彦一时茫然,咀嚼了沈傲的破题,忍不住道:“如此简单?”
沈傲笑道:“方才就说过,这题并不难,是小王让你,你却偏偏答不出。”叹口气,摇头道:“真教人无奈。”
朱子彦为之气结,只好道:“换我出题了。”
方才的试探,已经让朱子彦大致清楚了沈傲的实力,此人在经义上的功夫极深,且思维极为敏捷,实力不容小觑。这时也不敢再有轻视之心,想了许久,才道:“不以规矩,此题如何破?”
不以规矩这一句出自《战国策》,全文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这一句也算是偏题,因为经义出题,往往都是以道理为主,即所谓大道,这一句话虽然由孟子说出,却并非是儒家主要思想,便是在经义课上,教授的博士也大多是规避这些文章。
朱子彦心里,他出偏题,我也出偏题,看他如何应对。
若是他知道沈傲最擅长的便是偏题,一些正统的经义反而不及,只怕非要吐血不可。
沈傲沉吟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手指着朱子彦道:“朱先生,方才小王让你,你这一道题是不是故意要承让于我?”随即笑道:“噢,小王知道了,朱先生也是汉人,虽然委身为贼,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故意要放小王的水。”
这一句话,算是把殿中的所有人都骂了,汉臣拐弯抹角的被骂做了汉奸,便是党项人也成了贼,不过沈傲这人嘴里吐不出象牙,大家早已习惯,连李乾顺都懒得和他计较,只当作没有听见。
朱子彦却是不同,被人指着鼻子这般说,勃然大怒,道:“你若是有了答案,说出来便是,鼓噪什么?”
沈傲笑呵呵的道:“这个简单至极,破题就是:规矩而不以也,惟持此明与巧矣。朱先生,我说的对不对?还有,若是破题不够,我还想到了承题,承题便是:夫规也、距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持此明与巧矣。”
朱子彦万念俱灰,沉默了一下,随即叹口气道:“蓬莱郡王高才,朱某不如。”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沈傲的破题、承题规整,且寻不到一丝瑕疵,若是再不知好歹,只是自取其辱。
沈傲笑道:“那么就请朱先生放开喉咙叫吧。”
朱子彦呆立在当场,脸色不断变幻,虽是想认赌服输,可是那些话实在喊不出口,更遑论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脸色惭愧之极。
沈傲见他这个样子,吁了口气道:“脸皮这么薄,难怪只能做个博士,成不了什么大事。罢了,今日且放过你,不必叫了。”
朱子彦呆了一下,甚至是所有人都有点适应不过来,以方才大家对沈傲的理解,此人一定要给朱子彦一个难堪,借此来侮辱大夏,谁知他方才咄咄逼人,高高举起棒子,这时候却是一下子又轻轻落下。
转念之间,也有不少人对他生出些许好感,此人虽是牙尖嘴利,胡说八道,却还算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不算太坏。
李乾顺也是呆了一下,连同塌的公主也不由低呼道:“真教人看不懂。”
这一手蒙头先来一棍子,而后又给一个甜枣的手段,沈傲熟稔至极,把人逼到悬崖,才能教人生出绝望,而就在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却突然放过对方,表面上有猫戏老鼠的意味,却也不得不教人感激。
升米恩斗米仇,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沈傲重新坐下,那朱子彦朝他郑重行了个礼:“郡王大量,朱某生受。”说罢退回班中去。
有了这个插曲,气氛反倒轻松了,人家没有逼之过甚,便是给了你一个下台的阶梯,李乾顺笑呵呵的道:“大宋第一才子,果然名不虚传,此前朕还不信,今日倒是信了。”说罢继续道:“不过早闻沈才子更擅书画,朕倒是想开开眼界。”
李乾顺开了口,国学院司业石论站出来,笑呵呵的道:“鄙人略懂绘画之法,请蓬莱郡王指教。”
沈傲这时换了一个姿态,再也不傲慢了,这种一张一弛,虽然教人摸不透,可是之前的坏印象徒然一变,让人难以适应,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更教人摸不透。就如一个恶汉,平素大家都是敬而远之,突然一下子转了性,待人文质彬彬,反而会让人有一种亲近。
沈傲笑呵呵的道:“石先生的画小王在汴京时也曾亲见,能与石先生切磋,小王荣幸之至。”
石论捋着胡须,心中大悦,方才沈傲对陛下都敢无礼,可是对自己的语气却又如此推崇,可见这荣幸二字也不是做作的了,石论好歹是当代大儒,这时候也没有争强好胜之心,欣然道:“方才是蓬莱郡王先出题,这一场,就让石某先开笔吧。”
内侍已经将笔墨纸砚端来,石论再不打话,捋起袖子提笔起来,泼墨落笔,他做起画来,颇有四平八稳的气质,下笔精到,沈傲负手在旁观看,只看布局,便可看出对方的老练,忍不住道:“好布局。”
石论抬眸,欣赏的看了沈傲一眼,真正的名家,只看布局便可看出对手的实力,这沈傲作画不论,单看这品评,便知道是有真才实学的。
待他笔走龙蛇,顺势之间,几只大鹏便落在画中,画中大鹏展翅奔驰,跃跃欲试,教人看了,不禁生出鹏程万里的向往。
足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