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2008-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和静斋的小碧女侠风花雪月的谈恋爱,一边和眼前这个温婉的妇人谈论儿女的教育问题,看来这家伙最后精神分裂不是没有原因的,搞的和谍战片里的间谍一样。
不过他把这一切给我看到是什么意思?
“河东裴氏是名门望族,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如今我就是这个家族的族长。”在幽静的书房里,石之轩端着茶杯,缓缓而谈,“外界不知道的是我裴氏一族一直都是圣门的支持者。”
“静斋和圣门本来只是观念之争,后来牵扯到天下,每个朝代的兴亡更迭都有双方的影子,而最终受苦的还是天下苍生,这就远远背离了当初的主张。我裴氏一门一向期望循序渐进,慢慢的宣扬自己的观念以期被世人接受,入朝为官是最好的出路,于是自晋以来我族就淡化了圣门的出身,渐渐的不为人所知。”
“你可知道一旦被人知道我裴氏和圣门的关系,会有多大的牵连么?当年圣上废周立隋静斋出力甚多,虽说静斋不参与朝政,却有着超然的地位,梵青惠可以直接面圣……”石之轩沉吟了一下,“在马场散场后你身旁的女子和那个小女孩被一辆马车接走,而目的地却是日严寺,那女子是何身份?”
“可能,可能和静斋有些关系吧。”我弱弱的答道。
面对石之轩的逼问,我有些不敢正视他的眼睛,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
以前我也有过怀疑,静斋仙子让我送到静念禅院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梵青惠来到了长安城的目的是什么?我该相信她么?
在马场里无心的脱口而出看来给石之轩和裴氏家族带来了莫大的身份危机。
“若非袁公有言在先,此刻你已经是个死人了。”石之轩阴沉的说道,“能得袁公如此看重,想来你的身份也不简单,你没什么想对我说的么?”
“俺是这一代的邪帝传人。”我壮着胆子说道,不说点有用的看来是不行了。
“邪帝?”石之轩好奇的看着我。
“这个可不是什么秘密,阴癸派的人都知道。你以为她们为啥这么看重我,还不是因为邪帝舍利。”
“舍利在跃马桥!”石之轩惊诧道,即使以石之轩的修为也如此反应,看来邪帝舍利对于圣门的这些人有着强烈的诱惑。
“嗯,不过里面机关重重,想进去很困难。”
“困难么?”石之轩露出一丝值得玩味的笑容。
“老爷,日严寺的吉藏大师送贴求见。”书房外一个小厮高声说道。
【注释一】吉藏大师,是中国隋代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他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住在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而生吉藏。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
隋朝平定江浙地方以后,吉藏遂移住会稽秦望山嘉祥寺。他在这里弘传佛法,从他受学者多至千余人。后来学者即因他所住的寺号称他为嘉祥大师
开皇十九年(五九九年),杨广自扬州赴长安,邀吉藏同行,到长安后被安置于日严寺,即埋头整理「维摩经」的著述。他的「净名玄论」,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第七十六章对饮的枭雄
更新时间2010…4…2923:45:15字数:2898
你知道--当你感觉到悲伤的时候,就会喜欢看落日。
----------------------------安东尼·德·圣-埃克修伯里《小王子》
“该来的总要来的。”书房内,石之轩打发了仆人,一脸的苦笑。
“这位大师莫非和静斋有关?”我疑惑的问道。
“你不知道?”邪王奇怪的看了我一眼,“这位吉藏大师是三论宗的领袖,和禅宗的道信大师,天台宗的智慧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合称四大圣僧,在佛门内地位尊崇,只是甚少卷入江湖俗事之中,外人知之甚少罢了。”
“嘿嘿,小子阅历不深见识浅薄。”我讪笑道,“那这吉藏大师为何而来?”
四大圣僧我知道,跟静念禅院和慈航静斋是一伙的,不过到底是那四个还真没记住,黄易最大的爱好就是把人都武功化,历史上这些和尚都是只会打坐念经的,黄易都让他们成了绝世高手,武功值超高。
“当年我曾化名拜在吉藏大师门下修习佛门心法,后被识破出门,一直掩藏行迹,不想如今还是被追上门来。”石之轩淡淡说道。
“那该怎么办?”我试探的问道。
要是打的话我最好躲远点,谈的话也没我什么事。刚才听石之轩说师妃暄和小落雁都去了日严寺,估摸着是和静斋的人会合了,虽然当初说过尊重她的选择,事到如今心里却有些空落落的。
“我们看场戏就好。”石之轩推开书房内一个书橱,露出一个暗道,率先走了进去。
我自然紧跟着进去,暗道内通风良好,没有憋闷发霉的感觉,转了几个弯之后,石之轩停下,就听到一声脆响,暗道的墙壁上出现两个小孔,凑上去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眼前出现的正是前厅的景象,我不久之前还在那把椅子上坐过,而现在那上面坐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在老和尚对面坐着的正是石之轩。
我慌忙转身看去,石之轩正在我身边冷静的看着外边的情形。分身术?这个有点扯。我反应过来前厅那个应该是替身无疑。
我仔细观察,那个替身无论是音容相貌,举止谈吐和石之轩极度相似,不得不说这番功夫下得有点大。
“他才是真正的裴矩。”石之轩幽幽说道,“我在六岁那年被师傅带去,加入圣门斩去俗缘之时,就不叫裴矩了。”
“那老婆孩子呢?”
“当然也是他的。”黑暗里的石之轩声音有些低沉,“除了不会武功之外,他的才干不亚于我,就因为是我的替身,只能按照我的意愿生活,这一生可惜了。”
我记得这个裴矩在唐朝的时候还是个很有名的官,只是不知道那时候的裴矩到底是石之轩还是外边的那个替身。
前厅的谈话没有持续多久,吉藏大师就告辞而去,相信他已经试探出前厅的那个替身是不会武功的,而石之轩也带我回到了书房。
“吉藏大师苍老了很多。”邪王感慨道。
“那个,既然事情都解决了那俺也该回去了,俺以后再也不会乱说了。”我准备告辞,毕竟在这家伙身边危险性太高。
“咱们下面谈谈邪帝舍利的事情。”石之轩轻轻说道。
夜幕降临,司空府内某处小院。
看着屋内纷乱的景象我有些恼火,才几天不来就被弄成这种模样,连我藏在墙壁内的弩弓也不翼而飞,更别说那些银子珠宝什么的。
看来以后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随身携带,司空府内的治安状况堪忧啊。
“怎么样?”石之轩微微皱眉,看着眼前的一切。
“什么都没剩。”我气愤道,不知道是鲁妙子还是阴癸派的人来扫荡过了。
我虽然一再强调地下宝库的机关是鲁妙子设计的,只要找到他就能拿到舍利,可石之轩就不放我走,我只好带他来杨素这里看看能不能碰到鲁妙子,顺便取回我留在这里的东西。
石之轩似乎对司空府很熟悉,我们两个就在司空府内打转,然后就看到两个熟人。
新月当空,一张石桌,两人对坐饮酒。
“当今圣上对李氏一族猜忌甚深,成国公全家被诛就是前车之鉴,贤弟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年长的担忧道。
“承蒙兄长担心,密已称病请辞,正想四处游历一番再做打算。”年轻的镇静道。
“朝中称病者不知凡几,那位陇西的唐公昨日已仓惶出京,还不知这次风波会波及到谁的身上。”
“圣上听信术士安伽佗之言,言‘李氏当为天子’,朝中人心惶惶,如之奈何?”
“安伽佗是太子的心腹,这次估计是宇文述的主意,太子当权,佞臣当道,我大隋危矣。”年长的长叹道,“若将来中原纷乱,我们两个那个能拔得头筹?”
“决战阵前,杀敌取胜,我不如你;招揽英雄,远近归属,你不如我。”年轻的自信的说道。
“呵呵,贤弟说的好,若将来你我兄弟联手何愁大事不成。”
“……”
看着杨玄感和李密举杯共饮,憧憬未来,我深深的为大隋悲哀,这年头你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江山只有一个,是个人都敢去惦记一把,真是一群野心家。
而且从南北朝到隋朝,这其中江山更迭的速度太快,基本上几十年就是一个朝代,搞的大家都没有国家归属感,隋朝刚建立的时候杨素就敢建杨公宝库准备造反,那是看形势不对就动手的打算啊。
“不成气候。”离开后的邪王评价道。
“为啥?”我疑问道。
杨玄感那家伙运气比较背,虽说在隋末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过被螃蟹的两个蟹螯给夹死了。李密可是快接近成功了的,虽然最后还是功亏一篑了。
“这种事情藏在心里就好,说出来已是不该,还说的那么大声,生怕别人不知道么?”邪王深深的不屑道。
【注释一】原著里黄易把把石之轩作为裴矩的原型,这点很难解释结尾石之轩皈依佛门,而历史中裴矩降唐后仍然为官多年。
俺这里搞个替身出来算是有个解释。
【原著第二十三卷第五章四大圣僧】
师妃暄动容道:“杨虚彦竟是石之轩的徒弟!”
徐子陵沉声道:“他不但是石之轩的徒弟,更是旧隋废太子杨勇的儿子。因为石之轩的另一身份就是著作《西域图记》的裴矩,师小姐对此可有什么联想?”
【注释二】仅供加深对武功层次的理解。
【原著第二十三卷第五章四大圣僧】
师妃暄平静答道:“这世上哪有能令人长生不死的功法。长保这臭皮囊更非明智之举,子陵兄有否听过佛家四宗?”
徐子陵不明白她为何会岔到这方面去,点头道:“听曹应龙提过,好像是天台、三论、华严和禅宗,石之轩还曾偷学过三论宗嘉祥大师和禅宗四祖的秘技。”
师妃暄沉吟道:“看来曹应龙确有悔过之心,所说更非胡诌,因为这都是四宗从没有向外人透露的秘密。石之轩乃武学的绝世奇才,无论什么奇功秘笈,到了他手内,总能融汇贯通,且又另出枢机,更上层楼。在武林史上,恐怕只有你和寇仲才有资格与之相提并论。”
徐子陵先是愕然,想不到师妃暄对他和寇仲评价如此之高,接着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道:“师小姐谬奖哩!”
师妃暄微笑道:“不用客气。你和寇仲都是在当今武林中令人直到此刻仍难以相信的奇迹。不死印如何厉害,先不去说,只看佛家四大高僧当年曾联手追杀石之轩,务要收回他的武功,三次围击,仍给他负伤逃去,当可知石之轩的可怕。”
见到徐子陵神情,师妃暄叹道:“子陵兄倘以为四高僧武功平常,就大错特错。他们所以名不显于江湖,只因他们真是方外之人,从不卷入江湖俗事内,故不像宁道奇般名震天下。当年嘉祥和四祖联同天台宗的智慧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追捕石之轩,连阴癸派都噤若寒蝉,不敢插手或沾惹,便知四大圣僧的厉害。论实力,四圣僧任何一人都足与宁道奇难分轩轾。”
徐子陵倒抽一口凉气道:“那岂非石之轩比之祝玉妍和向雨田更厉害?”
师妃暄道:“又不可以这么比较,只可说他们是同级数的人物。至于谁高谁低,除非他们真正一决雌雄,否则难知结果。”
第七十七章桥上的风景
更新时间2010…5…910:27:04字数:2070
人生里有价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丽,却是人生的酸苦。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第461页
在司空府蹲点的工作没有持续下去,石之轩带着我离开了,在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司空府门前的马车里有个小姑娘的面孔一晃而过&;shy;&;shy;——傅采林在杨素的府内。
说实话跟着邪王我有些郁闷,吃不好睡不好,精神永远在惶恐的状态,若非我这人天生乐观,估计迟早会被他折磨成神经衰弱。
夜晚的长安城有着不同白日的繁华,在夜色的笼罩下,灯火点亮了整个城市,行走其间能感受到作为帝都的繁荣气度。
热闹的夜市,来往的马车,漫无目的的我们,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这个,石老哥,不是我想说你,只是看你也是一派宗师,这种寻人的活计交给手下去办就行了,那用得着自己出马。”我抱怨道,“你看人家阴癸派,门人遍布天下,经营的井井有条,这才是圣门领袖的风范。”
“圣门各派传承不同,岂可一概而论。”石之轩冷冷说道,“你邪极道又有多少传人?”
“呵呵,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不负责任的说道,“反正我也不想一统圣门。”
“一统圣门,整合《天魔策》是圣门弟子的梦想。”石之轩一脸的向往。“真不知道向前辈如何会选你作为传人?”
“可能看我顺眼吧。”
“……”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一辆马车停在我们身旁,露出一张胖乎乎的脸,还有一双贼兮兮的小眼睛。
“石大哥,你怎么在此?”胖子欣喜道。
“哦,是小安啊!”石之轩淡淡说道,“我有要事在身。”
“石大哥,上车来,我有要紧事说与你听。”胖子急切道。
看得出胖子是个很会享受的人,马车内的摆设只能用奢华来形容,用来照明的夜明珠,桌上的美酒佳肴,身旁还有个十二三岁的妙龄少女……
这一切都是我梦里期望已久的场景。
“何事?”石之轩扫了一眼,安然坐下。
“这位是?”胖子斜眼看着我。
“但讲无妨。”
“我得到消息静斋那帮尼姑要动手了。”胖子慎重道。
“这样么。”石之轩沉吟着,“平静了那么多年她们在这时动手原因何在?”
“我也不了解,可能那帮尼姑闲的发慌了。”胖子一脸郁闷,“宫里传来消息,梵青惠入宫不知道和那皇帝说了什么,连禁军都开始调动了。”
“圣上虽说年迈却并不昏聩,这些年来我圣门和静斋互为牵制,调禁军来对付圣门意图赶尽杀绝,殊不知物极必反,我不相信这是圣上的本意。”石之轩分析道,“如此说来前几日圣上听信术士之言欲尽诛李氏绝非偶然,只是这引线到底是什么?”
“管他是什么,静斋的人已经动手了。石大哥,还是和我一起避避风头吧。”胖子劝说道。
“哼,还没人能令的石某退避!”邪王冷傲道。
“那,那我回蜀地避避。”胖子眼神闪烁。
“也好,送我到跃马桥。”
跃马桥上,行人稀少,胖子的马车渐行渐远。
“按照那胖子说的我们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你自然不怕,可我……”我胆怯道。
从历史上看这种黑社会械斗还掺杂着政府的因素就是很可怕的存在,要么夺取政权成功,要么就是灰飞烟灭,目前来说魔门这边并不占优势,我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刚刚我倒是想和那胖子一起走的,可石老大不发话我也不敢插嘴。
“胖子?”石之轩笑了笑,“放心,我自会护你周全。”
看着石之轩说话时那种自信满满的微笑,我稍稍心安,毕竟在我面前的是是圣门中不世出的天才人物,让黑白两道闻之色变的存在。
此刻的石之轩站在桥上,看着下面的河水,背负双手,神情悠然,有一代高手的风范。
“阿弥陀佛,石施主,别来无恙。”一声佛号在跃马桥的一侧响起。
“吉藏大师?”石之轩回首,讶然道。
来的正是白天到裴矩府上的那个老和尚,一声灰色的袈裟,只见他缓步登上石桥台阶,每一步都如此缓慢,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