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六章 学乡
“怎么?出什么事啦?”
赵广一进院子,就发现同居一院的李进正在收拾东西,不由诧异地问了声。一起居住一年多了,两人十分熟悉,李进头也没抬,继续捆扎铺盖。褥子上微黄的粗麻布已经斑驳变色,上面还缝了五六块补丁,缝的整整齐齐的,是他母亲的手艺,几乎与原来看不出差别,缝的很糟糕的,就是李进自己的杰作了。
“去当孩子王!”
虽然几经考虑,才下定了决心,李进的说话里仍不免流露出三分自嘲之意。
一听这话,赵广立判急了,“不是说好不去吗?怎么又改变主意了,元登,如果缺钱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些……”
闻言,李进站了起来,深深看了赵广一眼——赵广也不富裕,若是真有钱也不会与自己住一起了——这个破院子,李进看看低矮的土墙,破日的单房,忽然他作了个平揖,“子阔兄,大恩不言谢。不过,这不是钱的事情……”
“元登,弄这些虚文做什么,真是!”赵广连忙还了一礼,“这又算什么大恩了……真不是钱的事?”
“真的!”李进把捆好的被棒放在一边”,子闹兄,我来不其已经快两年了,你来的时间更长些儿……”
“嗯,两年零七个月。”
“你我都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人,自命学问不错,但也非出类拨萃之人,没有哪位大儒对我等青睐有加,至今也不过是在大儒们讲大课的时候,去听一下,偶尔也能请教两个问难……
子阔兄,我不是在抱怨。
来了不其以后,我能看到许多以往难得一见的书籍。听到大儒们的讲学,得到一点指点。这已经令我受益匪浅了。
不过,也就是如此了。
子阔兄。你还没有看到新的布告吧?”
“什么新布告,是不是那个去当讲师的事,我看了一眼,一看是这事,就没细看,怎么?”
“子阔兄。你应该好好看看!郑君准备印刷一部新书,把大儒们的讲稿和讲义都印刷出来……”
赵广从中插了一句“这个我看到了。就在那布告地旁边。正在接受预订,不过,这书的价钱很贵。每月出一本,我也只能桃若买了,看来,要再找点活了,光种地是不行了,去抄书侧不错,可惜我的字不好……”
李进白了他一眼,也没心思细说,便简短截说了,“凡是从事讲师者,青州会为之准备一套五经典接,提供一定数董的纸张,另外……”他提高了声音,“还提供那部新书,只要讲师做满一年,达些书籍都归自己所有……
还有,凡是从事讲师者,可以延长借阅书籍地胡限,当然,借阅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这样一来,在这里听讲,与去教小孩子,差别就不大了。
何况,张青州给的薪俸也不错……”
“咄!”赵广怒喝道“,你还说不是钱的问题?”
开了几句玩笑,赵广也有点动心了,“元登,你看我去怎么样?”
“恐怕不行啦!我去报名的时候,去报名的人就已经不少了,听管幼安的意思,在最初的时候,用不了多少讲师的……”
赵广仔细打量了李进好半天,“别开玩笑了,元登,你是不是给我报名了?”
“啊?你不是说不去吗?”
“切!此一时,彼一时!”
李进脸色一变,很不好意思,扭捏道,“子阔兄,我有件事对不住你,你不会生气吧?”
“不会!”赵广暗道,不会吧?
“真的?”
“真地!”赵广悄悄在李进看不到的地方握紧了拳头。
“子阔兄,我报完名一高兴,就忘了你了……停!君子动口不动手!”
打闹了一会儿,李进才接下去,他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不过,我一看,人多,又想起,这事了,就又,重新排了遍,队……”
“士子们游学不其,是为了求学,但能拜入大儒门下学习地,终究是少数。我们虽然效仿太学,开办了几门古文经和今文经的讲解,不过,自学仍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
郑玄的主意就是这么简单。反正都是自学,要借阅,那就准许长期借阅;有疑问,就来信询问:需要听讲,就把讲义等都印刷成册,人手一册——印刷不是问题,藏书庄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典籍坊。
藏书庄所在的不其城,只是东莱郡治下的一个侯国,原本属于琅邪国管辖,近百年来才归属东莱郢。不其是座不大的土城,俗称里罗城,城墙高不到两丈,城周不多十余里。不其城池虽小,却为富裕之地,向西濒临胶州湾,向南三十里则是不其山,中间均为肥沃的平原之地。
郑玄便客耕于不其山脚下,不其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山上有古井不竭。当初,郑玄与弟子们隐居于此,过着清贫而安谧的生活。时人将其居所称为郑庄,藏书庄位于郑庄略北,与郑庄紧挨着。
自光和光和三年(180年)起,张涵将东观藏书抄本之一,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郑庄临近的藏书庄里。由于藏书庄丰富的藏书和郑玄来者不拒的态度,不其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来此读书的士人们也迅速增长。如今,东观的典籍已经抄写完毕,藏书庄俨然就是一处对所有人开放的东观。来此读书求学的士子,以藏书庄和郑庄为中心,散居开来,形成了另一个类似太学的所在——学乡。
不过,学乡与太学相比之下,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乡的商业服务了。学乡不仅有典籍坊,还拥有自己的纸坊、高低档酒肆饭庄、粮店、杂货锗……甚至还有一家专门的药铺。士子们毋须离开学乡半步,就能够得到所需的一切,没有现货,也可以订购到。这些都要归功于张涵,更准确地说,是归功于项奉。
张涵看到了学乡的重要意义,但他不方便出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参与。学乡的管理,向来是郑玄负责——重要的事情,他会与孙嵩、王烈、申屠嗜、乐隐、高诱等人共同商议后,再作出决定。但是,张涵不方便公开出面,却可以为学乡提供便利。项奉是张涵的财务总管,除了纺织作坊外,并没多少事,这花钱的事自然交给了他负责。
项奉对数字和商业非常敏感。一到不其,项奉立刻看到了无限商机。要知道,能读书的人再穷,也比普通人家要一些。何况,相当一部分人家里条件非常好。这样一批人聚在一起,消费水平远远超过了普通城市。项奉立刻用高价买,用更多的土地换,拜托郑玄出面……想方设法把周围的田地买下了大半。然后,项奉在这里住了下来,五年时间过去了,学乡就有了旅店、有了出租的房屋院落,有了杂货铺、酒肆、粮店、纸坊、典籍坊……项奉是个好商人,知道细水常流的道理,又有张涵的叮嘱,货物的价格随行就市,通常会稍微低一点,并尽可能保持稳定。即便此次黄巾之乱,商铺物价的涨幅,也要比其他的方要少一些儿。这样一来,学乡商铺深受士子们的好评,附近地区的乡民也都愿意和他打交道。仅此一地经营的收益,便足以供给学乡的所有支出,尚略有富余。
“不行!不行!”
听完了管宁的讲述,项奉连连摇头,“幼安兄,不是我推拖。郑君这个主意是好主意。可是,他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印刷书籍里面,最赚钱的要算印刷典籍,比如说,朝烃正定过的六经一一这个绝对不会亏本。
因为,六经的印刷数量多,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版是不会作废的,到时候印就是了。所以,怎么样都不会赔本。今年不赚钱,可以来年接著印。到了不其来的士子,但有能力,没有不买上一两本的。哪怕印的多了,不其卖不掉,也可以卖到外地去。”
管宁点点头,项奉一说,他就明白了,《诗经》、《尚书》,《周易》、《春秋》……这些典籍,读书人都要学习,始终是经久不衰,历时常新的,他自己都买了一套,别人想来也不例外。见管宁点头,项奉说的愈加起劲。
“其次,是给大儒们出书——这个可能赚钱,也可能亏本。”
学乡有个规矩,大儒们只要留下来讲学一年,就免费给他印一本书,待满四年还可以另印一本。当然,要印的书,必须是学术性书籍。并取得委员会的同意——七个人里只要有三人同意即可。不少大儒就是冲着这一条,才愿意留下来讲学的。
“但是。”项奉狡领地笑笑,“一般说来。给大儒们出书,典籍坊是不会亏本的。出书的大儒本人,会得到三百册印本;藏书庄会得到五十册印本。此外,作坊还会多印一些。
印刷一本书籍是很昂贵的,成本非常高。刻版、纸张、墨和人工等等,印一本书成本通常都要在一到两百万钱之间。
大儒们出地书多是其一生所学。大儒自己也很有名气,一本书卖上两三百钱,卖出个三五千册。还是差不多能做到的。过一两年以后。还可以印一些继续卖,很少有赔钱的时候,万一赔本了。也不会太多。
可若是印这些讲稿和讲义的话,又能卖给谁呢?会有人愿意花数百钱买典籍,买某家之学说,会有人买这些吗?
郑君的意思,是为了那些不能待在不其的士子准备的,其余估计还能卖出去几百本,也许有上千册,然而,绝对不会很多。
百分之百会赔本!还会大赔特赌!”
项奉树起一根手指,一字一顿的强调,“每本至少要亏一百万钱!”
每本亏一百万,一年就是一千两百万,管宁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不过,他随即醒悟过来——与兴学的开支比起来,这一千两百万还真是个小数字。估计了一下,管宁觉得,张涵肯定会同意出这笔钱的。
“一千两百万钱是吗?
行!这钱没问题,青州出了,只需要典籍坊每年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提供所需的书籍!”
“好,爽快!不过,每本书限量三千册,三千册以内,要多少都行,超出的部分每本一百钱!”
项奉知道管宁此来,是得了张涵地指令,但亲兄弟明算帐。项奉自然不会给管宁详细讲解,印刷典籍和印刷期刊地区别。
典籍印刷数量大,需要采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头,如,枣木、梨木和标木,这样的雕版才能长期使用,保证印刷出地字迹不模糊。而印刷数量少的,随便用便宜的木头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只印千八百本的话,也不会影响质量。其它的种种诀窍,不一而足。
“哪儿怎么行,哪儿能用的了这些?总不能全让我们负担吧?”
管宁虽然缺乏经验,也不清楚印刷的诀窍,但砍价是基本常识。
“哦……是这样啊,行!就这么办了!”
听到每年要负担一千万,张涵面不改色,从容自若,管宁暗暗赞叹。殊不知,张涵惊诧莫名,只是他掩饰的很好,管宁没看出来。
钱不算什么,一千万钱换成了栗米,也就是两三万石,张涵安置惯了流民,对这点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郑玄的这个主意真是太超前了,这老先生还真不一般,送给他份关书,他就能鼓捣出所大学来,一转眼,这老先生又要出月刊了……
“康成君台鉴:……”
管宁走了许久,张涵才反应过来,管他呢,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学术期刊而已,随他去好了。不过,印刷的事,张涵则有点想法。
提起笔来,张涵就给郑玄写了封书信,感激他的帮助,并提了些建议。随后,张涵意犹未尽,又给项本写了封书信,把活字印刷技术描述了一遍一一什么铅字呀,油墨呀什么的。张涵见过铅字,正方的柱形长条,一面是字,一面平整,侧面还有两个对称的凹槽,也许是一个……总之,应是排版的需要。当然,他也就知道这么些了。
“这不就是多训些图章吗?”
项奉立刻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精髓。
铅字?在项奉的印象中,铅有些软,恐怕光用铅是不行的:油墨?什么油?豆油,还是……算了,慢慢试验着,先用木活字。不过,制订活字的标准,大小长短的详细尺寸,还是应该的,所有的活字都实在几个规格之内,补充就容易多了。至于排版就更不是问题了,在学乡里,认识字的,比不识字的,还要多。反正他平日里,也没少雇佣士子们写雕版用的字。到时候,多雇些也就使了。
“幼安,这样可不行呀,朝廷自有制度,怎么能让你来负责呢?”
曹操朗声笑道,他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与管宁认识不久,便已经颇为熟悉了。
曹操对办学很支持,他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对于开支不经过他手,由刺史府的劝学从事直接管理,曹操的意见很大。刺史不过是个监察官,这不是他的权限,曹操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当然,曹操倒不会以为张涵想要图谋不轨。士子们来自天南地北,又不是张涵的人,也基本没有崇拜张涵的,他们不可能教育学童们崇拜张涵。最终得利的,还是大汉国。说句不客气的话,张涵勾结宦官便玷污了自己的名誉,他安民兴学,会提高他的声誉,却不能掩盖这一污点。如果张涵想造反的话,收买民心,招募士兵,绝对比教育小孩子,更有前途。
张涵不是不明白这一点,但他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即便没有这个,张涵也依然会推广教育。在大汉国的教育里,文武兼备本是常理,张涵又有意为射箭、技击和蹴鞠提供了少垂器械。从这一点来说,以后至少青州军的兵源素质会更高——这就值得了。
管宁有些头痛,在诸郡国里,济南相曹操最支持办学,却又最为固执。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正当他想说点什么,一阵朗朗读书声吸引了管宁的注意力。
“怎么样?没有克扣你的钱吧?”
曹操停下了脚步,看着这间宽敞崭新的茅草屋,脸上不觉流露出几分自豪。有了不其的讲师和管宁带来的书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在济南国十个县里,建立起一百八十座学校,新入学的孩子超过了七千。虽然课桌是木头桩子,学童大多使用沙盘……
管宁也不禁微笑起来,这些孩子多半不能一直读下去,但毕竟有了读书的机会,也许今天看到的学童里,将来会出现几位大师……
趁着管宁高兴,曹操抓紧有利时机,终于说服了管宁。在济南国,各级学校的管理,有曹操统一负责,而管宁只负责监督钱粮的使用。
中平三年(186年),在管宁的努力下,青州新建立学校二千九百所,新入学孩童超过十万。其中,一半的学校,是建立在流民屯中的一那里张涧说了算,执行起来更容易。这些学校从事的,都是最基础的教育。用张涵的话讲,数量上去了,再说质量。
第二十七章 出征
“久闻张大人治绩非凡,近日得见,果然令人钦佩,我敬张大人一杯!”
小黄门左丰端坐在左首的席位上,高高举起酒杯。
“哪里,左大人过奖了,青州本就富裕,张某人不过是勉力维持,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倒是左大人千里迢迢远来,一路辛苦了!”
张涵心中有事,听到左丰夸赞青州富裕,也不由得差点儿笑出来一没必要这么急切吧!他张涵又不是卢植,总不会让左丰空跑一趟的。常言说得好,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何况是宦官这种小人中的小,人。张涵满面堆笑,小心地应付着。
“到了青州,左大人不必客气,多休息两天,再起程也不迟,青州气候怡人,风光秀美,定会令左大人满意………”
“好好好,张大人果然爽快,可惜我要尽快返回雒阳,不能久留,还请张大人见量。”
左丰是个伶俐的人,知道张涵的根底,又听说会令他满意,不由心花怒放,笑的就像朵菊花。不过,宦官得势,横行无忌,左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