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今日起,先生便是本王麾下军师!”得了庞统允诺,刘辩赶忙上前,牵起他的双手,对他说道:“眼下本王麾下,除军师便是将军,只有职务高低,并无称谓之别。待到将来,本王江山稳固,再依先生功勋,册封官职。”
双手被刘辩牵着,才十四五岁的庞统,已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很不对称的脸颊也剧烈的抽搐着,语调中带着几分哽咽的对刘辩说道:“统得殿下赏识,自今日起,定当粉身碎骨,为殿下南征北讨,绝不辱命!”
“好!好!好!”庞统刚做了表态,刘辩就抬起手,轻轻拍打着他的手臂,连说了数声好,接着对他说道:“明日本王领军出征,贾诩要去河东,徐庶要留在洛阳统筹大局,庞军师便随本王前往长安,取那牛辅人头,如何?”
“谨遵殿下调遣!”听说刘辩要带着他去打仗,庞统更是激动万分,赶忙抱拳躬身,又向刘辩深深一揖,应了一句。
得了庞统,刘辩对此次讨伐西凉军更是多了几分信心。
亲自送庞统出了后园,刘辩让邓展代他为庞统安置府宅。待到庞统等人离去,他才领着几名羽林卫,转身朝寝宫方向走去。
沿着青石路面,走了不到一炷香的光景,刘辩远远的看到路上立着几个女子。
双手捧着一只托盘站在最前面的,是个穿着青色深衣的女子,立于那女子身后的,则是几名穿着粉底白花婢女衣衫的女子。
虽说距离甚远,还看不清前方众人面貌,刘辩却是能猜到,捧着托盘等在路上的,应是陶浣娘再无旁人。
距离越来越近,陶浣娘的面容也是越来越清晰。陶浣娘手中捧着的托盘上,摆着金灿灿的一套衣甲和发冠,与早先刘辩在卢县丢掉的那套如出一辙。
看清站在前面的是陶浣娘,刘辩快步迎了上去,跟在他身后的几名羽林卫则在走到离陶浣娘还有五六步开外的地方止住了脚步。
“浣娘,因何在此?”到了陶浣娘身前,刘辩先是看了一眼她捧在手中的衣甲和发冠,随后向她问道:“莫不是你又为本王亲手制成了衣甲?”
“殿下早先那套衣甲,已然丢失于卢县!”双手捧着托盘,将托盘高高举过头顶,陶浣娘屈起一条腿,半蹲下身子,柔声对刘辩说道:“于安邑之时,妾身便已亲手制作这件铠甲,如今殿下要率军亲征,正好合用!”
伸手接过托盘,将托盘递于走上前来的一名羽林卫,刘辩上前一步,拉住陶浣娘那双明显要比唐姬和蔡琰手掌粗糙了许多的手,很是心疼的抚摸着,对她说道:“些许小事,浣娘何必亲手去做……”
“浣娘不及昭姬灵秀,不及唐妃贤淑!”垂手低头,立于刘辩身前,陶浣娘脸上带着几分愧疚的对刘辩说道:“不仅如此,仅论相貌,浣娘也是不及二位王妃生的娟秀。不敢奢望殿下恩宠,可身为殿下妻室,若连衣甲发冠也不为殿下备办,妾身如何还有面目存于这王府之中……”
“浣娘多虑了!”陶浣娘的语气中带着浓重的幽怨,听了她的话,刘辩不禁感到心内一阵阵的酸楚,拉住着她的手,很是有些愧疚的对她说道:“本王着实太忙,平日里对你等照料便是不足,浣娘不说,本王也是感到有些惶恐!”
自从嫁给了刘辩,陶浣娘心中始终有个结,那就是她的出身低贱,却攀上了高枝,做了洛阳王的妃子。平日里,与唐姬、蔡琰相聚,她也总是穿着一身平民的深衣,以示身份低贱不敢忘本。
听了刘辩带有浓重歉疚的话,陶浣娘顿感心内一阵惊惶,神色慌乱的对他说道:“殿下莫要如此,妾身错了……”
“陪本王说说话吧!”见陶浣娘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刘辩晓得,她到如今还没有从出身卑微的自卑中解脱出来,于是伸手搂住了她的香肩,与她一边沿着青石路向前走,一边岔开话题向她问道:“陶虎如今可好?”
“家兄如今在安邑,已提为裨将!”刘辩问起陶虎,陶浣娘脸上那抹失落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自豪的神色,很是有些骄傲的对刘辩说道:“早先军师要提家兄为裨将,家兄不肯,说是未立寸功,不敢擅领。他这裨将,可是积累军功做的……”
第309章点将出征
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一抹鱼肚色的亮光,大地还没有从黑暗中完全苏醒,正在重建中的洛阳城,依旧沉浸在一片黎明降临之前的宁静中。
一队骑兵出了王府正门,飞快的奔向城内军营。骑马走在这队骑兵前面的,正是刚从陶浣娘寝宫离开不久的刘辩。
身穿陶浣娘刚为他制成的金色衣甲,发髻上罩着那顶金灿灿的发冠,虽说夜间刘辩也没少在陶浣娘如同软玉般的娇躯上折腾,在衣甲的映衬下,他却并不显得萎靡,反倒是精气神儿十足。
跟在刘辩身后的,是邓展和一队随行护卫的龙骑卫。队伍中的众人,都是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尤其是龙骑卫头盔上那长长的金色羽毛,随着战马的走动微微发着颤,更是容易让人有种他们比寻常兵士更加高贵的感觉。唯独策马走在邓展身旁的那个身穿靑布深衣的人,夹杂在这支衣甲鲜亮的队伍中,显得与队伍的格调很是不搭。
他不是别人,正是头天才投效刘辩的庞统。天尚未亮,邓展便去庞统的宅中将之唤醒,引领他到王府外等候,与刘辩一同前往军营点将。匆忙之间,庞统来不及更换新衣,只得套上了他那件还打着补丁的深衣,跟在龙骑卫的队伍中,这套衣衫使他显得很是寒酸。
领着庞统、邓展和一队龙骑卫,沿着城内街道一路策马疾走,没过多会,刘辩就看到了刚建成没有多久的大军主营。
主营内,驻扎的乃是大军主力,守城官兵驻扎的营地,与这座营房相距甚远,当初刘辩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便于军队调拨、攻防有度。
守在牙门外的一队兵士,见刘辩领着邓展来到,赶忙抱拳躬身,向他见礼。
刘辩也不勒马,骑着战马就进入了军营。
刚进军营,才走没有多远,刘辩就看到校场上已是列起了整齐的方阵,在方阵的外围,也有许多官兵穿戴整齐了衣甲,正列着队等候在那里。
“驾!”看到校场上已经排好了阵列的官兵,刘辩双腿朝马腹上一夹,策马朝着校场奔去。
刚上校场,迎面就跑来了两名兵士。
这两名兵士到了刘辩近前,其中一人帮着刘辩扯住辔头,另外一人则扶着刘辩下了马背。
待到刘辩跳下战马,跟在他身后的邓展、庞统与那队龙骑卫也下了马,随他一同朝着校场上的点将台走去。
还没走上点将台,早已在台下等候的将军们就都迎了上来,纷纷朝刘辩躬身抱拳行礼。
抱拳向将军们回了一礼,刘辩对与将军们一同迎上来的徐庶说道:“洛阳城内尚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置,本王不在的日子,便要劳烦军师了!”
“殿下只管放心,臣下定不辱使命!”先是抱着拳应了刘辩一句,随后徐庶向刘辩做了个请的手势,对他说道:“将士们正在等待殿下下令出征,臣下预祝殿下奏凯而归!”
朝徐庶点了下头,刘辩跨步向高台上走去。当跟在刘辩身后的庞统也要上高台时,徐庶愣了一下,伸出一只手,拦住了庞统,脸上带着些许惊疑的向他问道:“敢问阁下可是庞统庞士元?”
“正是在下,敢问阁下是?”被徐庶拦住,庞统一脸诧异的将徐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边,他的印象中并不认识徐庶这号人物,于是向徐庶问道:“阁下如何认得在下?”
徐庶早先游历天下,曾听闻有个奇丑少年于天下间行走游学,而且凡是曾向徐庶提及这位少年的名士,尽是有口皆碑的一面倒称赞。那时徐庶便默默的记下了庞统的名姓和众人描述中他的相貌特征。徐庶能够认出庞统,不消说,定是因庞统那张特点鲜明的脸。
可徐庶终究是刘辩帐前第一谋士,无论如何,他也不会直言认出庞统乃是因他那张脸长的实在是骨骼清奇。
“在下姓徐名庶字元直!”得知面前的奇丑少年正是庞统,徐庶脸上的神色顿时是惊愕与欣喜交替闪现,赶忙抱拳躬身向庞统行了一礼说道:“久闻庞兄才名远播,只是无缘得见,不想今日却在这军营之中相逢。”
“徐兄大名如雷贯耳,早闻徐兄于殿下帐前行事!”徐庶报了家门,庞统赶忙抱拳躬身向他回了一礼,对他说道:“今日得以相见,乃是在下三生之幸!”
“庞兄过谦!”徐庶直起身,脸上漾满笑容,向庞统问道:“不知庞兄因何随殿下一同来到军营?”
“徐兄有所不知!”放下抱起的拳头,庞统对徐庶说道:“昨日在下不晓天高地厚,于王府之外顶撞了殿下,心内很是惶恐,却不想殿下竟请邓将军把在下领入府中,以礼相待!在下虽是年少轻狂,却也晓得知恩图报,如今已是投至殿下帐前……”
“甚好!甚好!”得知庞统投效了刘辩,徐庶赶忙拉住庞统的手,一边轻抚着他的手背,一边对他说道:“殿下仁德,可得庞兄,乃是如虎添翼。敢问此番庞兄可是要随殿下出征?”
双手被徐庶牵着,庞统微微笑了笑,对徐庶说道:“在下正是要随殿下一同出征,能为殿下效力,可与徐兄共事乃是在下今生之幸!”
庞统的脸左右很不对称,他这一笑,竟是没有半点亲善的感觉,反倒给他那张丑出了个性的脸多添了几分狰狞。
可徐庶却浑然不在意庞统的笑容,满脸笑容牵着他的手,神色中透着几分坦然,好似一直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一般,不住的朝庞统点着头。
已经上了点将台的刘辩,见徐庶和庞统立于台下只顾说话,也没有出声催促他们,只是站在台上低头看着初次见面就如同老友一般的二人。
牵着庞统的手,徐庶连着点了好些次头,才松开了手向庞统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庞兄请!”
“徐兄先请!”庞统初来乍到,自是不会抢了徐庶的风头,徐庶刚提出请他先上点将台,他立刻便侧身站在一旁,很是谦恭的向徐庶也做了个请手势。
心知庞统不会先一步上台,徐庶也不与他太过客套,踩着台边阶梯,上到了台上,立于刘辩身后。
待到庞统与众将军也纷纷登上点将台,一字排开,刘辩这才一手按着佩剑,环顾着校场上列起方阵,好半天连一丝声响都未发出的数万官兵。
“将士们,有些日子没打仗,可是等的焦躁了?”先是环顾了一圈官兵,刘辩接着便向他们喊道:“想不想打仗?”
“想!”刘辩的喊声刚落,数万官兵就全都举起兵刃,高声呐喊了起来。
“告诉本王,为何想打仗?想和谁打仗?”官兵们的表现,显然让刘辩很是满意,他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再次向官兵们高喊着问了一句。
“为胡将军、为黄河岸边战死的兄弟们!”这一次,官兵们并没有立刻回应刘辩,而是有一名裨将手按剑柄、挺直胸膛高声喊道:“为了被西凉军欺凌的父老乡亲们,我们要和西凉军打仗!”
“和西凉军打仗!”裨将的喊声刚落,数万名官兵就齐齐呐喊了起来。
官兵们的呐喊很是齐整,声音也是底气十足,强大的声波冲出军营,一直飘上了城内街道上的民宅。
街边的民宅中,许多尚且睡意朦胧的百姓,都被这呐喊声从睡梦中惊醒,一个个披衣下床,打开房门伸着脑袋朝军营方向张望。
“怎了这是?”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老汉眯瞅着眼,一边朝军营方向看,一边扯着嗓门向比他早开门的邻居问了一声。
“好像是洛阳王要领军出征了!”那邻居也是刚刚打开房门,还没闹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颇显搪塞的回了那老汉一句。
“老婆子,快出来看!”邻居答的很是没有底气,老汉却当了真,赶忙扭头朝屋里喊道:“洛阳王要领军出征了,儿子闺女的仇,这下算是有人替咱报了!”
老汉的话音还没落下,一个跟他年岁差不多的婆婆已是飞快的跑到了门边,双手紧紧的扒着门框,头还没伸出屋外,婆婆的两行老泪已是夺眶而出。
“你这婆子,哭个甚么!”见老伴哭了,老汉朝她肩胛上拍了一巴掌,没好气的骂了句:“洛阳王是要去杀西凉军,给咱儿子闺女报仇,这是好事……”
原本老汉是想责骂他家婆子,可话还没有说完,他自己竟也是哽咽了起来。也难怪这老两口情难自抑,当初若不是西凉军强行迁移百姓,他们一家如今也是安稳的过着日子。可命运偏偏捉弄了他们,董卓迁都,洛阳的百姓都跟着遭殃,老两口的一对儿女,皆是死于迁都的路上。
军营内传出的喊声此起彼伏、震彻云霄,城内起身等待给大军送行的百姓也是越来越多,不过小半柱香的工夫,几乎城内的所有百姓全都起了,许多人甚至还走出家门,站在街道上,翘首望着军营方向。
军营内的呐喊声渐渐低了下去,待到喊声完全止下,没过多会,一队骑兵从军营内冲了出来。
这队骑兵冲出军营,一边策马沿着街道疾走,一边高声喊道:“大军出城,闲杂人等即刻回避!”
待到骑兵冲到近前,已经跑上街道的百姓纷纷跳回了自家门口。很快,街道上就空空荡荡,连一个行人也无。骑兵冲过的街道上,各家各户都是敞开着大门,百姓虽说没再跑到街面上,却一个个都站在门口,伸头朝着军营方向张望。
许多远离骑兵经过街道的百姓,则纷纷走出了家门,簇拥着来到了临近那几条街道的路口,伸着头,只等观看大军出城。不过一会工夫,与开道骑兵刚刚经过的几条街道毗邻的路口,便都聚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每个等待观看大军开拔的百姓,眸子中都闪烁着期冀和希望。
西凉军对洛阳城的祸害,是城内百姓永远也难以忘怀的。所有人都对西凉军是恨之入骨,巴不得刘辩大军出征,能将西凉军杀个片甲不留。
清道的骑兵已经走过了好一会,军营方向才出现了一支黑压压不晓得到底有多少人的大军。
大军从军营中缓缓开出,全副武装的官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方才开道骑兵走过的道路,向着城门进发。
第310章用鲜血洗刷冤仇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黑压压一片骑兵。
如同红色潮水般的骑兵身后背着圆盾、手中提着朴刀,列起整齐的队形,沿着街道缓辔而行。
策马走在骑兵队列最前面的,是披着一身金色衣甲,头戴黄金冠的刘辩。
初升的朝阳向大地投射着柔和的金光,洛阳这座坐落于洛水之畔的古城,也被披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外衣。
阳光照射在刘辩身上,金色的铠甲鳞片和发冠,在阳光下折射着耀眼的光芒,与他相距甚近的人几乎快要被那光芒刺得睁不开眼睛。浑身发出灿灿金光,更是给这位年轻的汉室贵胄,增添了几许别样的高贵。
策马走在刘辩左侧的,是一名穿着打补丁深衣的少年和一位手提大刀,一身大红衣甲的女将军。
那少年相貌奇丑,许多曾经聚集到王府正门外的百姓,甚至还能记得,他曾当着众人质问过刘辩。
洛阳军队列中,所有官兵都是衣甲鲜亮,唯独一身青色深衣的庞统,穿的很是寒酸,让人觉着他就好似混进一支威武雄师中的花子。
尤其是他那件深衣左衣袖靠手肘的部位,很是扎眼的打着一块四四方方的补丁,更是让他原本就丑陋的模样,又多了几分寒酸。
跟在那少年身后的女将军,面如馥玉,体态婀娜。骑在战马上,圆滚滚的臀儿紧贴马鞍,在鞍鞯的挤压下,更是显得圆润饱满。
这女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此次要与刘辩一同出征的管青。管青的衣甲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