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国足救世主 >

第110章

国足救世主-第110章

小说: 国足救世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只是看了看训练,但基尔斯腾还是对高军提出了两点很有价值的建议,一是别太急着加练力量,因为高军现在年龄还是稍小了一点,他的肌肉类型又决定了他在有氧耐力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所以基尔斯腾建议高军先将体力练到能够支持场均13000米跑动距离再说,那时他的身体也该发育得更加成熟,再加练力量增加体重也不迟;二是建议高军可以练练防守,不需要练得太厉害,最多只需达到德乙保级队防守型后腰的水准就可以了,一个跑动能力极强、而且还有一定防守能力的前锋哪怕不能进球。依然可以对球队作出很大贡献,而更重要的是,防守能力练起来以后,对高军在前锋位置上的发挥也将大有裨益,不过高军的主要职责还是进攻,如果花太多时间用于苦练防守,那便又是本末倒置了。。。。。。

可能是因为告林也将参加特训、而且他的主要位置还是中锋的缘故,基尔斯腾也顺便向他提了一些建议,“你的先天条件比我年轻时强多了。但是锻炼得很不够,以你的身高和骨架粗壮程度,你的体重至少也该增加到80公斤以上,甚至85公斤都不算多,现在才75公斤,实在是太瘦了。而且你现在已经年满20岁,身高也停止了增长,到了应该加练力量的年纪。以你的体格。如果有80公斤以上的体重,只需要学到我一半的对抗技巧。就可以在身体上抗衡德甲一流的中后卫了。。。。。。”

告林听后十分高兴,但也有些疑虑,毕竟他的速度也很快,如果因为增加了体重而影响到这个优势,那就未必划算了。而且告林平时训练已经相当刻苦,但身上的肌肉块头也就那个样子。他很难想像要如何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0斤、甚至是20斤肌肉。。。。。。

“放心,我之所以只让你增重到那种程度,就是考虑到了不能影响你的速度。其实,别说是你这种速度快的前锋,就算是速度不快的站桩式中锋。速度也是能快一点好一点。只要体能训练方案合理、各肌肉群锻炼比例恰当,以你的先天条件,体重增加到80公斤完全不会影响到你的绝对速度,而且30米冲刺能力还能进一步加强,就算增重到85公斤,也只会影响长距离奔袭能力,对10米以内的短距离冲刺有利无害。”,基尔斯腾根据自己球员和教练生涯积累下来的经验,要告林尽管放心,“至于增重困难的问题,我想可能跟你的膳食结构有关,建议你增大优质蛋白、还有肌酸的摄入,如果光靠食物不能取得希望的效果,你可以考虑直接口服肌酸。。。。。。”

告林听后先是心中一松,随后又是一惊,“我记得,肌酸好像是禁药吧?”

基尔斯腾却要告林放宽心,他笑着解释道,“肌酸并不是国际足联严禁的药物,不过因为赛前注射肌酸可以暂时性地增强球员的运动能力,起到类似兴奋剂的作用,所以还是会引来麻烦。但如果是口服来辅助肌肉锻炼,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为了避免形成依赖,能利用食物来补充的、就不要直接服用肌酸,能够少服用、就尽量少服用。此外,补充肌酸辅助力量训练的话,需要有营养师和体能教练的指导,否则很容易受伤。。。。。。”

这时高军表示道,“我让夏川和亨利来帮你吧,现在亨利对足球这项运动也已经比较了解了,夏川更不用说,你没看到我最近经常吃大马哈鱼吗?就是为了增加肌酸的摄入量啊!我现在还没成年,直接口服肌酸不太安全,只能从食物中补充。。。。。。”

“大马哈鱼在国内只有东北那边有吧?怪不得东北球员那么强壮呢,我一直都以为只是气候的影响。。。。。。”,告林恍然大悟道。

其实肌酸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不只是大马哈鱼一种,但其中的大部分在中国都不多见,好在大家现在身处欧洲,诸如鲱鱼之类的高肌酸食物不难买到,这就为告林强化力量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重要的是,由于种类较多,轮换着吃不容易腻,如果单吃大马哈鱼,就算再好吃,也早晚得吃吐了。。。。。。

而过来帮忙的夏川凉子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想出了一个殊途同归的办法。原来,她早就注意到告林的食量相对于他的体格来说并不算大,因此她提议告林每天口服硫胺素(维生素b1),这种维生素没有任何毒副作用(b族维生素大都没有毒副作用,再怎么多吃也没事,因为人体的吸收上限比较低,摄入太多会直接排出。),却直接影响人类的食欲,补充之后可以增进食欲(注1)。

在此基础上,再配合一些开胃的食物饮料,告林此后食量大增,自然摄入的营养、包括肌酸也就大大增加了。最终告林没有用到口服肌酸这一招,就将自己的肌肉块头练到达标了,只是较前大增的饭量却令他在队内多了一个不雅的绰号。。。。。。

上一场赛后举行的庆祝会、以及基尔斯腾来访的事对德累斯顿不少球员的状态都产生了影响,但因为主队佩德伯恩自己表现不佳,德累斯顿在本赛季德乙联赛下半程的第六轮比赛中还是以3:1的比分获得了胜利,高军、孔卡和告林各进一球,帮助德累斯顿这支上半程时还是保级弱旅的昔日东德劲旅豪取六连胜。

第七轮比赛诺伊尔复出,令德累斯顿上下信心更增,但球队首次在新主场的演出却并不顺利,赛前积分比德累斯顿虽然少了1分、但同时也少赛一场的德乙强队菲尔特在比赛中采取了防守反击的战术和赌博式的盯防策略,“总之,决不能让高军有射门的机会,至于其他的球员?如果射进,那就认了!”

菲尔特的赌博差一点取得了成功,他们顽强地在客场守住了前70分钟没有失球,还利用一次快速反击取得了领先,令德累斯顿的大部分球员都陷入焦躁之中。然而,事先没人想到的是,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虽然在入队后就被定为组织核心、但却一直被高军的光芒所掩盖的孔卡突然爆发了,在最后20分钟内,这个来德累斯顿以前从未受过重视的阿根廷小个子连进两球,帮助球队以2:1的比分打败菲尔特这个冲甲路上的竞争对手,艰难地拿到了价值6分的宝贵3分!

而在之后主场迎战德乙降级区球队锡根的比赛中,虽然对手豁出全力死命防守,但是德累斯顿依然以5:0横扫对手。由于对方照抄了菲尔特队的策略,高军在这场比赛中依然没能取得进球,但他却出人意料地上演了自己来德国以后的第一个“助攻帽子戏法”。不知不觉间,随着孔卡的表现越来越好,高军也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就算遭到对手的针对性盯防,他也能够比以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1:顺便提一下,硫胺素的分布十分广泛,没什么食物含量特别高,所以食量大了、摄入就多,反之亦然。因此对膳食习惯尚未养成的小孩来说,吃得多了,硫胺素摄入就多,食欲就愈发增加而更加能吃,很容易变成小胖子,反之如果一开始吃得少了,也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变成“豆芽菜”,前者只能节食来慢慢纠正膳食习惯,对于后者,则可以口服硫胺素来治疗。

第二十章不屈的历史

不经意间,德累斯顿已经完成了奇迹般的八连胜,联赛积分也因此增加到了42分,排名飞跃到德乙的第四名,距离升级区只差3分。而且对德累斯顿十分有利的是,接下来的赛程中,现在冲甲区的三支球队当中还有两支要和德累斯顿交手,也就是说,冲甲的机会已经完全把握在了德累斯顿自己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如今士气正盛的德累斯顿迎来了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他们将于3月17日客场挑战目前德乙排名第二的亚琛队,后者目前积46分,若是德累斯顿能够取胜,就可以将两队的积分差距拉近到只剩1分,而一旦输球,德累斯顿跟升级区的差距则会被再次拉开,很可能直接导致升甲失败,因此怎么形容这一场比赛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也不知道是不是要给这场大战再添一把火,酒吧老板哈克在这个时候将高军当初说过的那句“德累斯顿本来就应该是德甲球队,难道不是吗?”传了出来,立即引爆了媒体和球迷的激情。

在高军对媒体坦承自己当初确实说过这段话后,德累斯顿的球迷、特别是那些经历过球队辉煌和衰败全过程的老球迷们尽皆动容,而高军和诺伊尔只要球队冲甲成功便会留下的承诺则让德累斯顿的球迷们不必过分担心即使进了德甲也站不住脚,两人在球迷当中的支持度也因此继续加速攀升,就连当初曾经号召球迷抵制高军的格雷茨,如今也成了高军的脑残粉,令他的那些熟人朋友都有些哭笑不得。。。。。。

就连高军那个自认为不算是狂热球迷的邻居老沃纳也在德累斯顿赶赴客场之前特意请高军等住在同一幢公寓楼里的德累斯顿球员吃饭,大家也经老沃纳之口,充分了解到这支球队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正如老沃纳所说的那样,“德累斯顿曾经辉煌过、也曾经衰败过,毁灭过、也重生过;但这支球队从未屈服过!”

说到德累斯顿迪纳摩队的历史,就绕不开一个历史人物,即埃里希。米尔克。此人长期担任东德“国家安全部”、也就是秘密警察部门的领导人,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影响力在东德范围内无处不在,而东德“国家安全部”旗下的足球俱乐部都被球迷们称为“斯塔西”俱乐部,“斯塔西”正是东德国家安全部的缩写。而东德时期的德累斯顿迪纳摩队正是这样一支“斯塔西”球队,按理说,有米尔克这样硬的后台,这支球队的日子应该十分好过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在米尔克1989年挂掉之前,德累斯顿迪纳摩队一直不得不与各种不公和压迫作着顽强的斗争。。。。。。

由于足球传统很好、人才基础雄厚。早在东德建立初期,德累斯顿迪纳摩队就成为了联赛的霸主,但是埃里希。米尔克却对此非常不满,原因很简单,他在柏林而不是在德累斯顿。于是,1953年米尔克下令要求当时的德累斯顿迪纳摩迁至柏林“支援体育运动发展”。此后经过一系列改组,成为了日后的柏林迪纳摩俱乐部,米尔克本人则亲自担任俱乐部的主席。

而另一方面。失去自己的球队之后,德累斯顿人并没有放弃足球。他们很快又重建了一支球队,还叫德累斯顿迪纳摩队,昔日的东德足球霸主由此涅槃重生。不过,虽然新生的德累斯顿迪纳摩队还算是斯塔西球队,但是跟米尔克的最爱柏林迪纳摩队相比,他们就像是私生子那样不受待见。但即使如此,德累斯顿迪纳摩队依然凭借着当地雄厚的足球人才基础和球迷的狂热支持而重新崛起。

进入1970年代之后,德累斯顿迪纳摩队迎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自71到78年,德累斯顿迪纳摩8年内5次赢得东德联赛冠军。而米尔克的柏林迪纳摩却陷入了低潮期,在联赛中一直被自己的小兄弟压得死死的。

这种尴尬的局面让米尔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完全把公平竞赛的精神跑到了脑后,利用自己身为秘密警察头子的特权,把所有的裁判都带到一个监狱的会客室谈话,告诉他们吹比赛的时候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否则下半辈子就要在现在这所监狱里度过。在这样的压力下,当然没有什么裁判再敢于坚持原则了,比赛中各种没底线的黑哨也因此不断出现。

除了黑哨,米尔克还利用自己的权威不断从德累斯顿强行挖走主力球员,以削弱这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这一招就更是釜底抽薪,德累斯顿队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大量失血而遭到严重削弱。

在这种完全看不到半点公平的压迫下,德累斯顿足球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而柏林迪纳摩则极不光彩地夺得了的从1979到1988年的东德联赛10连冠,以致于现在仍有德国球迷会打趣说:只要东德不倒,柏林迪纳摩就能永远垄断冠军。但即使如此,德累斯顿队也从未屈服,即使明知完全没有拿到冠军的希望,他们也一样在每场比赛中拼尽全力,让柏林迪纳摩队不得不一直依赖盘外招来保证优势。

米尔克1989年挂掉之后、新的继任者对足球兴趣不大,柏林迪纳摩队因此失去了特别照顾,而解开了枷锁的德累斯顿迪纳摩则终于展现出他们强大的实力,一举夺取了两德统一前的最后两个东德冠军。

然而,随着两德统一,大量的主力球员利用东德体制的漏洞以自由身转会西部球队,导致德累斯顿迪纳摩队实力大损。而另一方面,当年德累斯顿迪纳摩队虽然被米尔克压迫得很惨,但在外人眼里,他们身上依然有着“斯塔西”的黑暗烙印,所以在联赛中始终受到各种歧视性的对待,或许黑哨还谈不上,但遇到偏哨却是家常便饭。而在这样的刺激下,德累斯顿的球迷也变得越来越偏激,然后德国足协就愈发不喜欢这支球队,而有意无意地给他们穿小鞋,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其他球队打德累斯顿的时候也特别拼命,令德累斯顿迪纳摩队的生存环境一直十分恶劣。

实力的下降和外部环境的恶化导致德累斯顿迪纳摩队很快从德甲掉入德乙、又从德乙降到了地区联赛。但即使如此,这支球队和德累斯顿的球迷依然从未屈服,他们在2003/2004赛季终于成功地升入了德乙,并在上个赛季取得了德乙第八名的好成绩。

虽然若非是高军的到来,这支球队在本赛季会因为俱乐部在转会犯下的错误而再次降级,直到数年后才能再次重回德乙。但是即使没有高军这只蝴蝶,以德累斯顿日渐好转的经济状况、雄厚的足球基础、忠诚狂热的球迷和球队从不屈服的顽强斗志,德累斯顿迪纳摩队也终有重回德甲的一天。。。。。。

“其实老沃纳对这支球队也始终深深热爱啊,只是平时被工程师的理性所掩盖,看上去没那么狂热罢了。”,高军心中暗暗感叹道。

“老先生,您放心,不管这场比赛有多么难打,我们也一定会拼尽全力,为球队打开通往德甲的大门!”,高军的保证让老沃纳十分高兴,但年事已高、头脑已经远没有年轻时那么清楚的他并未听出话里的玄机,但他的孙女汉娜却不禁秀眉微蹙。

作为比爷爷更加狂热的球迷,汉娜对球队的近况一直十分关心,她很清楚德累斯顿虽然不可思议地取得了八连胜的佳绩,但是球队现在的状况其实并不是太好,如果她懂中文的话,一定会想到那句古话——“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作为一项对抗十分激烈的运动,足球比赛和训练中受伤都是很正常的事,下半程前七轮比赛中德累斯顿一直没有主力球员受伤,其实已经相当地幸运,但这种幸运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在上一场比赛中,虽然德累斯顿取得了狂胜,但是主力右边锋蒿骏敏却被对方老羞成怒后的恶意侵犯铲伤,虽然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但是最快也要半个月后才能重新上场比赛,如果恢复不够理想的话,一个月时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球队奔赴客场之前的最后一次合练中,在球队战术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主力中锋告林又意外扭伤了脚踝,虽然并不严重,但是下一场比赛是很难参加了,除非是打封闭,但是斯塔诺考虑到告林的职业前途,并没有这么做。

此外,德累斯顿还有两名主力球员因为累积黄牌停赛,一个是主力后腰马克。瓦格菲尔德,另一个则是主力中卫库基尔卡。这样一来,德累斯顿在本场比赛中不能上场的主力球员就达到了4人之多,球队实力严重受损是难以避免的。。。。。。

ps:凌晨还有一更,求月票、会员赞和推荐票^_^

第二十一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