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救世主-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林!是告林!这脚补射非常关键!现在比分扳平了,优势又重新回到了德累斯顿一边!”,段宣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出来,用乍听上去有些类似于黄建翔的嘶哑声调大喊道。
“告林的反应很快,而且射门时非常冷静,看起来这半年里他的进步非常明显,果然到欧洲高水平联赛里锻炼是大有好处的,即使是德乙这样的二级联赛,也比中超要好得多。”,嘉宾陶纬在夸了几句告林之后,又盛赞起了高军的贡献,“不过,告林的这个进球,主要功臣还是高军,若非是他刚才的远射导致对方守门员脱手,告林也得不到捡皮夹子的机会。所以说远射的价值不只是直接进球,造成门将脱手、或者打在门框上弹出而获得补射的机会,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第四十一章决不放弃
ps:感谢书友“bosstang”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月票、推荐票和会员点击^_^
而德国电视二台的演播室内,萨默尔也松了一口气道,“告林的这粒进球非常及时,将比赛双方又拉回了同一起跑线上,不对,现在的形势对德累斯顿还要更加有利一些。。。。。。”
“不错,德累斯顿扳平比分后士气高涨,而科特布斯则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对他们来说,情况比一开始0:0的时候更糟。”,这次直播的主持人贝拉。雷茨也赞同道。
而他的搭档马塞尔。莱夫则依然对科特布斯队抱有信心,“不过科特布斯队是一支十分顽强的球队,区区一个丢球,还不足以将他们一下子打倒了。。。。。。”
正如马塞尔。莱夫所说的那样,这次意外丢球虽然对科特布斯队的士气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支顽强的球队并没有因此垂头丧气,他们的防守更加积极和凶狠,他们的反击更加快速和犀利。之后的比赛中,德累斯顿虽然控球率占优,但制造出来的威胁反倒不如对手,这令场边的主教练斯塔诺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由于本场比赛的主裁判哨子很松,因此双方队员的动作都比较大,人仰马翻的场面频频出现。就在上半场比赛即将结束的时候,德累斯顿小将内文。苏博蒂奇在一次解围中顺势踢倒了对方前锋,他本以为按照今天的裁判尺度、这样做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主裁判却立即鸣哨判罚了点球!
“我明明先踢到球的!明明先踢到球的!”,小伙子不能理解地大声辩驳道,但是主裁判却不为所动。坚持判罚点球。内文。苏博蒂奇还待继续争辩,被退回来的高军一把拉住,否则这小子搞不好就要无谓地申请到一张黄牌了。。。。。。
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今天裁判的主要判罚之后,高军再比照基尔斯腾特训中的教导,终于对这个主裁判的判罚尺度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原来他对身体接触和手上动作判得很松,但对于可能伤人的危险动作却判得很严。明白了这一点就好办了,可惜被判了一个点球,但现在后悔也没用。只能靠小新了。。。。。。”
可是,点球毕竟是点球,即使是诺伊尔,在科特布斯队派出来的主罚者准确将球罚向死角后。也只能无奈地看着皮球划过他的指尖飞入球网。而科特布斯队也凭借着这粒金子般的进球。带着2:1的比分进入了中场休息。
对于这个略显意外的进球,德国电视二台的解说员与他们的中国同行几乎给出了完全一样的看法,“这个丢球的打击太大了,希望德累斯顿能够利用中场休息的时间尽快调整过来,不然这场比赛可就难打了。”
而中国球迷对此则几乎是清一色地认定那个点球判罚是“黑哨”,因为如果是在国内比赛中,别说是这种有争议的犯规,就算是没争议的。在临近比赛结束时的敏感时间点上一般也不会判罚的,何况此时比分也很敏感。这时还敢判点球的十有**都是收了黑钱的,因此网上很自然地骂声一片,“他怎么会这么判?他怎么敢这么判?他一定是收钱了!这绝逼是黑哨呀!”
当然也有少数理智球迷为那个裁判辩护,“那个判罚虽不合情,却还是合理的,德累斯顿刚才确实是犯规了呀!”
“ls还是不是中国人,洋奴去死!”
“你要当圣母咱们不拦,别把我们也稍带上!”
“最恨无条件跪舔的圣母!”
然后话题迅速歪到了某些不河蟹的方面,直到下半场比赛开始以后,网上的争吵还未停歇,但是场上局面的风云突变很快就让他们重新将自己的视线转回到了比赛场上。。。。。。
下半场开始后没多久,士气如虹的科特布斯队就利用不惜体力的全场逼抢断球成功,并再次打出了一波快速反击。科特布斯队的这次快速反击技战术含量并不高,就是直接长传打身后而已。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路子却正与本场比赛中糟糕的场地状况相得益彰,轻轻松松就打穿了德累斯顿迪纳摩队的后卫线。
而更要命的是,德累斯顿门将诺伊尔的这次出击居然失败了,他没能抢先将球破坏掉,反倒被先触到球的对方前锋直接来了一个人球分过。接下来就没有任何悬念了,科特布斯队轻松地打空门得手,将场上的比分扩大为3:1!
对于本场比赛中采取防反打法的科特布斯队来说,两球领先、而且比赛只剩半场时间,这几乎等于是提前宣布了比赛胜利,也难怪看台上的两万多科特布斯球迷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
“唉,之前看德累斯顿比赛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对付防反战术的时候,太依赖诺伊尔的出击了,可即使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门将,出击也不能说是十拿九稳。而需要守门员出击的时候,球队的后卫线往往已经被完全突破了,因此一旦守门员出击失败,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了。”,萨默尔在心中暗暗叹道,这个时候即使他再怎么支持母队,也觉得德累斯顿很难翻盘了,“领先两球之后,科特布斯队可以放心地密集防守了,而破解密集防守可是世界难题,想在半场比赛中扳回两球,哪儿有那么容易?”
连萨默尔都这样想,其他的解说员更不用提了,可是看台上的德累斯顿球迷仍然没有放弃,他们不顾自己势单力薄,依然大声地激励球队,收看着本场比赛的中国球迷同样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德累斯顿队中有一个已经创造过无数次奇迹的天才少年。。。。。。
而在这个时候,不甘心接受失败的德累斯顿主教练斯塔诺则阴沉着脸从场边走向了替补席,他将目光投向了已经很久没有在得以比赛中出场过的前主力球员马克。瓦格菲尔德,大叫道,“马克,去做热身运动!”
马克。瓦格菲尔德是租借球员,而德累斯顿场上现在已经有4个租借球员了,必须先换下一个才能将他派上场,四个人中高军、诺伊尔和告林都是不可能换下的,那么下场的只能是容昊了,而换下的他的也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日本边后卫长友佑都。
虽然对长友佑都的刻苦勤奋十分赞赏,但是斯塔诺也知道现在的长友佑都还嫩得很,与容昊之间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不过由于今天场地状况极差,容昊速度和技术上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而长友佑都比容昊强出一筹的力量(注1)则更有发挥的余地,何况还有替补上场带来的体能优势,所以斯塔诺认为长友佑都换下容昊后并不会严重削弱球队的场上实力,至少差距没有大到让他不敢冒险的程度。。。。。。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要想将马克。瓦格菲尔德换上场,就只能这么进行人员调整。而在看到年轻中后卫内文。苏博蒂奇无谓地领到一张黄牌、情绪有失控的迹象后,斯塔诺就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久在场上形成死球后,斯塔诺将两人都派上了场,换下了情绪失控的内文。苏博蒂奇和占用了租借球员名额的容昊。长友佑都换下容昊是对位换人,而马克。瓦格菲尔德则是替换掉了最近一直踢后腰位置的波兰人库基尔卡,后者退回到中卫的位置上顶替掉被换下场的年轻中后卫内文。苏博蒂奇。。。。。。
不过斯塔诺并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次换人却引起了很多中国球迷的严重不满,“他疯了吗?这个时候让一个业余的鬼子菜鸟把跳跳换下去?他是不是已经放弃比赛了?”
“这个家伙就是一个水货,高军为了自己的权威,硬是选他来当主教练,这下终于付出代价了。”
“ls真是时刻不忘黑高啊,哼哼,马上就会看到你被打脸了!”
“我也是高粉,但说实话,德累斯顿的这个主教练我是真看不出有什么厉害的,球队能有现在的成绩主要还是靠那些球员出色的发挥。”
“所以你只是高粉,不是高吹啊!”
“就算这个塞尔维亚人真有本事,老子以后也是黑他到底了,只为他重用鬼子!”
“这个日本球员是当初高军找来的,你是不是要连高军一起黑啊?傻缺!俱乐部又不是国家队,只要球员表现好就该重用,国籍很重要吗?有本事你让各国联赛都取消外援!”
注1: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其实这家伙巅峰期的身体对抗能力比现在的**鹏都强(单指地面上的争抢,争高空球肯定不如,毕竟身高差了十几公分。),要不然那么晚才接受职业训练的他根本就不可能成长到那种高度。至于现在的长友佑都,虽然才接受了半个赛季的职业训练,身体力量跟巅峰期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已经明显要比容昊强了。。。。。。
第四十二章立竿见影
ps:感谢书友“qgaoqi821216”、“可乐哥”、“二当家gg”、“世子”和“依起乐”投出的月票,继续求订阅、月票、会员赞和推荐票^_^
就在网上的中国球迷陷入争吵的时候,高军再次在禁区前沿觅得机会突施冷箭,比起之前的两次,这一次的精度更高,可惜却刚好打在门柱上弹了出来,还是没能进网。但就在两万多主场球迷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禁区内,迎着反弹出来的足球就是一脚,只见足球“嗖”地一声,就再次贴着草皮飞速滚向了球门。由于科特布斯队的门将刚刚倒地扑救,还没来得及起身,因此德累斯顿这次的补射十分轻松地打进了无人防守的空门,比分也由此变成了2:3!
“马克,射得好啊!”,距离最近的告林第一个冲过去抱住了刚刚出场就立下大功的马克。瓦格菲尔德,随后高军等队友也都陆续冲过来一起庆祝这个至关重要的进球,场边的德累斯顿主教练斯塔诺更是狠狠地挥了挥自己的右拳,大叫一声后才从那种极度亢奋的情绪中恢复了过来,他一边拍手肯定了场上球员们的表现,一边示意大家不要为了庆祝浪费太多时间,毕竟现在德累斯顿还落后一球呢!
“德累斯顿的这个进球令本场比赛又有了悬念,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钦佩,看来并不仅仅是主队科特布斯作风顽强,客队德累斯顿也一样不差。虽然这场比赛因为场地状况的限制,技战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双方球员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比赛过程的一波三折,依然足以令这场比赛成为德乙联赛历史上的一次经典之战。。。。。。”。德甲电视二台的解说员马塞尔。莱夫毫不吝惜地给那个进球、乃至于本场比赛送上了自己的高度评价。
而这次直播节目的主持人贝拉。雷茨则对德累斯顿制造了这个进球的两个球员赞誉有加,“高军在本场比赛中的远射虽然还未直接破门,但每一脚的质量都相当高,这次进球也至少有一半功劳得记到他的头上。而德累斯顿的马克。瓦格菲尔德作为一个后腰,居然前插到了禁区内补射建功,很明显科特布斯的后防线对此有些缺乏准备。这一进球充分反映出了马克。瓦格菲尔德超强的进攻意识和精湛的射术。也不枉主教练斯塔诺以一下子用掉两个换人名额的代价派他上场。。。。。。”
至于央视的两位解说,他们在为德累斯顿缩小比分差距大感兴奋的同时,却更多地关注高军在本场比赛中与平时大不相同的怪异之处,段宣首先奇怪道,“高军今天的表现很奇怪啊,以前从来没见他在一场比赛中有过这么多次的远射。。。。。。”
“我想一是今天的场地状况特殊,不利于传切配合的开展,远射却更容易制造出威胁,二是高军的远射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令他有这个自信在比赛中频繁起脚远射。”,嘉宾陶纬这样回答道。
段宣听后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呢,高军今天的远射虽然没能破门,但脚脚都有威胁,比他以前的远射明显厉害多了。。。。。。”
“不过,远射终究是一种相对低效的进攻方式,我想高军频繁远射的目的。应该并不仅仅是赌一赌运气而已。”,陶纬并不完全确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网上的球迷们可管不了这么多。他们只要知道高军又立功了,而德累斯顿看到了翻盘的曙光,就已经足够高兴了。而之前遭到质疑的换人,也由于其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受到了球迷的肯定。不过,在中国球迷们纷纷注意到高军远射能力的明显进步后,一个老掉牙的问题“高军到底该在国足踢什么位置”又被人提了出来。然后再次引起了颇为激烈的讨论。。。。。。
将比方差距缩小到只剩一球后,德累斯顿迪纳摩队士气大振,而马克。瓦格菲尔德则更是逐渐展现出了远比之前那次补射更大的价值,他积极而又恰当的跑位和准确可靠的传球有效地串联了德累斯顿的前后场,令球队的中路进攻大有起色。不再像之前的比赛那样过于依赖边路,这在本场比赛的特殊情况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路进攻的主要方式无非是两种,一是传中给中路包抄的队友喂球,二是带球内切射门,但在场地状况极差的情况下,这两种进攻方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先说边路传中,主要有三种常见方式,一是地滚球传中,其中以所谓的“倒三角传中”最为经典,但在经过了半场“糟蹋”而变得愈发像菜地的球场上,地滚球的路线出现不规则变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失误率自然就不会低;二是高球传中,这个要求中路包抄的球员有较强的身高弹跳力量来卡位和制空,但是德累斯顿的前场并没有这样的“空霸”;三是半高球提前传中,中路的包抄球员主要依靠瞬间爆发力和更好的预判能力高速前插,抢在对方的防守球员之前抢点攻门(一般不必起跳,也不都是头球。),这本来是德累斯顿前场球员比较擅长的,奈何今天脚下又软又滑(这一点随着草皮逐渐收干、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明显好转。)、还坑洼不平(这个问题则越来越是严重。),速度很难提得起来,再加上对方一直在后场屯扎重兵,不易找到前插抢点的机会,因此实战中同样效果不佳。。。。。。
至于边路内切射门,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边路球员的内切一般都是比较依赖速度的,脚下磕磕绊绊、必须时时留心的时候,难度自然大增。而当科特布斯开始坚决地实施密集防守、减小了德累斯顿边路内切的空间后,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与之相比,中路的传球距离更短,处理球时的选择更多,受到场地状况干扰的影响自然就相对要小一些,而且实在不行还能采取诸如挑球这样的方式进行传递,因此怎么也比之前主要从边路发起的进攻要更有效率。而一旦中路打开局面之后,可以吸引更多对方的防守力量,边路的机会也会因此大增。
而当德累斯顿在本场比赛中又一次地利用远射造成的机会取得进球后,科特布斯队的主教练终于开始重视德累斯顿远射的威胁,要求队员加强在禁区前沿的防守,尽量封堵住远射的角度,别让德累斯顿的几个远射高手从容起脚。但这样一来,他们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