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棱刺面前站定,吴凡扫眼一看,这棱刺与其它同类一模一样。急忙问身后的刘晔道:
“子扬,这棱刺与其它棱刺并无不同,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刘晔道:
“都督大人仔细看,这棱刺上面应该有符文”
吴凡闻言再次定睛观瞧,借着头顶星月光芒的反光,果然看到棱刺的表面上浮现许多符文。符文为黑灰色,在通体黑色的棱刺上很难发现。
刘晔这时又道:
“都督大人可是看到符文了?”
吴凡道:
“看到了,这些符文什么用处?”
刘晔道:
“如果我分析得没错,这些符文可以控制阵法,或是迟缓,或是激烈,或是停止”
吴凡听到这里,顿时神情一振,同时也在暗自庆幸把刘晔带在身边的这个决定果然是明智无比。虽然还不能就此断定可以逃脱险地,但至少已经有了一线生机。否则的话,若是没把刘晔带在身边,就算自己武力再高,本事再大,也必然要死在这个阵法上。
这也是诸葛亮有十成把握能除掉吴凡的根本原因。
不过,虽然看到了符文,也知道可以控制阵法,但是,要怎么去做却是不得而知。吴凡再问刘晔,后者道:
“这个阵法上的控枢共有七个,也就是七根棱刺,此为第一根。请都督大人将手掌按在“静”字符文上,令阵法静止”
此时,这块升至数百米高空的地面已经完成了倾斜四十五度,正在回转。按照竹简上的阵法解析来看,这块地面在来回倾斜各一次后,会突然来一个转体三周,也就是突然旋转一千零八十度一旦发展到那一阶段,巨大的旋转离心力和天翻地覆的变换直接就会把上面的所有物体全部甩出去
吴凡立即伸出手,却在按向棱刺的中途停了下来。只因这棱刺上的符文奇形怪状,根本看不出哪个代表的是“静”。因此急忙问刘晔道:
“哪个是静?”
刘晔这才想起吴凡不识阵法符文,连忙回道:
“都督大人请转过身,由我来按。”
吴凡立即转过身,使背后的刘晔面向棱刺。却在转身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右侧脚下地面似有异常,条件反射地将右手搂着的小乔转到左手。
刚刚把小乔转到左边,就在原来小乔所在的位置,一道劲气斩破地面,紧接着一个人影自地下猛地窜了出来
同一时间,在这根棱刺周围,又有十几道劲气斩破地面,十几个人影同时自地下窜起
这些人正是预先埋伏在阵法中的陷阵营士兵
而这个时候的刘晔,才刚刚向着棱刺伸出手去,足见这一过程时间之紧迫
吴凡现在不能动。他要让刘晔按住符文,使阵法静止;同时还要打退这些偷袭者。
说时迟那时快,十几名陷阵营士兵刚一窜出,在小乔的惊呼声中吴凡已是左手将小乔托起向前一送,利用小乔的双脚将扑上前来的一名陷阵营士兵踹得倒退几步。同时趁小乔被自己托起,挎在左侧的佩剑得以露出来之际,右手迅速将斩蛇之剑抽出,反身向右侧斩下,当即将一名抢到身边的陷阵营士兵劈为两半
劈为两半的这名士兵,身体还没有完全分开,吴凡已经将托着小乔后腰的手猛然向上一翻,按住小乔的小腹往回一收。小乔又是一声惊呼,双腿划过一百八十度将吴凡身背后的又一名陷阵营士兵踹得倒退数步。同时吴凡用脚蹬飞一名士兵,飞起几十米高,落在近百米外的一棵棱刺顶上;并再次反手一剑将一名士兵脑袋削了下来
从第一名陷阵营士兵破土而出,到此时吴凡砍掉这名陷阵营士兵脑袋,用时不到一秒种
若非武力极为精湛之人,根本看不出吴凡的动作。只感觉眼前稍一缭乱,五个陷阵营士兵就死的死伤的伤。
小乔哪里经受过这样的场面,吓得脸都没了血色了。面色惨白,浑身打颤,只管紧闭着双眼死死抓住吴凡的衣襟;就像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浮木一样,其它的什么都不管了。
这些陷阵营士兵惊诧无比。虽然早就听说吴凡武力十分了得,但也没想到会是这种变态的程度。趁着这些陷阵营士兵稍一惊诧的功夫,吴凡缓出空来问身后的刘晔道:
“子扬,弄好了没有?”
刘晔保持着伸手按向符文的动作,却是停在半空,原因无他,被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偷袭者惊了一下。听吴凡这么一问方才醒悟,连忙将手按在“静”字符文上,回道:
“好了”
话音刚落,正在缓缓回转的地面突然静止,角度保持在三十度左右,悬浮于数百米的高空。
与此同时,剩下的几名陷阵营士兵已经从惊诧中回过神来,互相看了一眼后,齐一点头。随后就同时聚起劲气,五人直扑吴凡使用肉博武技,另外四人则站在原地对吴凡使用远程武技。
既然刘晔已经按了符文,终于得以“自由活动”的吴凡可就不惯着他们了。
只见吴凡右手所握斩蛇之剑瞬间凝聚起一股凝蓝之光,在紫色劲气即将轰在身上之际,吴凡突然腾身而起,将聚满劲气的斩蛇之剑向身下地面猛力一掷。
轰
伴随着这声巨响,以斩蛇之剑落点为中心,方圆三十米之内的地面被劲气猛然轰起,大量的沙土和碎石冲向星空,其瞬间产生的动能足以刺穿铁皮
在这种情况下,九名陷阵营士兵定然是没有生存可能。当吴凡落回地面,并拔出脚下斩蛇之剑后,九名陷阵营士兵才纷纷落地。身上已经被沙土和碎石打得如筛子一般,血肉模糊。
吴凡看都不看这些士兵一眼,直接问刘晔下一个棱刺在哪里,得知方位后,吴凡飞身离去。
……
七根棱刺,每根棱刺下面都有十几名陷阵营士兵。在第三根棱刺处,吴凡一度被十几名陷阵营士兵抛出的,陷阵营特别装备的铁链缠住。这些陷阵营士兵打算用这个对付敌方主将屡试不爽的招术,将吴凡手脚锁住后,再上前乱刀砍杀。
却见吴凡将斩蛇之剑掷于脚下,右手一捞,把这十几根铁链全部缠于右臂,随后猛力一抡,十几个陷阵营士兵就像风筝一样被吴凡抡了起来,在空中飞了几圈后,吴凡向着地面猛力一摔,十几人全部被活活摔死
这也是吴凡最后一次击杀陷阵营士兵。
其中原因,在第四根棱刺处,幸存的吴凡手下青州斗将纷纷赶来护卫。这些青州斗将中,竟有几名是高顺手下的旧部,在江陵时通过部队整编的方式成为青州斗将。
这些高顺旧部和陷阵营士兵自然是认识的。惊诧之下,互相一询问,诸葛亮此前极力隐瞒的高顺投靠曹军之事由此真相大白。
陷阵营士兵本是为了替高顺报仇而来寻吴凡死斗。如今得知高顺没死,众人喜极而泣,对吴凡愧疚不已的同时,对诸葛亮则恨之入骨。
由此,接下来三个棱刺的破阵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而诸葛亮在看到阵法静止的那一刻,虽然惊觉上面肯定有破阵高手,但曹军这时已经杀上祭台,诸葛亮纵使想要在下面操纵阵法也是办不到了。
否则,诸葛亮在下面操纵阵法,完全可以制衡刘晔。而且,由于诸葛亮所在的祭台这里全无异样,行控自如;而刘晔在与诸葛亮斗阵的过程中,脚下地面却要发生偏转、倾斜。如此一来,吴凡与刘晔的行动受到极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破阵根本没有可能。
当刘晔的手按在第七根棱刺上的“生”字符文时,整个阵法上的所有棱刺立即退回地下,消失不见。悬浮在数百米高空的这块地面也随之缓缓落下,最终原原本本地落在它最初升起的地方,与下面巨大的深坑完全接合在一起。
其完美融合的程度,就好像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个乾坤翻转阵缩水五分之三左右。其实这个阵法重甲原本设计得挺叼,但出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决定砍掉了。)
看到阵法落地的那一刻,诸葛亮在曹军士兵的押解下长叹一口气,痛苦地摇着头,失神落魄中喃喃地道:
“既生凡,何生亮?既生凡,何生亮……”
历史轨迹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只不过,同样的台词,用在了不同的两个人身上。
而此时的吴凡,在阵法刚一落地的那一刻,立即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手下青州斗将团团围住,询问吴凡有没有受伤。
吴凡只字不语。看着这些青州斗将,那些惨死的曹军士兵再一次浮现吴凡的脑海,还有自己最爱的坐骑爪黄飞电,也永远地离开了自己。
松开小乔和刘晔,吴凡神情冷峻,如临冰峰,双眼目不余视,似要喷出火来;直接朝着祭台方向大步走去。。
复回中原第279节辨
这些青州斗将和吴凡相处日久,还从没见过吴凡像此时这样怒气冲天,连忙纷纷退避两旁,为吴凡闪出一条通道。
走出青州斗将围成的人墙时,华雄、颜良、文丑、夏侯惇、赵云等武将也纷纷催马赶来。这些武将前一刻还在率兵厮杀,得知吴凡落回地面的消息后,不约而同立即紧催胯下马,赶来吴凡这里。
在众人关切地询问下,吴凡停住脚步,扭头看了众人一眼,却是回问道:
“诸葛亮在哪?”
众人面面相觑,搞不懂吴凡突然问诸葛亮干什么。文丑用马鞭指着祭台方向道:
“在祭台南面的台阶下面,已经被兵卒俘虏了。八弟为何对此人如此关心?”
直到现在,诸葛亮发动阵法之事仍然不为众人所知。也就难怪众人对吴凡的问题感到奇怪了。
吴凡的眼睛便紧紧盯住文丑所指的方向,道:
“因为我要杀他。”
语气中没有任何感情外露,甚至平淡至极,但却令听者浑身没来由地打了一个冷颤。
说完这句话,吴凡就再次抬腿向着祭台这边大步走来……
同一时间,诸葛亮被曹军士兵押解着,神情惨淡地走下祭台台阶。
突然感到面前围着祭台的曹军士兵海浪一般齐刷刷分向两旁,诸葛亮疑惑地抬眼观瞧,却见吴凡已经来到祭台台阶下面站定,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另有数员吴凡手下直属武将,站在吴凡身后。
诸葛亮嘴角抽动了一下,转而却是摇头苦笑。
这就是诸葛亮的小技俩了。换作是别人,看到诸葛亮明知即将脑袋搬家不但不求饶哀告,反而摇头苦笑,定是要询问究竟。这样一来,就正中了诸葛亮的下怀——在询问和对答中,利用口舌之利驳斥得对方哑口无言。
早就识破诸葛亮心思的吴凡,冷眼地看着诸葛亮这副扮相,毫无问询之意,仍然面无表情地道:
“来人,把这个罪臣给我砍了。”
旁边士兵立即应了一声,手执铁剑上前按下诸葛亮,就要在这台阶之上将之正法。诸葛亮大惊,一改先前的镇定不迫,连忙大声道:
“且慢”
按着诸葛亮的士兵听到这里,连忙回头来看吴凡。吴凡却是偏头看向一旁,连看都不想看诸葛亮一眼。
士兵见吴凡这样,自然明白吴凡之意。回过头来将诸葛亮后颈处的衣领褪下,扬起手中铁剑冲着诸葛亮的脖子就砍了下去
却说诸葛亮,被按下身子,佝腰低头,垒起一堆抬头纹看着面前的吴凡。见吴凡在自己喊了一声“且慢”后根本不理自己,心中不由得一阵哀叫:
这个吴凡果然是自己命中的克星,此前不但屡次识破自己的计谋,眼下又对自己的计谋根本无动于衷。对这个命中克星,自己还是别耍什么小聪明了,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吧,迟了就说不出来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连忙再次大声道:
“成王败寇,古之定律;我诸葛亮如今兵败身死,免不得后世背负乱贼之名,此为吾人早有所料,不足意外。只可惜汉室天下,为贼军所窃,天下苍生,为贼军所鱼肉也”
诸葛亮这话是在士兵褪下他后颈衣领时喊的。喊完这句话后,士兵手中的铁剑正好砍向诸葛亮的脖子。
吴凡听诸葛亮这套说词,有心对此不做任何解释,只管叫其脑袋赶紧搬家大快己心。不过,这样做却是让自己气郁难消。诚然诸葛亮是自己的死敌,但是,让对手在自己的辩驳之下哑口无言,再含恨而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快慰。
何况,周围曹军士兵也都听到了诸葛亮这番话,自己要是不回敬几句,难免显得有些做贼心虚。一直以来,曹军将士以平定战乱,统一天下为最终目标。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标插上贼军的罪名却又不解释,无疑是弊端多多。
由着这个想法,一直一语不发的吴凡终于吐了一个字:
“停”
随着话音响起,士兵手中的铁剑急忙停下,剑刃距离诸葛亮的脖子仅有不到一公分
不仅诸葛亮此时汗透衣衫,就连负责执刑的士兵也是额头冒汗。不是别的,吴凡这道命令下得实在太突然了,自己要是斩得稍快一点点,诸葛亮现在就已经没命了。虽然吴凡不至于就此定他什么重罪,但违逆了军团首长的意愿总不是什么好事。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执刑士兵把铁剑从诸葛亮脖子上拿开。后者闭着眼大口喘息了一阵,剧烈的心跳和异常紧张的心情总算平复过来。
吴凡冷眼看向诸葛亮,道:
“我曹军自起兵之日起,悉定战乱,志在天下,救万民于水火,得万民所称颂。何来贼军之说?”
诸葛亮听后笑了一阵,扬了一下头,将垂在额前的一缕头发甩到脑后,道:
“窃国者,是为贼臣。与贼臣为虎作伥者,是为贼军也。”
一般不明真相者,这个时候很容易倾向于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话不但听起来言简意骇,同时还给人一种道理已经非常明白,根本不值得长篇大论的错觉。
舌战过程中,辩论双方在场上的表现很容易令观者产生心理倾斜。比如语无伦次者与飘逸洒脱者,后者肯定会赢得更多观众的心理支持。
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把话说得很简洁的原因,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极善辨才。
相比之下,吴凡在舌辨上不如诸葛亮这样老道。但是,吴凡也绝非语无伦次的低能之辈,他自有令诸葛亮无可辩驳的道理。
只见吴凡冷笑道:
“如此说来,昔日武王伐纣,即为反臣也。秦王统一六国却不拥立周皇,即为不臣也。刘邦身为秦时亭长,不思报效朝庭却举反旗攻入咸阳,建汉灭秦,与乱臣贼子何异?此汉家天下,不过贼子世袭也”
这样的论调让诸葛亮无法接受,语言上也一改先前的简洁,驳论道:
“此话荒谬之极纣王暴戾无道,残害百姓,武王伐之乃顺天应民之举。秦王统一六国,周朝早已不存,自当开朝立宗抚慰万民。秦之二世骄奢yin逸,至百姓民不聊生,如置水火,高祖举兵伐之乃是大义为民之举,何来乱臣贼子之说?反观如今天子,虽然年幼却并无过失,与纣王及秦二世皆然迥异,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逞篡夺天下之野心。此反贼行径,却与武王、高祖并论,是欺世人不智乎?真乃遗笑天下也”
吴凡忍着耐性听诸葛亮说完,淡淡道:
“汝可知,何为国之本?”
诸葛亮朗声道:
“自是民也此题只可难住三岁孩童,何需多此一问?”
吴凡道:
“你这话不过是有口无心,嘴上说说罢了。汉室天下,传位至今,内外交困弊端甚多。内,民食不裹腹,战乱横生,诸侯自立,百姓已是处于水火之中。外,四方蛮夷虎视眈眈,大肆劫掠边民,国之威严荡然无存,百姓任由外族欺辱蹂躏;假以时日,必然长驱直下祸乱中原。如今天子年幼,虽无过失,但等天子长大成人需多少年?再者,就算天子顺利长大成人,是否就可立即平定夷蛮诸侯,令百姓安居乐业,再无饱受欺辱鱼肉之苦?”
诸葛亮怔了一下,转而道:
“纵使天子长大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