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物语-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棋是个人之间对抗,男女混双项目的设置与其说是其手间的对抗,倒不如说是为比赛增加一些趣味性,在混双比赛中,即使两位棋手配合的再怎么默契,也不可能象一个人那样能够完整的实现自已的构想和计划,所以,职业棋手更多的将男女混双比赛视为一种趣味游戏,因为输或赢的运气成分太大,并不能真正反应棋手的实力,故此,智运会上份量最重,最被棋手们所看重的项目只会是男子个人金牌,所以不难理解,象孙贤周这样有实力的棋手为什么会对自已一金一银的成绩不够满意。
“呃……,那得到金牌的人是谁?”吴灿宇迟疑问道,他担心会不会引起孙贤周的不快。
第六百八十九章对比
“呵,王鹏飞,除了他还能有谁。”孙贤周淡然一笑——时间是治疗伤痛的最佳良药,十几年的光阴足以冲淡许多事情,身为老资格的超一流棋手,他这一生赢的棋固然是数不胜数,输掉的棋又何尝能数得过来?若是所有的输棋都耿耿于怀,他岂不是早就郁郁成疾,满脑门子的官司了?
“王鹏飞?……他还得过智运会的冠军?”吴灿宇惊讶叫道,就连一向面无表情古井无波的朴志炫也撩动了一下儿眼皮。
——智运会不是职业比赛,参赛人数虽多,影响力却远比不上富士通杯,应氏杯,三星杯等职业比赛,若是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做排位,恐怕还要在亚洲杯快棋赛之后,故此,职业棋手很少以夺得智运会冠军为傲,尤其是在以至少得到两项世界大赛桂冠为最低标准的超一流棋手眼中,智运会冠军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成绩,更何况与王鹏飞称霸棋坛十年间所取得的十数个冠军相比,这个成绩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孙贤周讲他是在与朴志炫相仿的年纪代表韩国参加智运会,而现在他的年纪是四十二,换言之,那时的王鹏飞大概也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这如果还不够让人惊讶,那天底下也就没有值得惊讶的事儿了。
“是呀,不过那次以后,他就再也没参加过智运会,大概是觉得那种赛制下赢棋没什么意思吧。”孙贤周笑笑答道。
“呃?什么意思?”吴宇灿大惑不解,朴志炫神情不变。耳机却也竖了起来。
“智运会每天上午一盘,下午一盘。连混双加团体,十四天的时间里要下二十八盘棋,如此高强度的比赛进程对棋手而言不仅是实力,更是体力的考验,此外比赛用时也比较怪,棋手自由支配时间为一小时,比较接近于普通的慢棋比赛,但读秒采用的却不是慢棋常用的每次六十秒。而是快棋常用的三十秒,这样的用时好比在高速路上奔跑,突然却转入普通公路,棋手很容易就‘超速’了,业余棋手对此无所谓,职业棋手反倒有点儿不适应,呵。或许这也是为了照顾韩日中三国以外的参赛棋手吧——不过这些对王鹏飞而言却完全不是问题,他的棋感好,计算快,棋风多变,再加上当时他刚开始在棋坛崭露头角不久,虽然有些名气。但大家对这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儿也没太放在心上,所以他的比赛往往都是全场最先结束,我那时也是第一次和他交手,对他的棋了解不多,加之之前连战连胜。所以难免也有几分轻视之心。双方对阵,布局阶段一个不慎。走出的招法稍缓了一点,结果便被他死死咬住,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呵呵,不过话说回来,那盘棋虽然输的有点儿不大服气,但不得不承认,那时王鹏飞的实力并不比我弱,年纪虽小,前途却是不可限量。后来的发展也证明我没有看错,天纵奇才,纵观世界围棋史上,大概也只有范西屏,道策,吴清源,曹熏铉等有数的几个人可以比吧。”孙贤周叹道。
“是吗?那他棋上的才能和志炫哥比怎么样?”好奇心大起,凑过头去,吴灿宇压低声音问道。
“志炫呀?……呵呵,我只能说他们两个都是不出世的奇才,只不过王鹏飞的才能已经通过他的十数个世界冠军得到了证实,而志炫还没有完成这一步。呵呵,咱们这次去北京,为的不就是这个目标吗?”孙贤周略一迟疑,笑着答道——棋上的天赋没有量化的标准,棋手的才华体现的也未必是同一个方面,所谓的‘十年一出’‘五十年一出’‘百年难得一遇’等等只是一种笼统的形容,谁高谁低,终究还是要看真刀实剑赛场上的表现,就好比当年舌锋无敌,谈兵论道连乃父赵国名将之一的赵奢都不是对手的赵括,上了战场却是一败涂地,兵败身亡,四十万大军被屠至只余几百报信残兵,一战便将赵国国力丧失殆尽,所谓的军事才华也成了‘纸上谈兵’的笑谈,所以孙贤周不想直接评价,因为在‘皇太子’尚未登基之前就将之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人物相提并论,实在是有些无聊。
声音虽然不大,但飞机不是菜市场,这里安静的很,而且林志炫就坐在孙贤周的旁边,对方说的话他怎么会听不到?
类似的对比在他稍有名气之时就已经常常听到,被视为韩国围棋未来的希望,不管他愿不愿意,这种比较就没法避免,民间爱好者的,职业棋手的,网上论坛的,媒体杂志的,这种比较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两个人从来没有较过手,当林志炫进入一流棋手行列时,王鹏飞早已退隐棋坛,不知所踪,所以这些比较也如古今之争那样,永远没有尽头,谁也说不服谁,不过,即使再怎么支持他的铁标儿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王鹏飞在他这个年纪时已经是七个世界冠军的拥有者,而他才第一次踏上世界棋战五番棋的舞台。
天才棋手都有自已的骄傲,没有性格的人是成不了高手的。林志炫也不会例外,对于那些对比评价他虽然从不回应,但这并不等于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承认王鹏飞棋上的才华,那不是靠言语可以否认的,不过,他绝不认为自已的天赋会输给那个人——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王鹏飞年纪轻轻就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这固然与他个人的强大实力有关,但又何尝不是与那时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高手的问题?时也,命也,自已只不过是没有赶上那个时代,如果自已早生十几年,又焉知围棋史上会有‘王鹏飞时代’这个名词?
现在,孙贤周显然是顾忌此次去北京的目的而不愿伤到自已的斗志,所以语气含糊,把话题转移,但这种行为的本身岂不是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等着瞧吧!……
林志炫将目光转向机舱外的天空。
第六百九十章评价
“对了,听说前些日子你也去过北京,而且还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怎么回事儿,说来听听呀?”孙贤周意犹未尽,向吴灿宇问道。
“呃……,孙老师,那件事儿您也知道了呀……,不说行不行呀?”吴灿宇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很不好意地央求道。
“当然不行啦,你问我的问题我都回答了,我问你的你不回答,你觉得那象话吗?”孙贤周笑道。
“呃……,那个,你既然都已经知道了,再听我说一遍不也没用吗?”吴灿宇是真心的不想说,不过孙贤周拿前辈的资格压他,他也不敢严辞拒绝,这时他很有点儿羡慕自已的师兄,那个家伙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板着个死人脸,任别人怎么说,眼皮都不带动的,时间久了,谁都知道他是那个脾气,倒也没人和他计较了。
“道听途说,怎么比得了当事人的讲述。别浪费时间了,快说吧,我这儿等着听呢。”孙贤周笑着催道。
“……”,没办法,吴灿宇拧不过孙贤周,只好把两个月前去北京的事儿重新讲述一遍。
“……,总之,那盘棋我输的很惨,整盘棋的节奏完全被对手所掌握,不是发力落空就是被轻松转身,那种感觉就好象拎着榔头去砸棉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用武之地。很多次,我本以为已经抓到了对方的痛脚。卯足了力气打算给对手致命的一击,结果拳头打出去后才忽然发现。那不过是对方放出的烟幕弹,不去冲击还好,一冲击,就被拖入烂泥之中,挣不脱也摆不开……,说实话,那种无力感,既使在与您对局时也不曾有过。”讲完了整件事儿的经过。吴灿宇总结道。
“呃……,是吗?呵呵,有意思,你可是被称为‘少年壮士’的力战派新锐棋手,单以力量和计算力而言,在韩国年轻一代棋手中至少要排在前三,单纯斗立。即使是志炫也未必能讨到便宜,而那个棋社的讲师居然会让你有无力可使的感觉,实在是有些让人惊讶……,你不会是因为输了棋,所以故意抬高对手的实力吧?”听完吴灿宇的介绍,孙贤周轻轻抚着下巴饶有兴趣的问道——所谓一力降十会。不管围棋理论如何的发展,追根到底还是死活和官子的问题,而这两者的基础则是力量与计算,以棋风而论,吴灿宇这种直线攻击型的暴力围棋未必高明。所谓刚不可持,柔不可久。一旦掌握不好攻击的尺寸很容易便陷于全局的被动,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种类型的棋风尽管总体胜率未见得高,但对对手的冲击力却是极强,加上吴灿宇本人对棋形的感觉出众,计算力又是超强,所以在实战对局中,即使是综合实力强于他的一流,超一流棋手的棋手也会感到很头痛,而这样的一位实战型新锐棋手居然说他在和一位棋社讲师交手时会有无力感,这难道不不够让人惊讶的吗?
“老师,您怎么可以这么说?我才不是那样的人呢?”吴灿宇委屈地叫道,输了棋就已经够丢人的了,输了棋还被人怀疑人格,自已就那么不值得信任吗?
“……,那盘棋谱我看过,那个人的实力很强。”林志炫忽然插口说道,他的表情依然如木雕一般,如果不是看到嘴唇在动,别人甚至会以为声音发自于别处。
“哦……,你对他的评价很高呀?”没想到林志炫会加入话题,孙贤周很好奇地问道。
“是的,这个人对围棋的理解很特别,行棋的步调很快,棋型看似很薄,实则却是极有弹性,转身灵活,似乎随时准备弃子,计算力极强,但是很少与人正面作战,往往是通过腾挪转换将对手的攻击化解,可当真正需要作战的时候,出手却是狠辣果决,寸土不让。虽然只是一盘棋,不可能对他的实力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过我认为,这个人如果参加职业比赛,无论是中,日,韩,都将是排名等级分前十的位置。”林志炫答道。
“等级分前十……,这个评价是不是太高了?”孙贤周惊讶道——那盘棋不是正式比赛,他没有进行过研究,按常理,既然是面对面,且按照职业比赛的规则所进行的较量,能够战胜吴灿宇的人的实力肯定很强,不过若说能达到等级分前十的水平,就实在有点难以想象了,要知道不论中国或者韩国,等级分排在前二十名就已是一流棋手的标志,一位民间棋社的围棋讲师若是有这样的实力,为什么不进入职业棋界做职业棋手呢?
林志炫嘴角动了动,但没有再说话——以棋谱评定一个人的实力本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人看同样的棋谱感觉并不相同,有些人是盯着棋谱中错招、失招,有些人则是着重于棋谱中的妙手,好手,有些人喜欢激战的格局,有些人喜欢平稳的进程,有些人偏好实地,有些人偏好模样,如此一来,有些评价极高手棋手在某些人眼里则可能是不值一文,比如认为现在随便一位冲段少年回到古代就可以横行无敌,又或者觉得范西屏,施襄夏,道策,秀策等人到了现在可能连入段都做不行。职业棋手的判断评价虽然不象业余爱好者那样偏激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但也不可能完全不受个人经验,棋风偏好,对围棋不同理解的影响,所以纠节于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更何况孙贤周没有看过那盘棋的棋谱。总之,自已已经表达了自已的看法和评价,别人会不会接受就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了。
等了一会,见林志炫没有说话,这样的反应已经说明其所持的态度,孙贤周开始真的感兴趣了,他知道,林志炫是那种特立独行,有自已的想法和主见的人,只要认为自已是正确的,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也不会改变的人,能够如此的坚持,他肯定有坚持的道理。
“灿宇,等到了北京,找时间你把那盘棋摆给我看看。”他扭头向吴灿宇吩咐道。
第六百九十一章不得已
办公室的门就在面前不到两步,只要探身伸手,便可以轻松推开,但站在那里,王仲明却是欲行又止,踟蹰不前。
金钰莹回来了。
毫无疑问,陈见雪那个小广播肯定已经把这段时间棋胜楼发生的事儿都告诉了金钰莹,而且同样不需要怀疑的是,在她的讲述中,自已肯定不会有什么正人君子,天知道听了那些东西,金钰莹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怕进去,但王仲明没办法不进去,因为有件事儿是他必须要做的,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犹豫再三,王仲明终于推开了屋门,不出意料之外,金钰莹和陈见雪两个人坐在一张办公桌旁正在讲话,听到屋门声响,一齐抬头望来,见是王仲明,陈见雪冷哼一声,把头扭向一旁做不屑状,金钰莹则是满面忧色,迟疑地点了下儿头。
“呵,在聊什么呢?”气氛有点儿尴尬,王仲明没话找话地打着招呼。
“女孩子的悄悄话,这你也要听吗?”陈见雪挑衅似地反问道。
“呃……,不是,不是,你们继续聊。”既然是悄悄话,显然就是不打算让自已知道的意思,王仲明识趣的闭上了嘴,回到自已的办公桌将教案放下。
“那个…,王老师……”背后,金钰莹迟疑犹豫的声音响起。
“噢,什么?”王仲明忙转身应声道。
“那个……报纸上登的是不是真的?……,你是不是在和唯唯姐交往?”金钰莹的眼神非常复杂。有期待,有忧虑——前段时间她去韩国参加比赛。对国内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而陈见雪又怕听到这种传闻会影响到金钰莹的情绪,也没有打电话跟她说,所以金钰莹也是回到北京后才知道这些情况。
“……呃……,别信那个,是八卦记者的胡编乱造。”王仲明说道——倒不是他故意想骗金钰莹,而是范唯唯所从事的事业决定这方面的新闻不能轻易承认,终究她走的是实力加偶像。而不是性感加弼闻路线,承认恋情,肯定会有很多粉丝伤心难过,甚至转投他人,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演艺圈实在是太常见了,比如刘德华,地下恋情二十多年不敢公开。怕的不就是影迷流失吗?所以在事情正式公开前,这就还是一个秘密,而秘密,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切,还胡编乱造!到底是你在信口雌黄,还是人家胡编乱造?我倒想要听听你怎么解释这张照片?!”将一张报纸重重摔在王仲明面前桌上。陈见雪嘲讽地哼道。
低头去看,果然是那份有医院病房照片的报纸,转头再看金钰莹,金钰莹也在忐忑地望着自已。
照片模糊,却瞒不过熟人。金钰莹和陈见雪与自已同用一个办公室,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个人与范唯唯也有交往,还曾经到范唯唯在紫金庄园的家去玩儿,所以,在她们俩个面前否认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是没有意义的,死咬不认,只会给对方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结论。
“照片是真的,不过文章是假的,那天我生病住院的事儿你们不是都知道吗?当时我全身无力,不要说拿着东西吃,就连自已坐起来都很困难,唯唯她削好水果后顺便递我嘴里,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换成你们,如果自已的朋友病了,想吃东西又没有力气,你们会袖手不管,在一边看着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