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咨询商-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确实是不能换,刘阁主之前给我们介绍周围的局势的时候就说过,东边的倭国是一个岛国,国家不说很大,但是人口却也不少,此时的人口虽然不及中原,但是却比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加起来还要多很多,他们是岛国,所以对造船工业比较重视,不过因为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一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是比较薄弱,因此才会造出来了这样一大堆的小船,如果我们将我们自己的造船技术教给他们的话,那等于是养虎遗患,他们岛内的资源比较贫瘠,国土面积也比较狭小,这个时候是没有比较合适的载具,所以对外扩张是受到了限制,但是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的造船技术给他们的话,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到时候事情的发展就不受我们的控制了,倭人说通商权,这个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是刘阁主之前也跟我讲过,他说这倭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国内零零散散分布有大大小小很多的势力,所以这一批过来的倭人大概只是代表其中一方的势力而已,不必太放在心上。”
秦琼心中不是很在意,好东西在他们的手上,倒也不是很愁卖不出去,而起倭国松散,对来自中原的货物需求是十分的旺盛的,所以他们断然不敢中断贸易,这对他们自己的打击很有可能比对济州岛这边的打击还要重一些。
不过既然倭国人来了,那他还是要见一见的,谈判成不成先放在一边不讲,但是别人来了总归是客,自己这边还是要拿出地主的姿态招待一下的,不然的话面子上还是过不去的。
“把他们安排在城中的驿馆内,让人好好的保护好,不要让他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秦琼交代几句,马鞭挥下,胯下的黄骠马兴奋的迈开前蹄,狂奔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视线回到长安城,来到长安城已经三天了,这期间李世民的行踪一直都很匆忙,早出晚归的,倒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么,不过刘志也不想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唐的事情本来就是一趟浑水,他不想踩进去。
初到长安,刘志带着方行天在城中开始采购东西,他们要向西去西域,过了箫关之后,再继续往西走就很荒凉了,一路上都是大片大片的戈壁,物资补给点非常的稀缺,盛唐时期陇右和安西等地都是军事重镇,加上唐帝国花了大力气迁移人口到西域去,再加上从西域五十五国过来的各色商人,古丝绸之路上倒也不是非常的荒凉,但是这个时候正逢乱世,商道并不畅通,行走于这一带的人非常少,以至于某一段的路程上出现了大匹成群结队的狼,使得这一路的行程变得更加莫测起来。
他们来的时候是三人骑三马,高蕊自己骑着自己的小红马,也没有坐马车,但是待到再度出发的时候,必定是需要组成车队的,没有护卫倒也没太大的问题,但是没有马车是绝对的不行,食物、衣物、毛毯、饮水等等物资都要携带,马车也可以提供几匹背马,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是狼群、马贼,可能还有沙暴等等恶劣的自然天气。
听闻他们要向西去,李世民还过来探望了一次,并且嘱咐府中的管事跟着他们去长安到处采购,这主事是长安本地人,对长安的地形和各处商店都十分的熟悉。
长安城内有两个比较大的市集,分别是东西两市,这两市的占地面积都是两个坊的大小,其中东市靠近三大宫: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所以这里的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比较集中,故市中有“四方珍奇,皆所积集”,意思就是说,因为这里是达官显要居住的地方,所以东市聚集了来自四方的奇珍异宝,商店的规格比较高,售价也不便宜。
至于西市,因为位置的原因,它更加靠近西域,所以这里除了有长安本地人经营的店铺之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倭国、新罗高丽等国的商人,俨然有后世的国际大商场的感觉,穿行于西市的商人形形色色,白人黑人、西域的大胡子、突厥人、矮小而又猥琐的倭国人(并不是矮化,倭国在遣唐使出现之前,跟未开化没有多大的区别)等等。
东市经营奇珍异宝、古玩字画、茶叶丝绸、上好的珠宝锦缎等等物品,而西市主要经营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所以主事很有经验的带他们去了西市。
李世民只是交代他要招待刘志几人,但是却没有进一步的指示,所以这主事只是询问他们想要什么,直接带到地方来,简单明了,带到众人的东西买完了,他便差人将这些东西送回府上,然后告了辞,不再去管刘志他们了,这管事倒是很有意思。
刘志笑了笑,不以为意,那边高蕊和方行天两人已经提着钱袋子跑去买零食吃了。
两人买了一把炒糖,实在是这个时代没有瓜子卖,不然的话这两人倒是要开始嗑瓜子了。
刘志在后面笑着摇了摇头,高蕊才七岁半,贪嘴也就罢了,方行天你好歹都十七八岁了,还是身怀绝技的大高手,居然也这般孩子气,几乎没救了。
“没事别老吃糖,免得吃成了蛀牙,呐,吃点核桃,补补脑!”
刘志恨恨的说道,这帮家伙吃零食太厉害了,走一路吃一路,看起来今天的午饭前又可以省了。
“蛀牙……是什么?”
方行天木讷的接过刘志递过来的核桃,痴痴傻傻的说了一句。
小君如似乎也对这个十分新颖的词汇感到有兴趣,这个时候也朝刘志这边看了过来。
“蛀牙……就是……就是你们糖吃多了,喜欢吃糖的虫子就跑到你们的最里面把你们的牙齿吃了!”
刘志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解释,这涉及到后世的知识太多,要是跟他们解释什么细菌、什么腐蚀他们估计也接受不了。
女孩子都爱美,牙齿被虫子吃了想来自然是不美的,所以小君如听到刘志的这话尽管还半信半疑,但是却已经把手里面的糖都丢回了方行天手中的袋子里了。
倒是方行天,这家伙还眉开眼笑,似乎对蛀牙不屑一顾,有糖吃,他就乐呵呵了。
这个时候才刚刚进入夏天,可以吃的水果不多,核桃也是去年冬的核桃,比较硬,吃一个要捏一个,刘志吃了几个觉得麻烦,手都捏的酸疼了,倒是小君如,有方行天这个免费的劳力在身边替她服务,美很!
这个时候的西市远不如后世繁华,毕竟这个时候还处于战争年代,唐朝控制的范围也比较少,所以进京的商人不是很多,但是关陇贵族本来就是以土地和商业出名的,所以两市的行情倒也不是很差,只是不热闹罢了。
他们此时东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路上的物资都已经准备好了,马车、毛毯、帐篷、兵器、燃料、饮水和食物,这些东西准备完了之后剩下的东西也就不多了。
不过仅仅是这些东西,至少要装两辆大车,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西域不像中原,这一路上基本没有驿站,所以大部分时间需要露宿野外,而戈壁滩上有野狼的出没,更有马贼的横行,所以需要准备火把夜里驱赶野兽,准备兵器抵御马贼,他们三个人的话只怕是有些不够了,于是刘志这个时候就想着要雇一些人。
这个时候是有镖局的,古代行走各地,在没有银行和钱庄随便存取钱财的时候,商人们要去某一个地方经商,身上需要携带大量的财物,这样的话就会被强人盯上,于是他们便选择雇请镖局跟着自己一起出发,镖局的人一路上保护他们的安全。
刘志曾经想过干脆出动琅琊阁的人,人数也不要太多,只需要三五人即可,他们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马车和马匹数量有点多,人数不够,驾车都驾不过来。
不过这样做的话一来给琅琊阁增添了负担,他们在西域和关中一带的人手并不怎么足够,调动他们的力量等于是削弱了他们的实力,有些得不偿失,而且一旦真的出现了变故的话,这些人要是万一折损了,那损失就很大了,而镖局的人虽然没有那么贴心,但是损失了心里面也不会太难过,两者的性质不一样。
这事只是简单的说给两人听了一下,方行天只是点了点头,鬼知道他点头是什么意思。
高蕊倒是对这有些兴趣,说了一个镖局的名字出来。
“福威镖局就很不错,我爹爹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镖局,据说在整个大隋都很有实力,很多商人甚至是官员就任的时候都会请他们出马!”
“福威镖局?”
刘志低声念了一句,这个镖局好像有印象,但是印象不是很深,所以一时也想不起来。
“嗯,在洛阳城的时候我就见到过这个镖局的名字呢,很大很气派的那种!”
“嗯,好,那我们找个人问一问,看看在长安城里面有没有这样的镖局,如果有的话,那我们就过去看一看!”
去一趟西域,前后行程估计至少得半年,一般的镖局估计都不会接这样的任务,但是如果是闻名天下的镖局的话,那说不定会有特殊,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是要去试一试,不然的话什么都不知道。
刘志装作去询问福威镖局,进了一家琅琊阁的情报局点,长安城的东西两市有好几处这样的联络点,向对方打听了一下福威镖局的情况之后,又交代对方去查一查这个镖局的底细。
还真是凑巧,长安城还真有这样的一个镖局,而且就在西市里面,这倒是很不错,省了大家很多的脚程,至少不用来回跑了。
长安城的福威镖局规模倒是不是很大,在西市一条巷子里面,是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门口比较冷清,看得出来生意不好。
刘志几人进门之后,有个杂役迎了过来,将他们领到了正厅大堂,几人端来了茶水招待他们,另一拨人则去通知管事的人出来招待,看得出来,他们对待客人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有一件事情不得不说,尽管在隋唐时期,国家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普遍比较低,关中地带有“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谚语,这其中车船店脚都还算是正经商人,算是良民的身份,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商人都被成为下九流,是受到歧视的一种,以前看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贞观长歌》说的是李世民的女儿安康公主喜欢上了一个商人的养子,结果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甚至电视剧里面的编剧还把商人的地位抬高了,商人的地位在古代其实一直都不高,宋代商业发达,商人的地位稍有提高,但是在文士官员的眼中依旧是不上台面的东西。
后世的商人地位高了一节,甚至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成为了大家新鲜的对象,但是他们的态度却未必有古代好,而在隋唐时期,对方表现出这样的姿态,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公子,这个长安城的镖局好小哦!没有洛阳城的大!”
小丫头见过洛阳城的福威镖局,这两下一比较,当然是觉得洛阳城的福威镖局要好很多,这其中未免没有她对故乡加分的效果,但是长安城的地位在隋朝迁都以后不如洛阳,这确实是没有什么好争辩的,因此对方将主要的精力都转移到了洛阳去,那也没什么可稀奇的,洛阳的位置相较于长安来说要好太多了,毕竟既可以走陆路,也可以走水路,四平八稳,位置便利,对商业而言确实是好地方。
******想点头,从里面传来了一阵笑声,只听见有人哈哈大笑道:“这位小姐所言不差,这长安城的镖局乃是洛阳城镖局的分镖局,我杜威武功不如我那师兄,能力也不如他,肩上自然是挑不起那样大的担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杜威既然只有这样的能力,还是只吃这么大的一碗饭比较好,这位公子您觉得呢?”
他本来在来的路上听到了高蕊说的话,于是便沉声运气,开了口,其实他开口的时候,人尚在后院拱门处,不过一句话说完,他便已经泰然自若的做到了正厅的主座上去了,这亮的一手却是漂亮,显示出他的武功确实是很高。
刘志跟方行天对视一眼,这人的武艺不错,以前却是没怎么听说,而且据他说,他的师兄的武艺比他还要出众,那他师兄又是何人?
杜威本来是想露一手,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待会好谈生意的,但是等他进到大厅以后,陡然间抬头跟方行天对视了一眼,心中一凛,好厉害的眼神,这个年轻人的修为深不可测,让他有一种看不出对方虚实的不安感。
不过对方的眼中同样也有审视和好奇的目光在里面,显然是对自己这边的身手也感到很好奇,这让他心里稍稍的好过了一点,总算不至于辱没了师门,丢了福威镖局的脸面,当然了,要是对方今天真的是来谈生意的话,那倒是好办,要是对方是来拆台子,打擂台的话,那问题就已经有些棘手了。
不过不等他想完这些事情,便看到了那坐在下首位置的贵公子,他的心中再次一凛,这个贵公子只怕……只怕也是不简单呐!
习武之人可以通过对方的气息判断出对方的强弱,修为的高低,对方两人的气息都很平淡,但是他们的眼神却很犀利,这是习武之人突破了一定的层次之后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气质,就好比他们在跟对手过招拆招的时候,一眼就能看穿对手的弱点和漏洞,长此以往,他们的眼神便会变得十分的凌厉,而气息修炼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便可以自行控制,很多高手都会控制气息,让自己的实力不要提前暴露出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方才杜镖总说起你的师兄,敢问杜镖总的师兄是否是人称快枪如龙的杜如风杜景?”
主座之上,杜威的表情微微一愣,旋即点了点头:“不错,公子果然见识过人,我师兄真是人称快枪的杜景!”
刘志点了点头,没有在说话了。
他之所以会记得这个杜景,实则跟他当初编排这分琅琊榜有关,当时天底下的猛将好手层出不穷,而能够上榜的人却不是很多,这其中有一个叫做杜景的使长枪的家伙曾经让他头疼了一阵,这家伙原本碌碌无名,谁也不会注意到他。
当时就在琅琊榜出来之前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杜景单枪挑了潼关附近的一个叫做三水山的匪寨。
这个三水山名气不响,山也不大,当时位置比较好,靠近潼关附近的商道,从潼关出来路过,前往长安和洛阳两地的商贾多半都是要从这条路上经过的,而这个三水寨中有一伙强人,他们占据了三水山,在这里建立了山寨,专门打劫过往的商队,引得天怒人怨,过往的商队每当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不免提心吊胆。
而官府得知这消息之后,便派军前去征讨,不过当时整个国家已经有糜烂的迹象了,军队之中军心涣散,难以做战,讨伐三水寨的军队被债主栾铁生给打败了,这个栾铁生人长得五大三粗,心思却很细腻,他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所以这一次的军队进剿之后,很快又来了其他的军队,但是他却总是能够见机行事,能够很顺利的逃掉,一时之间倒也没人能够拿他怎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做杜景的侠客,单人单枪,杀上了三水山,一人挑了山寨,杀了栾铁生及一群匪徒,让这一带的治安情况又恢复了过来。
一人杀上山挑了对方整个山寨,这样的事情听起来都觉得夸张,对方人虽然不是很多,三水寨也不是像水泊梁山那样的大寨,但是山上至少有百十个小喽啰,加上栾铁生这个人也是个高手,以一敌百,这种事情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最后杜景不仅做到了,而且哈全身而退了。
也正是在当时,刘志有些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将这样的一个猛人编进他的琅琊榜中去,不过最后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