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的上官婉儿根本就不知道她已经被自己的母亲暗中卖给了李显,现在经过武后的诠选,终于脱颖而出,得以随侍武后,掌管诏命,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起步,看起来是志得意满,春风得意,然而区只有她自己才明白,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
“我这一次,不仅仅是为了家族的崛起,更是为了心中那个人,只要能够对他有所帮助,无论多么艰辛的事情,我都会义不容辞。”
第208章 阴谋与生命
大唐仪凤三年,经过了将近十年休养生息的吐蕃再次兴兵来犯,由名将噶尔钦陵统率大军三十万,对吐谷浑发动了疯狂进攻,本来在正常的位情况下,在御吐谷浑边境修筑城池进行防御的唐休璟就算是无法战胜敌军,却也能够抵挡上一阵子,可是没想到这时候竟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几乎与吐蕃兴兵的同时,突厥部族的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在单于都护府突然率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聚众数十万人,天下震动。
朝廷在收到突厥反叛的消息后大为震怒,立刻下令单于大都护长史萧嗣业,将军花大智、李景嘉等进行征讨,然而很快便为突厥所败,高宗闻讯,大怒之下将萧嗣业配流桂州,又令将军曹怀舜率兵往恒州守井陉,崔献往绛州守龙门,以备突厥。
如今的突厥数十万部众已然反叛,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一下子就拥有了近十万的骑兵,对原本的单于都护府所属各地进行抄掠,而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新成立的突厥汗国统率精锐骑兵南下,连克胜州、怀远等地,企图截断安西四镇驻军的归途,同时截断从长安到安西四镇的补给路险,让安西驻军陷于孤立。
在这样的情势下,凡是有点脑子的都看得出来,突厥之所以敢于反叛,肯定是早已和吐蕃建立了军事同盟,而且他们彼此合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吃掉吐谷浑和安西四镇!
所以,武后和麾下谋士进行了一番秘议之后,决定拜安西都护府长史唐休璟为凉州都督,令其率安西都护府大军驰援凉州,与此同时,又接受刘仁轨的举荐,任命中书令、赵国公李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以工部尚书刘审礼和安西都护府司马王孝杰为副总管,率领十八万大军前去吐谷浑抵御吐蕃。
消息传来之后,李敬玄大惊失色,因为他根本不懂军事,让他派兵作战,简直就是让他去送死,即便是侥幸不死,也最终难免会大败而回,而这败仗之责就足以令他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李敬玄第一时间便断定:这一定是一场阴谋,明着让自己打仗,实际上却是要害自己,而至于其中的主谋,毫无疑虑的便是刘仁轨和武后!
李敬玄虽然在表面上是武后的心腹,却早已暗中向太子李贤效忠,本来这一个秘密武后党人根本就不知道,可是没想到后来李贤上表开武举,在得到同意之后武后竟然任命李敬玄主掌诠选,眼看着薛仁贵等人从中获取了极大的好处,收拢了军界的许多人才,李贤终于忍不住眼红耳热,让李敬玄分给了他几个,可是没想到竟然就这样令李敬玄暴露了。
武后早就对李敬玄经常不听自己的话一事心存不满了,现在才终于发现,原来这个老东西竟然悄悄投靠了太子,但是却在表面上还以后党面目出现,并且沾了自己的莫大的便宜!
武后的便宜岂是好占的?所以,她在得知消息之后开始处心积虑的要对付李敬玄,只是李敬玄这人为人倒也算刚正,一时之间倒是很难抓住他的错误。
而刘仁轨和李敬玄的矛盾则是由来已久,这主要是因为李敬玄主掌吏部多年,朝中官吏多出其门下,与此同时还与当时大族赵郡李氏联宗,前后三任妻子又都是山东士族,因此在朝中的势力极大,因此刘仁轨上书高宗,希望可以将李敬玄调离吏部,恰好这封奏疏传到了武后那里,武后为了拉拢李敬玄,便把这封奏疏交给了当时还以后党面目出现的李敬玄看,李敬玄自此之后处处针对刘仁轨,仪凤元年,在武后的帮助下,李敬玄接替刘仁轨担任中书令,成为了宰相中的第一人,而刘仁轨则被赶去河西防御吐蕃,在此之后,刘仁轨向朝廷多次建议添兵驻防,并且多次请求粮草,然而每次都被李敬玄给拒绝,现在吐蕃来袭,刘仁轨为了报复李敬玄,便上书高宗,想要防范吐蕃的进攻,非李敬玄不可。
武后本来就想要找借口对付李敬玄,现在终于找到了机会,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下令李敬玄率军出征。
“可恶,武后和刘仁轨为了对付我,竟然如此的处心积虑,明明知道我不懂军事,却偏偏要要我出征,这不仅仅是要害我,更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岂不令人心寒?”
李敬玄叹了一口气,便决定去找高宗,说明这一切。
李敬玄的运气倒还不错,正好赶上高宗身体略有好转之时,所以竟然顺利地见到了高宗。
“陛下,微臣李敬玄请安。”
“免了”,高宗虚抬了抬手,淡淡笑道:“李爱卿见朕,恐怕不仅仅是要请安吧?不知还有何事呀?”
李敬玄闻言顿时顿首说道:“臣启陛下,前些日子吐蕃率大军进犯,微臣蒙刘相举荐,被拜为洮河道大总管,兼镇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然则老臣老矣,更兼不动行伍,唯恐误了国家大事,肯定陛下收回成命,另谴高明,如此则微臣幸甚,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却没想到高宗闻言之后竟然微微冷笑,随即大声喝道:“好你个李敬玄,如今外敌进犯,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你不说为天下计义无反顾,竟然让朕收回成命,另谴高明!哼,你身为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道就是这样报国恩的吗?吐蕃之事,便是刘爱卿需要朕,朕都会亲自前往,毫不退缩,更何况是你李敬玄!此事断断不许,你速速回去准备出征吧,朕乏了。”
说完之后,高宗便下令身边内侍将李敬玄赶出后宫。
李敬玄苦着一张脸,唉声叹气了半天,却是无可奈何,只好走出后宫,可是他这一路失魂落魄,浑然已是做梦一般。
“唉,没想到我李敬玄竟然如此倒霉,话还没说完,就被陛下一顿斥责,莫非是天要亡我乎?凭我这两下子,对战吐蕃名将噶尔钦陵,而且是以十八万对战三十万,如何会有胜算?我恐怕刘仁轨这老儿和武后那毒妇,正眼巴巴的看着我战败之后遭受处置的笑话呢。难道我竟然就这样成为他们的笑料?”
李敬玄一路唉声叹气,神思不宁,竟然险些撞到了人。
“对不住,对不住。”李敬玄连连道歉,说完之后就欲再度往前走去。
这时候却听得一人说道:“原来竟是李相!不知李相今日何故如此心神不宁?可是为了吐蕃征战之事?”
李敬玄闻言一怔,顺着声音看去,这才发现对面那竟然是周王李显,顿时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流着泪说道:“大王,下官不懂军事,如何能够对敌作战?这摆明了是遭到奸人陷害,这倒也罢了,关键是这会让我大唐十余万将士无辜流血,下官心中不忍,故此还请大王能救那些将士一救,下官代表那些将士深深感谢大王恩德,除此之外,日后下官亦定然结草衔环,不忘大王恩德。”
李显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此事非说话之所,李相且前往东宫,找太子商议此事,小王亦会随后便到,此次定然竭尽全力,以助李相。”
“多谢大王,大王之恩,如同再造,下官日后定当涌泉相报。”李敬玄顿时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对着李显拱了拱手,然后急匆匆的前往东宫而去。
在李敬玄离开之后,李显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深深叹了一口气。
其实李显对李敬玄也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他比武后、高宗和李贤都更加了解此人,这李敬玄虽然看起来很是正派,而且也颇有才干,所选拔的人才都是人尽其才,绝对是称职的,然而太过于贪恋权力,甚至为了手中的权力首鼠两端,脚踏两只船,一边宣称效忠天后,一边暗中投靠太子,然则李显却知道,他其实对谁都没有诚意,在乎的只是手中的权力,刚才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前线的将士着想,实际上却是生怕担负战败的责任。
不过李显最在意的,却反而是李敬玄最不在意的,这便是那十八万将士的性命。这可都是大唐的子民,经受了长期战争的考验,一个个都是铁血男儿,若是就这么被一个不知兵的领头人给葬送了,实在是大唐的莫大损失!
刘仁轨和武后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可以置这十八万将士的生命于不顾,李显却做不到这一点。
“这些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可是你们却为了一个小小的阴谋而置他们的性命于不顾,难道十八万忠勇的将士,竟然还比不上那一点点权利的争夺吗?你们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但是我们,做不到!所以,这一次就算是冒着得罪母后,甚至得罪父皇的危险,我也要全力阻止此事!”李显紧紧握着拳头,默默的说道。
第209章 为了同一个目标
永安宫,东宫明德殿。
“啊?你,你说甚?连父皇都这样说?唉,这事情怎的发展到了这一步?”皇太子李贤在听李敬玄说完之后不由得吃惊不已,轻轻叹道:“此事很是明显,绝对是刘仁轨那厮的阴谋,哼,平日里本宫看那厮一本正经的样子,还以为是个直臣,却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小肚鸡肠,挟私报复,哪里还有甚正直无私的风骨?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连本宫都知道,父皇怎的也看不出来?真是老……”
李贤本来想说高宗老糊涂了,可是刚说了一个字,就意识到不对,连忙住口不说,可是话中的意思在场的哪个都是清楚明白。
但是所有人全都毫无例外的装聋作哑,好像刚才李贤什么都没说一般。
李贤见大家都是这样的表现,心中略感安慰,但是他却也是满脸的尴尬,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可是圣旨以下,父皇又如此态度,本宫就算是求情,恐怕也没什么用,反而会惹得父皇不高兴,万一因此而让父皇犯了病,岂不是本宫不孝?所以,李相,依本宫看来,你就勉强应下吧,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旦父皇做了决断,我这皇太子也不好使。”
“这,这,太子殿下,你可要搭救老臣一把呀,老臣这几年你将腹心托付,虽无功劳,也有苦劳吧?若是老臣离了这朝堂,恐怕再难返回了,而老臣相信,此次天后表面上是在对付老臣,实际上是在对付太子呀,如若太子对此袖手旁观,那可是对天后的纵容,这一次是下官,下一次天后的屠刀可就举到了其他诸位同僚的头上了,唉,诸公在太子羽翼之下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又如何奢谈加官进爵?如此一来,还有谁再会投奔太子?老臣恐怕到了那时,朝臣们全都投靠了天后,太子将来即便有那么一天履至尊之位,老臣恐怕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因此,老臣斗胆请求太子殿下,无论如何都要奋勇相救,其实老臣这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太子殿下呀。”
李敬玄一听李贤话中之意,似是没有办法了,自然是心中一沉,但是他也知道,现在也只能横下心来拼一把了,所以便将那一番话说了出去。
他这意思很明显,我是你的人,你如果不帮我的话,就会让其他人心寒,这样就不会再有人帮你了,那么你这太子做得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甚至将来哪怕做了皇帝,也只是一傀儡。
李敬玄这话可谓狠毒,即便是李贤自诩一向豁达,听了这话却也是面色一变,自己如果对李敬玄之事袖手旁观,恐怕一定会寒了众人之心,所以,他心中苦笑一声,然后说道:“李相莫要激动,此事本宫如何会置之不理?明日早朝,本宫便向父皇上书,请求父皇收回成命,另行任命他人,不知李相意下如何?”
李敬玄混迹官场那么多年,可谓是老奸巨猾,如何听不出来这句话应付的成分居多,因为圣旨早已下达,等到明天早朝再去请皇帝更改圣旨,实在的有些晚了,更何况在早朝听政的可是武后,她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对付李敬玄的机会,怎么可能会同意更改圣旨?
所以,如果真的诚心要去的话,最好是立刻就去,如果是高宗一个人,或许在群臣的压力下会屈服,但如果是和武后在一起,情况就会变得无比艰难。
但是李敬玄又如何不知道太子的推托之意?所以,顿时产生了一股悲凉绝望的情绪,无奈之下只好言不由衷的表达了谢意,然后向李贤告辞。
心情沉重的李敬玄现在可谓是失望加绝望,整个人再度变得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竟然再度撞着他人,等他反应过来道歉的时候,却赫然发现来人竟然是周王李显。
“李相怎的出来如此之快?莫非是太子答应为你求情了?”李显一脸诧异的看着李敬玄,徐徐的问道。
李敬玄一听这话,顿时苦涩的说道:“太子殿下抹不开面子,确实答应了,然而却说要到明日早朝向陛下求情,可是下官之事如何能够等到明日早朝?下官恐怕到时候连黄花菜都凉了,唉,这,这可真是,算了,一切都是下官咎由自取,只是可惜那十八万将士……”
虽然很是反感李敬玄的虚伪,但是李显却知道,这十八万将士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所以,他强行忍住心中的恶心,拉着李敬玄说道:“李相说的是,小王正是为了此事而来,走,随小王一起去见太子,相信太子亦会给小王几分薄面,现在就去父皇宫中求情。”
“如此,则多谢大王了,大王英明仁义,下官甚是佩服。”李敬玄对李显表示由衷的感谢,然后便随着李显一起来到明德殿外。
片刻之后,太子李贤便率领麾下的心腹们一起出来迎接。
“呵呵,七弟来得正是时候,为兄正有事找你商议呢。”李贤现在也是十分诚挚的对李显表示了欢迎。
其实他也不是不想帮李敬玄,毕竟这人是首席宰相,手中权力之大令人侧目,李贤也不愿意失去这么一个亲信,不过他自己却不敢单独挑战高宗的权威,所以只好用了个拖字诀,以便应付李敬玄之事,现在有李显来了那就不一样了,如果他拉着李显一起面圣,再纠集双方手中的力量,相信胜算怎么也会有七八成了。
所以,现在李贤对于李显可是真心的欢迎。
待得落座之后,李贤便迫不及待的将李敬玄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且悲天悯人的说道:“七弟你看,此事并非李相不想尽力,实在是李相不通行伍,若是强行被拉去打仗,他自身倒是无所谓,可却会令三军将士尽皆处于危险之中,其实想一想,那十八万将士何罪?怎能无辜受到牵累?为兄正是因为想到这一节,才想要尽全力为李相争取争取,争奈势孤力单,只能徒叹奈何,如今七弟来了,那可实在是太好了,所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相信只要你我兄弟齐心协力,定然会让父皇收回圣命,拯救这一十八万无辜的将士。”
李显自然知道他这位太子老兄虽然年纪不大,却也是一个无利不早起之徒,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也是为自己争取一点利益,他敢保证以李贤的个性,如果不是为了保住李敬玄,绝对不会把这十八万将士的生死放在心上,所以听了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心中只是暗暗冷笑对方假仁假义而已,不过在表面上却也表现出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悲天悯人,一心为了匡扶社稷,实乃大仁大义之举,小弟佩服之至,只要太子一句话,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今太子殿下为十八万将士请命,小弟身为堂堂皇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