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大军阀-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作战有利的东西。然后将其汇报给吴佩孚,以作为材料辅助吴佩孚做决断。可以说,吴佩孚的赫赫威名,和这些手下幕僚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玉帅,国防军兵分四路,同时进犯我北洋,其来势汹汹,我们恐怕抵抗不住啊!”吴佩孚的参谋长何家劲满脸忧愁的说道。北洋组成掎角之势牵制国防军,国防军随手就来了一个四面开花,用最简单的方法,最暴力的手段砸开每样的乌龟壳。四路大军,每一路三四十万人,其中有十万人的精锐。这样的组合,对上北洋任何一个犄角都有一战之力,更何况是一上就是四个。这让吴佩孚对国防军的忌惮有更深一层。
“现在确定敌方四路统兵大将的身份了没有?”吴佩孚陈沉声问道。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独特的带兵习惯,这点就像宿疾,很难改变。而这些特点,极可能是其成为名将的优点,也可能成为其最终失败的把柄。因此,自古统兵作战的名将,开战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地方指挥官的身份。然后根据指挥官的身份和性格特点,选择最正确有效的方法。战争不是儿戏,一旦有丝毫的疏忽,等待的就是最残酷的生死屠戮。
“已经清楚了。国防军四路大军,咱们面前的这一路被称为国防军第一集团军,集团军司令是陕西警备司令胡景翼。左中路大军番号是国防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员是在对日作战中大放异彩的东北新锐统帅禚振。右中路大军番号是国防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员是冯少帅的岳父张作霖。右路大军的番号是国防军第四集团军,司令员是国防军西南军区司令郭山虎。”何家劲沉声说道。这些情报也是再这几天才弄清楚的。东北军调兵虽然高调,但是对于统兵作战的将领却是十分保密。北洋动用了很大的情报力量才搞清楚敌人的作战意图。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东北军四路大军中,右路军最弱,统兵将领也是籍籍无名之辈。但是江苏也是我们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而且江苏沿海,也很难完全防住国防军来自海上的攻击。”吴佩孚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就算他知道国防军右路军最弱,一时间也难以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北洋本就处于守势,国防军四路大军,每一路都能够和北洋的战略集团硬碰硬,在这种情况下,北洋分兵就等于自寻死路。但是不分兵御敌,吴佩孚和张孝准也顶多能够拦下两路,就算曹锟的部队再迅速北上,拦下一路,也顶多是三路,还有一路将势如破竹的攻入北洋境内。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北洋不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内部的抵抗氛围也会遭到毁灭性打击,老百姓本就心向中央政府,现在北京又打出了评判的旗号,对于主动投诚百姓既往不咎。甚至有能力的降将还能得到提拔重用。就像胡景翼,阎锡山等人,在国防军中不但没有遭到打压,反而一个一步登天,成为一方统帅,另一个也是副统帅,并担任集团军参谋长这样的实权长官。这就仿佛对各方面做出一个暗示,投诚北京政府不但可以保住性命,还可以升官发财,实现理想抱负。这一点恐怕任命将领的冯庸都没有想到。当然,这一影响现在是不会显现出来的。其要等到将来国防军取得战争优势的时候,就是其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
第五百一十四章张孝准的尴尬
“玉帅,我们可否留存一部分兵力抵抗国防军的攻击。然后集中主力先消灭东北军一路,然后再逐个消灭他们。”吴佩孚的参谋长何家劲建议道。
“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用最短的时间,干掉国防军一路,我们看似坚固的防线就会变的千疮百孔,对于接下来的作战非常不利。”吴佩孚面沉如水,心中充满了凝重。东北军一路大军就包含十万精锐,岂是说消灭就消灭的。
“玉帅,如果我们要行动,应该选择攻击哪一路?”何家劲问道。
“我们对面的敌人。虽然他们夹杂了国防军第一军,战斗力非常强悍,但他们的统帅胡景翼却是籍籍无名之辈,如果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对其全面攻伐,将其击溃或者消灭,我们在战争初期就会从劣势中摆脱出来。”吴佩孚眉宇间透漏出一股自信。在东北军四路大军中,有两路大军的统帅皆不出名,那就是左路军统帅胡景翼,和右路军统帅郭山虎,之所以吴佩孚认为右路军郭山虎部最弱,那是因为左路军有国防军第一军这样的精锐,而国防军第一军又是从东北军时代就有名的老牌劲旅,战斗力非常强悍。
吴佩孚现在感到很庆幸,自己将指挥部设立在洛阳,正面北洋军右路,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只要运作得好,再不计牺牲,绝对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击溃国防军左路军。然后顺势东进,从侧翼攻击国防军第二集团军禚振部。说实话,禚振虽然因为对日战争而名动天下,但是在吴佩孚的眼中,禚振也只是有些本身的小鬼,如何是它这样百战老将的对手。再加上国防军第二集团军攻击目标是河南现在的首府郑州,郑州有直系重要将领孙传芳镇守。手中也有精兵两万,新兵近十万人。如此兵力,攻城野战或许不行,但短时间内阻击国防军前进的脚部却是没问题的。正是对孙传芳能力的认可,吴佩孚才会制定先击破当面之敌,然后再挥师东进,联合孙传芳夹击国防军第二集团军的作战计划。
郑州让吴佩孚放心的原因还有就是曹锟正派遣一路十万人的大军赶赴郑州,其中有三万是精锐,目的是协助孙传芳加强郑州一线的防御力度。现在一开战,国防军四路大军齐进,北洋原本的作战计划也随之发生改变,曹锟的部队一分为二,其中一小部分进入河南,加入郑州一线,阻击国防军第二集团军。剩下的主力东进,进入江苏境内,准备阻击国防军第四集团军。至于由张作霖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则由张孝准新军进行作战。北洋三大战斗集群中,张孝准的部队最弱。
张孝准手中可战之兵只有八万人,还远远不如北洋其他战斗集群的兵力。就是和孙传芳相比,在兵力规模上都有很大差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和北洋内部的斗争有关系。
再上次平定张勋叛乱的作战中。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张孝准对手中新军进行了全面整编,北洋各系大佬按插入其中的心腹被张孝准扫地出门,各部统领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完全彻底的掌控了新军。并且在击破张勋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吸收张勋的残军,兵力一扩再扩,短短一个多月,整个新军这个体系的兵力从两万多人扩充到八万多人,这还不算哪些没有选上变为地方保安团的部队。新军这个体系在张孝准不断提高的威名和精心控制下,已经成为让北洋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半独立势力。正是因为这样,北洋疯狂扩军之时,近百万新兵大都补充到其部队,张孝准的部队没有得到一兵一卒。
面对这种形式,张孝准曾经致电北洋总督陆军部,要求其按照总督的战略部署分派兵力。张孝准的新军作为两个犄角之一,兵力应该得到大大的加强。而北洋陆军部以此为条件,向张孝准的新军中安插北洋将领。想要分化瓦消弱孝准在部队中的权威,面对这种情况,张孝准在暴怒的同时,将这些来捣乱的北洋将领全部赶出去,同时致电冯国璋,要求其主持公道。
这一封电报一下子将冯国璋架在火上烤啊!老冯也不容易啊。他是北洋领袖,却不是传世人,现在北洋政府有些人的权威就是冯国璋也要顾及,而且论资历,曹锟也是北洋的老人,在军政双方都有很高的威望,而且曹锟会做人,在北洋上下口碑很好,隐隐有冯国璋之后北洋下一代领袖的架势。再加上曹锟有心的经营,这种威势越来越明显。
另外,北洋另一个统兵大将吴佩孚又是曹锟的心腹将领,可以说现在北洋大半兵力已经控制在曹锟的手中。如果张孝准不抗拒北洋势力的渗透,有着哪些不事战斗的官僚子弟在,张孝准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但是张孝准毕竟是张孝准,整个北洋中他只认冯国璋一个人,因此他从新军编练的时候就对这些被安插走后门进来的“将领”有所警惕,否则又怎么可能在战时受挫,一次性将这些人全部揪出来赶走,并快速的更换了自己的心腹将领。正是因为他的果决,让北洋上下都看到了张孝准的野心,在加上他统兵作战的能力,隐隐然让北洋老人看到了第二个军事强人的崛起,而且这个军事强人还不是北洋出身,一旦其得势,北洋的百年传承也就到了终结的时候。而且这段时间,冯国璋的身体又不太好,自然让人愈加关注北洋继承人的问题,整个北洋上下都看好曹锟,对张孝准自然就大加排斥。
对于这些政治斗争的事情冯国璋很清楚,但是正因为清楚,他才很难处理,政治和军事不同,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各方势力相互妥协,相互依存,相互对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才是政治。但是军事上就不同了。军事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模糊的概念。
曹锟早有从政之心,在军中又很有威望,确实是下一代龙头领袖的不二人选。以现在这种形式发展下去,一旦冯国璋仙去或下野,下一任北洋领袖非曹锟莫属。但是那是在冯国璋下野之后,现在的冯国璋虽然身体并不太好,但是一颗心却是雄心勃勃。就像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想要做出一番大作为,偏偏自己的太子实力强大到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权威,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扶持一方势力牵制太子,保证自己的权威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张孝准就是冯国璋培养起来牵制太子的手段。
当然,不管张孝准做的多好,对他多么忠心,北洋这方势力将来还是要交到太子的手中。为了北洋,冯国璋会扶持张孝准,但却不会真的让他威胁到曹锟的地位。因此,对于张孝准的电报,冯国璋感到难以决断。新军已经八万人了,在加上其在安徽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以张孝准的能力,已经出现尾大不掉之势。如果在继续加强下去,就真的在北洋中扶持出一方新的势力。
张孝准是日本留学生,日本和北洋总督府现在表现的很亲密,日本人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担任北洋新军教官。同时日本派遣到北洋的军事顾问团代表和张孝准是陆士同学,两人交往密切。这些都让张孝准在冯国璋这里丢掉了不少印象分。张孝准的能力冯国璋非常欣赏,否则也不会力挺他上位。但是对于他和日本人的亲密接触让冯国璋很不舒服。现在的北洋接受日本人的援助,那是为了对抗北京。冯国璋要谋求北洋长存,日本要看到中国动乱,有势力来牵制和消弱北京。双方一拍即合,双方之间的亲密合作其实只是相互利用罢了。在本心上,冯国璋是抵制日本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不断的支持北洋,北洋总督府丝毫没有出卖国家利益来“表示表示”的原因。
基于这些原因,冯国璋电告张孝准,让其可以在皖北自由募集两万士兵,将兵力扩充到十万人。同时,冯国璋督促财政部向张孝准的部队加拨一批军事物资和饷银,用来安抚张孝准。
在北洋内部忙于调整军事部署,层层阻击东北军的时候,东北军各部队势如破竹,在短时间内攻下数个县城,北洋军虽然不能说一触即溃,但是其败退的速度依然让人瞠目。
国防军四路大军,前进速度最慢的就是第一集团军,因为他们的对手是吴佩孚,而且吴佩孚的指挥部就在洛阳,距离和黄河不远,因此,在洛阳周边地区,北洋兵力异常雄厚。国防军过河之后,前进速度减慢,行军作战异常谨慎,就算是这样,北洋的防线依然一道一道的被国防军突破。国防军第一集团军以无可抵挡的锐气兵临洛阳城下
第五百一十五章洛阳之战
洛阳古城,满清之后,还保留着古色古香之意。自从上次国防军占据河南领土,兵临黄河沿岸之后,河南省会从洛阳迁移到郑州,让洛阳的繁华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后来吴佩孚将指挥部设立在洛阳,明眼人都知道,恐怕是要打仗了。因此,有些关系的人都已经提前逃离了这里,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自有保存自身之道。当然,也有人心存侥幸,认为北洋和北京政府短时间内打不起来。在这种想法下,他们依然留在洛阳。但是现在国防军动手了。几十万大军越过黄河,产生的震动足以让洛阳古都都震颤起来。所有心存侥幸的人也在第一时间逃离,可以说,在国防军渡过黄河再到兵临洛阳城下这两天,整个洛阳城已经从一个中部重镇变为一座空城。
面对这种情况,吴佩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洛阳古都为阵地,将其改造成一座战阵要塞。
洛阳城拥有雄厚的城墙,当然,这些城墙都是在满清时代建造加固的。进入民国后,城墙的作用有所下降,随着洛阳城的扩大,城墙周围出现了不少的民居。吴佩孚将指挥部设立在洛阳之后,就让人清理这些民居,还原城墙的守卫作用,并对城墙开始整修加固。在将洛阳改造为要塞之后,吴佩孚更是让人将城墙周围民居全部推倒,将厚重的墙体显露出来。
国防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吴佩孚的指挥部已经从洛阳城中撤离,同时堵塞周围要道。让国防军不得不正面硬抗这洛阳古城厚重的城墙。当然,除非国防军掉头从其他方向进攻,否则其必然要先攻破洛阳。但是国防军第一集团军会撤离吗?答案当然不是,他们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死死的缠住的吴佩孚,让他的主力不能阻拦其他部队的作战。
第一集团军的指挥部设立在距离洛阳城五公里的一处山坳中。
一身戎装的胡景翼散发出勃勃英姿。说实话,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冯少帅竟然对其这么看重,亲自点将让自己担任国防军第一集团军的司令。要知道,第一集团军可是包含国防军第一军,精锐兵力十万人,辅助兵力近二十万人的大规模的战争集团。这样一个战争集团,一下子交到自己的手中,让胡景翼大为惶恐了一阵。他胡景翼从从军以来,真正率军作战的的规模只有一个团两千多人。后来虽然担任陕西警备司令,名义上统领的兵力六七万人,但是都是些预备部队,平时除了镇压土匪和地方动乱之外,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让他这样一个预备役部队司令,一跃成为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司令,正面对抗名动天下的玉帅吴佩孚,胡景翼现在想来还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惶恐过后,胡景翼狂喜,他喜的是他终于可以统兵作战,为国家民族统一而努力了了。
作为一名同盟会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民主主义战时,胡景翼对于国家民族充满了热爱。他曾经将同盟会当做中国革命的希望。可惜,辛亥革命之后,同盟会名存实亡。直到孙伟改组成立国民党,革命的力量才得到保存。对于国民党,胡景翼没有加入,而是加入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北洋军,成为一名军官。毕竟当时北洋代表了中国民主的希望。奈何北洋腐朽和袁世凯对当皇帝的野望让他的希望破裂,为了保存陕西革命力量,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和陕西督军陈树藩对抗。最终发动兵变,加入了东北军。
说实话,当时他加入东北军一半是被迫,一半是好奇。后来担任陕西警备司令,他被冯庸委以重任,渐渐的认可冯少帅的价值观。成为国防军的支持者。要是没有这些秘密考核,就算胡景翼能力再强,冯庸也不会让其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现在的国防军人才济济,和胡景翼一样被埋没能力的人肯定也有不少。再不济东北也可以调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