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396章

帝国崛起-第396章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如此威力的打击。陈燮点点头道:“两门多了,有一门就够了。太沉,运输不便。”

“真是好东西啊,就是太费药子了。”钱谦益也跟着插嘴,体现一下存在感。陈燮笑道:“再多的药子,也比不上士兵的性命宝贵,更重要的还是能带来胜利。”

钱谦益有点尴尬,在他的心目中,银子比普通士兵的人重要多了。别说一般的士兵了,就算是武将,在很多大明文臣的心目中,杀了就跟杀一条狗没区别。要不怎么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呢?连请示一下皇帝都省略了,这就不单单是胆子大小的问题了,就没拿武将当人看。

“新式步枪、机枪,都已经形成了量产,虽然数量不是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建厂区,但是暂时应付一下局面肯定够了。关键是新式大炮,这东西还没形成量产,军方好好配,要人给人,要钱可以提前拨款。”陈燮说的很坚决,一点价钱都不带讲的。

。。。

第七百章心服口服(哎呀,七百章了,顺便求月票)

第七百章心服口服(哎呀,七百章了,顺便求月票)

“阁部,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一干新式军械,为何不交于工部生产?”陈子龙忍不住插嘴了,实在是太吓人了。辽东大军基本上是陈燮的私人军队,装备了这些利器,随时可以打进京师。钱谦益这种没节操的人看见了可以装睁眼瞎,陈子龙不行。

陈燮对陈子龙这种骨子里节操满满,一门心思都是为大明为君父的读书人,没打算让他纳头就拜,那是小说里的段子。真的出现这么干的人,陈燮第一时间还得怀疑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的居心。所以陈子龙的反应,陈燮觉得很正常,而且很有耐心。

“交给工部?工部那些官员是个什么德性,卧子先生难道不知道?先帝年间,大明工部督造的火器,官兵都不愿意用。难道是火器的威力不如刀枪?再者,卧子先生知道不知道,辽东这些兵工厂和研究机构,每年花费多少?”陈燮笑眯眯的反问,陈子龙下意识的摇头。其实他心里对这个事情也不报太大的希望,无非是希望眼前这个阁部大人是个忠君**国的典范,主动把这些东西交给朝廷。结果一番问题过来,陈子龙能回答的上的不想答,剩下的都是答不上的问题,因为他不懂。

“还请阁部指教!”陈子龙只好拱手,来了一个以退为进。这里有文人的狡黠在内,不过陈燮还不在意,如果这点小聪明都没有,陈子龙也不配进入自己的幕僚团队。陈燮知道他带着目的来的,不然一个人不可能转变那么快。只是陈燮也不在乎他知道什么,因为就算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也没什么卵用。知道的越多,陈子龙的信心被打击的越重,仅此而已。

“卧子先生,这两天你看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因为在下打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军械局,所有这些研究机构和工厂。加在一起,我称之为工业体系。这个体系之中的研发机构,每年的资金投入就是二百万银圆。有了这些投入,新的技术才会不断的诞生,新的装备才会不断的涌现。这些投入,我称之为科技投入,这些投入产生的人才,叫做科技人才。整个体系现在拥有的工作人员大概是二十万,就算我大方一点。把整个体系送给朝廷,卧子先生觉得朝廷会怎么处理这个体系所包含的一切?”又一个问题抛出,这时候别说陈子龙了,钱谦益都额头上都是冷汗,没法子,这是吓着了。

这问题没法回答,因为道理很浅显,朝廷养不起。就算养得起。内阁也不舍得花这么多银子去样这么一个体系。再一个,一旦这个体系陈燮讲奉献。交给了朝廷。其命运可想而知,朝廷那帮大佬,肯定是要把能赚钱的机构拿出来,先瓜分干净,然后把那些赚不到钱,看不到好处的部门裁撤的干干净净。这是真的。每一个文官都能想到这个结果。

面对陈燮咄咄逼人的眼神,陈子龙第一次没有底气去抗衡。说到底,他的对手太强大,而他的队友们呢?则是一群猪,还是一群贪婪的猪。要不以大明之大。人口之多,民间财富之丰富,匠人手艺之精良,如何能在崇祯年间被区区不过数百万人口的满清吊着打?

这个时候在说什么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话,就是侮辱人的智商了。陈燮走到今天,没有打进京师,把龙椅搬来自己坐一坐,那就是忠良一个了。这么大的家当,仅仅是一个辽东,还没算上十余万精锐步卒,没算上十万海军,还没算上装备的价值。

很简单的道理,你还能要求陈燮怎么做?他能放弃自己的家当倒也罢了,一旦他放弃了,大明的皇帝能放过陈燮,文武百官能放过他?那真是一个笑话了,还是特大号的笑话。

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陈子龙拱手道:“阁部,在下……。”欲言又止的痛苦表情,陈燮见了都有点不忍心。这就是忠臣孝子的痛苦了,他明明知道陈燮对皇权存在巨大的威胁,却无法开口去劝说陈燮放弃眼前的一切。那样跟让陈燮自杀有什么区别?真的陈燮一旦全部撒手了,这天下就得大乱。为什么?陈燮撒手,他的手下能撒手?能坦然的引项就戮?

现在的陈燮,就算什么都不做,大明的皇帝和文武大臣,还得烧香拜佛,保佑陈燮尽量活的长一点才是啊。至少陈子龙是这么想的,他现在已经能看见,一旦陈燮不在了,他的手下四分五裂之后的大明惨状。二十余万虎狼之师,水陆都有,到时候割据一方的都是这些人。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在陈燮死之前,拉拢分化瓦解陈燮的手下,然后各个击破。那么问题又来了,陈燮手下有这样的人么?有是一定有的,但是你怎么去区分。一旦行事不密,被陈燮知道了,又是什么后果?

陈子龙已经彻底乱了方寸,投入幕府之前他是信心满满的,觉得只要搞懂了陈燮手里到底有什么牌,就能找到彻底的颠覆这个大明王朝最大的“毒瘤”集团的方法。可惜的是,当他知道的越多的时候,就越来越绝望。

看清楚了陈子龙的无助和彷徨之后,陈燮淡淡的来了一句:“卧子先生,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那么还是由我来告诉你改怎么做吧?那就是去改变大明,让大明变的更强。怎么改变?从法律和制度入手,不过我觉得你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单单是一条,就是你不可逾越的鸿沟?”陈子龙本能的反问一句:“哪一条?”

陈燮淡淡道:“这些被大明视作贱户的工匠和技术人员,你们能给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你们能放弃所谓的奇技**巧的观念?”陈子龙摇摇头,陈燮笑了,轻声却很坚定的告诉他:“你们不能,我能!所以,要改变大明,就得让我来做,按照我说的去做。”

“如果有人反对呢?”陈子龙突然惊醒,惊恐的反问了一句。陈燮给了他一个最不想听到的答案:“有人反对么?那就让反对者消失好了。”很淡然的语气,就跟杀鸡杀狗一样。

“不行,这怎么行?”陈子龙再次反问,陈燮这一次带上了一点不屑的眼神看着他,淡淡的轻声用不屑的语气道:“是啊,怎么就不行呢?那么请问卧子先生,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怎么就会有三六九等呢?你们这些人,除了会写几篇酸文章,给这个国家和社会到底带来了什么实际上的物质价值呢?你们眼睛里的低贱者,他们从事生产,养活了你们,而你们则像对待猪狗一般的对待他们。”

陈子龙三观彻底乱了,别说他了,钱谦益的三观都乱了。都是大户人家的出身,哪个家里没有奴仆,哪个又把这些伺候他们的奴仆当人看了?就是一个物件而已,弄死就跟丢一个东西一样,心里毫无压力的好不好?

陈子龙这种人,对王八之气的免疫力,那是只带属性的。想让他听命于自己,就得先让他心服口服。对于陈燮来说,有他没他其实都一样,但是对于大明传统的官绅集团而言,陈子龙差不多就是双花红棍之类的,一根筋的顶级打手。

搞定陈子龙,让这家伙看到跟着陈燮干,才有机会保证大明江山万世一系。这对今后陈燮瓦解大明传统力量,有着深远的影响。换句话来说,陈子龙都搞定了,那些没节操的还不是手到擒来?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词,就是陈燮的统一战线。

军事手段从来都是带着破坏性的最后手段,政治手段加上军事威慑能够达到目的,才是最有效率的也是最经济的。政治的本质,就是联合多数人,打败少数人的过程。就人数来说,大明士绅集团属于少数人,如果是明朝之初,陈燮肯定玩不转。现在是明末了,传统的所谓政治体系,在外辱和内乱的过程中,被冲击的稀里哗啦。这也是朱由检为何接受改良的缘故。正因为如此,陈燮才有了政治手段的发挥余地。

那么现在陈子龙心服口服了么?肯定没有,他这种人不到山穷水尽,怎么可能放弃心目中所谓的正道。钱谦益才是真的心服口服了,之前未必有多少服气陈燮的心情,无非就是一个抱大腿的想法。见识了陈燮手里这些利器之后,再看看辽东大地上奔驰的列车,钱谦益是真的福气了。这是一个具备了随时可以取天下而代朱明的人物,但是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真是不可思议,即便是钱谦益也会在心里想,如果自己具备了这样的实力,会如何选择?

同样的问题,陈子龙也想过,不过他没有给自己答案,而是潜意识的回避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个三观早就成型,心志坚定的传统文臣,道德水准不允许他说变就变。

。。。

第七百零一章走访

第七百零一章走访

江南春天的美好,足以让一切文字变得苍白。马车在道路上轻快的奔驰之际,车内的陈子龙却没有多少好心情来欣赏美景。陈燮的辽东之行来去匆匆,来回不到两个月的功夫,赶上了三月的江南的春天。

今天跟着陈燮出来视察民情,陈子龙是主动请缨。既然是他要求的,陈燮就答应了。

突然之间马车停了,车门被打开时,一名侍卫道:“卧子先生,前方的路不能走马车,请下车步行。”陈子龙下车来看了一眼,一条道路从大路边岔开,向一个绿荫环抱的村落延伸,道路两旁的田野里,油菜花开的正好,金黄色的海一片一片的。

陈燮在前面一辆车上已经下来了,站在路边看着眼前的这条路,等着陈子龙上前来说话。

“阁部,在下观此路,足以让马车通行,为何还要步行入内?”陈子龙决定打击一下这个虚伪的家伙,说话也不是那么客气。陈燮一点都不生气,陈子龙这么干是因为他慌张了。那种心理最深处的价值观念被动摇的惊慌。所以只能这么做,来掩饰自己的不安。

抬手指着道路远端,几辆牛车正在道路上缓缓而行,赶车的老农步履悠闲,手里的鞭子一下一下的。这番景致之美,足以作画一副。“看见了么?在你的眼里,这是一副江南的美景,在我的眼里,此刻正值春耕的准备期,收了油菜要种水稻,老农正在堆肥。这条路,只能走一辆马车,还很勉强。我要是驾车而行。牛车就得给我让路。就会耽误农夫的活计。”

陈子龙做沉思状,陈燮又补了一刀:“这就是我和你们的区别。”说完,大步向前,身后跟着三个随从,其他人都等在路边。一身便装的陈燮,沿着道路往里走。今天的行动不是心血来潮,实际上陈燮是来作秀的。不过这个事情,做的很隐蔽就是了,没有过于刻意的意思。

跟在陈燮身后的,还有一个钱文达。这家伙最近写了一份报告,请义务教育办公室拨款,用于学生的校服之用。这个报告,被转到了陈燮这里,因为江南的义务教育这一块。之前是没有这一笔开支的。陈燮看到报告之后,把钱文达叫来,问他原因。钱文达表示,请阁部大人跟着他去看看就知道了。

“这个村子叫汪湖泥,村子里八成的人都姓汪。这些年村子里的百姓,生活好了很多,一年到头的口粮,总是能糊口了。即便这样的村子里。也有一些人家过不下去的。”钱文达现在很在乎手里的这份差事,干活极为用心。松江府大大小小的村镇。基本上他都跑了一遍。这个村子距离松江府还不算远,也就是一个时辰的路。按说这地方,生活应该不会太差。

钱文达带路,一行人进了村子,一路上不难看出,这村子里的人住的还算不错的。不少百姓出现的时候,精神面貌也还行。钱文达似乎跟这里的人很熟,走了一会就有好几个人跟他打招呼,不断的提起“有来看罗家么?您是好人啊!”

陈燮一直没有说话,只是脸上带着微笑。跟着钱文达走到一个篱笆院墙门口。钱文达站在门口,喊了一嗓子:“罗瘸子,在家么?”陈燮的视线落在了这个小小的院子内,地上很干净,说明家里的婆娘是个勤快人。屋子看上去有年数了,土坯房,顶是茅草,中间能看见新茅草补过的痕迹。院子里有一棵树,树干上绑了一头小猪崽子,正在树下的烂泥堆里睡觉。

吱吱呀呀的开门声响起,里头出来一个男子,肤色黝黑,很难看出具体年龄来。手里拄着根树杈子当拐杖,看见门口的钱文达,露出憨笑道:“哎呀,是钱老爷来了,您稍后。”说完出来开了院子门,陈燮等人进来时,钱文达跟汉子说话:“在家忙甚呢?家里人还好吧?”

“哎,这不是托您的福,在医院里住了三天,这才算保住了这条腿。婆娘担心地里的活,这不趁天好,回娘家一趟,与她哥哥们说好,回头先帮忙把油菜收了,稻子种上。节气耽误不起,年底挨饿的日子受够了。”汉子絮絮叨叨了说,钱文达很耐心的跟他说话。

“娃娃们呢?”汉子听了这话,一脸的惭愧道:“真是对不住您走了这么些躺,家里的事情您也看见了。就两身衣服,娃娃们都在屋里呆着呢,不好出来见人啊。”

“什么叫就两身衣服?”陈子龙在边上看着觉得不对,下意识的插嘴。钱文达淡淡的撇他一眼,解释道:“好叫卧子先生知晓,汉子叫罗七,在这个村子里是外姓。家里本来还能过的下去,腊月里爬上屋顶修漏,不小心掉了下来,把腿给摔断了。攒的过年钱,都花的干净。就这个,郎中还没给治好。后来还是在下来访,发现之后给人送松江府的医院去了。这一家人年也没过好,过年给孩子买衣服的钱也花了个干净。这不,惦记着卖两个小的娃娃,叫我拦下了。”说着钱文达看看陈燮,那意思就是这了。

陈燮点点头,回头招呼一声,一个侍卫推着独轮车进来,车上能看见粮食袋子和一个包裹。东西麻利的放下来,陈燮笑着上前,对罗七道:“因为家里难过,孩子不能去上学的人家,这村子里还有多少户?”

罗七也不是傻子,一看陈燮就是来头不小的大人物,慌慌张张的不知道怎么应对的时候,陈燮一把握住他的手,笑道:“别紧张,我就是来看看,乡亲们对义务教育有什么说法。”

“老大,赶紧搬条凳子出来。”罗三喊了一嗓子,门里出来个光屁股的小孩,放下一把凳子,踩着草鞋往回跑,一副非常怕生的样子。陈燮也不客气,在凳子上坐下,钱文达见状,招呼罗三一道,在门槛上坐下道:“别怕,这是朝廷里最好的官,娃娃读书识字的事,就是他老人家张罗的。你有啥想说的,尽管跟他说。”

陈燮摸出烟来,散了一圈,点上火之后,笑眯眯的看着罗七。大概是笑容的缘故,罗七手足无措的一阵,也没那么紧张了。坐下之后低头道:“回大老爷的话,小的这腿脚不便,失礼的紧。”陈燮笑笑,摆手道:“无妨,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