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国崛起 >

第434章

帝国崛起-第434章

小说: 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常时仁还是下令主动进攻。在此之前,军事上的计划已经由参谋制定完毕,战役的目的是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迫使他们投降,接受失败的命运。

天空中的热气球飘的很高,而且还不止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敌军的动向,这显得非常欺负人。但这就是战争,只要能迫使敌人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交战双方都会不择手段。

参谋长翁正清是个炮兵出身,曾经是陆军学校炮兵专业负责人。即便是他,面对新式大炮所带来的战争模式的变化,也显得有点准备不足,就不要说其他人了。所以,新的大炮出现后,新的炮兵战术还没有成型,需要人来探索。

“老常,我们的观察员发现了叛军的炮兵阵地,藏在这里。如果不先一步消灭这些炮兵,进攻的时候可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翁正清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通报了这一最新消息。

常时仁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指着远处的一个高地道:“告诉山地旅,那是整个战场的制高点,如果不能在开战之后的五个小时内拿下高地,战斗很可能被拖延一天。我们的计划是用两天的时间打垮对手,如果花了三天时间,那将是我们的耻辱。”(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八章地狱

第七百六十八章地狱

翁正清的表情完全是理所当然,认同的点点头:“我会用大炮告诉那些矮子们,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拿起电话,翁正清交代了命令:“一团,打掉叛军的炮兵阵地,我不希望看见山地旅发起进攻的时候,遭到侧翼敌军炮火的拦截。二团,241高地是制高点,用最猛烈的炮火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

“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叛军还在用线性方阵排枪战术。我觉得可以让骑兵读过定川,插到敌后,抢占渡口。”常时仁看着地图问了一句,翁正清笑道:“你是总指挥,我只负责在作战计划上签字,怎么执行是你的事情。”

“谢谢,我会把握好每一个战机,干完这一票,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印度当土皇帝了。”常时仁说着还笑了起来,辽东整顿,他这个负责人受到的处罚确实比较轻。所以能轻松的面对,尽管代价是今后很难回到辽东了,但是他作为长老会成员的资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241高地,长州藩的主阵地,勇敢的武士们没有像过去那样拎着武士刀去砍翻对手,而是躲在壕沟内,等待对手的攻击。关于这一点,长洲藩上下并没有太多的不满。他们甚至学着对手的模式,在阵地前沿用木桩设置了大片障碍。

阵地上有一千士兵,都是长州藩的精锐,按照毛利纲广的设想,以坚固阵地坚守三天,然后用其余的部队进行全力的反击,要想守住阵地。关键就是这个制高点。毛利并不知道,大明帝国的军队用海拔给这个没有名字的山坡起了个名字,241高地。

站在高地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正在忙碌的敌军,毛利纲广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那些大明士兵一大早就在挖壕沟,距离在五百米左右。这个距离。滑膛枪的子弹打出去鬼才知道能打中什么,大炮倒是能打到这个距离上,但是毛利纲广手里只有三磅炮和六磅炮,数量也不多,只好藏起来等到关键时刻用。那些12磅的大炮,都藏在隐蔽阵地上,作为杀手锏来用。

经过二十多年的培育,公制已经成为陈燮地盘上的习惯单位。105mm口径的大炮,士兵们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磅这个单位。基本上没怎么出现了。

沉重的大炮需要八匹马来牵引,进入阵地后士兵们忙活起来,整个陈燮的军队体系,也只有这两个团的炮兵**编制,其余的都是师属炮兵,装备的也是75口径的退架炮。

热气球观察到的结果,很快传了回来,准备完毕。一发试射开始。轰的一声闷响,阵地上微微一颤。五公里外的山头上,腾起一团烟尘。这是新式大口径退架炮第一次用于实战,炮团上下都很紧张。

正在山头上的毛利纲广的运气不错,听到尖锐的呼啸声时,还能抬头看了一眼,炮弹落在五十米开外。飞溅的泥土雨点一般的落下时,毛利纲广的耳朵里全是嗡嗡声,表情则是一种呆滞状态。大明帝**队的大炮,之前他也见识过一次,不过那是75口径的小炮。就那个玩意已经很吓人了,这一次的动静远远超过上一次。

“这……!”不等毛利纲广说完,胯下战马受到了惊吓,发出一阵嘶鸣声,高高的抬起前蹄。没有防备的毛利纲广被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惊吓的马不止一匹,身边的三十几号人都没能逃过这个命运,现场一片混乱,毛利纲广重重的落地后,整个人都懵了。

现场一片狼藉,被摔下马来的人至少二十个,剩下的人也都在竭力的控制惊马。脱缰的惊马在四处乱跑,场面还在混乱的时候,尖锐的呼啸声又来了,这一次身边的小姓们立刻做出了反应,二话不说扛着毛利纲广就往后跑。

又是狠狠的一声“轰”,这一次的炮弹距离更近了,直接落在了十米外的一道堑壕附近。壕沟里的士兵吓的全都趴在了地上,一个正在竭力控制惊马的武士,正好出现在炮弹的落点附近,直接被炸的飞起来不下三米高,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弹片在惊马的肚子上开了一个口子,哀鸣的惊马摔倒在地,腹部汩汩的往外喷血。

稍稍沉寂之后,士兵们再看那个武士时,发现他的半个脑袋不见了,死的不能再死。

第三发炮弹再次来临时,阵地上的士兵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爬起来就跑,一种是趴在地上祈祷天照大神的庇佑。大口径的火炮和新式的炮弹,给这些武士带来的震撼已经是魂飞魄散了,就更不要说那些之前还是农民的士兵。

短暂的宁静来临了,跑路的士兵被督战的武士用刀砍翻了几个后,乖乖的回到了壕沟内,这个时候的阵地上,所有人的表情都极为沮丧,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前后三发炮弹,造成三人直接死亡,六个人还在垂死挣扎。

几个武士催促士兵去把那些受伤的官员抬回来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了更为惊人的呼啸声,密集的就像一个巨大的蜂群。毫不犹豫的,十几个士兵掉头就往壕沟里跑。

“轰……!”连续不断的炮弹落地,24门大炮,以连为单位次第开火。

北条信夫是这个阵地上的一个小旗,炮击开始的时候,他的反应先是你呆滞,随之下意识的跪了下来,朝天祈祷得到神的庇佑。轰鸣的炮声把阵地变成了地狱里的油锅,耳朵里很快什么都听不到了,就剩下嗡嗡的响声。呆呆的看着侧翼的一个士兵,趴在地上就像一只被老鹰追杀的小鸡,瑟瑟发抖的身体在地面上微微起伏。不知何时,这个士兵的嘴角溢出了血,一片泥土如雨点般的倾泻下来时,北条信夫的半个身子被埋了起来。

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就知道自己身处在地狱中,神智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时候,一个士兵受不了煎熬,从战壕里爬起来就跑,更多的士兵跟着一起往外跑,但是一发炮弹落在他们附近,瞬间四五个士兵倒地,但是更多的士兵还在学这些榜样,丢下武器越出战壕跑路。

“八嘎!”看见那些从阵地上跑下来的士兵,毛利身边的武士立刻抽出战刀,要上去砍死这些软蛋的时候,却被毛利叫住了:“算了,让他们走吧。”这时候毛利看的很清楚,有好几个士兵的耳朵里往外流淌的血,殷红殷红的!

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北条信夫一直跪坐在地上,呆呆的看着前方。炮声似乎停止了,下意识的站起,摇摇晃晃的想看清楚前方时,又是一阵呼啸声传来,本能的往下一跪:“天照大神庇佑!”再次开始了祈祷。

先是重炮团洗一遍,接着是山地旅属的炮营,用75退架山炮轰击。整个241高地的叛军阵地,经过一个小时炮击的洗礼后,阵地上似乎没有一个活人了。

炮声刚刚停歇,出发阵地上的士兵便跃出了藏身的壕沟,供着腰拎着着枪,闷头往前跑。按照训练的战术,一旦听到枪声,就得就地找隐蔽地点,然后才是开枪还击。陈燮制定的训练大纲,自然是不可能照着狗血抗日神剧那样来演,冲锋的时候站住开枪,跟你妈找死有什么区别?就算是滑膛枪,一顿排枪过来,三十米范围内,也是能打死人的。

当然了,不是否定龙虾兵的战术,龙虾兵的战术其实有可取之处,不然英国也不会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战舰又开不到陆地上。滑膛枪的准头实在是不敢恭维,所以才会衍生出龙虾兵那种变态的战术,顶住对面的射击,走到三十米以内甚至更近的距离开火,刺刀冲锋。

已经在玩线膛后装步枪的陈燮,当然不会一成不变。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是一个军队指挥官的责任。以散兵线快速推进的山地旅,并没有遭遇太多的抵抗,一直推进到距离敌军壕沟五十米开外的时候,才听到了滑膛枪的声音,阵地上没有死的士兵,在武士老爷的逼迫下,用滑膛枪进行射击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程度的抵抗,遭致的是密集的枪声,还有一些黑乎乎的玩意从天而降。木柄手榴弹就不是什么搞难度的玩意,不缺木材的陈燮大量制造,每个士兵的标准配置是四枚。

一顿手榴弹招呼之后,枪声更为密集了,期间还夹杂着塔塔塔的蒙蒂尼机枪的声音,这帮胆大包天的士兵,生拉硬拽的把机枪推到了侧翼的三百米之外,然后就是转动摇把。

毛利纲广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把所有兵力摆在第一道壕沟内,实际上他对这种防御战术的理解非常有限,战壕挖的也不够深,站在里面能露出小半个身子。即便是庆幸,也是有限的庆幸,第二道壕沟距离第一道壕沟一百步左右,位置也更高一些,里面的士兵已经跑了一小半。

第七百六十九章错中有错,结果不错

第七百六十九章错中有错,结果不错

“主公快看,他们的人很少!”毛利刚广身边的旗本有所发现,抬手指着前方百余米之外的阵地上,一百来号人,跃进战壕内,没有继续往前冲的意思,而是开始挖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应该是一鼓作气往前冲么?严阵以待的毛利纲广,有点一拳打空的无奈。

负责进攻241高地的其实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冲上阵地的只有一个突击连,任谁都没想到,突击能如此的顺利,这个时候第二梯队还在五百米之外等候。原定的作战计划是不指望一次就能占领阵地,为了达到不间断进攻的效果,一个连的兵力被击退之后,第二梯队接替,继续第二波次的攻击。所以,当突击连冲上阵地后,对新战术理解也没那么深刻的山地旅二团一营,在兵力的持续上出现了短暂的断层。

如果对手装备相当,这个失误很要命。营长庞祖荫拿起电话要求二连立刻增援的时候,毛利刚广已经发起了决死突击。战机稍纵即逝,他这种老打仗的人,怎么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大明帝国的军队炮火很厉害,但是两者纠缠在一起,大炮还有什么用?而且这高地坡度不大,半山腰被人占住了,想守住制高点可不易。不到二百米的距离,身后不足五十米的纵深,一顿炮火下来,怎么守?所以反击是必须的!

冲在最前面的当然不是毛利纲广,而是旗本浅井劲夫,冲锋队伍的最前端,都是武士。别说这个时代了,就算是二战时期,打仗的时候军官怕死。士兵的战斗意志也会不足。

哇哇哇,冲锋的叛军发出怪叫声,不下五百人,一百多米的距离,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跑,目的就是不让大明帝国的大炮继续发威。这也是对新式战术的理解不足。实际上这个距离,重炮根本就不会开火,最多是把75炮推上前一点,然后抵近射击就是极致了。

毛利刚广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而且立刻行动了。正在挖阵地的一营一连,负责警戒的一个班开枪,所有士兵立刻丢下工兵铲,进入作战状态。正在往上推的一挺蒙蒂尼机枪,距离阵地还有五十米远。上面正在拿绳子拽着。下面在使劲的推。听到枪声的连长急了,立刻让一个班去帮忙拽绳子,其余人等立刻投入战斗。

一百多米的距离,山地旅特有的四四编制这个时候发挥了奇效,密集的排枪打出一片耀眼的血花,关键还是射速,长洲兵根本就没有想到步枪能打的这么快,一阵一阵的不间断。而且还不是什么三段射。

尽管如此,不顾一切往前冲的叛军。还是顶着子弹往前冲,一口气冲到了不足三十米的地方时,上面拽下面推的蒙蒂尼机枪总算是能有射击的视角。一看叛军都快冲进阵地了,那还等个屁啊,立刻停止往前推,架子都没来开。绳子都没去解开,喊一嗓子:“大家进战壕。”摇把转动,哒哒哒,机枪响了,最多还有十米就能冲进战壕肉搏的叛军。就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一分钟200发的射速,瞬间就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网,将冲在最前面的武士打倒一片的时候,阵地上飞出一片冒烟的铁疙瘩,这玩意才是步兵的大杀器。

一口气把所有手榴弹都丢出去之后,试图发起反击的叛军掉头跑路了。没法子不跑啊,带队的武士老爷们非死即伤,从农民变成士兵没多久的人,谁还能坚持战斗?机枪在追杀,步枪也在不紧不慢的追杀,撤退的过程造成的伤亡更大,逃回去的士兵不足四百人,伤亡之大远远超出想象。

更致命的事情还在后面,增援的第二梯队紧接着就上来了,还顺带一挺蒙蒂尼机枪。一看叛军在跑路,两个连很有默契的发起了冲锋,两挺机枪一左一右,交叉火力掩护冲锋。反击部队追着叛军的屁股就上来捅菊花,反击不成的毛利纲广进退两难之际,被身边的人夹起来丢在马背上,三五个人护着就跑,其余的人拎着武士刀发起反冲锋。

同样是冲锋,叛军就没见过散兵队形的冲锋,零星的滑膛枪射击的时候,冲锋队伍立刻就地找掩体,用步枪进行还击。这枪打的叫一个准啊,砰砰砰的枪声和噗噗噗的子弹入肉声次第响起。发起反冲锋的叛军不足百人,一顿排枪过来,就倒下了一小半不说,最后一点勇气都被打没了。

火力稍停,两个连队在指挥官的代领下,打着旗号继续往前冲,十米左右的距离,突前的队伍把最后的几十枚手榴弹都丢了出去。硝烟中,喊着杀声的士兵冲进敌阵,用刺刀将还在抵抗的叛军一一捅翻在地。

北条信夫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时,发现自己已经不在阵地上,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身边是一排尸体,两个正在抬尸体的叛军士兵,看见他“诈尸”,吓的哇哇叫的跑了。很快就来了两个士兵,端着刺刀对着他,一名归化民政工人员过来,问了几句后才知道,这货是被炮震晕了。

“你跟北条家有什么关系?嗨,很远的亲戚,只是一个没落的武士而已。”

短暂的审讯后,医护人员来了,给他头上的伤口进行包扎之后,政工人员留下一句话:“安心养伤,我们优待俘虏。”后来北条信夫才知道,他的部下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其中有十几个人不是被炸死的,而是因为趴在地上内脏被震坏了。

这场高地争夺战,双方都出了错,一个是高估了对手,一个是高估了自己。总的来说,错中有错,结果不错。听到241高地被拿下的消息,常时仁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千多人守备的山头,两个连的兵力,两次冲锋就拿下了,这个明显有点科幻。

这场战斗的总结是后来做的,结论是炮兵的作用超出了预料。尤其是新式大炮的榴、弹、爆、炸效果,对敌军的伤亡超于了预计。七成伤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