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129章

三国小驸马-第129章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攻打触得,本以为数日可下,怎奈城中守兵前面猛冲猛打,损折甚众,后来却改变策略,尽使些阴损招数。宋扬望着部下又一次被击退,摇了摇头,道:“城中守军有高人指点,我军攻城招数皆为所破,部下损伤甚众,给养将尽,要想破城甚难。”

北宫玉异道:“你向来足智多谋,怎会如此沮丧?”

宋扬道:“起兵之初,以为天下诸侯皆动,我等借机吞并地盘,积攒实力,以图大事。昨日接到消息,齐侯已经全得徐兖之地,众诸侯无敢发兵者。西羌王以一族之力,如何与齐侯抗衡?若我所料不错,近日援兵就可赶到,彼时即使攻破城池,也无力拒守。此次出兵终是无果。”

北宫玉眺望繁荣的郡城,眼露羡慕之色,颇为遗憾地说道:“前几日若是抓些汉民为前驱,此时早就可以进城享福了。”

宋扬正色道:“我等领兵攻城,此为攻伐之举,两族交战,实属正常。若是无故损伤汉民平民百姓,以齐侯性格,我等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放过我等。攻城不下,我等撤兵回去便是,若是伤了平民性命,天下再无我等容身之地!”

第一卷姜述篇第235章逼退西羌3

正在此时,斥侯来报:“东方大道烟土飞扬,应是大批汉军骑卒杀来。”

北宫玉、宋扬闻言,连忙转头看往东方,只见远方果然出现大量烟尘,速度极快。宋扬忙道:“下令各军,退回大营。”

张飞自闻消息,担心触得有失,统领部下一万汉军精骑,一人双马,星夜赶来。凉州地面广阔,城池相距甚远,即使快马加鞭,也是今日刚刚赶至。待到离城稍近,见城头旗帜依然,这才放下心来。张飞并不统兵进城,而是让部下就地歇息,自引数十亲兵往探羌兵营寨。

羌兵缺兵少甲,五万羌兵未必斗得过一万汉骑。张飞好战,见城池无恙,便想速战速决。张飞看完羌兵营寨,正欲统兵攻打,却见城内来了一伍骑兵,行近张飞近前,道:“我家太守让我等给将军送来一封书信。”

张飞取信看完,笑道:“皆言辛家女多智,果然不假。”

原来辛宪英在城头观战,看到蛮兵退回大营,便猜到援军赶到,待见援军就地歇息,并不进城,便猜出援军想要攻打羌军营寨,便修书一封,让辛毗送给援军将领。

辛宪英观战十余日,早将汉军、羌兵差距了解透彻,认为汉骑此时往攻羌兵营寨,虽然能胜,但是损折必众。若是派兵截断羌兵归路,只须营中粮尽,羌兵便会不战自溃。

张飞虽然性急,但是饱读诗书,又学过姜家兵科,读完辛宪英书信,便知破敌之策不在于急,而在于缓。张飞思索片刻,分兵一半去城中去取补给,自引五千精兵,绕敌营而过,到敌营南方当道扎下大营。

宋扬多次领兵与汉军交战,自然晓得汉军骑卒厉害,之所以要各军撤回大营,就是不想与汉军野战。初见汉军分军,还不知何意,待见汉军直奔营寨而来,不惧反喜,心道骑兵攻营却是不怕。待到汉军绕营而过,当道立营之时,不由脸色苍白,急忙回帐与北宫玉道:“汉军截断我军归路,只能趁汉军立营之时,全部杀上冲出一条血路。否则我军危矣。”

北宫玉急随宋扬营前来看,见张飞部下只有五千骑兵,笑道:“彼军兵少,我军即便退军,岂敢阻拦?”

宋扬急道:“我军与汉军野战,安有胜算?撤退之时,前有汉骑冲阵,后有汉骑追杀,若被击溃军阵,就有全军覆没之虞。”

正在此时,斥侯急报:“东方又有大批汉军赶到。”

宋扬、北宫玉急忙转到东营,眺望东方,果然又是飞尘远扬,兵力不下一万。北宫玉急忙下令:全军准备撤退。宋扬忽道:“我军欲退亦不能行。”

北宫玉异道:“这是为何?”

宋扬道:“方才全军撤退,敌军兵少,我军士兵并无惧意,拼命厮杀还能冲出一条血路。如今汉军与我军兵力相仿,我军只要下令撤退,士兵心中惧意已生,只须汉骑一次冲阵,就可能导致溃阵。若无战阵配合,如何与汉骑野战?”

北宫玉急道:“这便如何是好?”

宋扬低头沉思道:“想要保命,有两计可行。其一,今夜统领心腹于夜间逃出。其二,归降齐侯。”

北宫玉怔了半晌,道:“只是统领心腹逃出,不顾部下性命?回头传扬出去,我等如何立足?”

宋扬指着东方翻滚的烟尘,苦笑道:“我料汉兵此次出兵,兵力不会低于三万。汉军既然主力来援,西羌王必然已经兵败。一万汉军我等都不敢野战,此时汉军云集,我军要战必然惨败。即便部分兵马趁夜脱逃,也要侥幸逃过汉军斥侯监视,想要大批逃出,也不可能为之。”

北宫玉默然良久,道:“不知投降齐侯,能否保全性命。”

宋扬道:“我等虽然侵占汉境,未伤平民百姓,保命应当没有问题,投降或会与乌恒人相当待遇。”

北宫玉仰天长叹,道:“我等占据地盘皆苦寒之地,部下缺衣少食,家小度日更是艰难。若与乌恒人待遇仿佛,对部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两人遂决断下来,自缚去张飞大营投降,道:“我等听从羌王号令,统兵来攻汉境,自知罪责深重。但是我等自入境以来,绝对没伤汉人百姓,请将军饶恕族人。我等在凉州西南,占据大片疆域,愿献土而降。”

张飞不敢自专,将情况写明,让军中情报官火速传给姜述。姜述接到报告,与贾诩、郭嘉等人商议,贾诩道:“如今众诸侯蠢蠢欲动,北宫玉、宋扬入境以来没有荼毒汉民,此可赦原因之一;占据地盘人口虽小,面积极大,献土而降也是拓土之功,其可赦原因之二;部下皆强壮边民,身经百战,若是编入军中,日后征战胡族之时,可为先驱,其可赦原因之三。”

姜述决断,接受北宫玉、宋扬投降,将其境纳入张掖郡辖区,设县管理。又让北宫玉、宋扬统领部下至河东整编,正好重骑兵营缺编,挑选其部下两万分至各营,余兵分散至北方各州马场。让北宫玉、宋扬至大将军府任职。

因为辛宪英此次立下大功,姜述召其回京,让何后、马后亲自奖赏,授其夫人爵位。辛宪英为史上名人,为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羊姬之母。辛宪英之智、曹娥之孝、木兰之贞、曹令女之节、苏若兰之才、孟姜女之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她是三国时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皆一时人杰,遇到大事都会去找辛宪英商量。

再说彻里吉在武威城下,真是欲退不能,难受到了极至。如此拖了十余日,先是数百骑士保护雅丹狼狈逃回,问明情况,知晓陇西五族兵马基本损失干净。

雅丹伤得不轻,但是神智清醒,劝彻里吉道:“往昔我等不利之时,只须向朝廷进贡,朝廷不会赶尽杀绝。齐侯行事却不一样,如今触了他的虎威,言和已不可能。陇西五族勇士皆没,还是尽快退出境外,以保存实力为上。”

彻里吉摇头道:“即使退出境外,齐侯若是不肯罢手,如何应对?”

雅丹想了一会,道:“大王未兴刀兵,只将罪责推给诸族头领,必能安然退出境外。齐侯国内接连行兵,钱粮缺乏,若是我国再不犯汉,其不会贸然发起战争。趁着这段时间,大王结连羌族诸支,共同进退,再与鲜卑结盟,或可保全基业。”

彻里吉默然一会,叹道:“皆是同族,想必不会落井下石。”

越两日,越吉兵败身亡消息传来,彻里吉下令,全军退往塞外,又让人传令大汉境内全部族人,为了避免姜述屠族,全部撤到塞外西羌控制区域。

实则羌人与汉人族别相近,尤其与姜姓人颇有渊源。上古时期,黄河中游主要有炎、黄两大部落。而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也就是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羌族自此诞生。

羌族人口数百万,占领益州、凉州以西、凉州以北的广大区域,其影响力比鲜卑要大得多。羌族共分为姜氏羌、唐羌、兰羌、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羌、西夜羌、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州羌、蚕陵羌等百余分支。

彻里吉身为西羌首领,直接控制区域在凉州以北地区,其所辖八大族群小半居于汉境。西羌人口过百万不假,但是人口密集区域却并非在西羌境内,而是在大汉境内。

羌族数百分支,实则皆依附于几个大部落,一为西羌,即彻里吉为首的这个族群;二为烧当羌,首领人称烧当老王,其控制益州、凉州以西的广大区域,人口上百万,实力并不弱于彻里吉;三为塞外羌,其首领称为塞外王,控制西羌以西、西南,烧当羌以北的区域,面积很大,但是人口不多,约有五十余万;四是唐羌,在益州以西建国,兵马近三十万,实力不弱;五是兰羌,在益州西南建国,与唐羌势力相若。

第一卷姜述篇第236章逼退西羌4

彻里吉与烧当老王、塞外王边界连接,族群相通,经常发生冲突,关系并不和睦。彻里吉这次惹了大祸,折了十万羌兵,已经伤了元气,若能延续族群,向烧当老王和塞外王低头也不是不能接受。

彻里吉有了退路,沉思一会,给孙坚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这次羌族来到汉境,本想就数件容易经引发冲突之事商议,怎奈部下首领不听招呼,导致引发冲突。目前肇事者皆受到应有的惩罚,其身为西羌首领深觉惭愧,又担心国内因此生变,若是引发族人与汉民的矛盾,其罪孽只会更重,特向凉州官员辞行。

孙坚收到书信,与陈宫商议,两人甚是为难。彻里吉此次兴兵,两路偏师大败,但其所部主力未动刀兵,从始至终有理有节。若是兴兵与其相争,不占道理,若是任其离去,又不好交代。

两人正在难为之际,情报官送来一封密函,说是京城洛阳传来的加急信函。孙坚和陈宫打开一看,正是姜述对于彻里吉的处理意见。信上言:彻里吉此次损兵折将,吃了大亏,必会与长安结怨,放其离去未必是件坏事。另外,因为朝廷发布公文,严厉惩处此次来犯异族军队,彻里吉要想平安离开,必须对外发出国书,说明其进入汉境只是为了谈判,而非兴兵侵边,而此次攻打安定、金城、张掖者虽是羌族部落,并非西羌管辖,因此西羌对此类事件不承担责任。

孙坚、陈宫商议以后,孙坚引一队精骑,前去彻里吉营地。彻里吉闻听孙坚前来,亲自出营迎其入帐,主客落座,孙坚道:“听闻贵军急欲离去,但是安定、金城、张掖征战均与贵族有关,前期朝廷已发文公布天下,若是任你等平安离去,我等凉州文武却是担了天大的干系。”

彻里吉忙道:“侵犯安定、金城者,为耗牛羌、青衣羌、陇西五羌,皆属汉境羌族,并不属于我族直辖。侵犯张掖者为北宫玉、宋扬,原为凉州羌兵首领,与我族更无瓜葛。因此金城、安定、张掖发生的战事,我族并不承担责任。”

孙坚道:“既然如此,贵国可以发出国书,公布天下,说明此次大王前来武威所为何事,声明耗牛族、青衣族、陇西五族及北宫玉、宋扬所为与贵国无关。”

彻里吉此时只想平安归国,当即连声承诺,并当场书写文书,盖上玺章,交给孙坚。孙坚看完国书,又道:“听说侵犯安定的羌族首领雅丹,兵败后逃至贵**营,请大王交出此人,我等也好向朝廷交差。”

彻里吉这下犯了难为,雅丹是管理陇西五族的世袭贵族,一向忠心耿耿,如此交出,自己威信受到打击不说,陇西五族也会因为此事记恨。但若不交出雅丹,凉州兵马肯定不会平安放任族人离开,若是引发全面战争,那就不是威信扫地之事,而是族群存亡的大事。

彻里吉沉思一会,道:“讨逆将军且回,临行前我国必会给贵国一个交代。”

彻里吉送孙坚出营,来到雅丹营帐,道:“此次受了长安蒙蔽,兴兵侵犯汉境,吃了大亏不敢言语,还要遭人威逼,真是为难之至。”

雅丹问明情况,叹道:“此祸因我而生,也因我而息吧。请大王将我送至汉军,只求大王善待我妻子。”

彻里吉道:“此次我等犯境,没有擅杀平民,你只需诚心认罪悔过,或可保全性命。父母妻子我自会奉养,你勿需挂念。此事陇西五族或会怪我,你要向五族头领说明。”

雅丹苦笑道:“五族壮丁已经十去七八,此次又要迁往塞外,三五十年不能恢复。我会向五族首领说明情况,望大王善待五族族人。”

彻里吉道:“此次让长安小贼坑得好苦,若有机会,我必会兵发长安,以出心中恶气。”

雅丹道:“如今我族伤了元气,还是以恢复为要。烧当老王和塞外王或会生事,还是提前提防为好。”

两日之后,彻里吉亲缚雅丹至姑臧城下,并向孙坚辞行。孙坚派遣程普持公文一路相送,将彻里吉部礼送出境。

羌族原先占了汉境偌大面积,此次为了避祸,羌人扶老携幼,皆奔西羌而去。官府统计土地山林面积,报上朝廷,朝廷让地方官府按照官田进行拍卖,平白得了大量银钱。

西羌国书公告天下,众诸侯再次领略到姜述的强势。彻里吉损失近十万兵马,愣是一句不是都不敢说,反而老老实实撇清责任,异族如此软弱大出诸侯意料。

彻里吉这次壮士断臂,让西羌免遭乌恒、南匈奴一样灭族的命运,不仅姜述和曹操对其另眼相看,便是烧当老王和塞外王,也对彻里吉佩服有加。彻里吉回国之后,烧当老王和塞外王并未趁机威逼,反而派使者前去抚慰,三家关系因此亲近不少。

因为此次西羌行兵,只是军人攻伐,并未杀害汉人百姓,姜述并未难为雅丹,让他与北宫玉、宋扬一起,赴丞相府任职,后来见三人品行甚佳,又负勇力,让三人与乌恒、匈奴将领赴国学兵科学习,日后诸人皆为胡军部将,攻伐异族时立下不少功劳。

长安策划的诸路合攻计划,便如此很不光彩的流产,刘表、刘焉、刘瑶与长安更是疏远,鲜卑、丁零也对长安失去信任,吃了大亏的西羌对长安更是如视仇敌。

洛阳齐侯府。暖风徐送,杨柳轻舞,漫天的星光如月夜的流萤。正在这时,灯影灼灼的书房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室内锦榻之上倚着一位绝色女子,一身宝红色的绣金袍裙,乌亮的头发梳就一个掩月堕云髻,一张纯洁清丽的俏脸,一双白皙的纤纤玉手,正倾听爱郎讲述娓娓动听的传说。榻上还有一位青年,身着一袭素白儒衫,点尘未染,俊朗的眉宇间透出一股不凡之气。

青年就是手握天下权柄的姜述,那位女子正是姜述为之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