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惊天动的巨响响起,无数的泥沙碎石飞溅,城门已经不复存在了。
“孩子们,冲啊,给老夫冲啊!”高达一下拔出宝刀,高举在头上,兴奋地喊起来,道:“皇上,你这主意太高明了!”一拉马缰,一马当先,从吊桥上冲了过去,很快就消失在烟尘中。他的身后,不计其数的骑兵飞马进城,好象泛滥的海潮。
李隽叫带上口袋,就是用来装土填护城河的。脱脱木哪里想得到李隽会来这手,还以为他能凭借高城厚壁阻止李隽的推进,到明白时已经晚了。
与李隽拿下郾城,把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分割成几个部分的同时,长城上正有一支军队由北向南开进,这支军队非常之多,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条长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唯有给他们溅起的遮天烟尘。
当这一消息传到忽必烈耳里时,处在困境中的忽必烈好象年轻了二十岁,兴奋之极地道:“赵祺,朕手里又有生力军了!朕就和你决一死战,看看鹿死谁手?”
第五十一章 残暴的旭烈兀
“旭烈兀,旭烈兀,这个刽子手。”李隽一遍又一遍地念着旭烈兀的名字。旭烈兀的大名,李隽早就熟知于胸,对于他的残暴,李隽也是知晓。此时的李隽已经不是初到这个世界的李隽了,当时知晓自己成了忽必烈的对手,心中无底,感到有些无奈。现在不同了,几年皇帝做下来,早就练成了无论何事都波澜不惊的胆色,可是听到旭烈兀的名字,仍是不住地念叨。
旭烈兀这个名字太让人惊讶了,其人有着过人的军事政才干,比起其兄忽必烈也是未遑多让。要是仅仅是如此,早已习惯了忽必烈这个对手的李隽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一个忽必烈就是那么一回事,再多一个忽必烈似的对手还是那么一回事,用不着大惊小怪。
李隽感到很不爽的是旭烈旭的凶残,他在西征过程中使用的残暴手段比起成吉思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在巴格达屠杀上百万人,成吉思汗好象还没有如此辉煌的屠杀数字,他来到中土,天知道他会以什么手段对付老百姓,一心爱民的李隽自然是心急如焚。
一向很能理解李隽意图的杜大用这次却没有理解到李隽的意图了,还以为李隽是因为忽必烈手里突然多了一支生力军而担忧,委婉地安慰李隽道:“皇上,臣以为应该派兵阻止旭烈兀的到来。在阻截旭烈兀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紧对中原鞑子的围歼,以便到时腾出手来对付旭烈兀。”
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是应该早早为之。就目前情势来看,中原之地南宋是处于优势,但是要在短时间内一举歼灭蒙古在中原的军队又不太可能,因为中原毕竟那么大,忽必烈投在中原的军队不在少数,就算站在那里让南宋军队去杀,也要杀得手发软。可以预期的是这场决战会打很长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旭烈兀渡过黄河,到达中原,以便南宋集中兵力解决中原蒙古军队才是急务。
张世杰深表赞同道:“皇上,杜将军言之有理,还请皇上裁示。皇上,臣以为应该要郑将军加大对黄河的巡游,只要旭烈兀这鞑子不能渡过黄河,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收拾忽必烈。”
高达摸着白胡子道:“要是旭烈兀的军队到了中原的话,对朝廷极为不利。这鞑子手里至少有三十万军队,其中骑兵居多,要是投到中原的话,形势将会逆转,还是不要让他过了黄河的好。好在朝廷拥有水军的优势,郑将军坐镇黄河,可保万无一失。等到朝廷收拾了忽必烈,再出兵燕云之地,收拾他也不迟。”
他一本正经地分析形势,说得非常在理,让人不得不服,可是后面的话就有点不太好说了,他说的是:“我的胃口很不错,有多少吃多少,可是我的嘴巴只有这么大,只能一口一口地慢慢吃。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这话还真是有理。”
他这话虽是带有几分俏皮,不过非常有道理,李隽点头道:“你们说得很有道理,就目前情势来看,只能这样了。我担心的倒不是旭烈兀渡过黄河,我担心的是他过于凶残,他经过之地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现在,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只能求佛祖保佑了。”少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李隽是很乐观的人,很少表现得如此担忧,不用说定然是情况非常严重,张世杰他们也知道就目前情势来说,南宋的确无力拯救这些老百姓,只能求佛祖保佑了。
欧军行想了想道:“皇上,请让臣率一支骑兵渡过黄河,前去迎击旭烈兀。臣可以采取游击的方式,不断机动,不与旭烈兀正对交锋,把他拖在长城内外。”
长城内外人口稀少,要是把旭烈兀拖在这里的话,老百姓遭殃的可能性就少得很多。这主意虽是迫于无奈,也不是不可行,更何况还有欧军行这样优秀的骑兵将领坐镇,成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高达他们看着李隽。
他们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希望李隽同意,李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道:“这事肯定行不通。原因有两个:一是长城内外人口稀少,旭烈兀万里行军,后勤必然不充分,要到人口稠密之地去补给,他不会与你在长城上耗。二是旭烈兀纵然残暴,可他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他肯定知道他最紧要的事务就是渡过黄河,与忽必烈会合,与我们在中原决战。所以,他无论如何会尽全力南渡黄河。”
不要说旭烈兀,就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处在旭烈兀的情况下都会如李隽所说去做,这道理非常明显,张世杰他们不得不改变看法,道:“皇上圣明!”
李隽接着道:“相比之下,要郑静和封锁黄河一事,倒不失为上策。”叹了一口气,道:“只可惜朝廷的实力有限,华北一带的百姓要遭殃了。”顿了顿,道:“可以要我们的特工人员在这一带放出谣言,就说蒙古人要来屠城了,要老百姓赶快逃。”
“皇上仁德!”杜大用他们称赞李隽的仁慈,心里却是在哭泣,因为南宋除了采取这种无奈之举外,再也没有办法了。屋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闷。
李隽轻叹一声,走到地图前,看了一阵地图,道:“除了命令郑静和封锁黄河以外,我们也不能坐等,而是要主动出击,对中原的蒙古军队下手,尽早歼灭之,以便尽对付旭烈兀。”
杜大用他们很是明白,李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华北的老百姓就可以少受些罪”,高达率先发言,道:“皇上,臣以为,南线的鞑子已经陷入我们的重围了,我们就先把南线的鞑子吃掉再说。”
张世杰沉思了一下,不同意高达的看法,道:“皇上,臣以为就目前情势来,还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东线之敌是正理。为了围歼赵良淳,鞑子下足了血本,投入了三卫禁军,怯薛兵团的大部,既然来了,就不让他缩回去,趁此良机歼灭之为宜。”
杜大用点头道:“皇上,臣赞同张将军的看法。还有一点,就是朱瑞祥将军指挥的炮兵已经部署在东线,东线的火力足够,歼灭东线之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要是忽必烈损失了三卫禁军,怯薛兵团的大部,其实力将会大为降低,这就好比一支锋利的长矛,要是没有了矛尖,也就不再犀利了。另外,还可以起到震慑敌人的目的,后面的仗就好打多了。”
欧军行请命道:“皇上,为了不让东线的鞑子逃走,臣愿率一支骑兵驰援东线,还请皇上允准。”
“歼灭东线之敌的确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李隽赞同他们的说法,道:“先收拾东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极大地削弱了忽必烈的实力。黄河很长,可以渡河的地点很多,要是旭烈兀出其不意地渡过黄河的话,到时由于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大部补歼,即使他们合兵一处,实力也是大打折扣。”
高达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旭烈兀要想渡过黄河,除非他长出翅膀,飞过来。”南宋海军非常强大,要想从南宋海军眼皮底下渡过黄河,真的是难如登天。他的话,立即得到张世杰和欧军行的赞同。
杜大用皱着眉头,道:“皇上的担心并非多余,而是很在理。旭烈兀要是不能南渡黄河,他可以改走西线,从祁山南下,沿黄河南岸东进,依然可以到达中原。”
象旭烈兀这样的军事家,无论多么艰险,有多少困难,即使是千山万水,为了达到目的,他也会为之努力,这并非是无稽之谈。
他的话无异于晴天霹雳,高达的嘴一下子张得老大,过了一会才道:“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是该先吃掉中原的鞑子才是正理。”
“当然,还要道长做好在黄河南岸阻击旭烈兀的准备。”李隽补充一句,道:“我和欧将军率领骑兵驰援东线,以便尽快结束东线战事。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
“今天把你们找来,是因为我们又有事做了。”郑静和年轻的脸庞上透着坚毅,对众将道:“你们一直在唠叨,友邻部队打得火热,中原的鞑子给分割成好几段,而我们整天除了在黄河上看风景外,无所事事。现在,我们的好事送上门来了。”
对于军人来说,最好的去处是在战场上,特别是当其他部队打得火热,胜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而自己只能作壁上观,那是对自己的折磨,听了他的话,众将兴奋得眼里放光了,有的已经开始搓手了,道:“将军,请吩咐吧。”
郑静和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让鞑子的一兵一卒从黄河上经过。不论他是到中原去,还是从中原逃走,都打到黄河里去,一个也不剩!”
这任务他们早就在执行了,现在的黄河上别说一个蒙古士卒,就是一个影子也没有看见,这任务实在是太无聊,众将刚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破灭了,忍不住轻叹一声。
“你们别叹气,我们的对手,不是别人,是忽必烈这鞑子的三弟,旭烈兀。”郑静和知道众将对这个在中东让人谈之色变,而在中土不出名的风云人物一无所知,给他们解释,道:“你们不要小看了旭烈兀这个人,我给你们说说他的事。他在二十年前奉蒙哥这鞑子之命远征西方,当时他只有十万人马,却征服了西方万里疆域,灭了数十个国家。其中,有的国家比起朝廷并不逊色。郭侃这名字,我相信你们是如雷贯耳,他也曾经是旭烈兀这鞑子的部下,他对旭烈兀是赞誉有加。”
郭侃的大名众将是熟稔在胸,知道他是一个眼光极高之人,要想得到他的称赞,难上加难,他如此盛赞旭烈兀,不用说旭烈兀非常能干。众将一闻此言,无不是惊讶出声。
郑静和接着道:“旭烈兀曾经在巴格达屠杀了八十万人,还把另外四十万人卖为奴隶,仅在巴格达一地,就有一百二十万人丧生,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一百二十万人遭到涂毒,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众将惊讶得连啊一声都不可能了。干掉一百二十万人,只能叫杀人魔王,即使杀人魔王恐怕也远为不如也,众将乍闻此言,哪能不震惊。
这些事情,郑静和哪里知道,是李隽给他的命令中顺带言及。知晓这些事后,郑静和自然明白李隽的意思,是在提醒他这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是啊,一个拥有坚韧性格,冷酷之心,还有很高智慧的杰出军事家,的确是一个很可怕的对手。
正是从这点考虑,郑静和才把旭烈兀的事迹说给众将知晓,是要他们心里有一个准备,接着道:“现在,他率领至少三十万军队来到中土,正要渡过黄河,到中原去。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阻止他过河。”
这可是摊上一件大差事,众将的热情再度涌上心头,齐道:“将军放心,一定不让鞑子过了黄河。”
郑静和扫视了一眼众将,道:“现在,我给你们分配任务。从现在起,黄河分为几个部分,你们的任务就是看好自己的部分,做好增援的准备。”
顿了顿,接着道:“我要你们做的事,不是在黄河上巡弋,而是要你们采取行动,进行破坏。黄河上的所有码头,渡口,不论大小,实施炮击,直到变成废墟,不能再利用为止。要把黄河上的每一条船,都打到河底去。即使这样,还不算完,还要把那些能够利用的浅滩,河岸纳入监视之中,决不能给旭烈兀这鞑子以任何机会。”
郑静和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他从旭烈兀的事迹中得出一个结论:旭烈兀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只要给他机会,哪怕是一点点,他都可能翻盘。要想阻止他渡过黄河,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黄河上凡是能够渡河、可能渡河的工具、地点全部摧毁。
“你们要记住一点,一定要巡逻整个黄河,就是黄河的源头也要到达。”郑静和最后问道:“听明白了没有?”
众将齐声道:“明白了!”
※※※
“三弟西去,一别二十载,为兄甚是思念。儿时携手骑射之情,虽已事隔数十春秋,为兄依然历历在目,半夜梦回,如在驱狗逐猎。今惊悉三弟东归,为兄喜慰无限,本当为三弟洒扫,相迎于道,无奈为兄身在中原,无法早日与三弟相聚,甚憾!沿途仓禀,三弟可自行取用之,不用扰民。”旭烈兀念着忽必烈写给他的手书,这手书写得情真意切,很富亲情,让人感动。
但是,忽必烈的真意却是要旭烈兀取用仓禀之用具,不用去骚扰老百姓。忽必烈知道旭烈兀的性格,凶残冷酷,他此番来到中土,难保不骚扰百姓,甚至屠杀老百姓,才以家书似的方式委婉劝解阻,正所谓知弟莫如兄是也。
旭烈兀看完,把忽必烈的书信收入怀中,站起身来,道:“来人。”亲兵队长忙跑了过来,道:“尊敬的可汗,请吩咐。”现在的旭烈兀是伊儿汗,是以亲兵队长才叫他可汗。
“你去传我的命令,停止前进,所有军队集中,听我训话。还有,叫将军们都到我这里来。”旭烈兀言简意赅地下达了命令。亲兵队长应一声,跑走了。
望着亲兵队长的背影,旭烈兀喃喃一句道:“汗兄,你的意思,汗弟明白。可是,这些将士们跟随我不远万里来到中土,要是不能给他们一些好处,我怎么号令他们?对不起了,汗兄,汗弟不能照你的旨意去做,只能按自己的方式行事了。”旭烈兀何等样人,哪会不明白忽必烈这封家书的真正意思。
旭烈兀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传统,军纪严明,号令极严,没多久,军队停了下来。将领们身着戎装,一个接一个地飞马赶来,前来靓见他。
“参见可汗!”众将施礼。
旭烈兀环视众将一眼,道:“免了吧。本汗知道你们万里行军,很是辛苦,本该给你们一个坐位,歇歇脚,已经用不着了。因为我们只在这里呆一会儿,马上就有事情做了。”
“请可汗吩咐!”众将齐声请命。
旭烈兀一下站起来,道:“本汗知道,你们对这次东征很有意见,这也难怪,你们在西域有娇妻美妾,有美味佳酿,有享用不尽的人间荣华。你们这样想,本汗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嘛,不必大惊小怪。”取出忽必烈给他的家书,道:“你们看,这是天可汗给本汗的旨意,他要我赏赐你们。天可汗赐给我们的赏赐非常丰厚,你们看了,就不会再想西归。走,跟本汗去领取你们的赏赐!”大步走在头里。
第五十二章 阿鼻地狱
“将士们:我知道你们此刻在想什么?”旭烈兀看着行列整齐的军队,大声演说:“你们在想,此刻你们的面前摆满了可口的美酒,香气四溢的美食,应该躺在女人的胸脯上,一边和你们的女人调情,说着亲密的话语,一边在仆人侍候下享用这些美味佳肴。可是,你们现在却在餐风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