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婿 >

第534章

帝婿-第534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绩颔首笑道:“好,那本官陪你同去。”

来到一片开阔的营地,百余名军中工匠早就在此等待,余长宁登上一方高台慷慨激昂地说将了一番,便将孔明灯制作的具体过程细细说了起来。

当然口说不如手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完之后,余长宁请得两名工匠上了高台,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制作孔明灯。

孔明灯所需的材料很简单,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编制灯罩的青竹篦、以及灯罩糊纸,不过因为有装载猛火油的特殊要求,余长宁还吩咐工匠制作了一些木制容器,届时将容器内装满猛火油,点燃之后悬在灯下,一来可供孔明灯燃烧的热量,二来可做引火燃烧之物。

在余长宁的亲自指挥下,堪堪一个时辰,一盏孔明灯已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李绩围着置放于地的孔明灯仔细端详,看得半响,还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余驸马,这灯真的能够飞天么?”

余长宁笑道:“李大人如果不信,我们不妨先试试看。”

说罢,他上前揭开一罐猛火油的泥封,将之倾倒在了灯下木制容器里面。

正在他忙碌之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无双条嗓音参差不齐地高呼“陛下万岁”,原来竟是李世民与金德曼、高建武两王到来了。

见状,余长宁立即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臣余长宁,见过陛下,见过两位王上。”

李世民颔首一笑,亲自上前扶了余长宁一把,关切问道:“余卿,不知现在这孔明灯制作得如何了?”

余长宁笑道:“启禀陛下,昨夜李大人一夜未眠挑选出了百名能工巧匠,刚才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孔明灯的制作方法,微臣已经指导工匠当即制作了一盏,正准备腾空试飞。”

“如此甚好。”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既然如此,那朕就看一看究竟是何等神灯,竟能飞天遁地。”

“遵命。”余长宁抱拳一拱,抬头之际刚好看到金德曼含情脉脉的眼神,心头顿时为之一荡。

这段时间金德曼几乎每晚都与余长宁同塌而眠,如胶如漆甜蜜非常,然而因昨日到得唐军军营,两人来往起来就多有不便,昨夜金德曼孤枕难眠思念情郎,辗转反侧间心儿里面都是他的影子。

此刻见到爱郎正站在眼前,金德曼尽管有许多情话想对他倾诉,然顾及人多势众,只得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两人视线飞快交集又飞快移开,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切含意,不及多想,余长宁将李世民引领带到了孔明灯之前,接过旁边军士手中火把,长吁出声平复了心境,其后将火把凑到木制容器内的猛火油旁,猛火油遇火即燃,立即腾升起了蓝色的火焰。

气味刺鼻而又难闻,愈来愈旺的火苗渐成汹涌之势,在热空气剧烈的上升中,孔明灯灯罩慢慢绷紧膨胀,就如一个造型别致的大灯笼一般。

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奇怪的灯笼,全都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即便是坐拥天下英明神武的李二皇帝,此刻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脏激烈地跳动了起来,似乎悬在了嗓子眼上,

相比起众人的紧张,余长宁却是一副淡定之色,在古人看来不可理解视为神物的飞天孔明灯,其实原理很是简单,当猛火油剧烈燃烧时,灯罩内温度升高热胀冷缩,气体体积变大密度减小,导致孔明灯整体重力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孔明灯就会上升。

过得片刻,原本立在高台上的孔明灯轻轻一晃,在众人惊叹不已的目光中突然腾空而起徐徐上升,迎着阳光向着蓝天白云而去。

目瞪口呆的人们愣怔了片刻,陡然发出了一阵惊喜不已地欢呼,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上远远地响彻开来。

第1198章 天火焚城

最近,杨万春突然有了一种心绪不宁的感觉,从戎征战数十年,他早已经培养出极其敏锐的性格,这几日看到大唐军卒前去安市城城北山峰忙碌不止,杨万春立即意识到了唐军必定有所举动。( )

不过,城北山峰离城墙足足有里许之遥,即便射程最远的弓箭,要射到城墙也根本不可能,任杨万春想破脑袋,也未能明白唐军究竟想用何等计谋。

这日夜晚,杨万春再也忍不住疑窦,召集军议将心头一番担忧对手下的将领们说了,谁料话音刚落,立即有一员将领哈哈大笑道:“唐军在山上鬼鬼祟祟,难道是想生出翅膀飞过来?那我们可得多准备一些弓弩才行了。”

满含嘲弄讽刺的话音落点,立即激起了一片哄笑之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杨万春是在杞人忧天。

杨万春苦笑着沉默不语,心里面的担忧却是更深了。

正在此时,唐军大营中却是一片忙碌。

为了火攻安市城,余长宁等人早就已经准备了数天时间,千余盏孔明灯制作完毕运往山上,今日上午一罐罐的猛火油也被士卒们背上了山,整齐地放在了一片开阔的平地前。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南风,或许真的是老天爷怜惜苦苦征战的唐军,到得傍晚时分,寒冷入骨的冷风呼呼刮了起来,风向正是朝着南面吹拂。

望着中军大营外飘飞不止的大纛旗,李世民大喜不已,立即下令驻守山峰准备火攻的余长宁,三更时分让所有孔明灯腾升空中,对安市城施以火攻之计。

余长宁得令之后,召集所有准备放飞孔明灯的军卒细细叮嘱一番,末了正色道:“今夜关乎征伐高句丽之战是否能够取得胜利,乃极其关键之战,望大家按照本帅要求操作孔明灯,待到统一号令,便点燃手中麻绳。”

军卒们立即齐声应是。

在一片忙碌紧张的气氛中,时间一点一滴的慢慢过去,不远处的安市城城楼终于敲响了清脆梆子声,在宁静的原野传了很远,三更到了。

随着余长宁一声令下,所有军卒站在早就已经划分好的区域点燃孔明灯,不消片刻,一盏盏孔明灯接二连三地腾升空中,如同一片闪烁的繁星朝着安市城飘去。

深夜的安市城城头,依旧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守卫极其森严,负责领班的带剑军吏刚走出城楼行至城墙甬道,突然就看见一片飞天火光如同点点繁星般朝着安市飘了过来。

从未见过如此稀奇古怪之景,带剑军吏错愕不已地瞪大了眼睛,不少把守城墙的军卒也发现了这等异景,惊叹议论之声不断响起。

看到飞天火光愈来愈近愈来愈密,带剑军吏终于意识到了有些不妙,急忙一个旋身奔回城楼,对着好奇观望的军卒厉声吩咐道:“快,鸣响号角,敌军袭城。”

军卒恍然醒悟,急慌慌地摘下悬在腰间的牛角号拿到嘴边,气沉丹田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凄厉的号角声立即呜呜咽咽的响彻开来。

不消片刻,杨万春大步流星地登上了城楼,长发披散衣衫散乱,张口便询问道:“发生了何事?莫非是唐军攻城?”

带剑军吏拱手禀告道:“城守,天空中突然有一片飞火向着城内飘来,末将担心此乃唐军诡计,故鸣响号角令士卒们全体戒备。”

“飞火?”杨万春陡然瞪大了双目,显然不能理解其意,剑眉一拧沉声吩咐,“走,带本官出去看看。”

来到城楼外,唐军所制的孔明灯已经陆续越过城墙,飘飞入城,由于天黑视线模糊无法看清灯罩,杨万春等人看到眼里却是一片飞天之火飞入了城中。

呆立观望了良久,杨万春不能置信地喃喃道:“这,这是怎么回事?火焰为何竟能御空飞行?”

没有人能够告诉杨万春答案,城墙上的惶恐不安还在蔓延继续,对于明刀明枪士卒们不一定会产生胆战心惊,然而面对这天降异象的未知之物,他们由衷地感觉到了恐惧。

城北山峰,余长宁指挥若定。

眼见所有孔明灯已经顺利飘飞进城后,他沉声下令道:“即可传令所有操控孔明灯的军卒,让他们点燃手中麻绳,引燃孔明灯。

军令一下,传令军卒来回奔走相告,军卒们依言而行,点燃了紧紧裹在手中的麻绳。

麻绳上面全部浸了桐油,遇火即燃燃烧飞快,不消片刻便燃烧到了绳子另一端,尽头正是系在孔明灯的灯罩上面。

灯罩本是用竹篦为骨,纸糊做成,火焰一到立即将孔明灯变成了一个滚滚燃烧的火球,向着地面坠落而去,原本放置在灯内的木制容器也是为之倾翻,燃烧着的猛火油倾泻而下,洒向城中所有的建筑屋顶。

城楼上的杨万春看到了自己毕生难忘的场景,那些飞天之火陡然发出了比群星还要闪烁的光芒,霎那间照亮了黑夜长空,耀眼无比的天火如同一片火云般飞速压下,瞬间笼罩整个安市城。

不消片刻,城内火光四起,惊慌喧闹响成了一片,杨万春只觉浑身跌入了三九寒冰之中,莫大的恐惧笼罩着心海,脸色也是陡然雪白。

恍然回身,他又惊又怒地高声吩咐道:“快快,让所有军卒前去救火。”

带剑军吏正欲领命而去,猛然想起一事,哭丧着脸说道:“城守,现在正值冬季井水封结,根本无法取水灭火啊!这火,如何能救?”

闻言,杨万春气急攻心,只感觉到了脑海中一阵眩晕,闷哼一声喷出一口鲜血,颓然倒在地上。

……

城外唐军军营中早就已经升起了一部高高的云车,李世民登上云车遥望火光大起的安市城,用力一拍凭栏感叹大笑道:“真是天火焚城啊!这安市城终于拿下了。”

李绩捋须笑道:“余元帅真是旷世奇才,竟连这样的方法也能想到,陛下,现在我军是否开始攻城?”

李世民沉吟了一番,断然摇手道:“现在安市城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火焰焚烧之下城内的人是坚持不了多久的,除非杨万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否者要不了多久他一定会开城投降。”

李绩想想也对,心里便不着急,与李世民一道静静地欣赏着这场不可思议的火攻。

第1199章 沦为废墟

剧烈的大火还在安市城内肆掠着,接连成片的房屋冒着翻滚黑烟噼里啪啦地燃烧不止,火光照耀在每个人惊恐无比的脸上,人们悲声呼喊拖儿带女,无人前来救火也无人能够救火,场面直如那修罗地狱般惨烈。

烧得大半个时辰,滚滚热浪汹涌不止,城内的气温高得灼人,庶民们再也忍受不了这样惨烈的折磨,全都涌到了城门边敲打厚实的城门,哭嚷着让守军打开城门,毕竟只有逃到城门外,才能避免一死。

见到眼前这一幕,杨万春呆愣良久,猛然一声喟叹,闭上双目仰头向天,两行热泪霎那间夺眶而出,在沟壑纵横的脸上不停奔涌着。

围在他身旁的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有一人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城守,从目前形势来看,如果不及时打开城门,城中百姓全都难逃一死,我们是否……”说到这里,那人嘴唇瑟瑟颤抖着,最后“投降”两个字在喉头徘徊,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杨万春岂能不明白将领后面将要说出的话,他睁开双目发出一阵凄厉之极的长笑,声如夜枭悲鸣直听得人心生寒颤,笑罢之后,他悲声喃喃道:“本官坚守孤城百天,为国尽忠血战不退,没想到最后还是摆脱不了城破人亡之命,杨万春一人死不足惜,然而何忍城中百姓与我一道共赴黄泉?传本官之令,打开城门……投降大唐吧!”

一席话落点,将领们全都鸦雀无声垂头不语,难堪悲伤的气氛久久蔓延。

杨万春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巡睃了一圈,突然“呛啷”一声抽出腰间长剑,众将还未来及上前阻止,他已是抬起持剑之手,锋利的剑身用力掠过脖颈,血雾犹如喷泉般飞溅而出,那高大伟岸的身躯如同大山一般栽下城头,滚落在了冰冷厚重的地上。

五更时分,在城中司马的带领下,安市城终于打开紧闭数月的城门,百姓们乱哄哄地涌出城池,来到白茫茫的原野上。

数万大唐军士早就已经列阵待命,眼见乱民涌出,李绩立即传达将令,吩咐属下带领骑队先将安市城百姓包围看守起来,待到天明再做妥善安置。

对于安市城城池,李绩并不着急接手,因为目前城内热浪滔天,即便进去也坚持不了多久,而救火那就更加不要想了,在满城陷入火海的情况下,单靠人力根本不可能挽救安士。

城中大火足足燃烧一天一夜这才渐渐小了下来,昔日雄峻的安市城变成了一堆断壁残垣,旧貌不复存在。

打马行至城池边缘,李世民驻马而立观望良久,兴奋大笑道:“安市呵安市,你胆敢阻拦朕之脚步,自然只有自取灭亡之途,传朕之令,待到大火熄灭后夷平安市,让之永远沦为黄土。”

李绩亢声应命道:“臣遵旨。”

听到李世民这一席话,余长宁心里面却是颇有感触,的确,在大唐天子面前,小小的一座城市又算得了什么了?

正在余长宁思绪纷乱间,李世民突然高声开口道:“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何在?”

见所有同僚的目光朝着自己望来,余长宁恍然醒悟,急忙翻下马背大步行至李世民马前,深深一躬开口道:“臣余长宁在此。”

李世民轻轻颔首,含笑说道:“这次能够攻破安市城,余卿当记首功,传朕旨意,加余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望卿以后继续砥砺奋发,再为大唐建立新功。”

话音刚落,众人全都惊讶呆愣了,均没有想到李世民的封赏竟是如此丰厚,直接加余长宁同中书门下三品,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啊!

贞观时期,李世民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天子如果想指定其他官员参予政务的,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资历不及三品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事实上的宰相。

如今余长宁以从三品国子监祭酒之身,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同于直接成为大唐宰相,尽管资历德望尚浅,然而古往今来年仅二十些许成为宰相者,除了秦国时期的甘罗,似乎就只有余长宁一人,如此少年英锐国之重臣,相信假以时日,他必定能够成为大唐的中坚力量。

而面对余长宁,所有人都生不出一丝一毫的嫉妒心,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功劳成绩的取得,全是这位天子帝婿依靠自己努力争取得来的,并没有仰仗丝毫的裙带关系,而且这次若没有他的献计,唐军岂能轻易攻破安士?有此封赏似乎也算理所当然。

余长宁自然明白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意义,看到同僚们惊羡的目光,他却没有多少高兴之情,这并非是他嫌弃李世民封赏太低,而是成为宰相以为就须得扛起举国政务,如房玄龄等人一般整日忙碌不停,彻底与悠闲舒坦的日子告别,对余长宁来讲,那当真比杀了他还难受。

感觉到李世民满含期待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余长宁再也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陛下,这个,微臣能否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啊?”

轻轻的话音如沉雷般响彻在众人耳边,众大臣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全都面面相觑露出疑惑不解之色。

李世民离他极近,自然听得清清楚楚,略显不悦地问道:“余卿此言为何?难道嫌朕封赏不够?”

余长宁正色道:“陛下圣意厚重,臣怎会不知满足?然而臣毕竟资历尚浅德望不彰,如果冒然进入政事堂治国安民,出错丟自己的脸倒是小事,然若为陛下抹黑,臣就难持其咎了。”

李世民捋须沉吟了一阵,坚持道:“无妨,有房爱卿等人虚心栽培,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差池,你安心领命便可。”

“陛下……”

余长宁急声一句,还欲出言推辞,不料李世民已经断然挥手道:“此事,朕圣意已决,余卿毋须再说。

望着余驸马略显苦闷的神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