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74章

燃烧的海洋-第474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众议院的麻烦更多。

别的不说,四百多名议员都要发言,即便每人只安排五分钟,一天也就只能安排一百多名议员发言。在参议院公布表决结果的时候,众议院还在进行辩论,还有两百多名议员等着发言呢。

当然,战争并没因此停歇。

进入十三日,中国空军保持了前三天的打击强度。

根据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当天中国空军出动各类战机三千七百多架次,其中三千三百余架次执行打击任务,总共投弹一万四千余吨,轰炸了七百多个军事目标,击落与炸毁敌机三百多架,自身损失二十二架。

地面战场上,炮战也没停歇。

当天,中国陆军动用了两个炮兵旅,分别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对印度境内三百公里以内的数百个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炮击。因为中国陆军动用的是射程在六百公里以上的电磁炮,炮兵部署在战线后方二百五十公里之外,印度炮兵的最大打击距离也就两百公里出头,所以双方没有进行炮战。准确的说,是印度炮兵根本无法进行反击,只能报复性的炮击一些边境附近的军事目标。

这一天,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巴基斯坦军队。

在前三天的平凡表现之后,巴基斯坦空军似乎点燃了斗志,在当天承担了三分之一的轰炸任务,总共出动近两千架次战斗机,轰炸了三百多个军事目标,投弹总量高达六千五百多吨。此外,在当天上午,巴基斯坦空军还首次参与空战,在克什米尔上空击落了七架印度战斗机。

根据巴方公布的战报,在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没有损失。

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至少有一架J…30P(专门出口给巴基斯坦的J…30,P代表巴基斯坦)在空战中受损,并且在返航途中坠毁在离拉瓦尔品第空军基地大约三十公里的一块农田上。

受空军鼓舞,巴基斯坦陆军在当天也表现得非常积极,除了继续与印军炮战,还在锡亚琴冰川附近越过停火线,向南推进了三公里,占领了大约一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大半个锡亚琴冰川。只是,锡亚琴冰川地处高原,交通条件又极为恶劣,所以巴基斯坦陆军没有在这里投入主力装甲部队,担任进攻任务的是一支山地步兵部队,突击效率与进攻可持续性都不理想。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巴基斯坦海军。

当天清晨,巴基斯坦海军的八艘导弹快艇突袭了肯帕德湾,用导弹攻击了包纳加尔港内的印度舰船与基础设施,击毁了一艘大型两栖战舰、三艘大型运输船,以及一座容量为一万五千吨的油库。

这次突然袭击,几乎使包纳加尔港彻底瘫痪。

别的不说,泄露原油引发的大火足足燃烧了三天,导致数百名港口工人丧生,大批船只被迫转向前往孟买。

也就在这一天,一艘巴基斯坦潜艇在孟买港外击沉了一艘印度商船。

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潜艇袭商战,也是第一次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袭击交战国的民用船只。

虽然印度海军随即宣称,击沉了这艘巴基斯坦潜艇,但是三天后,这艘潜艇又在卡利卡特附近击沉了三艘印度商船,并且在二月底回到瓜达尔港。巴基斯坦海军司令亲自来到瓜达尔港,表彰与赞扬了该艇官兵。

当然,这艘巴军潜艇的行动,拉开了袭商战的帷幕。

当天傍晚,印度总理就亲自下令,要求印度海军封锁巴基斯坦港口,并且无差别的攻击所有巴基斯坦船只。

问题是,印度海军只有八艘算得上先进的潜艇,而且这八艘潜艇都在东印度洋上。

直到十七日,印度潜艇才在卡拉奇港外击沉了一艘巴基斯坦货轮,不过随后就遭到中国与巴基斯坦反潜巡逻机围剿,被一架中国反潜巡逻机投下的深水炸弹击沉,艇上三十多名官兵无一幸免。

从表现与发挥的作用来看,巴基斯坦军队才是这一天的主角。

当然,在广袤的印度洋战场上,特遣舰队与印度舰队的巅峰对决,依然吸引了全球各大新闻媒体的目光。

只是,在战斗正式打响之前,没有哪家新闻媒体知道这两支舰队在干什么。

要知道,现在不是二零三五年之前了,在近低轨道瘫痪之后,那些具有遥感拍摄功能的商业卫星全部瘫痪,新闻媒体再也无法通过商业渠道获取战场信息,也就不可能准确了解战场情况。

十三日白天,特遣舰队一直在向南航行。

到傍晚的时候,已经向南航行了五百多海里,与印度本土的距离扩大到近两千公里。

只是,这依然不足以确保安全。

直到晚上十点过,在与印度本土的最短距离扩大到二千二百公里后,牧浩洋才下令舰队转为向西航行。

此时,舰队航线没有指向马尔代夫,而是指向了迪戈加西亚。

白天的时候,牧浩洋就考虑好了,与其去马尔代夫寻找印度舰队决战,还不如去迪戈加西亚等着印度舰队前来决战。只要到达迪戈加西亚附近,就能派遣几艘护航战舰去拦截美国船队。

到时候,印度舰队将别无选择,肯定会前来决战。

只要美国没有做出参战决定,那么在迪戈加西亚附近作战,肯定要比在马尔代夫群岛作战有利得多,因为这里远离印度本土,不会遭到印度岸基战斗机攻击。此外,美军正在利用迪戈加西亚的空军基地运送物资,所以部署在迪戈加西亚的侦察机不会多到哪里去,也就不大可能发现特遣舰队。

其实,最大的威胁来自海面下。

迪戈加西亚附近肯定有几艘美军的攻击核潜艇,特遣舰队与印度舰队决战时,这些潜艇很有可能趁机偷袭。

当然,这不是大问题,因为特遣舰队里有八艘攻击核潜艇。

除非美国潜艇艇长打算为印度卖命,不然在中国潜艇的威胁下,肯定不会贸然攻击特遣舰队。

要知道,潜艇在伏击舰队的时候,最害怕的也是来自水面下的威胁。

此时,牧浩洋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了。

在他看来,前往迪戈加西亚与印度舰队决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印度舰队肯定会盯住前往迪戈加西亚的航道,防止特遣舰队封锁迪戈加西亚。也就是说,在到达马尔代夫群岛南面海域的时候,就有可能有印度舰队遭遇。

即便如此,战场情况对特遣舰队也比较有利。

原因很简单,印度海军会安排反潜巡逻机重点搜索马尔代夫群岛以东海域,而印度舰队将重点搜索群岛以南海域。在执行搜索任务的时候,反潜巡逻机是分散行动的,因此在与印度舰队遭遇后,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很难立即发起攻击,至少需要数个小时,甚至十多个小时才能集结起来,而一场以空中突击为主的海战,能够持续十个小十已经非常不错了,往往会在数个小时内结束。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一举歼灭印度舰队,牧浩洋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兵力扩大防空网,把印度海军的反潜巡逻机挡在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外。即便舰载航空兵损失惨重,也能让舰队向南规避。没有准确的战术情报,速度慢得出奇的反潜巡逻机很难在浩瀚大洋上攻击舰队。

当然,关键就是,及时准确的找到印度舰队。

为此,牧浩洋让章玉廷再次调整了侦察部署,重点搜索马尔代夫群岛,特别是群岛南部海域。

当然,具体怎么安排,得由舰队航空作战参谋决定。

从时间上看,十四日上午将重点搜索群岛北部海域,因为印度舰队很有可能留在离本土较近的地方。如果没有在十四日上午遭遇,那么印度舰队很有可能南下,因此从下午开始将重点搜索群岛南部海域。原因很简单,到这个时候,印度舰队指挥官会认为特遣舰队直接去了迪戈加西亚。如果在十四日白天战斗还没有打响,那么印度舰队就很有可能没有留在马尔代夫群岛,而是去了迪戈加西亚附近,准备在这里与特遣舰队决战,牧浩洋就得重新考虑作战部署了。

印度舰队去迪戈加西亚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大。

原因很简单,如果印度当局以守卫航线为主,就会让舰队留在迪戈加西亚北面,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而舰载航空兵足以掩护整条航线,阻止中国战舰拦截美国船只,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与特遣舰队决战。

也就是说,最迟到十五日凌晨,战斗就会打响。

第八十三章空中遭遇

第八十三章空中遭遇

十四日凌晨四点不到,第一批侦察机就出发了。

按照航空作战参谋的安排,每艘航母将出动十二架J…32B,总共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因为舰队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所以航空作战参谋为每架侦察机都安排了固定的航线与飞行速度。这样一来,只要在发现敌人之后,发送一封极为简短的电报,舰队就能知道敌人的大概方位。安排J…32B执行侦察任务,不会对接下来的攻击行动产生影响,因为每艘航母还有四十八架J…32B与十二架J…32,足以发动一次决定性攻击,剩下的J…25P足以撑起舰队防空网。如果安排别的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就会对攻击行动与舰队防空造成负面影响。

这个时候,牧浩洋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司令官住舱里睡大觉。

直觉告诉他,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的决定性战斗将在这个白天到来。

至于是不是,只能拭目以待。

此时,辛巴正面临着一个极为艰难的选择。

凌晨一点左右,他收到了由印度海军司令部发来的命令:率领舰队前往迪戈加西亚以北海域巡逻待命。

这不是消息,而是命令。

虽然辛巴非常清楚印度海军司令部为什么做此安排,但是他更加清楚,这很有可能把印度舰队至于险境之中。原因很简单,如果没能找到印度舰队,牧浩洋就会知道,印度舰队肯定去了迪戈加西亚附近,而且最有可能在迪戈加西亚北面活动,因此特遣舰队肯定会前来决战。

不管在这里决战是否对印度舰队有利,可以肯定的是,特遣舰队肯定做好了充分准备。

也就是说,印度舰队不可能在这里偷袭特遣舰队。

偷袭打不成,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最坏的结果则是印度舰队覆亡,特遣舰队大获全胜。

事实上,两种结果都对印度海军不利。

说得直接一点,从一开始,辛巴就在竭力避免出现这两种结果,并且在竭力争取获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结果就是,辛巴没有立即执行这道命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他重新分析了之前获得的情报,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有用信息,以便对特遣舰队的行踪做出准确判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巴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他的分析,特遣舰队进入印度洋之后,肯定没有直接开赴迪戈加西亚,因为那时候美国还没有为印度提供军事援助,而且有足够多的理由让牧浩洋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所以特遣舰队应该从苏门答腊岛南面向东航行,首先到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南海域,在这里等待机会。到了十二日夜间、最迟十三日凌晨,特遣舰队才会继续向东航行,而且很有可能全速前进。也就是说,到了十四日凌晨,特遣舰队应该在马尔代夫群岛东面某个地方,但是很有可能不会直接前往马尔代夫群岛。原因很简单,继续向东的话,将进入印度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寻范围,而牧浩洋不会笨到直接进入印度岸基航空兵的打击区域。如此一来,特遣舰队很有可能在十三日夜间转向南下,然后从马尔代夫群岛南面通过,避开印度岸基航空兵。

按照这个判断,特遣舰队将在十四日夜间、或者十五日凌晨到达马尔代夫群岛南面。

不过,辛巴没有完全肯定这个判断。

当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牧浩洋采取攻势战术的话,特遣舰队就不会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逗留,而会一直向西航行,并且保持较高的航速,积极主动的寻找印度舰队决战。如此一来,在十二日夜间、或者十三日凌晨,特遣舰队已经到达孟加拉湾南面,因此在十三日中午之前,特遣舰队就会转向南面,避免进入印度海军反潜巡逻机的搜寻范围,然后再向东航行。如此一来,在十四日凌晨,特遣舰队就已到达马尔代夫群岛东南,而且离马尔代夫群岛最南端的岛屿不会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按照这个判断,如果印度舰队不向西航行,前往迪戈加西亚以北海域,将在十四日白天与特遣舰队遭遇。

对辛巴来说,难题就是到底该留下来,还是该转移阵地。

留下来,就得与特遣舰队决战,而转移阵地,也只是延迟了决战到来的时间,最终仍然得跟特遣舰队决战。

在无法避免决战的情况下,辛巴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他没有让印度舰队向西航行,也没有南下与特遣舰队决战,而是留在了马尔代夫群岛北部海域,尽可能的与特遣舰队可能经过的航线保持距离,尽可能的避免被特遣舰队发现。按照辛巴的判断,如果特遣舰队没有发现印度舰队,就会前往迪戈加西亚附近,然后集中力量搜索迪戈加西亚以北海域。也就是说,到了十五日、或者十六日,牧浩洋肯定会认为印度舰队在迪戈加西亚北面活动。如此一来,只要印度舰队留在马尔代夫群岛北面,在空军战斗机的掩护下活动,就不大可能暴露行踪。等到天黑之后,再转向南下,争取在十五日夜间到达群岛南面,也就是特遣舰队西边,就能利用特遣舰队重点搜索迪戈加西亚北面,对其他方向放松警惕的机会偷袭特遣舰队。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战术。

当前,前提是,不能被特遣舰队发现。

为此,凌晨四点半,辛巴联系上了前来掩护的大型预警机,让预警机带回了消息,即在白天全面加强舰队防空。

不是舰队出动战斗机,而是印度空军出动战斗机。

此外,空军还得安排侦察机向南飞行,争取找到特遣舰队。

按照辛巴的部署,所有空军战斗机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都将携带对空弹药,以便在遭遇中国战斗机的时候进行拦截。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以侦察为掩护,阻止中国战斗机北上。

凌晨五点左右,印度空军派出了第一批侦察机,并且向印度舰队南面派遣了两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与两架大型预警机。

辛巴的部署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天亮前,一架已经向南飞行了接近一千公里的F…35I在马累南面大约一百公里处,遭遇了一架中国海军的J…32B。两架战斗机的航线几乎重叠,而且当时天空一片漆黑,所以两架战斗机靠近的时候,飞行员才发现了对方。携带了对空导弹的F…35I抢先攻击,J…32B轻易摆脱导弹后,用航炮击落了印度战斗机。只是在空战结束之前,双方飞行员都向后方汇报了交战情况。

可以说,牧浩洋与辛巴几乎同时收到侦察机的报告。

根据这一情报,辛巴立即判断出,中国舰队就在马尔代夫群岛南面,而且离空战地点不会超过两千公里,因为J…32B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最大作战半径只有两千公里,不可能飞得更远。

问题是,辛巴并不知道特遣舰队的确切位置。

这时候,牧浩洋却做出了不同的判断。

虽然飞行员在报告情况的时候,明确提到遭遇的是一架印度空军的F…35I,而不是印度海军的F…35M,毕竟在老练的飞行员眼里,这两种战斗机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格斗空战的时候,F…35M的性能比F…35I好得多,能够做出更大过载的机动动作,而F…35I几乎没有格斗能力,不然也不会被J…32B轻易击落。但是牧浩洋没有受此左右,即并不相信印度舰队不在马尔代夫群岛北面。

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印度空军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