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莼姑挥性獾胶湔āN侍馐牵庵质笨檀嬖诘耐惨丫跋斓搅嘶棋值恼蔚匚弧T谑鲁醯娜泶蠡嵘希陀写硖岢觯裁床欢缘腥私姓铰苑椿鳎
黄瀚林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不是军事指挥官。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黄瀚林迫切希望发动一场意义重大的战略进攻,即便不能消除美军战略轰炸机构成的威胁,也要达到振奋人心、转移公众视线的目的,而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只有向俄罗斯宣战。
既然宣战日期已经定了下来,那么军事部署就得服从实际情况。
显然,第三十八集团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暂且不说该集团军是否还是中国陆军的头号王牌部队,但至少还顶着“万岁军”的名衔,在民众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把第三十八集团军派往伊朗,而不是用在本土北方战场上,别说戚凯威不答应,连黄瀚林也无法向公众解释。
问题是,牧浩洋的主张也没有错。
要知道,伊朗陆军只是徒有其表,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当时,伊朗陆军的总兵力为六十万,而且正在进行战争动员,兵力规模以每天上万人的速度增长。可惜的是,伊朗陆军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其最先进的主战装备,还是三十多年前从中国购买的99式主战坦克。虽然伊朗曾经提出过购买24式主战坦克,但是最终没有成交。
很明显,伊朗陆军根本顶不住来自北面的压力。
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只要俄罗斯发动地面进攻,而且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三到五天后就能攻占德黑兰。
要知道,现在的俄罗斯陆军,已经非常有威胁了。
别的不说,俄罗斯陆军的T…140型主战坦克就与美军的M27A1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其改进型几乎就是M27A3的翻版。在其他方面,俄罗斯陆军的装备性能也不算差,基本上与美军持平。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拥有一支较为强大的空中力量。
与之相比,伊朗空军几乎不值一提,其最先进的J…22战斗机总共还不到一百架,而且全部是早期型号。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让伊朗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虽然在夺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权之后,中国不再倚重横贯亚洲大陆的铁路线,但是伊朗扼守着波斯湾,对阿拉伯海也有威胁。如果伊朗战败,波斯湾航道就将被俄军切断,巴基斯坦也将受到威胁。
别忘了,到这个时候,中国军队才攻占了迪戈加西亚,还没有占领吉布提。
也就是说,前往波斯湾的航线是支撑中东军团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条航线断绝,中东军团将难以为继。
做为总参谋长,牧浩洋肯定得考虑战局的总体情况。
在他看来,此时伊朗比大陆战场还要重要,而且应该等到伊朗战局稳定下来之后,再向俄罗斯宣战。
当然,牧浩洋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黄瀚林。
在核心权力圈混了几十年,牧浩洋不可能不清楚黄瀚林的想法。
在牧浩洋的坚持下,戚凯威也做出了让步,即答应把第一个全面装备地面战平台的预备集团军,即第一一三集团军派往伊朗,并且为该集团军增加一支陆军航空兵联队,提高其在山地地区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样一来,第一一三集团军就有五万多名官兵了。
从编制上看,第一一三集团军是第十三集团军的直系预备集团军,即在和平时期保留基本编制,在战时补充作战人员。也正是如此,第一一三集团军的番号中,没有“预备”这两个字。只有那些平时只有一个编号、没有保留基本编制,在战时由紧急征召的退役军人组建的集团军才加上了“预备”二字,比如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由此可见,第一一三集团军的战斗力肯定在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之上。
事实上,单纯从作战能力上看,第一一三集团军不比任何一支主力集团军差。
要知道,即便在和平时期,这支部队也会每年举行两次全体训练,每两年与主力集团军进行一次对抗演习,官兵全部是预备役军人,每年的训练时间在三百个小时左右,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次集训。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牧浩洋也主张在伊朗采取防御战略,即以稳定战局为主,没有理由击败入侵伊朗的俄军。
要知道,伊朗战场足以牵制数十万俄军。
第八十九章政治决定战争
第八十九章政治决定战争
“德拉…霍姆斯会战”的结果,直接促使中国向俄罗斯宣战。
对美国来说,这场会战的重大失利,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虽然在二十八日,美国国防部并不承认会战失败,只以“失利”作出概括性总结,随后宣称美军成功保护了以色列,消除了中叙军团对以色列构成的威胁,取得了毙伤数万敌军的辉煌战果,但是这种宣传伎俩,只能用来麻痹平民百姓,对美国高层来说,这场会战是不折不扣的惨败。
要知道,美以联军在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损失了数万名官兵。
虽然中叙军团的伤亡也很大,但是两个中国集团军的减员率还不到一成,即战斗力没有本质性降低。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在美以联军作战能力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却要面对比之前多出一倍的中国军队。虽然在二十九日,巴拉姆向以色列总理保证,以军的防线很坚固,暂时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但是这位背上了黑锅的以军将领仍然认为,美以联军无力进攻,还要尽快加强兵力。
向中东增兵是肯定的,但是要增派多少部队?
当时,罗林森已经把责任推到了巴拉姆身上,宣称是巴拉姆在南部战线上犹豫不决的进攻行动,拖延了整个战役计划,使在北面进攻的美军蒙受了惨重损失,应该由巴拉姆承担所有责任。
只是,这个狂妄自大的美军将领也猛然明白了过来,即美以联军的兵力还远远没有达到扭转战局的地步。
结果就是,十二月三十日,罗林森亲自向马歇尔提出增兵。
按照罗林森的要求,至少需要增派八个美军师,美以联军才能取得兵力优势,也才有能力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
问题是,马歇尔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部队
要知道,和平时期,美国陆军总共也就八个常备师,即第一装甲师、第二骑兵师、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师、第七步兵师、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与第八十二空降师,此外还有八个国民警卫队师。虽然美军师级编制的规模非常大,兵力在一万六以上,其中第二骑兵师接近两万,但是与中国的集团军相比,仍然差了一大截。结果就是,美国陆军的常备作战部队比中国陆军少得多。
以当时的情况,马歇尔最多向罗林森增派三个师。
问题是,罗林森坚持要求获得八个师,不然他不会再次发起进攻。
最终,马歇尔不得不做出让步,即承诺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底之前,在已经增派三个师的情况下,再派遣八个新成立的师,而罗林森必须在二零五三年二月底之前,提交详细的进攻作战计划。
当然,马歇尔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即让罗林森出任美以联军总司令。
只不过,这是下个月的事情了。
既然罗林森已经把责任推到了巴拉姆身上,以色列当局也默认了,那么撤换联军总司令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马歇尔尽了最大努力,只是这个结果让卢卡斯很不满意。
当时,美军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情报,知道中国会在新年开头向俄罗斯宣战,而且将同步发动战略进攻。
有趣的是,美国当局没有把如此重要的情报通报给俄罗斯。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这是卢卡斯下达的命令,而他这么做,主要就是担心俄罗斯放弃攻打伊朗的作战计划。
要知道,俄罗斯总统早就暗示过,只要与中国交战,俄罗斯就不会进攻伊朗。
更重要的是,二十八日,中国与伊朗正式结盟,而且承诺在三天之内、也就是在二零五二年过去之前向伊朗派遣地面部队。
站在卢卡斯的角度,这个承诺预示着中国将在伊朗投入重兵。
毫无疑问,对他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且是“德拉…霍姆斯会战”之后,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在短期内将无法向中东增兵,美以联军将获得难得的喘息机会。
只是,这还不足以让以色列高枕无忧。
别忘了,当时在中东战场上,中国有三个集团军,虽然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主要驻扎在约旦境内,但是另外两个主力集团军依然有足够强大的兵力,也就有可能在美以联军进行调整时发动进攻。
为此,卢卡斯必须设法减少中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俄罗斯进攻伊朗,让中国不得不抽调兵力去伊朗。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已经向俄罗斯宣战,就不大可能从本土抽调兵力。也就是说,中国将别无选择的从中东抽调部队。
正是这个原因,让卢卡斯决定不把消息告诉俄罗斯总统。
要知道,如果俄罗斯总统知道了这条情报,俄军就肯定不会进攻伊朗,而会把主力全部派往远东地区。
事实上,当时俄军已经做出反应,把部署在内高加索地区的部队派往远东。
三十日,卢卡斯亲自询问了马歇尔,即美以联军有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再发动一次规模足够大的进攻。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卢卡斯是想以此稳住俄罗斯。
可惜的是,马歇尔的回答非常直接,即美以联军无法发动进攻,哪怕只是目的有限的战术进攻。
在卢卡斯追问之后,马歇尔甚至暗示总统,如果强迫他发动进攻,他就辞职。
这下,卢卡斯只能放弃了。
要知道,把乔丹上将撤下,已经使他的政治威信、特别是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打击。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第二位参联会主席下课,恐怕卢卡斯也要面对遭到弹劾的风险。只要卢卡斯失去民意支持,国会里的那些野心家,绝对不会放弃能够提高自身地位的机会。
到这一步,卢卡斯已别无选择。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鼓励俄罗斯总统,让俄罗斯把重点放在伊朗。
事实上,这也正是马歇尔的建议。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马歇尔明确提到,俄罗斯应该在远东采取防御,首先完成在伊朗的作战行动。从军事上讲,此举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好处,即俄罗斯攻占伊朗后,能够切断中国中东军团的补给线路。也就是说,在中东战场上,美以联军可以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迅速击败中叙军团。
为此,马歇尔甚至告诉总统,只要俄罗斯能在伊朗取得决定性胜利,他就可以把部署在中东的部队派往伊朗、甚至派往远东地区,与俄军协同作战,因为对付阿拉伯国家,以军就足够了。
毫无疑问,正是马歇尔的建议,让卢卡斯看到了一线希望。
三十日夜间,卢卡斯秘密飞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进行了面谈。
在提出马歇尔的军事计划时,卢卡斯故意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俄罗斯应该在远东地区进行战略防御。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卢卡斯忽略这个问题,主要是不想透露消息。
要知道,如果他提出这一点,俄罗斯总统肯定能想到,中国即将向俄罗斯宣战,也就不会向高加索增兵了。
问题是,在卢卡斯看来诱惑力十足的计划,在俄罗斯总统眼里却没有多少价值。
当时,俄罗斯总统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中国掌握着印度洋的制海权,而伊朗的本土纵深也就一千多公里,在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活动的中国舰队,能够为伊朗提供全面空中掩护与空中支援,必然会对俄军地面部队构成致命威胁。更重要的是,中国到伊朗的航线没有受到威胁,中国能够非常迅速的为伊朗输送作战部队与武器装备,从而大幅度增强了俄军的作战难度。
由这个问题引出一个新问题,即美军是否有能力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
虽然俄罗斯总统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即美军在印度洋上无所作为,俄军就不会把伊朗当成主战场。
当然,在随后的外交接触中,俄罗斯当局正式提出,只有美军夺取了印度洋制海权,俄军才会在伊朗投入重兵。
这下,难住了卢卡斯。
要知道,在他看来,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比打赢中东战争还要困难。
三十一日清晨,卢卡斯回到华盛顿,召开军事会议,提出了俄罗斯总统的要求,向军方将领征求意见。
有意思的是,马歇尔上将支持总统,即认为有必要在印度洋上用兵。
显然,在向总统提出建议的时候,马歇尔就考虑到,俄罗斯会提出类似的要求,美军也必须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吗?
要知道,迪戈加西亚已经沦陷,中国舰队依然在印度洋上活动,而美国海军只剩下了九支航母战斗群。
当时,仍然是海军参谋长的乔丹上将坚决反对进军印度洋。
可惜的是,他已经不是参联会主席了。
在里梅尔上将表明态度,即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体系已经建设完毕,而且中国海军暂时没有发动进攻的能力之后,卢卡斯做出了决定,责成乔丹上将策划进军印度洋的作战行动。
随后,卢卡斯给俄罗斯总统打了电话,承诺美军将再次用兵印度洋。
这个承诺,让他得到了回报,即俄军将按照计划发动地面战争,而不是等到美军在印度洋上取胜后再发动进攻。
只是,这一天,发生了一件让美俄都万分震惊的事情。
第九十章独木难支
第九十章独木难支
杜小蕾承诺在三天内向伊朗派兵五万之后,就有人断定,中国将再次大规模动用战略空运力量,因为除非动用部署在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地面部队,不然中国陆军不可能在三天内以海运的方式向伊朗派遣五万作战部队。
事实上,中国动用的确实是战略空运力量。
只不过,这次只用了一天。
到三十日夜间,中国陆军还没有动静,很多人都认为,杜小蕾只是口头承诺,多半不会兑现。
结果,三十一日,中国空军的战略运输机群全面出动。
在这一天之内,四百八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出动近千架次,完成了空运第一三八集团军的全部工作,除了空运五万多名官兵之外,还空运了数千辆地面战平台、上万台军用车辆与一支陆军航空兵联队的全部地勤保障设备,总运输量高达二十四万吨。用一个更确切的数字来说,投送量达到了一十四亿吨每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美国空军战略运输机群的日投送能力,还不到十亿吨每公里。
按照美军的战略空运标准,在一天之内,把一支一万六千人左右的师级军团空运到五千公里之外就是极限了。
这次,中国空军在一天之内把一个集团军空运到了五千多公里之外
当然,这两套标准有所差别,即美军的空运货物中,包括了一个师作战一周所需的数万吨物资,其中仅燃料就多达两万吨,而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中国军队,根本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
即便如此,中国空军的战略空运能力仍然是美军的一点五倍。
当然,这归功于运力强大的大型电动运输机,还归功于周密的前期准备。
在空运开始前,中国空军就已采取行动,向伊朗的六座大型空军基地运送了十二套以聚变核反应堆提供能源的充电设备,每次能为二十四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充电,确保运输机群不至于在机场耽搁太久。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两个月里,空军新增了一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很大一部分在战争爆发前就下线了,只是还没完成验收测试,所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