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667章

燃烧的海洋-第667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文第二百八十章诞生之地

第二百八十章诞生之地

必须承认,陆雯既是一位睿智的科学家,又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

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几乎摧毁了半个人类文明的情况下,也引发了人类在蒙昧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爆发。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陆雯的出现,使其变得更有价值。

同样的,英雄造时势。

如果没有陆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宇宙人类,也就不会有延续下去的人类文明,更不会有与她有关的任何历史记载。

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百五十年,绝对是一个飞翔的时代。在这个是激情澎湃的时代里,宇航探险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很多人贡献其一生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时代里涌现出来的很多英雄人物,都值得后世的人类永远铭记于心,因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后来的宇宙人类。

人类的第一次宇宙打开发,就是由中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国际空间站被定性为一个多国联合研制与建造的空间平台,主要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工作,所以其规模相当有限,但是最终,国际空间站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平台,演变成了“绕地空间系统”的核心部分。

这一切,得归功于一名中国的宇航工程师,即国际空间站的缔造者:钟厚生。

大战期间,钟厚生是陆雯手下的一名科研人员,主要负责空间科研工作,在最初几年里从事的工作就是设计清理卫星。直到大战结束前,在中国提出建造国际空间站后,钟厚生才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当时,钟厚生是全球最出色的空间系统工程师。

按照他的设计,国际空间站首先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平台,即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各种应用舱段。

这一设计思想,为国际空间站后来的大规模扩展打下了基础。

要知道,仅仅五十年之后,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就达到了最初设计时的一百多倍,成为一座能够容纳数万名宇航人员的超级空间基地,而且是绕地空间系统的控制部分,成为人类迈出地球,飞向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前进基地。发展到最后,国际空间站实际上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同步轨道,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拥有完整的生命维持系统,能够同时为数亿人提供生活与工作场所。

事实上,宇宙人类就是在国际空间站上成立的。

公元二三一七年,即宇宙历元年,生活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八亿人经过公决,宣布与地球上的国家政fu脱离关系,成立“空间政fu”,正式与地球人类摆脱关系,成为一个由数十个民族组成的,在地球上没有领土,却拥有包括国际空间站、月球殖民地、火星殖民地、小行星带的国家。

后来,这个国家直接演变成了“宇宙人类联合体”。

当然,到那个时代,国家这个概念已经相当模糊了,因为任何地球人类,只要宣誓遵守宇宙人类的规则,就能成为宇宙人类,而认为宇宙人类联合体的公民,只要愿意返回地球生活,就将成为地球公民。也就是说,国家不再是限制人类活动的人造障碍,决定身份属性的只是其生活与工作方式。

显然,钟厚生肯定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然,他也没有被宇宙人类忘记。在宇宙人类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十个人中,就有钟厚生。在宇宙人类眼里,钟厚生是文明的奠基者,而他创造的国际空间站,正是宇宙人类的发源之地。

事实上,肯定不能把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功劳全部归于一个人。

钟厚生只是总工程师,而且在他有生之年,国际空间站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是中国政fu名下的财产。

在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这其中,就包括开发出了纳米材料的中国科学家文辉宏,以及把纳米材料推广到应用领域的美国科学家杰克…康纳。

事实上,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中国。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当时美国科学家已经能够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纳米材料了,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正在探索工业生产的方法。只是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美国就已战败。

美国积极研究纳米材料,首先考虑的也是军事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讲,纳米材料绝对是一大技术革命,至少是材料领域的技术革命。

要知道,纳米材料在强度、韧性、刚度等力学性能上,超过了任何一种已知材料,是最接近理想的工程材料。说得简单一些,如果用纳米材料来制造装甲,可以在重量减轻九成的情况下,把防护能力提高十倍。如果用在工程建筑领域,作为摩天大楼的承力结构,则能修建高度在两千米以上的大厦。

当然,纳米材料首先就用在了宇航领域,而且首先用在国际空间站上。

原因很简单,地球同步轨道实际上是一条没有宽度的闭合环线,只有在这条线上,航天器才能与地球的自传保持同步,而只要偏离了这条线,就会产生内部应力。如果航天器的体积不是太大,比如只是一颗直径数米的卫星,普通材料的强度就足够抵消应力了。可是当航天器的体积变得十分庞大,比如像国际空间站,横向尺寸超过了一公里,那么普通材料的强度就无法抵消绕轨飞行时产生的内部应力。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国际空间站由普通材料制成,其寿命不会超过二十年。

显然,这是不可接受的。

要想延长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就得使用高强度材料,而最理想的高强度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后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舱段都用纳米材料加强,其设计寿命达到了一百年。

事实上,在经过不断的改进之后,国际空间站的实际使用寿命不是一百年,而是超过了五百年。

如果没有纳米材料,宇宙人类就不可能在国际空间站上诞生。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有纳米材料,国际空间站在二十二世纪就将废弃,然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更重要的是,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为国际空间站随后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到了后来,只要定期更换国际空间上由纳米材料制成的主要承力结构,就能使国际空间站一直运行下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宇宙人类能够从地球人类中独立出来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决定建造国际空间站,并且把国际空间站打造成人类飞向宇宙深空的前进基地时,宇宙人类就已经诞生了。

只是,有了生存空间,还需要有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

创造这个环境的,是一个名叫辛巴拉的印度裔中国科学家。

在国际空间站开始运行之后,辛巴拉首先提出,应该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宇航员能在空间站内长期生活与工作,并且改善空间站的生活空间,使其成为宇航员真正的家。

为此,辛巴拉做了很多的努力,而他本人也是自然生态学专家。

在他的努力上,中国政fu最终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即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一套类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当然,基础就是反重力场技术。

说得简单一些,首先就得在国际空间站里创造一个与地球类似的重力场,而不是让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不但人类在失重状态下体制会变差,其他生物在失重状态下也很容易发生变异,而变异后的生活是否能够在必须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存活,显然是一个未知数。

结果就是,创造一个重力场,成为解决自然生态环境的最为简单的办法。

所幸的是,这不是什么技术难题。

当然,这也是国际空间站能够迅速扩大,并且在一百多年之后,成为数亿人类生活与工作场所、进而演变成家园的重要基础条件。

更重要的是,这为人类后来向宇宙空间殖民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宇宙人类能够诞生,最根本的不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有了一座家园,而是能够随心所欲的向其他星球殖民,并且在其他星球上生活与工作,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也获得更加丰富的生存资源。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宇宙人类才敢于向地球人类叫板,最终摆脱了地球人类,成为人类文明的新载体。

也正是如此,钟厚生、文辉宏、康纳与辛巴拉被称为宇宙文明初创时期的“四杰”。

有趣的是,这四位伟大的科学家都在陆雯手下工作,而且都直接听命于陆雯,因此陆雯才被公认为“宇宙人类之母”。

事实上,建造国际空间站正是陆雯的提议,也是她在科学领域的最后一项伟大工程。

原因很简单,建造国际空间站,最初的目的是为部署重力场波动探测器打掩护,而后者正是陆雯最关心的宇航工程。

在此之后,陆雯就很少参与宇宙科学工程项目了,而是致力于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

只是,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与开发,并没因此停止下来。

*

正文第二百八十一章月球工程

第二百八十一章月球工程

人类迈向深空的第二部,就是去月球上建立殖民地。

从时间上看,月球殖民地的开建时间只比国际空间站晚了两年,即在二零六零年,中国就与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与新加坡,组成了“十国探月工程集团”,后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英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西、阿根廷与南非也加入了该集团,共同组建了“二十国集团”,共同出资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

事实上,人类探月行动早就开始了。

除了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末,美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之外,在二十一世纪初,中美欧俄都有各自的探月工程,连日本、印度、巴西与南非这些地区性强国,也各自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探月工程项目。

只是,在这一阶段,所有的探月活动都以科学考察为主。

直到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末,随着中美冷战全面展开,中国与美国才各自推出了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

当时,中国与美国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国家对抗阶段,中国抛出了更大的宇航项目,即登陆火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挑战美国,因为美国早就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所以登陆月球没有多大的政治意义,只有登陆火星,才有政治价值。

只是,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在可控聚变核技术成熟之后,中国的月球开发工程开始加速,主要就是在月球上有丰富的聚变资源。也就是说,中国后来为探月工程所做的准备,出发点都是商业利益,即以开采资源为主。

同一时期,美国的探月工程仍然以科学研究为主,或者说只有政治意义。

如果没有后来的全球自然灾害,恐怕在二零四零年前后,中国就会正式启动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工程项目。

全球自然灾害,使得人类的航天活动暂停了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全球格局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彻底改变,中美冷战以热战的方式结束,美国沦落为二流国家,而且很快就跟中国组成了国家共同体。其次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反重力场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可控聚变技术也提升了一个级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中国完全没有为资源去月球建立殖民地的必要性。

原因很简单,在大战结束的那一年,中国科学家就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并且动工建造了第一座第二代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重氢与超重氢为聚变原料,不再使用氦3。

可以说,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第一代。

要知道,重氢与超重氢在地球上比比皆是,不管是淡水还是咸水、冻结的冰、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含有这两种氢的同位素,而且富积度并不低。更重要的是,从氢气中提炼重氢与超重氢的技术早就成熟了,而且早就在工业、乃至军事领域大规模应用,比如氢弹中的聚变原料就是重氢、超重氢跟锂元素的化合物,而在工业领域,重氢与超重氢则广泛应用在了照明、荧光等产品上。

有了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地球上的资源就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当然,在太阳系内,这两种氢的同位素也是比比皆是,像木星与土星,其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氢元素,而一些大行星的卫星上,也有大量氢元素,因此蕴涵的重氢与超重氢绝对非常丰富。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产生能源的原料也在变化。

比如,中国科学家在大战期间,已经着手研制第三代可控聚变反应堆,而其聚变原料就是氢元素。如果第三代可控聚变核技术问世,那么人类文明几乎可以在太阳系里获得取之不竭的能源。

在这个大背景下,月球上的那点资源就算不了什么了。

以当时的情况,中国主动发起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政治因素远远超过了经济与科技因素。

原因很简单,这个伟大的工程,能把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国团结在中国周围。

第一批十个成员国,实际上都是在大战期间涌现出来的工业国,而且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国。在某种意义上,这九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便在政治上保持独立,在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已经与中国融合在了一起,或者正在逐步与中国实现共同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在盟国范围内,中文已经是第一语言。

比如,在印度,中文是除了本土语言之外的第一外语,所有印度学生在九岁左右就开始学习中文,并且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中文成绩是衡量印度学生学业的重大标准,甚至是能否升学的关键科目。

后来加入的十个国家,则主要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与中立国。

事实上,这些国家也是工业强国,即便国家工业基础设施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但是作为工业国最重要的基础,即人才并没有流失,均在大战结束之后,通过“牧浩洋计划”恢复了元气,再次成为工业强国。

可以说,除了欧洲联邦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国都参加了月球开发项目。

如此重大的项目,自然成为了国家同盟的基础。

从政治上讲,把欧洲联邦排除在月球开发项目之外,等于孤立了欧洲联邦,也就等于限制了欧洲联邦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中国做得非常绝,甚至可以说是赶尽杀绝。

要知道,中国已经垄断了近地轨道的使用权,因此只要中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欧洲联邦就很难在外层空间开发上发挥作用,最多在欧洲地区制造点麻烦,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根本没有威胁。

通过国际空间站项目与月球开发项目,中国加大了对人类文明工业力量的控制力度,等于最大的潜在对手加上了第二道枷锁,让欧洲联邦根本没有可能与中国竞争,也就更加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有趣的是,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宇航工程,最后的结果却与经济挂上了钩。

原因很简单,月球上不但有丰富的氦3,还有更加丰富的其他资源,比如在地球上非常罕见的稀有金属。

地球上的稀有金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壳运动,从地核里挤出来的。二是由彗星、流星与陨石从外层空间带来的。比如,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黄金,实际还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其余的都被锁在地核里面,根本无法开采。又比如,地球上储量最多、品位最丰富的稀土矿,即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