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魂-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潭岩两侧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和乌龙将军像,北岸石凹如锅,俗称油锅。油潭岸南壁崖横迭,形似油榨,油潭岸北有石如瓮,名曰油缸。油锅、油缸、油榨齐备,就是没有“油条、散子、麻花和油馍馍”,天然巧合。
神仙洞,又名仙人洞,在黄山东北轩辕峰。洞为嵌在峰上石窟,深7米,宽约3米,前高2米,后高7米。洞额刻“简默洞天”四字,相传为容成子所题。因原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大士洞;洞外悬崖陡壁,洞内有一小池,终年不枯,名流杯泉;后壁有一小洞,人不能入,有风习习;前额又有一小洞,名曰天眼。游人缘石级攀入此洞,仰观诸山云景,俯听鸟语溪声,如入仙境。
慈光阁,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古称朱砂庵。明嘉靖间,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原址尚存部分楼房,解放后建为宾馆。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董必武手书题额“慈光阁”。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相掩,十分幽静。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诸名胜古迹。
半山寺,在黄山南部老人峰与朱砂峰之间,海拔340米。因寺处前山温泉区登天都、玉屏峰路途之半,故名。原寺已圮,957年重建,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站立寺前,可望天都峰老鹰抓鸡、金鸡叫天门诸巧石,寺旁有空中闻天鸡摩崖石刻。
玉屏楼,在黄山天都、莲花两大主峰之间。海拔680米,为温泉区至北海必经之咽喉要道。背靠玉屏峰,前拱文殊台,左有狮石,右有象石,势若守门。明万历四十二年(64年)普门和尚攀涉至此。他在代州(今山西代县,在北岳恒山和五台山之间雁门关的东南约20公里处。)时梦见文殊菩萨(本在五台山修炼)端坐石台情景,与此境恰合,遂辟径构屋,名文殊院,悬文殊像。院左侧下方有文殊池(今名天池),前有一线天、文殊洞,西有立雪台;狮石前有迎客松,象石前有送客松;伫立于此,可望天都、莲花以及东海、黄海、后海诸峰,风光奇美。《徐霞客游记》称此是“黄山绝胜处!”民谣曰“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好家伙!看来,前面说了那么多有关黄山的名胜古迹,不说到此处,还是“不见黄山面”!我的个天哪!这简直是“不识黄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看这黄山要“飞天入地”地去看!时至952年,院毁于火,955年在旧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一座宾馆,名玉屏楼。楼东石壁有朱德题“风景如画”四字刻石和刘伯承《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诗刻。
这就是黄山派所据黄山的大致面貌,还望各位大侠于“华山擂”结束后前去瞻仰一下这中国的黄山!
在这五代十国的乱世之期,黄山之名依然赛比当初、不亚其后。虽然在此乱世之际盘据其中的黄山派并未列入名门正派,但其势力也是非同小可、名震江湖,而且在这次的“华山擂”之邀中,黄山派几乎是倾巢出动,准备投赴相府一边——
雁荡山,亦称北雁荡山,简称雁山,与燕山是“音同字不同,同音不同字!”此时的“雁”与“燕”却不通矣!在浙江省东南乐清县境,属括苍山脉。以山水奇秀闻名遐迩,号称东南第一山。主峰雁湖岗,海拔057米。雁湖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称雁荡。雁荡开始知名于唐初,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以后,声誉渐著,寺庙亭院相继而兴,当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至明朝,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风景区东起湖雾羊角洞,西至芙蓉白岩,南起筋竹涧口,北至仙姑洞,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圣门五个风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全景区总计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四嶂、十八瀑、二十八潭、十三坑、十三岭、十泉二水、八门四阙、七溪一涧、八桥二湖、等风景点,共三百八十多处。中以峰、石、涧、瀑著称。特产有: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世称雁荡五珍。由此可见,这雁荡山的实力可观!雁荡山派乃吴越之地武林名派,此次“华山擂”前夕,此派也是在邀之列。但是,北雁荡派掌门燕赤侠和南雁荡山派掌门燕尾服耐于路途遥远,并不打算参加“华山擂”。
南雁荡山,在浙江平阳县城西北50公里。主峰海拔237米。北起穹岭,南至施岭,东始鳌江雁门,西迄山门顺溪,面积约00平方公里。奇峰怪石,异洞飞瀑,绚丽多姿。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及石梁、云关、月牖、石屏风等风景点。古建筑物现存者有会文书院、报国寺、观音洞、新庵、仙姑洞、棣萼世辉楼、托云亭、鸣玉亭等。它的风景点,大都集中在东洞和西洞——
无独有偶,众多小小不然而又不可等闲视之的江湖小派系,也已成为“华山擂”的在邀之列。诸如庐山派、潜山派、五台山派、九华山派、九宫山派、武夷山派(江西、福建交界处;另有小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普陀山派、香山派、终南山派(陕西)、鸡足山派(云南宾川县城西北40公里)、天台山派(浙东)、龙虎山派(赣东)、齐云山派(皖南)、狼山派(内蒙)、白云山派(一为江西泰和、吉安、兴国三县交界处;另一为广州市北郊处;再一为贵州长顺县文顺东20公里。);
以及中岳嵩山派、南岳衡山派、北岳恒山派、东岳泰山派,崤山派(河南)、伏牛山派(河南),乐山派、长白山派(吉东南)、完达山派(黑东)、阴蒙山派(鲁南)、祁连山派(甘肃)、六盘山派(甘肃)、贺兰山派(宁夏)、大兴安岭派(内蒙)、阴山派(内蒙)、戈壁阿尔泰山派(蒙古)、燕山派(豫北)、喜马拉雅山派、横断山派(横越藏南、滇北)、大别山派(鄂东、皖西)、巴山派(蜀东)、巫山派(蜀东)、武陵山派(湘西、贵州东北)、雪峰山派(湘中)、君山派(洞庭湖内)、九嶷山派(湘南)、罗霄山派(湘东与赣西交界处)、南岭派(湘南与桂北、粤北交界处)、云台山派(江苏连云港,黄海中,有花果山、水帘洞、郁林观名胜古迹,据说孙悟空便降生于此。)、天目山派(浙北)、四明山派(浙东,天台山之北)、阿里山派(台湾)、九万大山(横穿贵州、广西界线)十万大山派(广西)、云开大山派(广西、广东)、云雾山派(广东)、青云山派(方东)、九连山派(广东)、罗浮山派(广东)、莲花山派(广东)、乌蒙山派(滇北、贵西)、娄山派(贵北)、苗岭派(贵阳市南)、巴颜喀拉山派(青海)、唐古拉山派(西藏、青海交界处,长江的发源地。)、五指山派(海南岛)、井冈山派(江西省)等等等等全部派员奔向了华山擂。
但是,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门派,只不过说其门派之多而已,并非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数字。在这些诸多门派之中,可以说江湖八大门派一应全往!这八大门派就是少林、武当、天山、峨嵋、华山、昆仑、青城、崆峒。“五岳门派”,自然不必再加多言。“三山派”,也就是青城、潜山和庐山三大门派。
除此之外,还有“佛教四大名山派”、“佛教八小名山派”以及“道教四大名山派”。
这“佛教四大名山派”即为五台山派、峨眉山派、普陀山派、九华山派,是佛教的“金、银、铜、铁四大名山”,依次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修炼地所在;
“佛教八小名山派”即香山派、终南山派、嵩山派、天台山派、鸡足山派、衡山派、庐山派、狼山派;
“道教四大名山派”即鹤鸣山(青城山支峰)派、龙虎山派、武当山派、齐云山派,又有一说为武当山派、龙虎山派、青城山派、武夷山派。
诚然,这种派别的分类综合叫法,与“三山派”、“五岳派”以及江湖八大门派等叫法之中有交叉重合的派别,只不过是分类不同而已,并不影响其各自在江湖武林界之中的地位。常言道:“天下名山佛占多”,宗观上述言,又何偿不可以说是“天下名山道占多”呢?正因如此,这历朝历代的“佛道之争”又何时间断过呢?
其实,在这场华山擂的前夕,试欲前往大开眼界或是一逞雄风的各宗派武林高手又岂止是上述所列?你可以想想看,这么大的一场“华山擂”,五年一度,是为争夺武林盟主之位所用,怎能不引得全天下武林趋之若鹜呢?
故此,翘首以望江湖各界,不论是“十大庄主”还是“十八教主”,也不论是“四大帮主”和“东西南北四侠”,更不论是一些旁门左道的教派组织,如阴阳教、日月神教、法轮教等等,都纷纷大举派旗,争先恐后、浩浩荡荡地向西岳华山聚拢而来——
五台山下,佛教五台派总门掌“飞雪寒冰五行掌”子车来风已率领众弟子会同北岳恒山派掌门弟子呼延山及其部属踏上“华山擂”的征途。其杏黄派旗,一面上书黑色赫然的“五台山”三字,一面上书斗大的“恒山派”三字,在阵阵朔风的劲吹之下,顺风呼呼闪动,直指华山方向→
话到此处,咱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五山台的背景。此山以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绕周250公里,与黄山一周的公里数大致相同。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故名。五峰高耸入云,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湾称台湾,五峰之中称台中,五峰之怀称台怀,五峰之北称台北,五峰之南称台南,五峰之东儿台东,五峰之西称台西,五峰之上称台上,五峰之下称台下,五峰之前称台前,五峰之后称台后,五峰之左称台左,五峰之右称台右,台内便是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东台为望海峰,西台称挂月峰,南台名锦绣峰,北台叫中斗峰,中台便是是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叶斗峰为最高峰,台顶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
五台之山名见于正史的最早记载是《北齐书…白建传》。因为它终年积冰,山中气候寒冷,每年四月解冻,九月积雪,台顶坚冰累年,盛夏气候凉爽,无炎暑可言,所以又叫“清凉山”。北魏时就在这里建造公佛寺,北齐时已有寺院200多所。隋文帝杨坚曾下旨在五台顶各建一寺,并设斋立碑。唐代有日本等多国僧人前来朝拜。开元时(73~74年)五台寺院达到极盛,有2所大寺,当然其时也有说是0所的。谁对谁错,这里咱们不必深究。你只要知道,在大唐开元盛世,五台寺院同样也跟着盛极一时便足矣。当时中国佛教的各宗各派都五台山活动,所以它并不可能为哪宗哪派所独占鳌头!天下为公嘛!
敦煌莫高窟第6窟中现存《五台山图》一五代时山区寺院情况的历史写照。据说此图是中唐时期传至日本,后又传到敦煌,绘入了敦煌画,终究还是物归原主了。大唐灭亡之后,宋、元、明、清初各代皇帝都曾敕建寺院于五台山。至清嘉庆(796~820年)中叶以后,五台山开始逐渐衰颓。明《清凉山志》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第一座寺庙建筑,相传台怀镇西侧山峰,与古印度灵鹫山相似,故将五台山第一座寺庙称作大孚灵鹫寺,现已更名为显通寺。此后,魏、齐、隋、唐及至清末,屡经修建,变化甚大。现在台内所存寺院39座,台外8所,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彩画塑像遍及各寺。整座大山,寺庙林立,清流潺,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比较著名的寺院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延庆寺、广济寺等。五台山上还保留许多雕塑、碑刻、墓塔、佛经等,在我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欣赏价值。然而,又有谁会想到,在这五代乱世之初,江湖武林界的五台山派竟从此出场了。又有谁可以想到,这子车天子率领所部究竟要为谁而卖命呢?——
普陀山,佛教普陀山派的聚集之地。在浙江东北部普陀县,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岛吴狭长形,南北纵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3米。
据《普陀山志》记载,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居民张氏舍宅为院于双峰山下,号“不肯去观音院”。南宋绍兴元年(3年)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24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历朝相继兴建寺院,解放前一度有寺院、庵堂和茅篷二百二十八个,有僧尼四千一百多人。其中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我中国清代建筑群的典型。岛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西天门等风景点二十余处,幽洞奇岩,海景变幻,历来为游览避暑胜地,是我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九华山,佛教九华山派的聚集之地。原名九子山,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面积00余平方公里。有九十九峰,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342米。
《太平御览》记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诗人李白有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自此,更名九华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山光水色,独特别致,名胜古迹,遍布其间。唐刘禹锡赞其曰:“奇峰一见惊魂魄”,宋王安石誉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你瞧瞧!都想争“天下第一”!它距离黄山、齐云山那么近,九华山要是“东南第一山”,那“黄山”的脸往哪搁?那黄山不气得成了“黄脸婆”?“不行!我要与它一决雌雄!”齐云山派也要说:“我的不服!定要与它一决高低!”黄山派则向齐云山派说:“你不服他!就给他剋(keī)!”
此山开发始于晋隆安年间,唐开元年间,一说是永徽年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地藏)来此,辟地藏王道场,原来还是“洋菩萨”!自此大规模建筑寺庙,历经宋、元、明、清,日益兴旺发达。鼎盛时期,佛寺达三百余座,僧众四千余人,好家伙!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吃的?寺庙总是香烟缭绕,经年不绝,享有“佛国仙城”之号。现尚存化城寺、肉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七十八座,佛像一千五百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余件。百岁宫内还供有应身菩萨,即无瑕禅师的肉身像。已辟为游览胜地,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一去。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比此过,留下卖路财!”据说来此拜见“地藏王菩萨”时,都要留下“买路钱”,如果不留下,“你的死了死了”,你的没有菩萨心肠——
龙虎山,龙虎山派即道教“正一派”的聚集之地。在江西省贵溪县南部。左右后三面皆悬崖,前面有小山。原有龙虎观坐落在山岩中,坐东向西,额曰“正一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