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它地方势力的代表虽然心里很不以为然,可它们并不是很在意,只要有人挑头领着他们赶走蒋介石,先解决现在面临的编遣问题,保住他们的军权和地位就行,至于谁做领袖他们并不是很在乎。而且除了冯玉祥和阎锡山、李宗仁,他们这些人谁都没有那个实力来取代蒋介石。而且汪精卫这样的政客当权,他们的日子恐怕会更好过一些。
可是晋佞系的人就不一样了,陈公博这番话让他们很反感。在他们看来,不要说阎锡山还没有点头同意反蒋,就是反蒋,他们晋绥系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实力在当今中国的地方势力中绝对要排在前面,在关内他们就是最大的,也是最强的,赶走了蒋介石只有阎锡山才可以取代蒋介石,汪精卫一个政客有什么资格来和他们的阎长官来争。文官们还好些,心里不满,脸上并没有表示出来。可阎锡山的十三太保多数都面露不满之色。要不是见阎锡山始终面带微笑,早就要给陈公博难看了。
陈公博宦海沉浮十几年,在国共两党都是高层人士。绝非等闲之辈,众人的心思他那里看不出来。他认为这些地方势力就是一个军阀,只知道抓钱抢地盘。治理国家他们没有一个人有那个本事,就是阎锡让也一样。做个行政院长还可以,要当国家领袖那是不自量集,这个领袖只有汪精卫才合格。只是他们改组派现在无权无钱无枪,凭他们是没有办法把蒋介石赶下台的,只有借助这些目光短浅的军阀们,只耍他们举起反蒋大旗,赶走了蒋介石就好办,那时可就不是他阎锡山一个人说了算,至少冯玉祥和李宗仁就不会买阎锡山的帐,中央军更不会听他阎锡山的,甚至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会和汪精卫走得更近,更何况还有广东的陈济棠和张本这两个汪精卫的追随者,支持汪精卫上台恐怕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也唯有汪精卫才可以安抚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陈公博在把他的意思表达清楚后,转过话头开始大加赞扬阎锡山主政山西以来,不仅对山西治理有方,还建立了晋佞军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晋绥军和第四路军堪称北方甚至也可以说全国最强大的军队。
陈公博特意把晋馁军和第四路军并列提出,就是想要大家明白,第四路军不是晋绥军。宋哲武和阎锡山也不是一家人,说宋哲武是你阎锡山的部署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你阎锡山的力量并没有大到不可一世的地步。隐含着告诉阎锡山,汪精卫在反蒋这件事上不可或缺。汪精卫领导反蒋才更合适。
陈公博的意思老谋深算的阎锡山哪里不明白,阎锡山虽然脸上带着微笑频频点头,可心里却腹诽不已。他之所以联络汪精卫,只是看重汪精卫的声望,有汪精卫这个前国民政府主席的支持反蒋才相对合法,也会有更多的人支持。阎锡山有自己的算盘,只要有宋哲武支持。李宗仁和冯玉祥就争不过他,何况还有和宋哲武走得很近的张学良,那时他有三家的百万大军支持,汪精卫一个书生政客还能翻上天去?
阎锡山一直在暗暗观察宋哲武的反应。见宋哲武面色平静,不由暗暗点头,心说,“这个宋哲武虽然年轻,可是很有城府,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看来以后还要多下力气笼络他。
陈公博讲完后,阎锡山示意贾景德这个宴会主持者宣布开席阎锡山和陈公博两人讲了半个多小时,满桌的菜肴早就让众人肝肠大动,贾景德一宣布开席,一时间杯盘交错,欢声不断。
这个酒宴是为宋哲武而设,宋哲武这个客人自然是主角,不仅阎锡山和他的几个大员频频劝酒,除了部鲁和赵戴文两人外,各路地方势力的代表也纷纷过来敬酒。宋哲武虽然酒量很大,可是知道今天劝酒的人不会少,特意选了三钱的小盏,可就是这样,半个时辰里也喝了一斤多。
宋哲武见时候差不多了,再次感谢阎锡山一番后,和阎锡山打个招呼就去各桌回敬,不等阎锡山话,贾景德和赵不廉两人就一左一右的陪着宋哲武去敬酒。
两人每到一桌,都逐个给宋哲武介绍参加酒宴的人员。对于各地的代表们,宋哲武只是略一寒暄喝上一杯就走,可是在山西文武官员,甚至包括文人商人们的酒桌就呆的久了,特别是在山西财政厅长仇曾诏、民政厅长邱仰淡、教育厅长冯司直、建设厅长温寿泉、政务厅长催廷献、山西省银行经理徐一清、晋胜银行经理贾继英、山西矿务局董事长兰承荣、山西大学校长王录勋、第一师范校长是曲咏善、:《江西日报》总理赵希复、《并州日报》经理李同升等人的席间呆的最久,不仅亲热的和每一个人握手,还一一敬了这些人一杯酒。宋哲武的举动让这些山西大员和文人名士们感觉很有面子,对宋哲武也好感大增。
其实这是宋哲武在为他即将入主山西做准备,这些人都是山西政务、经济、教育的精英和掌门人,如果这些人肯帮助他做事,对他迅收复山西人心助益极大。
在这个大厅里,除了阎锡山就属宋哲武位高权重,可宋哲武没有一丝上将高官的架子,在各个席间穿梭敬酒都是笑容满面谈笑风生,给众人感觉极好,所以敬酒很顺利“只是在阎锡山的十三太保的酒席遇到了一些麻烦。
李生达、李服膺两人对宋哲武最为热情。杨爱源、孙楚、梁培璜、杨澄源、王靖国、赵承绶、、楚溪春、鲁英麟、董英斌等人对宋哲武的态度很平淡,在他们眼里只有阎锡山,不要说宋哲武,就是何应钦冯玉祥来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感冒,不过也还算应对得体,只是傅作义和陈长捷态度比较冷淡。
宋哲武不明所以,回到阎锡山的身边后。阎锡山等人又是连番劝酒,宋哲武没有时间多想,继续和阎锡山等人亲切交谈起来
第二百六十五章中原大战太原之行(五)
嘉二天早。虽然宋哲武头坏有些晕,可是多年养娜口渊旧坏是让他早早地起来了,昨晚喝得实在是太多了。
宋哲武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着从昨天进总督府直到晚宴结束后的言行举止,在确信没有任何问题后。匆匆地洗过脸,照例参加警卫连的早操,然后又自己打了一套拳脚。直到出了一身汗后才收住手。
阎锡山给宋哲武安排的住处原是一个商人的住宅,虽然不是很宏大。可也有上千平米,前后三进,十分典雅。阎锡山给宋哲武一行人安排了佣人,可是李大勇一到就把这些佣人全都撤掉,封锁了院子,亲自带着人里外各处仔仔细细的检查后。才布岗排哨。按照平素警卫任务的分工,第三进院子只有宋哲武和梁璧以及叶青手下的一众侍卫。
宋哲武回到自己的房间,侍卫早已摆好早饭。宋哲武一边吃饭一边吩咐叶青,要史明和罗虎吃过饭马上过来,还有孙经理一到马上也要他过来。
宋哲武之所以把史明和罗虎都带来,目的就是想要他们熟悉由灵丘一路到太原的地形,以及太原城区街道和重点部位的情况,罗虎昨晚就混在宋哲武的卫士中把阎锡山的督军府转了个遍。按计划。史明他们今天开始就要熟悉太原城区的布局。要掌握山西,最主要的就是以最快的度顺利的拿下太原这个让西的经济政治中心。只要拿下太原。晋绥军就失去了依托,山西也被拦腰斩断,南北不能相顾。而第四路军不仅不仅可以放手收复晋北,还可以从容的以太原为中心,向晋南推进。而如果不能迅拿下太原,第四路军不仅要留下重兵攻击,还要承受晋绥军甚至还可能有西北军的内外夹攻。
太原对于宋哲武的山西攻略计划实在是太重要了,宋哲武不能不慎重。再次叮嘱他们两人,要下面的人都要小心些,千万不要引起晋绥军的怀疑,否则遗祸无穷。
至于找孙佳惠幕则纯粹是宋哲武有意为之的欲擒故纵之计,他知道阎锡山邀他到太原的目的,就是要拉拢他明确表态反蒋,加入阎锡止。正在构建的反蒋阵营。在宋哲武的计划里,虽然就是要先加入这个反蒋的最大武装集团,然后才能顺利实现他的计划,可是,如果他主动对阎锡山投怀送抱,让阎锡山会感觉争取宋哲武来得过于容易,有些不合常理,很容易让阎锡山起戒心。
这件事只能让阎锡山来求他,宋哲武要尽可能的显得表面无所谓,要阎锡山以为宋哲武在拿捏他,只有这样才会让阎锡山以为更符合他宋哲武现在的心思,那就是想要多要些好处,所要更大的地盘,这样才会夹合情理。
在匆匆赶来的孙佳惠的陪同下,宋哲武带着梁璧和叶青等卫士牵着马匹出了院门,还没等上马,就见一辆黑色轿车不急不缓地从督军府方向开到门前停下,赵不廉满脸是笑的下车招呼说:“文戈,你这一大早是要去哪里?我耳是奉了阎主席的命令来陪你观赏太原古城风光的。”
宋哲武心中暗笑:“这司锡山要他表明反蒋态度的心思比他可要急迫得多,可昨天一句不提,今天又要赵昼廉来领他观赏风景,分明是和自己存了一样的心思,现在可是蒋介石几乎天天在催他和冯玉祥出洋,我倒想看看你阎锡山还能挺多久。”
宋哲武也笑着回答:“芷青先生,我可比不了阎主席有晋、绥、察、翼四省的税收可用,你是知道的,我的军费大部分都得我自己筹措。我的那些工厂就是我们第四路军的命脉,我的工厂现在大部分都迁来太原,不去看看我心里不安,我这是要去工厂,太原的风光还是以后有时间在观赏吧,今天就不劳芷青先生大驾了。”
赵不廉当然知道这些工厂对宋哲武的重要性,据阎锡山的情报,第四路军算上外蒙的部队大概有三十来万人,可蒋介石核准承认的也就二十来万,蒋介石给的军饷和阎锡山接济他的钱款每年加到一起也就一千来万,就是按中央军的标准放军饷都不够。更何况这个宋哲武偏偏要标新立异,给他的第四路军的军饷标准定得极高,晋经军的军饷在全国算来也是最高的,一个少将月饷有蹦大洋,据说第四路军还要远远高于此数,所以第四路军全军每年实际军饷最少也要三四千万,这不足之数都得靠他宋哲武自己的兴华公司的工厂盈利来弥补,这些工厂当然是宋哲武的命根子了,宋哲武记者去看他的工厂理所应当。赵不廉心里暗怪阎锡山:“宋哲武都把他的聚宝盆交给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现在反蒋已是箭在弦上,宋哲武又不是瞎子看不出来。直接说出来不就得了,除非宋哲武不想女心的第四路军了。就凭众个兴华公司的这此,厂他就得乖斥范
心里想着,赵不廉脸上还是笑眯眯的说:“既然文戈有要事,那太原城我们就改日再游。这样,我今天就陪文戈到义门,然后文戈去忙你的事,我也可以回去向阎主席复命。”赵不廉说着,也不等宋哲武表态,走过来从一个卫士手中接过缰绳。在卫士的帮助下上了马。
宋哲武笑着说:“也好,那就有劳芷青先生了。”
出了都督府西街就是太原最繁华的钟楼街和按司街。在卫士簇拥下。和宋哲武并骑而行的赵不廉指指点点地给宋子文介绍起来。
“这个钟楼街建于明代;按司街的名于原山西省提刑按察司署衙,是明清两代山西最高执法机关的所在地。据载,清中叶之后。钟楼街、按司街以及东羊市,逐渐展为三晋大地上的主要商市。特别是正太铁路通车以后,由于交通事业的展,使这里的商品交易,急膨胀。津京沪稳商贾接踵而来,省内各地行商纷至沓来。以至于位居钟楼街、按司街的名刹宝梵、佛寺禅林“开化寺大钟寺”亦被行商坐贾们看作经商财的宝地,改辟为商场,成为钟楼街上最早的的两大商业区。”
宋哲武蛮有兴致地看着钟楼街的景象。除了最高的建筑四叉楼元隆当,街道两旁都是一排排高大的砖瓦房,悬挂着茶社、鞋庄等各式各样的招牌,有和祥茶、北京步瀛斋时鞋、广盛德绸缎布料呢绒、镶牙铺、益古斋、老鼠窟从吃到穿,样样俱全。长袍马褂和身着短衣的人群在街上密集穿行,仅从人流的密度上就可以看出赵不廉所说不假。这里绝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业街。
街上的行人见到宋哲武这一行人。有知道是收复外蒙的大英雄,纷纷停住脚步聚在路边,这种场面骑在马上的赵不廉显见是见得多了,并不在意,指着街边一处建筑工地说:“这里原是钟楼,钟楼街就由它得名。”
接着又有些喘嘘地说:“说起太原的钟楼,虽不及北京鼓楼那样巍峨雄宏,却比它玲珑娟秀。这座钟楼,建于明代,明中叶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霜的倡导下集资重修。楼分台基和楼阁两部分。据记载,上部楼阁高三层五丈,重檐宏甍,橡拱飞扬,十字结顶。楼阁中高悬巨钟一口,高达丈余,重千余斤。每逢清晨报时。声闻四达远及十余里,与鼓楼巨鼓日暮出的鼓声,互为珠壁,是为全城士民的计时依托。”
赵不廉接着又很是感慨地说:“太集古城历史已经有飞。多年了,太原地区名胜古迹颇多,晋祠、天龙山石窟、永诈寺的文笔双塔、羹大夫祠等等。单是这按司街现在的大中市和开化市两个大商市的原址就很有历史
“大中常原为大钟寺旧址,大钟寺是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的古刹,原名“寿宁寺”。因明永乐八年,寺内新建钟楼,和尚们作课、念经、打禅,均以钟声为准。该钟声音宏亮,全城都可听到,遂得名为“打钟寺”或“大钟寺”。清季,佛事不振,大钟寺日见萧条,商业却大大展,寺内两廊遂租赁商贩设铺开摊,以为庙产收入,维持生计。于是京广杂货、金银饰、钟表眼镜等商行和商品。率先在此流通。辛亥革命之际,清兵乘乱闯入大钟寺抢劫财宝,火焚寺院。一日之间历经八百余载的宝刹,毁之于兵交。”“开化市,原亦为名梵宝刹。创建年代已不耳考,宋绍圣年重修。名“汉寿寺元大德年间改称“延寿寺
明正统年间第三代晋王朱美坚重修。表赐“开化禅林故称“开化寺”。寺院殿堂梵塔,宏伟雄健,贮藏经书颇丰,是太原府城内最大的佛寺之一
听着赵不廉娓娓到来的太原古迹历史,宋哲武不禁暗自佩服赵不廉不愧是做过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校长的人,学识果然丰富。只是宋哲武觉得赵不廉做学者会更好,做政客吗,诚实的赵不廉可是不够格。
赵不廉不知道宋哲武的心思。指着远处按司街接着说道:“不过这大中市修建的倒是很有特点,有时间文戈应该去看一看。民国二年,阳曲商人刘占元建立大中市,因其址原为寺院,为避邪之故,遂将新建筑设计为龟形,楼顶为圆形,以示龟盖。四角开四门,表示龟足;前门向南通按司街,门左右各辟一店铺。表示龟眼;北端连火焚后的残宇千佛阁,有一火巷通出,表示龟尾。新商场竣工后,以原寺院名的谐音命名为大中市。”
赵不廉滴酒不绝地给宋哲武“普及”这里是知识,一路来到了义门。因为外有正太铁路、铁路警察局以及众多私营的汽车匠输愕仆讪,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宋哲武的新兴华公司就设在义关外。
因为这里交通便利,这里私营的小工厂和作坊云集,被李如娟派来太原选择新厂址的孙佳惠一眼就看中了。因为阎锡山对宋哲武主动把他的宝贝工厂迁到太原一事十分重视,所以特意指派他的秘书长贾景德负责此事。对于孙佳惠要把工厂设在义关外的义街上。贾景德很为难,虽然他知道兴华公司迁来太原对于阎锡山的意义,阎锡山也有指示要他提供一切方便,厂址在太原城除了总督府他可以选择任何一处地方。
可是这义关外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