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26之崛起 >

第326章

1926之崛起-第326章

小说: 1926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防炮。战防炮在东北被称为平shè炮。没等传令兵去传令,关yù衡兴奋地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喊道:“捷三,不用那么麻烦,看我来对付他们。”“你来对付他们?你有什么好办法?”王铁汉有些奇怪地问。关yù衡笑呵呵地向身后一指说:“有这么好的宝贝不用,那不是太可惜了吗?”顺着关yù衡手指的方向看去,从营房的拐角处转出一辆坦克,紧接着又是第二辆、第三辆。。。。。。它们在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中,轰鸣着向这里开来。王铁汉jiāo给关yù衡的这些散兵中,就包括第七旅旅直部队,尤其是战车连的人员最为齐整,之被日军杀害了十几人。关yù衡安排他们到各自的武器库中取武器时,战车连的人都去忙着给他们的战车加油装弹,而且战车连的连长跑来向关yù衡请战,请求让他们战车连去消灭川岛残部,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第七旅装备的坦克都是张作霖从法国进口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有四种基本车型:第一种装备8毫米机枪1tǐng,配子弹4800发;第二种装备37毫米短管火炮,配弹237发;第三种为通信指挥车,将炮塔取消,装有固定装甲舱,并装备无线电台一部;第四种装备75毫米加农炮。1917年9月雷诺开始生产FT…17坦克,1920年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有:m24m25型,改进了坦克的行动部分,加大了负重轮的直径,加装带橡胶履带,采用高弹xìng的悬挂装置,提高了坦克的行驶速度,最大速度增大到了12公里小时。而m2627型,更是换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使最大速度达到了16公里小时,行程达到了160公里。第七旅的ft…17坦克就是最新的m…26型,装备37mm火炮一mén,机枪一tǐng。“好我怎么把这个宝贝给忘了”王铁汉也兴奋地大喊道。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第五百三十三章抗战北大营歼敌(四)

第五百三十三章抗战北大营歼敌(四)王铁汉兴奋地说:“快让他们把坦克开上来给我狠狠地轰他小日本”Ft…17坦克的到来,引来三营官兵的一阵兴奋的欢呼东北军的ft坦克的来源有两个,现在使用的坦克是1922年由天津和哈尔滨的洋行经手,通过法国布瓦苏公司,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逃过了列强对华武器禁运而买到的,在1924~25年间陆续抵达东北。在此前,张作霖还得到了一批ft…17,不过这可不是张作霖huā钱买的,而是别人送的。1922年10月,苏联红军已取得全面胜利。沙俄滨海地区临时政fǔ最后一任首脑季捷里赫斯将军下令,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并宣布让所有自愿离境者随同出国。在人cháo滚滚的白俄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罗金将军率领的第一团和莫尔恰诺夫将军的第三团,夹杂着没钱的男nv平民逃到了中国境内的珲chūn附近,他们总共约有七千人左右。其后,跟随而至的白俄人数多达二十万。为了能让张作霖收留,博罗金和莫尔恰诺夫将他们掌握的大量军火送给张作霖,其中就有几辆ft…17。张作霖也因此同意这些白俄入境,他们随后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居住。不过,确切地说,白俄送给张作霖的坦克是真正的ft…17,而张作霖后来从法国买的坦克;却在法国本土被称为ft…18。Ft…17和ft…18的区别很简单:ft…17用的是雷诺公司的多边形铆接炮塔,ft…18则用的是Beliet公司的更加可爱的圆形铸造炮塔。东北军现在使用的坦克都是这种铸造炮塔的ft。可不知为什么,这两种坦克在东北军都被统一称作ft…17。只是东北军现在使用的这些坦克,称为ft…17也好,或者是ft…18也罢,都不会得到法国人的同意,因为东北军在这批坦克到达东北后,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原装ft…18使用的武器,是37毫米皮托sa18L21炮和哈乞开斯1914重机枪,东北军的FT…17则并非装备的这两种武器,而是自行改为使用哈乞开斯1922式轻机枪和沈阳兵工厂生产的14式3。7厘米步兵炮。因此,东北军的坦克应该称为ft…18改。坦克连长很拉风地在川岛据守的营房正前方,在日军的疯狂shè击之下,若无其事地把十二辆坦克排成一个横排,然后轰隆隆地向着营房开去。北大营营区内的营房,都是一水的红砖建筑,根本抵挡不了坦克炮的shè击,可是坦克兵们并没有在远距离shè击,可能是感觉不解气,硬是在头车的带领下,直奔营房而去。轰隆隆的坦克轰鸣声,给营房中负隅顽抗的日军造成巨大的威压,川岛大为惊慌,看着逐渐ī近的坦克,川岛想不明白这些支那坦克为什么还不开炮shè击?难道他们没有炮弹,想用车体把营房撞倒?不管东北军的坦克是否有炮弹,这些轰隆隆开过来的坦克都对川岛和他的部下有着致命的威胁,决不能让这些坦克靠近营房,否则他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川岛一面命令日军冒着东北军密集的弹雨,从mén窗向外疯狂shè击,意图压制东北军的火力。同时,川岛马上组织tǐng身队,十几名士兵脱掉上衣,举着手雷冲出营房,妄图炸毁开过来的坦克。虽然ft…17的装甲只有6…22mm,可是手雷的威力实在是不大,对冲过来的ft…17的装甲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不过,这一时期的坦克具有一个普遍的弱点,那就是此时世界上所有的坦克,都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甚至直到二战时,绝大多数坦克还是如此。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坦克的致命缺点,就是怕火。这个时期的坦克一旦被炸燃或引燃油箱,火势就无法扑灭,坦克兵只能弃车,任其爆炸烧毁。这也是为什么二战时,还有人大量使用燃烧瓶来对付坦克的原因。最为著名的燃烧瓶,当属被称为“莫洛托夫jī尾酒”的土制燃烧瓶。不过,川岛的挣扎显然是徒劳的,甚至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从几个方向shè来的密集弹雨把日军据守的营房mén窗封锁的严严实实,十几名日军tǐng身队员,刚刚冲出来,立刻就被密集的弹雨打得如同筛子一般,几个侥幸受伤没死的日军,还没来得及投出手中的手雷,又被迎面而来的十二辆坦克上的哈乞开斯m1922机枪子弹打倒。十几个tǐng身队员都死在营房mén前不到十米的区域内。川岛无奈,不敢把有限的兵力都拿出去送死,只好命令士兵从mén窗中向外投掷手雷。可是手雷本身就没有木柄手榴弹投掷的距离远,加上日军在密集的弹雨中,投掷手雷的角度又受到较大限制,所以,这些手雷都在营房前三十至四十米的范围内爆炸,这一区域内弹片横飞,火光闪闪。日军携带的手雷有限,即便任凭日军投掷手雷,日军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川岛如此做,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日军不断投掷的手雷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轰轰前行的坦克,在距营房五十多米远的地方终于停了下来。欣喜的日军以为是他们投掷的手雷吓住了坦克,不由发出都发出一阵兴奋的叫声。可是,他们欣喜仅仅持续了一会功夫,日军的叫声就嘎然而止了,因为他们看到那些支那人的坦克,正在开始转动炮塔,调整炮口的角度,黑dòngdòng的炮口齐齐指向他们所在的营房。绝望的日军再想采取什么手段已经来不及了,只见那些坦克炮口接连有火光闪动,随着那不断闪动的火光,他们据守顽抗的营房就就跟随着那火光不住地疯狂地跳动。坦克炮声停止后,在川岛他们据守的营房正面,已经多出了十二个黑黢黢的不规则的窟窿,营房内腾起浓浓的烟尘,顺着mén窗和那十二个新开的“窗户”不停地向外窜,营房内日军的枪声立时稀疏下来,不过里面日军的咳嗽声和惨叫声却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这还没完,外面的坦克又开始了第二轮炮击。没等第二轮炮击结束,正面的营房就再也经受不住这猛烈的炮火,轰的一声坍塌下来,紧接着,两侧的厢房也随之倒下。烟尘散去之后,原来的营房,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三营官兵这时都从房顶上和掩蔽处跳了起来,纵情地大声欢呼起来,积压在他们心头的万丈怒火,直到这时才得到一些发泄。不过,坦克兵们好像并不解恨,一辆坦克再次开动起来,直接开上废墟,其它坦克也紧随其后,用坦克那坚硬冰冷的钢铁履带,在废墟上反复碾压,在坦克的碾压中,从废墟下不时传出凄惨的哀嚎声。坦克连这大快人心的做法,再次引来了三营官兵们的阵阵欢呼和叫好声。川岛虽然全军覆没,可是北大mén那里的枪声还很jī烈,王铁汉命令姜明文集合部队,准备去北mén围歼小野中队。李香蒲这时匆匆从后面赶来,神sè有些焦急地提醒王铁汉和关yù衡:“以行、捷三,韩总队长得到可靠情报,驻辽阳、本溪湖、铁岭、抚顺等地的日军,都已经在向沈阳开来。其中日军驻铁岭守备队,早在两小时前就已经乘车南下。现在第七旅主力已经撤走,沈阳附近除了第四路军在东北兵工厂的那一个营,再无正规部队,我们如果不及时撤离北大营,一旦被日军的增援部队沾上,那时再想走,可就不容易了。”关yù衡这时也冷静下来,对王铁汉道:“捷三,李副司令说的这些是真的,我们必须马上撤走,不仅这里不能久留,就是在兵工厂的部队也不能久留,必须要在天亮前,撤离沈阳。”王铁汉看看手表,点点头说:“情况的确很严重,是得马上撤离北大营。这样,我把战车连带到北mén,尽快解决哪里的日军,然后马上撤往兵工厂。”然后,王铁汉又对李香蒲和关yù衡说:“李副司令、以行,你们俩也别闲着,我们。。。。。。第七旅每个团、营都有运送给养的卡车,各连还有大车,你们组织收拢来的这些部队,利用这些车辆,把621团、619团,以及旅直属部队的武器弹yào和油料都尽可能的运走,这些都是我们在北满抗战所需要的。。。。。。”“团长,快看那是什么?”一旁的姜明文指着东南方向的天空,惊疑地大声说。李香蒲、关yù衡和王铁汉顺着姜明文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东南方向东塔机场的上空,几点闪烁的亮光迅速升上夜空,从运行轨迹和亮度来看,这绝不是信号弹,好像是飞机。深深感谢“70生人”书友的厚爱深蓝鞠躬致谢

第五百三十四章抗战飞向北方(一)

第五百三十四章抗战飞向北方(一)虽然从那些亮光的运行速度和飞行轨迹来看,这应该就是飞机。可是李香蒲、关yù衡、王铁汉他们都不相信这会是飞机,不要说能发光的飞机他们还从没见过,而且他们也从来就没听说过,还有能在夜间飞行的飞机。那几点亮光虽然运动的很快,可好像是连在一起似的,相互之间的距离很小,并且一直保持固定不变。这些亮光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始不断盘旋。随后,在那亮光的周围的夜空,不断升起红sè的信号弹,每一到两分钟就会升起四发。在先后升起了24发红sè信号弹后,那几点亮光不再盘旋,而是径直向北飞去。这几点亮光刚刚飞走,又有同样的两点迅速飞上天空,仍然重复这先前的景象,在亮起24发信号弹后,这一组亮光也迅速向北飞走。几人对此都非常奇怪,心里也都很担忧,因为那亮光升起的地方,应该就是东塔机场所在的位置。。。。。。李济川来到东塔机场大mén外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二百多名飞行员和机场的地勤人员,他们正在和大mén口几十名荷枪实弹排成横队、平端着步枪的守备队员在对峙,并不停滴愤怒质问着神sè紧张的机场警卫队队长。“日本人正在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小鬼子已经向我们东北军开战,为什么不让我们进机场?”守备队长一边不停地擦着头上不断冒出的汗水,一边又不断地大声喊着:“各位,我再说一遍,兄弟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也是在执行命令,诸位兄弟千万不要让兄弟我为难,长官们都进去了,就让他们去jiāo涉吧,大家在这里安心等待。”“你执行的是谁的命令?我看这像是日本人的命令。”人群中有人jī愤地大声呼喊。警卫队长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连连摆手回答:“这位兄弟,这话可不能luàn说,那可是汉jiān的罪名,兄弟吃罪不起。兄弟我是在执行陈参谋长的命令。”“陈海华为什么不让我们进机场?难道他就眼看着北大营第七旅和沈阳城的警察们和日本人拼命不管?他还是东北军的人吗?”飞行员们显然是气愤难平,有人不客气地直呼他们的顶头上司陈海华的大名。警卫队长紧张地回头向大mén旁边的警务室里看去,那里的电话机旁有一个神情紧张的警卫队员在守候,那个警卫队员见他们队长焦急的目光看过了,无奈地摆摆手。警卫队长无奈,暗暗咽了口唾沫,转头继续向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解释着。“各位弟兄,你们不要急,一会长官们jiāo涉完了,自然会有命令。况且,你们现在进去也没有用,现在离天亮还有两三个小时,你们进去了,飞机也无法起飞。”警卫队长的话,马上遭到了飞行员们的反驳:“我们现在进去,虽然飞机夜间无法起飞,可是我们可以马上给飞机加油挂弹,天一亮我们就可以起飞,去帮助北大营的第七旅以及城内的警察们和日本人作战。”警卫队长摆摆手说:“各位弟兄,你们都是刚从家里来,许多事情你们都不清楚,城里的警察是否和日本人打起来了我不清楚,可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陈参谋长和北大营第七旅的赵参谋长通过电话,第七旅和我们东塔机场一样,都是奉了荣臻参谋长的命令,不准抵抗。北大营的第七旅连武器都入库了。陈参谋长说了,荣参谋长也是奉了少帅的命令。”“第七旅不打,你们就是把飞机飞上天又能怎样?难道你们还能飞到沈阳城去轰炸?”警卫队长的话,让对面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不过,人群仅仅安静了片刻,又爆发出了更多更强烈的质问声。“什么?你再说一遍?到底是荣臻下令不准抵抗?还是少帅下令不准抵抗?”“第七旅是负责卫戍沈阳的部队,日本人侵占沈阳城,他们为什么不能抵抗?难道要把沈阳城拱手让给日本人?”“张学良不准抵抗?他还是不是东北的最高军政长官?东北三千万父老的生死他不管了吗?”“东北是东北三千万父老的东北,是中华民国的东北,不是他张学良一个人的东北,抵不抵抗日本人的入侵,他张学良说了不算”。。。。。。面对群情jī奋的人群,警卫队长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各位弟兄们,陈参谋长也刚刚发过火,可是命令就是命令,他不得不执行。荣参谋长下令,天明后东塔机场的飞机一架也不准起飞,否则军法从事。我劝你们还是都回家吧。”“放屁”人群中有人大声骂道。“我们都回家,这些飞机难道都要留给日本人吗?”人群里的上百名飞行员都有手枪,一个飞行员拔出手枪大喊道:“各位弟兄们,我家就住在南市场,我亲眼看到日本人用刺刀挑死了南市场的几十名警察,沈阳城里的警察们都已经和日本人打起来了。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应该保家卫国,护卫百姓平安第七旅不管,我们要管,不管不准抵抗这是谁的命令,我们都不执行。”“不让飞机起飞,那也不能把飞机留给日本人再来炸我们中国人。弟兄们,我们冲进去,把飞机都炸了。然后老子再也不在东北军干了,老子投中央军杀小鬼子去。走啊,我们进机场。”飞行员们纷纷拔出手枪,“对,我们把飞机炸了,投中央军去。”警卫队长见情况已经控制不住,忙躲到警卫队的身后,一面大喊道:“机枪准备,谁敢再上前一步就开枪了。”一面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