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功?”彭越摇头道,“齐王连项羽的十万精锐都灭了,还会在乎这区区几万楚军残部的微末战功?”说此一顿,彭越又道,“齐王真正想要的是,项庄小儿的秦王玉玺!若是得到了秦王玉玺再献给汉王,那才是大功一件!”
事实上,彭越他又何尝不想得到秦王玉玺?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秦王玉玺真落到了他彭越的手里,他是绝不会献给汉王的,至于韩信得到玉玺后会不会献出,那就不知道了。
“秦王玉玺?”刘寇的眼睛霎时眯了起来。
张说也道:“大王是说,秦王玉玺在项庄手里?”
“没错,就在项庄手里。”对于这一点,彭越倒是非常肯定。
在关中,项庄祭拜始皇陵时,案上摆放的除了三牲,就有秦王玉玺!当时有不少关中老秦世族目睹,绝对不会有假!当初汉王刘邦之所以会对项庄的几千残兵如此上心,一路穷追猛打,何尝不也是为了秦王玉玺?
秦王玉玺,那可是始皇帝的正印啊!
大秦帝国以皇帝名义发布诏命时,盖的都是秦王玉玺!
如果没有这颗秦王玉玺,刘邦既便称帝,发布诏命时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各路诸侯和天下世族豪强也多半不会心服。
刘寇忽然说道:“大王,臣以为,当初就不该向齐王求援,只等楚军过了江,咱们再把陈郡大营、砀郡大营、颖川大营以及东郡大营的军队调集起来,一举围歼了楚军,楚军的恁多马匹还有秦王玉玺岂不就是大王您的了?”
由于军粮匮乏,彭越的十万虎狼之师,现今分别驻扎在各郡就食,在白马与楚军隔河对峙的就是东郡大营的三万精锐。
这三万精锐,也是刘寇的嫡系部曲。
彭越没好气道:“你就知道杀杀杀,调集大军容易,可大军调集起来后,吃什么?没有足够的军粮,你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跟楚军拼命?”彭越并不惧怕项庄,对自己的十万精锐也很有信心,但他绝不认为梁军能够饿着肚子打败楚军。
刘寇挠了挠头,不说话了,不过眸子里的凶光却仍未收敛。
彭越皱了皱眉,吩咐刘寇道:“齐王大军从济北大营开拔,到白马足有四百里,最快也要五天才能赶到,你这便回白马,加强河水南岸的巡逻力度,严防楚军斥候渗透!此外,还要发动将士沿河水南岸多筑烽火台!”
“喏!”刘寇揖了一揖,领命去了。
河水北岸,白马津。
紧挨着白马津有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如今这片森林已经被楚军封冇锁了。
在密林深处,已经搭起上百座炉窑,公输车带着上千降卒正夜以继日地烧制大瓮,在每座炉窑旁边,都已经码满了层层叠叠的大瓮,少说也有上万口之多!楚军烧这些大瓮,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渡河。
虽然田横正带着五千右军在白马津大张旗鼓造船架设浮桥,但项庄并没有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浮桥上,万一彭越不肯放行,那么这批大瓮就会派上用场了,借助这批大瓮,楚军也同样可以渡河。
当然,缚着大瓮渡河,人马难免要挨冻。
而且,借瓮渡河,来回运输大瓮也是麻烦,终究不如浮桥方便。
不过,有道是狡兔三窟,凡事多留一手还是很有必要的,事先谋划好,总要比事到临头再去想辙要强。
堪堪巡视到一半,林子外面忽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项庄回头看时,只见蒙殛已经飞马冲进了窑场。
“上将军,斥候骑兵截杀了两骑信使,发现了这个!”蒙殛翻身下马,先向项庄拱了拱手,又从怀里摸出了几枝木简。
项庄接过木简,只见上面写满了小篆,而且没有标点符号。
秦代时的文字,正处在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阶段,虽然隶变已经萌芽,但官方文字仍然是小篆,再加上没有标点符号,项庄作这一个穿越者,看起来非常的吃力,所以他接过那几枝木简后顺手就递给了左手边的百里贤。
百里贤在地上摆开木简,来来回回排列了十几遍,抬头说道:“上将军,这应该是三发一至的密信,虽然缺失了其中的部份内容,但在下仍旧能够猜出大概的意思,这应该是齐王韩信发给赵王的密信,要求赵军配合齐军、梁军袭扰我军!”
“嗯?!”项庄、尉缭闻言顿时微微色变,配合齐军、梁军袭扰楚军?
这岂不是说,不但彭越不想放行,甚至连齐王韩信也要来插上一脚?!
当下项庄也没有心思继续巡视窑场了,便带着尉缭、百里贤匆匆回到大帐,又让晋襄把地图在羊毛毯上摊了开来。
项庄拍拍地图,说道:“从博阳到白马,只有不到四百里!”
在造船架设浮桥这段时间,楚军也派出大量细作混入了邯郸、邺城,甚至还悄悄渡河混进了濮阳等梁国大城,很是刺探到了不少消息,譬如说梁军因为军粮匮乏,被迫分兵驻扎各郡就食,譬如韩信削减了二十万军队,只保留了十万精锐,就驻扎在博阳。
据说,十万齐军精锐驻扎在博阳,是为了震慑盘踞在薛郡的英布大军。
还有传言说,英布已经跟刘邦翻脸,不但抢占了名义上划归齐国的薛郡,还发兵攻占了东海、泗水两郡,甚至还收编了两个郡的数万汉军,也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如果属实,则对于大楚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尉缭皱眉道:“不到四百里,急行军四天就能赶到。”
百里贤说道:“也就是说,要想抢在韩信大军到来之前渡河,是绝对不可能了。”
“可恨!”项庄恨声道,“这个韩信,还真是刘邦的忠实走狗啊,刘邦老儿都已经灰溜溜地滚回关中了,韩信居然还这么上赶着替他卖命?”说此一顿,项庄又道,“军师,要不我先带一万精骑借瓮渡河,也给韩信来个半道伏击?”
“不,这绝对不行。”尉缭赶紧制止道,“上将军,韩信乃当世有名的大兵家,此人在临阵指挥上,可谓亘古无人能及,先不说能不能伏击成功,既便侥幸伏击成功,一万骑兵在兵力上也还是太单薄了,要想击溃韩信大军,只怕远远不够。”
项庄默然,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超强的机动力,如果打阵地战,轻骑兵还真奈何不了韩信的步兵集团,除非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如果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则不管韩信在指挥上有多厉害,楚军也能像碾碎蚂蚁一样把齐军给碾碎。
然而,楚军只有区区两百余骑重甲铁骑,数量实在太少!
百里贤也道:“上将军,我军兵少而马多,委实不宜分兵。”
百里贤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楚军原本就只有两万余骑,却要看顾将近十万驮马,外加四千多降卒,这四千多降卒虽然降了大楚,可军心并不稳固,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只怕立刻就会溃逃,甚至是哗变!
所以,一旦项庄带着上万精骑过了河,剩下的一万骑兵就未必照应得过来了,搞不好贯高、赵午也会生出别样心思,不管怎么说,赵国现今也有十万大军,如果楚军主力都驻在北岸,赵军未必就敢轻举妄动,可如果分了兵,那就难说了。
项庄闷声道:“那怎么办?等韩信大军一到,再想过河就难了。”
百里贤剑眉轻蹙,摇着羽扇只是沉吟不语,显然,一时之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尉缭捋了捋颔下漆黑如墨的长髯,忽然说道:“上将军,韩信之所以发兵,未必就是为了替刘邦卖命,如果老朽没有猜错的话,韩信此来应该是为了一样东西!”
“一样东西?”项庄顿时瞳孔微缩,沉声道,“军师是说,秦王玉玺?!”
PS:晚上还有一更。
第二卷五千楚甲卷狂澜第197章献玺(为碧血剑1盟主贺)
更新时间:20125620:53:03本章字数:4989
尉缭点了点头,又道:“上将军,其实有句话老朽很早就想跟您说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过今天,老朽却是非说不可了。”
项庄默然,他隐隐已经猜到尉缭想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尉缭径直说道:“上将军,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吧。”
百里贤闻言顿时脸色微变,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百里贤本能地想要反对,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
仔细想想,尉缭的话似乎不无道理。
项庄还是沉默,心里却难免有些不舍。
尉缭叹息一声,耐心地劝道:“上将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尉缭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占有秦王玉玺只会给项庄带来灾祸。
项庄默默点头,尉缭的话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历史上,三国名将孙坚不就是因为私藏玉玺,结果遭到刘表伏击、兵败身死?袁术不就是因为得到了玉玺,才萌生了称帝的念头,最终惨遭群雄围攻?
那么,真的把秦王玉玺献给韩信?项庄还真有些舍不得,这可是至宝啊!
不过,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无疑是一招妙棋!
韩信得到了秦王玉玺,则他跟刘邦之间的关系立刻就会变得非常微妙,刘邦虽然是名义上的诸王之首,可汉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兵力,都无法跟齐国相提并论,一旦韩信拥有了秦王玉玺,他就再不可能奉汉王诏令了。
没错,韩信是个讲信义的人,对刘邦也的确是感恩戴德。
可是,人性是非常之复杂的,韩信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谁也猜不准、摸不透,但仔细分析,还是有迹可寻的。
在没有发迹之前,韩信可以忍受之辱,在击灭齐国后,又果断上表给刘表请封假齐王,这说明韩信不但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同时又有点小骄傲,可能还有一点点缺心眼,不太懂得权谋机变之术。
后来,楚汉争雄、相持不下时,武涉游说韩信叛汉自立,却遭到了韩信拒绝,范阳辩士蒯彻也劝韩信自立,韩信同样不为所动,还说出了当年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由此可见,韩信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像韩信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他又是齐国的国王,军队比刘邦多,人口比刘邦多,国力比刘邦强,打仗更是天下无敌,一旦他得到秦王玉玺,再献给刘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可以从当初他灭齐之后上表请封假齐王反推得出结论。
当初灭齐之后,韩信首先想的不是把齐国交给汉王刘邦,而是上表请封假齐王,那么现在,韩信在得到秦王玉玺之后,首先想到的也绝对不是把玉玺献给刘邦,而是将玉玺据为己有,因为秦王玉玺能给韩信带来更高的荣耀——帝位!
因为前面分析过,韩信骨子里也是个有野心的人。
当然,韩信也很重情义,因此只要刘邦不做出太过份的事,韩信绝对不会主动跟刘邦交恶,在刘邦有生之年,韩信也不太可能登基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在韩信心理、道德上的这道枷锁卸下之后,他多半就要称帝!
正因为韩信重情义,在项庄献上秦王玉玺后,他就再不会为难楚军。
因为古人极重名分,像秦王玉玺这样的宝物,其份量绝然不比一个国家来得轻,韩信从项庄手里得了这样的天大好处,如果还要继续为难楚军,别说他自己过不了心理关,就是整个天下的世族豪强也要唾骂他了。
更重要的是,项庄献出玉玺之后,齐楚之间的关系将极大缓和,三五年后,既便刘邦再起大军讨伐大楚,韩信也多半不会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咬了咬牙,项庄回头吩咐晋襄道:“去把武涉先生找来。”
当天晚上,武涉就乘坐一条小船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渡过了河水,武涉随身还带着个小包袱,里面装的就是天下各路英雄梦寐以求的秦王玉玺!当然,武涉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呼延正德随行“保护”,秦王玉玺天下至宝,项庄不能不慎重。
至于为何只派呼延正德,而不派别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呼延正德是匈奴人,对秦王玉玺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不容易受诱惑,如果派别人去,既便是桓楚、季布这样的楚军宿将,面对至宝,也难保不起异心。
三天之后,韩信的五万大军便到了东阿县,至于曹参所率的两万前锋大军,更是早就过了东阿,距离白马已经不足百里了。
进至东阿,齐军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扎下了大营。
虽说这次出征,齐王是应梁王之邀,但梁国可没有向齐军提供军粮的义务。
说起来,梁国各郡、各县现在都难,除了少数豪族富绅,绝大部份平民百姓都只能依靠剥树皮、挖野菜来充饥。
看到梁国百姓这么艰难,韩信没来由地想起了早年自己落魄时的情景,当下动了恻隐之心,吩咐娄敬道:“亚相,你这便修书一封,谴快马送回临淄,除了原定借给梁国的五千斛麦种,再额外追加五千斛,尽快解来东郡。”
“喏!”娄敬恭应道,“臣这便回去修书……”
话音方落,亲军校尉程黑忽然大步进帐,供手作揖道:“大王,辕门外有个自称盱眙武涉的家伙,想要见您。”
“武涉?他不是项庄帐下辩士么?”娄敬当下也不急着走了。
当初楚军山穷水尽,武涉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彭越、吕泽在敖仓一通混战,结果给了项庄机会,连下洛阳、函谷、咸阳,险些动摇了刘邦的关中根基,从此天下扬名,现在武涉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又是这个家伙。”韩信摇了摇头,道,“请他进来。”
“喏!”程黑揖了一揖,领命去了,稍顷,便领着两人进了大帐。
前面那人一袭青衣,韩信隐隐还有些印象,显然就是武涉,跟在武涉身后的那人却让韩信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好一条昂藏汉子,身高近丈,大冬天的却只穿了袭兽皮袍,两条胳膊裸露在外,肌肉俨然,竟然比寻常汉子的大腿还粗!
韩信再回头看程黑,程黑身高九尺,腰粗十围,在齐国也算是万里挑一的壮汉了,可跟眼前这大汉相比,还是略有不如。
程黑显然也意识到眼前这汉子不是个易与之辈,尽管他和武涉的兵器在进帐之前就被搜缴了,不过为防万一,程黑还是按剑护在了韩信面前。
武涉没有理会程黑这点小算计,按照使者礼仪向韩信大礼参拜道:“大楚上将军帐下幕僚武涉,参见齐王。”
韩信回礼道:“武涉先生,别来无恙乎?”
“托大王的福。”武涉微微一笑,顺势起身。
当下韩信又把娄敬介绍到了武涉,武涉也向韩信、娄敬介绍了呼延正德,听说呼延正德是来自匈奴的胡人,韩信不禁暗暗纳罕,心忖项庄这家伙还真有能耐,竟然连匈奴人都能招揽到麾下,这一点,可是比他的堂兄项羽强多了。
分宾主落座,韩信道:“先生此来,不知有何贵干?”
武涉也不多说废话,回头向呼延正德一伸手,呼延正德便将背上背的包袱解下,交给了武涉,武涉又将包袱放在案上,然后解开了包袱皮,在黑色麻布包袱皮下,竟然又是个白色麻布包袱,解开白色麻布包袱,里面竟然又是个黄绫包袱!
韩信、娄敬微微有些纳罕,这是什么宝贝,要裹三层包袱皮?
疑惑之间,武涉已经解开了黄绫包袱,霎那间,一颗美奂美仑的玉玺便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韩信跟娄敬的眼皮底下,娄敬学识渊博,一看之下顿时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猛可里弹身而起,颤声道:“这这这,这是……秦王玉玺?”
“什么?!”韩信一听之下也是脸色大变,“秦王玉玺?!”
武涉心中一声叹息,反正他是怎么也想不通,好端端的,上将军又为什么要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想当初,先王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才从刘邦手里把这颗玉玺给夺了过来,现在,却要白白送给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