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另类官商-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松:“当然,只要大食朝东北方向进攻,就可以和明军连在一起,做为兄弟之邦,兄弟有难,我们自然要帮助的。”
使者满意道:“非常感谢,真主会保佑你们。”
马千乘私下听李如松汇报后,仔细分析很久后非常满意:“常大人真是人杰,如此一来,就能将包围我们的大秦实力削弱到最小,而后要反过来依附我们。另外大食帮助,大秦人愿意拼命,这驱逐十字军,我西北军只要出三分力气就可。”
李如松笑道:“常大人哪时候吃亏过?一旦我们定在君士坦丁堡,这陆上丝绸之路,就可以全部开通。航运发达后,大明舰队直接到此地也不是不可能,君士坦丁堡虽然孤悬海外,但是进退自如。这帐,常大人算的真精明。”
马千乘:“我还是最佩服常大人一心为国之心,西北两战,常大人毫无私利,无论用什么手段,大利大明。”
“只不过……”李如松叹口气道:“有才之人遭忌讳,这西北军路,杭州舰队都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你我二人就不用说了,杭州舰队几乎全是常大人学生。三大首脑中秦良玉又是常大人之前的发妻,我就是担心,如此发展下去,对常大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当今皇上圣明……”
“汉高祖时的韩信遇害,汉武帝时的两大元帅,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宋高宗皇帝的狄青遭贬……”
“闭嘴!”马千乘道:“我待你如弟,但此话私下也不可乱说,否则常大人将更难立足。”
李如松知道,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自从成立杭州舰队后,朝廷民间人都认为常智光会有麻烦,没想其却在安国安静呆了一年多没事。
认为常智光不犯忌讳的有两种声音,一是觉着朱玉威信很高,完全可以容纳下一个常智光。另外一方面认为,常智光只办事,并没有和将领们有私下交情,而且和朝廷的人也非常少来往。再者常智光交好的一路是西北,一路是舰队。虽然两者都是精锐,但西军、东军、中央禁军都是朝廷掌握,常智光熟人难找几个,根本不可能会遭朝廷疑惧。
而所有人根本不知道朱玉的想法,朱玉两者都不是。朱玉想法聪明得多,常智光想反也反不了。马千乘的三角政策已经限制死了常智光反明。西北军和杭州舰队威力在哪?就是火器,一旦常智光造反,东京禁军立刻可以封了安国军厂。而后断西北粮道,西北虽然有粮草马匹,但无铁无火药,再加军士们家乡都在大明,怎么可能反?再说西北军道还是王锡爵这名忠臣,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至于舰队……朱玉不担心常智光去哪当个王,什么日本王、高丽王的。包括后勤的全部才三万人,舰队能干什么?上了岸战斗力连厢军都不如。对舰队朱玉不是没动手脚,秦良玉在男权时代能成为三大首脑,都是朱玉推起来的,有秦良玉在,戚继光要和某某人走,也要掂量掂量。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朱玉是有动心思。加强中央军事集权,朱玉已经很会玩了。
王锡爵带了十几名文官不久后到达,接下来常智光就很闲了。王锡爵按照常智光的构思,由李如松配合,对大秦展开外交攻略。
和常智光不同,这些文官都是专业人才,他们开始对本地户籍进行造册,对生产力进行评估,对土壤气候也有同样的测量手段,民俗民风了解等等。
正文 194 第191章 离间计中计
更新时间:12…11 8:27:13 本章字数:3544
?在明军和十字军发生冲突的一个半月后,大秦新一任的主教终于诞生,主教上台第一天,就以宗教名义要求散碎贵族的兵马集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比较强大力量,交给一名将军带领,军队命名为拜占庭卫国军。
而几乎同时,波斯某部突然攻击明军,连续占领了二十座中小城市,彻底把明军赶到了君士坦丁堡境内,明军立刻通过外交渠道向波斯国进行交涉。波斯国王回应,这是部族私下行为,具体事项在调查清楚后,一定会给明一个交代。为表示诚意,波斯派出军队护送大明后援,并且要求此部族在事情没调查清楚前,不得再攻击明军。
大秦方面对波斯占领原本他们土地之事也很不满,不过明军申明大义,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十字军,局部冲突可以暂不计较,这才没有造成冲突。波斯方面也诚恳表示道歉,表示已经把部族首脑送进监狱,还有为弥补两国的摩擦,特意派出五千骆驼兵供明军调遣。
大食也开始呼应驱逐十字军,集合补足大量军队对大秦的西南十字军占领地进行攻击。
这三面压迫让德弗鲁瓦非常崩溃,明军已经集结在君士坦丁堡主城的东南方向,大食军队从西南方向接近,而西北面的大秦残余抵抗势力正在集结,战争一触即发。
最让德弗鲁瓦头疼是无法分兵,只能看着大食蚕食自己西南的领地,不停有领主带领败军逃到君士坦丁堡。
这仗没法打,全力对付明人,那大秦和大食怎么办?但抽兵对付大秦或者大食的,根本就挡不住明人。和明人那一战,德弗鲁瓦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而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使者送了一封信。
信是常智光写的,内容是,大食、大秦、大明、波斯将在六天之后对十字军囤积君士坦丁堡及周边地区进行全面的攻击和占领。建议立刻准备船只,通过马尔马拉海峡朝西撤离,离开大秦国。如果十字军愿意和明军协商,由明军和平接管君士坦丁堡,明军将对十字军西撤进行消极的追击。
德弗鲁瓦几乎是立刻同意了常智光的提议,研究后当天就回信交代时间和日期,还有接管办法。
为什么德弗鲁瓦会如此干脆呢?常智光对马千乘解释说:“如果我们三方加波斯四方同时进攻,我明军必然是担任主力。而十字军对明军还心有余悸,并且对我明军战法可以说根本都不了解,不清楚。再加四方加在一起兵力超过了十字军两倍,撤离,已经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李如松一边道:“常大人,末将想马将军是疑惑为什么把君士坦丁堡慷慨让给明军,其中会不会有诈。”
“当然有诈,不过是我给他的信有诈。”常智光解释:“我们对另外三方,并没有承诺十字军撤退后,明军是否进行积极追击,而我的信却让德弗鲁瓦误会了我们之间达成协议。假设我们四方有如此协议,一旦我明军拿到君士坦丁堡后对十字军进行放生,必然会引得大食和大秦的不满。如此一来很可能在共同的敌人离开后,内部立刻瓦解继续开始战争。这是德弗鲁瓦非常愿意看见的,我的提议可以让他不损失兵马,还挑拨了我们四方的关系,他为什么不干呢?”
马千乘恍然:“原来常大人还设了这样的局,这么一来,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占领君士坦丁堡,而同时由于我明军完成目标,大秦和大食自然要角斗一下,争先占领十字军曾经的占领地,争抢十字军丢弃的地盘。常大人,这是一石三鸟的信,最重要一点,大食和大秦必然会因为地盘争执导致不和。而现在乃至很久的将来,明军就可以两边渔利,这一手真是高明。”
常智光笑着摆手:“其实是你们不了解欧洲人,目前实力完全在下风,他们不会困兽再斗而遭遇无所谓的损失。而我们给他指点一条无损之路,否则十字军就要一方面要考虑守,一方面要考虑撤退,很是难以安排。而临走挑拨下我们盟军的关系,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彩头罢了。最关键的是,在各方中,只有我们和十字军讲利益,而不讲仇恨,所以我们当然是最好的合作者。”
王锡爵担心问:“常大人,如此一来,会不会如十字军所想那般,我们和周边诸部不和?”大明是建立领土,如果邻居不友好,实力再强恐怕也呆不久。
“所以,第一是要保密。第二,明军被盟军当成冤大头,必然是明军成为攻打君士坦丁堡的主力军。让兄弟们对空城打得热闹一些。还有一点很关键……”常智光沉思一会:“我不太好说。”
马千乘小心问:“大人意思是不是,把城内居民当成十字军,然后再栽赃十字军屠城?我明军到达时候已经……”
“十字军占据君士坦丁堡多年,城内居民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影响。有部分还可能是十字军的侨民,即使不是,也是忠诚东正教的。一来,我们需要激烈的战斗,战斗必须有尸体。二来必须掩口,城内人不可能不知道十字军撤离。三来,此地居民非常富裕。四来,兄弟们有点莫名其妙的打仗士气不高,如此还可以鼓舞下士气。五来,为了将来的统治,主城区的居民最少必须不反对我们的统治。六来,可以储备一些粮食,防备粮道出现问题。”
一片沉默,王锡爵先说话:“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此城居民无外乎两种,一是天主教,二是东正教。如果想长久管理的话,道教或者是中国佛教的信徒在此地生活的不能少于三成。否则……”
李如松问:“去哪找三成的明人?”
王锡爵抚须回答:“八万厢军解甲归田。”
厢军自然是拥护大明的统治,而且都是孔武有力的人。为了保持这粮道,动用了西北军道和他路抽调的厢军达到三十万之多。这裁减八万厢军必然会对后勤造成相当大的麻烦,但是对明长久统治却有莫大好处。
“结婚生子,永镇大秦。”常智光看帐内各人道:“但这事一时瞒得住,将来,或者是历史肯定瞒不住。而且此事传到国内,我们几人也是要解甲,甚至可能是归天。”
马千乘长出口大气道:“末将负责找替死鬼。”
常智光对王锡爵道:“王大人,你忠心大明我知道。我也知道你定然会把此事如实上奏。不过,此事只能是皇上一人得知,否则几十万士卒辛苦半年的成果,可能被全部抹杀。”
王锡爵拱手:“常大人,下官有分寸。”瓦刺还好,中原和少数民族常有拉锯占领,而且受到中原文化熏陶很深,当地百姓比较容易接受,即使这样也偶尔会有部族反明事件。而今这土地孤悬海外,统治着信仰、习俗完全不同的人,三比七的比例,其实已经非常低了。
常智光点头:“就这么定了,麻烦王大人准备迁徙厢军和迁移周边居民补充城内。另外一方面约束攻城军士,黄金议事宫最好留着。马将军辛苦,请连夜做一份作战计划书,一些事别写在里面。”
见常智光、王锡爵等人离开。
一边的章栏忙道:“马将军,为什么不阻拦,我大明王师……”
李如松打断反问:“章栏,你知道不知道曹操将人肉充为军粮?你又知不知道三国之后,五胡为什么会乱华?屠城,即使在中原历史,也屡见不鲜。你自己要反思一下,如果不是你部下英雄救美,为何我们会囤积重兵在此,为什么会有这些麻烦事?”
马千乘点头:“此处不比中原各方,他们信仰完全和我们不同。如果不屠城,就无法真正占领,不占领则无法同化,无法同化,我们就站不久。章栏,把你属下那个无视命令、英雄救美的副将叫来。”
“……是!”章栏犹豫了一会,终于是答应下来。
章栏出来,却看见常智光在帐外没走,而是靠着土墙看西面。章栏上前招呼:“大人?”
“章栏,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再是曾经打瓦刺的那个西北监军?”
“……恩。”章栏点头。
“一将功成万骨枯。”常智光勉强笑下:“记住,你不趁自己强大欺负别人再强大自己,就要在别人强大时候被欺负。这块土地在地中海的边缘,又是黑海的进口,左掐欧洲,右连亚洲。如果大明能占据此地一百年,大明可强一百五十年。占据此地五百年,大明可强八百年。如果能占据一千年,则荫及大明万代子孙。章栏,我们拿的、花的都是大明老百姓的钱,有些事即使不想做,还是要做的。也许他们暂时不会知道有什么好处,或者以为就为了丝绸之路,但将来他们会知道,这地方远远不是丝绸之路那么简单。”
“我明白,如果就为了丝绸之路,大人还有万种办法可以选择。”章栏道:“为将者,自然是为国为民,忠君报国。大人放心,即使心有疑虑,但军令如山,章栏还是会做的。”
常智光挥手:“你去吧。”
正文 195 第192章 残酷的屠城
更新时间:12…11 12:34:02 本章字数:3514
大多数人都知道战争的意义是因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可大多数人不很清楚战争中屠城的意义。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有必要谈谈战争中屠城的意义,不然会有损本文主角常智光的形象,当然,也是为了揭开一角战争背后的遮羞布。
我们如果读过历史,就知道历史上的屠杀太多了,从商都殷墟到秦代的白起坑俘,明代的朱元璋血洗湖南到清代张献忠灭成都,又从清代的扬州到现代的南京大屠杀,动辄杀人数十万甚至逾百万,不胜枚举,屠城的事件总是伴随着大型的征战发生,似乎每次大家都以侵略者的残暴、野蛮和血腥来解释,但是对于这背后的必然性却没有思考。
对于征伐的成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继续的征战,如果把占领的地区都分兵把守,那么你的军队很快就分散开来,战斗力减弱被各个击破,如果你不把守,那么被你征服过的地方很容易就组织起来再进行抵抗,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器是很容易置备的,急了眼来一个揭竿而起,木棒竹竿也要对付一阵子,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杀光,你进兵的背后没有人了,你就安全了。
例如清兵占领扬州,当时满人总共才20万人口,而扬州就有100万人口,如果当时不屠城,清兵一走,马上就可以用这一百万人口中的青壮年组织起一个几十万的大军来!这样的隐患在自己进兵的后方,不屠城清兵是不敢过江的。
进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控制被征服的地区,征服者的军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控制广袤的地区所必须的就是将人口疏散,人口不集中,就组织不起来,比如你要是占据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你征集所有成年男子参战,很快就会有百万大军了,但是如果你占有一个像内蒙古这样的自治区,人口一样多却组织不了多少人,这就是差别,这样一来屠城的结果是使将要受到攻击城市里面异常恐慌,城市的人口逃散,逃散到农村去,同时逃散时还要带走大量的城市内的粮食等战争资源,从而使下面的城市在遭到攻击前大量人口减员同时带走粮食,这样这些城市在被攻击时已经成为只有军队的空城。
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以战养战的需要,在古时能够以战养战,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对于冷兵器战争中的武器消耗是很小的,关键是粮食的来源和运送,在粮食生产有限的情况下,一下子多出来了几十万征服者的大军,这粮食如何来?将城市人口屠杀后,城市本身的粮食供应还是存在的,这样才能够多出来征服者的粮食,如果不屠杀,过不了多久就会把粮食吃光,这个时候所有人就都没有食物了,那个时候就是想吃人肉都是来不及和不够吃的。
实际上所有的征服者都对于屠城的必要性心知肚明,但是不会说出来的,日本对于中国进行侵略,也是早就把中国的历史研究得极其透彻了,他们在南京屠杀30万人,完全是有组织和计划的,南京被屠杀了30万人口后,才有他们的30万侵略军的军粮,南京地区在以后的抗战中作为日军的后方,组织不起抵抗力量,同时造成中国的人口大量往四川逃散,增加了中国未被占领地区的经济和军队的负担,这些事情日本鬼子是很清楚的。
我写这些文字,就是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