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风流-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帐中吧。”
“小郎君!!!”
刘訚双肩猝然一抖,“唰”地抬起头来,匆匆一瞥小郎君,待见了小郎君的神情,他的眉疾疾一低,嗡声道:“小郎君容禀,刘訚生死皆乃华亭刘氏之人,绝非贪利忘义之辈!祖约贪财,私通石勒,窜连王敦,萧氏商事有两成乃是经他之手。其人帐下有支百人队,在淮南时为军,入庐江便为匪。祖逖暗中曾有闻,几番意欲制他,却未得其柄。而刘訚现下,便为其百人队之都伯……”
言至此处,低声道:“小郎君如今身入险地,又与江南各置一方。为将来计,可否容刘訚暂归其帐,为我华亭刘氏拓此商道,日后,若商道得成,亦可使江南与江北连而成窜。再则,若是来日遇事……”抬起头来,深深凝视小郎君唇下,按膝,挺背,静待。
良久,良久。
刘浓未作一言,心中却如涛乱滚,暗思:再则,再则为何?早知祖约其人贪利,而明年深秋祖逖将亡,偌大的北伐军便会落入此人之手!其人,外不可抵胡,致使北豫州尽失于胡人之手!内贪其利而滋胸,数年后更与苏峻一道叛乱,因此叛乱,华夏之土再失千里!经此而后,东晋再也无力北伐,偏安江东五十年……
而乱,则胡骑入!莫论八王之乱,尚是王敦之乱,亦或祖约之乱,每逢内乱,胡骑必入,一泄千里!!!
刘浓闭了眼睛,胸膛徐徐起伏,七载经营,所为何来?读诗书、蓄武曲,结交高阀子弟为何?前往北豫州为何?皆在为来日绸缪,为减少内耗,获得支持,统一内线,挥戈洛阳啊……
事不谋不立,事不豫则废!
当断,则断!
……
夜月悠悠,茫茫的军营中。
一个娇柔身影托着一方木盘,默然行于其间,待跨台阶时,提起了裙摆,浅露着纤细如玉的脚踝。
青丝履上绣着一只莺,她的名字也叫莺,余莺。
端着木盘走入室中,把着木盘放在案上,持起盘中酒壶,浅浅斟酒,七分满。而后,无声侍侯在案侧,眼观鼻、鼻观心,心观案后纵书之人。
“酒中,可有毒?”骆隆把笔一搁,笑了一笑,斜眼看向余莺,慢慢捉起酒杯,徐徐饮尽,赞道:“好酒,竹叶青!”言罢,拉着她的手,走向床榻,按着她坐在榻边,自己缓缓的爬上床,瞅了瞅那笔直修长的腿,将脖子靠上去,转了一转,舒适的低吟一声。
余莺按着他两侧的太阳穴,面色冰冷而平静,骆隆是她的仇人,他杀了她全家,禁锢她七年,每日需饮她的乳汁伴酒,却不占她的身子,至今她尚是完壁之身。
骆隆道:“若想杀我,床头有刃。”
余莺道:“余莺,唯愿目睹,汝亡!”声音平静,一如她的脸。
“哈哈,且安然以待吧,骆隆自知,擅泳者,必溺于水;玩火者,必焚自身。他已至寿春,兴许可如你意,得见我亡,亡心、亡身。然,现下,且加些力。”
骆隆翻了下身,侧卧于她的腿。而此时,按着他脸侧的小手一顿,缓缓的挪到他的脖子,用力的捏揉起来。
“嗯……”
骆隆怪叫了一声,拍了拍那只小手,笑道:“过重也!待他胜过我,再喜可好?过极则反,切莫喜极反悲。骆隆为助他一臂之力,让其一路顺送,已然致信,此信将入赵固之坞,李矩之坞、郭默之坞……”
“啊!!”
突地,骆隆一声尖叫,继而皱眉道:“遇事莫惊,当镇之以静!汝已随我七载,岂可如此轻易,便泄心?!”
第三百三十八章
竖日,刘浓辞别祖逖,北渡淮水。
祖逖送饯于渡口,指着淮水北岸,笑道:“汝且先行,北岸亦属豫州,指日祖逖便将经此而渡,入雍丘。汝虽非我帐下,然,阵斩谢浮之功不可没,我已遣人奏至建康,为汝请功。”
“谢过将军。”
刘浓默然一揖,转身踏入帆船,放眼看去,只见滔滔淮水中,帆船如林,不过千人,却动用了整个寿春境内的渔船。而此时,淮南境内,密集如点棋般军坞里,走出一队队执戈侍甲的军士,旌旗所向,皆指寿春。
祖豫州征召,入北,淮南军民,当从。
踏过淮水便是汝阴郡,纵穿汝阴便至上蔡。
永嘉之乱后,汝南、汝阴二郡为匈奴刘渊占据,后归刘曜。七年前,祖豫州率军北伐,历经三年血战,驱逐石勒至陈留。石勒虽是退守陈留,但却不时派遣铁骑,骚扰、抢掠周边各郡,是以,此地饱受战乱。
鹞鹰高飞,刘浓骑着飞雪,遥行于军列之前,华亭部曲加上谢浮降军,以及荀娘子的百二精骑,刚好过千。率领着这支千人队,甲坚利刃之下,只要不是遇上三千人以上大军,足可一战!且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一入汝阴,刘浓便一反常态,命北宫沿官道而行,见村便进,遇坞则扎,大有肆意宣扬之意。为此,郭璞极其不解,数番询问何故。刘浓皆一笑置之,若是在平常之日,他自然不敢如此大张旗鼓,但如今,祖豫州大军既将开入北豫州,说不得便会与那些两面倒的大坞堡算算旧帐,狐假虎威,何乐不为?既欲扎根于北豫州,便如剑之尖刃,当露其锋!
“驾!”
荀娘子从队列中腹打马而来,提着马缰在刘浓面前打了个转,把一身重甲的刘浓瞅了又瞅,皱眉道:“莫非,汝真欲回江南乎?”
“何以见得?”刘浓看了看她,只见她也是浑身披甲,朝阳射在那明光煜煜的铠甲上,泛着刺眼的光辉,忍不住地暗中腹诽:此甲甚华,华者华也,却极易遭人眼羡,且为人所注……
荀娘子见他嘴角微裂,心中愠怒,喝道:“汝阴非同淮南,坞堡内,便是昔日未行南渡之士族,皆有私军过千。此郡,胡人窃占多年,安知其心在胡、亦或向晋?如此招摇过境,汝岂能至上蔡?!”
刘浓笑道:“荀娘子聪慧过人,洞悉世情若观火。然,刘浓却有一疑,不知小娘子可否为刘浓解惑?”
荀娘子冷声道:“汝且言来!”
刘浓道:“若刘浓未行记错,荀娘子昔日所言,乃是愿睹刘浓败象之意。不知,今日却为何出言相劝?”
“嗯,汝敢戏耍于我?!”
荀娘子秀眉一挑,右手下意识的便按向腰间华丽长剑。
雌虎不可戏!刘浓剑眉一簇,趁她尚未将剑拔出来之际,拱了拱手,正色道:“荀娘子勿怒,刘浓岂敢戏耍小娘子。实乃前往上蔡尚有六百余里,若一味低头行事,恐反为人欺!”言至此处,话锋一变,笑道:“而堡内既是士族子弟,刘浓理当前往,投帖拜访。”
“投帖、拜访?!”荀娘子秀眉凝成了川字。
“然也!”
刘浓按着楚殇,摧着马,轻跑两步,半眯着眼看向远方。
远方,一座硕大的褐色坞堡嵌在山体下,箭楼林立、状若城池;护城河三面环围,深一丈,宽三丈;墙上执刀持箭者四下往来,不时听闻阵阵吆喝声。此堡乃是汝阴昌氏所建,方圆三十里,皆为昌氏所有,拥村落十余,坞民两千,部曲五百。
此时,昌氏家主昌任,据胡凳而坐,眉头紧皱。在他的面前有一方矮案,其中置放一帖,上书六字:华亭刘浓,拜暨。而他早知刘浓将行经此地,因为他的怀中尚有另一封信,从寿春而来。由汝阴至上蔡,若行直线,需经大小坞堡十余,昌家坞便是首站。
大子昌许坐在下首,沉声道:“阿父,此人已扎营坞前,该当何如?”
“该当何如?理当何如?”
昌任拿起案上拜帖,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扬了扬帖,冷声再道:“想必,赵固、郭默等人皆在思之,我昌氏将以何如!”
一听赵固,昌许眉头一跳,汝阴境内最大的坞主便是赵氏与郭氏,各自拥曲两千,坞民近万,自成一国。
昌许沉吟一阵,点头道:“阿父,此事,我昌氏应慎思酌虑,去年石勒与祖豫州战于蓬关,祖豫州虽败,但未伤根基,且帐下韩潜两度击败桃豹于蓬坞坡,想必祖豫州指日便将再行入北。此子此时北来,莫论何意,最为稳妥之计,便是置之不闻!想必其人,不日便会自行离去。”
三子昌离道:“大兄此言欠妥,此子扎营于坞前,几同堵门而戏。若是我昌氏不予理会,恐为人所轻尔!况且,若是此番祖豫州入北再败于石勒。届时,石勒提兵兴罪,我等当以何如?”
“然也!”
族弟昌具捋着短须,沉声道:“族中小七、小八,皆在石勒帐下,若使其怒,恐将危矣。往年,祖豫州入北,与我等也两不相干啊!此子所为,委实令人气煞!”
次子昌漠脾性最烈,当即拍腿而起,叫道:“阿父,便是祖豫州,昔日也未曾将驻军扎于坞前,令我昌氏难为!此华亭刘浓乃是何人?竟敢如此藐视我汝阴昌氏!是可忍,孰不可忍!莫若孩儿率部夜出,与其痛头一击,使其知晓,汝阴非比江南!”
“不可!”
昌许“唰”地起身,喝道:“二弟切莫胡为,此人毕竟乃是朝庭之仕,扎营于坞前,若是击之,天下人皆知我昌氏反叛!届旧,我昌氏便为天下人耻笑矣!”
昌漠不屑的挑了挑眉,硬着脖子,冷声道:“朝庭?天下朝庭何其多也,有成、有赵、有秦、有代、尚有大马之凉,不知大兄所言之朝庭,乃何也?弃中原而不顾之南晋乎?”
“竖子!”
昌许勃然大怒,颤抖着嘴唇,怒指昌许,叫道:“昔日石勒只不过对汝稍作称赞,汝便弃典而忘宗乎?!汝可记得昔年,阿姐亡于何人之手,被何人鼎烹案食?!阿姐待汝亲厚无间,汝,汝!!!”
言至此处,目中泛起赤光,愈来愈怒,搬起身侧一张胡凳,便欲砸向昌漠。昌漠当即不甘势弱,拽起屁股下的胡凳,欲抗。
“且慢!”
昌离当即奔到堂中,摆着双手叫道:“二位兄长,息怒!何苦为一外人,而伤自家和气也!”
昌许扬着胡凳,一边乱砸,一边叫道:“乾在上,坤居下,但使日月得存,昌许便誓与叛宗弃祖之人,不共戴天也!”
昌漠格开迎面砸来的胡凳,反手砸向昌许,吼道:“大兄迂腐不堪,不识时务,当为天弃也!”
“唉,唉唉……”昌具叹声连连,抓落胡须一大把。
而这时,堂中在座之人反应过来,纷纷窜出案,拉的拉,劝的劝,二十余人挤来挤去,渐渐分作两派。
“肃静!!!”
看着眼前乱象大呈,昌任眉心乱跳,胸中憋闷如梗在喉,满脸涨得痛红,心中更怒刘浓,通天大路不走,为何扎营坞前?!
“阿父,诸位族兄!”
便在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幼子昌华,徐徐起身,朝着泾渭分明的两帮人团团一揖,而后,看着昌漠那一方,朗声道:“二兄,击不得!且不言,击之能否取胜!此人扎营坞前,若行击之,日后祖豫州必怒,想必石勒尚未兴师,我昌氏已亡,昔日张平、攀雅便是明证!”又对着昌许那一方,正色道:“大兄之计,虽是老成谋算,但若置之不理,也稍是欠妥。”
“依你之见,该当何如?”昌许与昌漠同时问。
昌华微微一笑,走向昌任,揖道:“阿父,可否借帖一观?”
“自无不可。”昌任将帖递给幼子,自打昌华方一站出来,他心中便是一定,昌氏诸子之中,莫论大局纵横,亦或细微洞悉,当属眼前之子最为杰出。
昌华捧起帖细细一观,眉头时皱时舒,叹道:“果然如此,华亭刘浓了得!”而后,持着帖,面向堂中所有人,笑道:“诸位勿忧,此帖乃拜访之帖!”
昌漠嗡声道:“拜访又何如?无非招摇扬威也!”
“非也!”
昌华淡声道:“此帖上书华亭,已彰表其人身份,乃士族拜访之帖,并非朝庭之仕造访之帖!”
昌漠道:“有何差异?”
昌华摇头道:“差异大也!诸位且思之,此帖遵循古礼而表,其言下之意,当为仅作士族拜访尔!他日,即便石勒兴问,我等可答:士族互访乃尊古礼,故而,不得不以礼相待,并非怀有他意也!”
昌漠仍不罢休,怒道:“若是如此,为何屯军坞前!”
昌华淡声道:“昌华若易位而处,亦当屯军坞前,若不屯军坞前,二兄为日后计,恐已然击之!况且,依弟度之,其人,想必尚有深意。”
“哼!!”昌漠冷冷一哼,转过头不言。
昌许眼光疾闪,神情大喜,却故意问道:“若以华弟之见,该当何如?”
昌华笑道:“无它,我昌氏非同流民聚堡,亦乃渊源久长之士族,当以士族之礼待之!此举,既不损我昌氏声名,亦不容人拿住把柄。至于赵固等人,谁若敢言我昌氏示弱,便是弃根也!且让他受天下人唾骂也,与我昌氏何干?”
“妙哉!!”
昌任眯着眼睛暗度,心思瞬间数转,而后大喜,拍了拍幼子的肩,笑道:“既是如此,且开坞放桥,迎之!”
“且慢!”
第两百三十九章竹帛难书
昌华一声轻喝,顿时又将满堂之人震住。
众人面面相窥时,昌任奇道:“华儿,可是有何不妥?”
昌华抖了抖宽袖,朝着昌任一揖,淡声道:“阿父,但且视之,如此可是士族之仪?”说着,眼光缓缓扫过堂中众人。
堂中众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不知其意,昌许却看出了究理,指着昌漠等人的衣冠,皱眉道:“着胡人之衫。”又指向堂中乱七八糟的胡凳,冷笑道:“踞胡人之凳,如此,岂是士族之仪!”
一语既出,堂中一静。
唉……
昌华一声暗叹,神州陆沉,为保家族血脉不亡,家族中人已然分作两派,一派习胡,一派思汉,而眼下,尚是先顾及接待那华亭刘浓!当即便吩咐众人换衫,把胡凳撤走,铺上苇席,又命昌华前去回帖。
就在昌氏众人乱哄哄换衫之时,刘浓亦在换装,红筱揽着他的长发,用木梳细细的梳理,织素则在一旁将那顶青冠擦得人影可鉴。
红筱手巧不弱于绿萝,不多时便已将冠束好,又拿出宽袍大袖衫为刘浓换上,稍稍想了一想,问道:“小郎君,可要着木屐?”
“不必了,便如此。”
刘浓站起身,挥了挥衣袖,袍角带起一阵风,身上也是轻飘飘的,不由得愣了一愣,许久不曾穿它,竟有些陌生了,而后微微一笑,慢步向帐外度去。
“小郎君,且稍待。”
红筱眼尖,一眼看见小郎君的内服腰带尚未系好,身子一旋,便已来到刘浓面前,巧巧一伏,已然跪在地上,就地替他捏起玉带边角来。
“不,不必了……”
刘浓声音有些沙,以他的角度看去,正好可见红筱身子翘凸得厉害,突然之间,便想起了昔日绿萝也曾这样替他系过腰带,一想起绿萝,胸口便是一热,赶紧摒除念头。殊不知,转念之时,又想起了那日红筱与织素沐浴时的对话,霎时间,面上微红微红。
“咦……”红筱一声轻咦。
“嗯!!”
刘浓重重一声咳嗽,挥袖出帐,大步若流星。
红筱看着刘浓的背影,脸上慢慢的红了。织素走过来,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奇道:“红筱阿姐,小郎君走路的样子,好古怪……”
刘浓在帐外转角处站了片刻,待身子平复后,晒然一笑。
这时,来福与郭璞带着一队人行来,待至近前,沉声道:“小郎君,昌氏来人了。”
刘浓道:“人在何处?”
来福道:“在营外等候。”说着,浓眉一皱,犹豫道:“小郎君,咱们何不多带些部曲入内?”
刘浓挥着大袖,边走边道:“此乃拜访,怎可携带过多刀兵?况且,一旦进入坞堡,即便带上百人,亦未必能出!”
来福浓眉紧皱,几翻欲言又止,终是劝道:“小郎君,何苦以身犯险?”
郭璞捋着胡须,脏兮兮的衣袖随风乱飘,摇头晃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