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天下首富 >

第168章

天下首富-第168章

小说: 天下首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大家都目光都看向了乔致庸,希望他能站出来说两句话,或许还能有缓和的余地……现在已经不是让市场自行转变了,胡楚元这一次是硬压着山西各地乡绅放弃手中超标的土地。

八十三岁的乔致庸看似老迈,心里却依然精明。

他悄然一抬那浑浊的眼珠,看了看眼前那些人,道:“此事啊……大人说的对。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咱们百姓自当得按朝廷的法度做事,何况此事利于天下人。凡事不能两全,我等既要占据田产之利,又要兴国办厂,焉能两得其美?况乎,宰相之家皆不能免,我等岂可造次?”

听着这话,胡楚元在心里暗暗称赞,乔致庸不愧是乔致庸昵!

凡事不能两全!!!

这个话说的再好不过,既想要做大地主,又想要做大资本家,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乔致庸是真正的晋商领袖,德高望重,他一开口,大家就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定了,备家回去就想办法卖地吧。

乔数庸这却又和胡楚元道:“首辅大人,如果老朽没有记错,朝廷前年颁布《土地经营管理法》中有明文细规,凡每户有田未超过45亩,均人不过7亩5分,则粮税优待二厘。如果天下备户都不满45亩田,朝廷粮税岂不是大折了两成?”

胡楚元微微点头,和乔致庸道:“乔老,你这个算法差不多也是对的。我也不瞒您说,这个《土地经营管理法》以后还会有一些修改的余地,关键取决于政府对富农标准的设定。

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如果全国70%的农户都是富农,也就是每个家庭有三到四个劳动力,田地持有量在30亩左右,老百姓的市场购买力至少就能翻一番,那中国的钢铁厂、煤矿、机械厂、纺织厂的总产值都可以向上翻一倍。”

乔致庸一边听着,一边默默点头,道:

“首辅大人高论。不过,田地是我们山西人的根本,这么些年,咱们山西乡绅们为朝廷出力也不小,不知道朝廷能否略有宽待?”

胡楚元听出了乔致庸的意思,却道:“没有,天下都一样。别说山西人和河北人没有差别,就算是满人和汉人也没有差别,汉人和回人更没有差别。”

乔致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他年纪大了,在这些个事情上也看得淡了,想了想便道:“那也作罢吧。”

顿了顿,他又和胡楚元说道:”眼下朝廷和三国开战,我等身为一方富绅,自当要为国出力,首辅大人动身之前,老朽已经通过备家备户出钱捐纳,愿意捐资三千万清圆抵用军费,还望首辅大人和朝廷能够笑纳。”

他说这话,家中幼子乔景俨就取出一份汇票,要呈递给胡楚元。

胡楚元却道:“乔老……各位,大家不必依照1日例办事。如今是君主立宪的时代了,政府不争民利,即便是我们胡家也没有捐纳军饷。大家如果有意报国,踊跃购买国债即可。

国债也是一种很稳定的债务,政府去年的岁入是10。7亿清圆,以十年为期偿还国债,加上政府持有的官股资产,至少可以承担70七2的总军费和国债。大家出资购买国债,同时也可以将国债抵押在银行借贷一笔钱继续运作经营。国家有钱打仗,大家仍然有钱做生意,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听着这话,乔致庸不免有些感叹,道:

“时代巨变,首辅大人的新政令老朽耳目一新,如今国力丰厚至此,这都是首辅大人的功劳啊。”

“是啊!”

其余的晋商们也纷纷附和,一起拍着胡楚元的马屁。

胡楚元挺平淡的点着头,过了片刻才和乔致庸道:”晋商是天下商帮之首,持有北洋银行和北洋商行,又有晋商银行和山西银行,其余票号还有不少,应该多替国家出力,多向民众销售国债。我还是那个观点,一元救国,只要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买几圆的国债,咱们就能和外国人打到底。”

乔致庸微微颔首,道:“首辅大人放心,大德丰票号和北洋银行首先买下三千万清圆的国债,老朽个人再出资一亿清圆,倾家荡产的买国债,支持朝廷与外国列强开战,不胜不休。”

“好!”

胡楚元沉喝一声,心里颇是高兴,随即就看向其他各家。

晋商有八大家,不过,这些年里排号第一大肯定是乔家,胡楚元当年转手出让北洋银行和北洋商行,乔家罄尽所有家当才盘购下来,在两者中的持股比例都超过40%。

如今再一算家底,乔家就远胜常渠侯亢四家,资产早已过数亿,其余四家如果不是当年和乔致庸一起联手入市买下北洋系的资产,现在和乔家的差距只怕是更大。

等胡楚元逐一看过去,常渠侯亢四家也纷纷承诺购买国债,大力销售国债。

备家一合计,这已经卖出去三亿清圆的国债。

敲打着这个数字,胡楚元心中感叹,山西商人们还是很有点钱的,不过……和徽商、粤商确实不能比了。

谈完国债的事,胡楚元重新将话题引回山西农信社上。

谈到了这里,胡缄元才忽然开口,和乔致庸等人道:“诸位,算上山西农业合作社的历史,农信社成立至今也有二十年了,可也一直没什么成绩,联营土地是占了山西的小半壁江山,成效却不大。这么着吧,咱们中信社愿意按照每亩田40清圆的保底价格统购土地,吃下农信社。”

听了这话,乔致庸不说话,常立训等人则低头喝茶,沉默不语。

什么叫阳奉阴违,这就叫阳奉阴违。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出资购买国债了,朝廷也就犯不着再在土地的问题上和他们纠缠,可没有想到……胡家这么狠。

这一刻,胡楚元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低着眼帘,手里拿着茶盏儿,轻轻的刮着茶汤沫儿。

每亩田40清圆的保底价是他和胡缄元事先就商量好的,以山西省的田地素质,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很公道了。

如果那些富绅们不乐意,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帮人根本就不打算将手里持有的土地让出去。

(未完待续)第二百五十四章山西富绅(三)

庆封推,加更另外为自己的新书《红旗》再招喊一点人气。。

和胡楚元巅峰时期持有山东近半数的田地相比,山西地主们持有的土地总数一点都不吓人,至于乔常渠侯亢这些人家,他们手里的田地加起来也不会超过30万亩。

胡楚元现在逼他们,那是要让整个山西省都看明白,没有人是政府动不了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那些小办法和政府对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胡楚元这一次既然来了,那就要狠狠的敲打一番,拿山西省做一个例子,给后面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做一个标本。

他是资本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人人有田种”这种事,他管不着。

市场有市场的机制,会种田的……种田不惜力的家庭就能拥有30亩田,不会种田的,种田还惜力气的家庭……一分田没有,那也是他自个的事。

政府只抓着一个基本原则一一平均每户持有田数不足45亩,人均不足7。5亩的家庭享受减免20%的税款优待。

45亩到120亩是标税,根据田地的标准分成六等收取一笔地税,120亩到330亩之间增收20%,330亩之上增收30%。

政府的农业税其实并不低,增收30%的话,除非你非常会种地,种的还都是高经济作物,否则都赚不到钱。

山西地主们立刻借鉴联营制发明了押田法,田地归农户家庭所有,地契抵押在地主手里,农户每年还是要缴纳地租,同时,农户自行承担所有地税。

这个办法不是说不行,问题是胡楚元现在的执政目标定的很死,他现在很着急的要求中国农业进入大农业经济,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首先得拿山西开刀。

他不是搞纯粹的土地革命,地主没有关系,如果你既是地主,又想捞富农政策的好处,那就有问题了。第二个,全国现在基本没有鸦片田了,至少没有成片的鸦片田,唯独山西还有,数量还非常多。

眼见着这些人都沉默不语,胡楚元也不客气了,直截了当的说道:“乔老也说了,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我家在上海也有两百余亩的田地,种的粮食都是自家吃,可我家是实打实的交税了,你们呢?”

乔景俨匆忙道:“首辅大人,我等几家要是将地都卖出去,那也不难,可是……押田法在山西各地都不罕见,朝廷如果非要逐一查办,恐怕是要危及山西之根本口嗣。”

胡楚元嗯了一声,道:”我替你们说说吧,山西省的农业经济无非就是种高梁、鸦片、春麦和玉米,你们各家都有米行,但凡有个几百亩,几千亩的乡绅都在米行粮社里入一股,所谓的山西农信社不过是几千个大地主之间玩弄的把戏。怎么,你们当政府是瞎子吗?”

顿7顿,他又道:“从国家目前的宪法体系来说,押田法是很漂亮的对策,没有任何触犯法律条款的地方。但你们不要以为我就没有办法对付这个事。在我来山西之前,已经签署了一份新的强制补充条款,专门对付你们搞出来的押田法。我的办法很简单,农业土地一概不得在私人手中进行抵押,必须在政府指定的银行和信用社进行抵押,由地方银行和信用社根据农户的抵押申请签发贷款。诸位……和我斗,你们真是找锚人了!”

一听这话,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

胡楚元的办法非常绝,一次将押田法的所有根基都打垮了。

如果山西地主乡绅们再想通过山西农信社的抵押资质操作押田法,政府就可以立刻取消山西农信社的抵押资质。

这一条,对全国各地都是通用的。

其实,不到万不得已,胡楚元也不想这么做。

可他真是没有办法啊,随着中国整个商业资本的扩张,土地交易的公开化,各省都有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如果说山东、河北、江南六省的土地兼并是在中信社的扶持下,小农户兼并小农户、瓜分多余土地,大量转变成富农阶层,在山西,那就是**裸的地方乡绅兼并小地主、富农、贫农。

在四川、河南、湖广、两广、陕西,这种情况也很明显,山西的情况不过是最严重的,因为山西富绅阶层的实力也确实是最大的。

粤商、闽商、徽商的实力也很厉害,但他们的资本主要还是向工商业流动,或者是向南洋流动。

胡楚元将话说的非常清楚,他也不罗嗦了,摆摆手就让大家都退下吧。

总之,在他这里没有商量余地了。

大家一阵惊慌,但也只能退离出花厅。

一群人忐忑不安的走出来,重新在凉亭里聚集着,商量对策。

乔致庸还在花厅里坐着,他有点不闻世事的感觉,起身要给胡楚元斟茶。

他年纪确实比较大了,在山西省……在整个中国的商界也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声望,胡缄元就起身帮他和胡楚元斟茶。

房间里就剩下四个人,胡楚元、胡缄元、乔致庸和杨士镶。

这个时候,乔致庸才和胡楚元唏嘘道:

“首辅,一晃已经是二十年的光阴度过,如今您已步入壮年,老朽却是行将就木的人了。”

胡楚元也感叹道:“岁月催人老,这也无法违背的定律。”

胡乔两家之间是有联姻的,胡卫源的长子娶的就是乔致庸的大孙女,所以,胡楚元算是乔致庸的晚辈,对乔致庸也是非常的客气和敬重。

乔致庸则道:“山西人喜欢经营田地……这也是千年传统,一时之间就想打破,恐怕是要不容易,搞不好还要出乱子啊。”

胡楚元微微点头,倒也不隐瞒,道:“我准备的很充分,实在不行,我就派军队进入山西维持地方秩序。我这一次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将山西的经济基础给调整好。山西拥有大规模投资工业的基础,但如果没有本省的购买力和基础市场,山西经济想要发展的更好,那是非常困难。为了长远考虑,短时间乱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乔致庸想了好一会儿,道:“首辅大人实在是为民为国,思之甚远,为了山西的未来,老朽也愿意为首辅大人出点力。不过,正如首辅大人所言,山西的行商们大体都和土地相连,地里所产,就是咱们所卖的东西。要是将商绅们和田地都划割开,大家也就断了赚钱的买卖,这倒是一个大问题。”

胡楚元则道:“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个买卖被断了,那就要去想着新买卖,地方富绅们的利益终究不如整个山西省,整个国家的利益重要。更何况,他们的利益也远不如山西老百姓们的利益重要。如果山西再有大饥荒,我会毫不手软的强制收购山西所有田地,由政府主导重新再分配一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在山西看到。”

乔致庸默默点头,也变得更为沉默。

他知道胡楚元要做的是一件大好事,可也真的难办到,幸好是胡楚元要办,换了别人,谁都说不清局势。

喝完了这杯茶,乔致庸也起身告辞,去和其他的晋商们商量对策。

等他走了,胡缄元就和胡楚元说道:“大哥,我看这个事情有点玄。”

胡楚元点着头,说道:“这些人都好说,他们还不会为了点小钱和政府过不去,问题是在下面,上书请愿的事情肯定是会有的,借着官员的力量提议反对的也不在少数。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山西的农业改革势在必行,谁挡路,我们就把谁拿下。”

随即,他和杨士镶吩咐道:“你把新政策普及宣传到位,不等他们想办法内部解决了,直接让各地知县专职查办此事,先让中信社、中信银行和中国通商银行获得田地抵押权,主要通过中信社来操办。”

杨士镶微微点头,道:“首相放心,下官已经准备好了,各府都提前打了招呼,就算是强办,也要将这件事给办了。”

胡楚元嗯了一声,随即继续和胡缄元吩咐道:“中信社这里也要注意分寸,切实根据田地的水准定价,组织好人员,全面介入山西农业,大搞联营制。扶持地方的小农户,将他们组织起来联合经营。我给你一个特殊的优待,山西的中信社可以首先试点集资开办中小型规模的矿场。”

胡缄元笑道:“那便是更大的好事了。”

胡楚元也笑着,道:“这是迟早的事,只是在山西先做一个试点。中信社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胡缄元道:“中信社在山西经营了七八年,成绩一直是不错的,问题就是地方富绅对土地控制的太严,各地都有小规模的农社,不过,这些农社的经营状态都不如咱们。这一次,我是要和山西农信社对着干了,人才和资金都不是问题,早就准备好了。只要田契抵押权的问题一清楚,我就立刻在备县备镇开办中信社的分社,和农信社比一个高低。”

胡楚元挺满意的嗯了一声。

中信社的经营方式非常独特,每个省都有一个单独的财政体系,总社位于上海,只是对分支备社拥有一定的持股权。

基本上,中信社的最低分支单位是县一级的中信社分社,分社在备镇入股投资联营,各镇再组建一个粮社、合作社。

通常来说,中信社刚开始人股的时候,持有的股份总是非常高的,慢慢随着田地开发的水准、基础设施的完善,资本就会逐步抽出离开,在备镇的粮社仅保留一成左右的联营股,甚至连一成都没有。

发展几年后,中信社就会重新集资,由备镇粮社合资,中信社占主要股份的基础上一起兴办地方的粮食加工厂、米面厂、榨油厂。

基本的逻辑是大家出资,中信社负责经营,年终统一分红。

全国备省都有人在照抄中信社的模式,实际经营起来却完全是两回事,特别是在办厂的问题上,很多商人基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