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陛下之伟略,不输太宗高宗二圣!今日大唐兵锋之锐,亦是远超当日!吐蕃为患百年,今日已烟消云散,东边李璟少年英雄,契丹白头奚皆已星散。如今为大唐之患者,唯有北边回纥。陛下待回纥恩厚,回纥不思感恩,反倒欲要侵夺陛下之地!这般行径,便是谋逆!合当兴兵问罪,攻破回纥牙帐,安北都护府北迁故地,统领沙碛南北诸胡,以重病镇之永绝后患!”
李隆基笑着点头,问道:“葛勒近年事唐甚恭,因此事而亡其国,是否太过?”
“陛下,葛勒虽然朝贡不断,然回纥人素以抄掠为生,边地各郡深受其苦。葛勒不能抚众,便是无道,自可讨击之!若陛下怜悯葛勒,大可战胜之后留其一条性命,留一些部众于他。令他游牧自赡也就是了。”杨国忠大声道。
“有理。”李隆基点了点头。笑吟吟地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杨国忠也是看着众人,如今杨国忠在朝堂之上一人独大,朝堂之上多是他的党羽,人人皆是对他唯命是从,哪里有人敢提出异议。纵然是有担心兵凶战危者,亦是不敢开口,更多的人却是纷纷出声,附和杨国忠的意见。
中书舍人贾至踌躇了一下。忍不住道:“陛下,这次回纥人为祸,自是合当征讨。然回纥控地万里,牙帐又在漠北,距离庭州甚远,庭州之事,葛勒未必知晓。依臣之见,何不派遣使者前往漠北问其罪,令其自辩?若是葛勒无法自辩,再兴兵攻打不迟!”
杨国忠狠狠地瞪了贾至一眼。贾至身子一颤,微微低下头去。
李隆基笑了笑:“遣使问罪。倒是未尝不可,那就等大军做好了准备,再和使者一同出发吧。”
贾至轻叹了一口气,默然不语。群臣相互看了看,都明白陛下决心已定。
问罪使者和大军一同出发,那就是说不给葛勒自辩的机会了!
李隆基转头看向户部尚书张巡:“张卿,可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此战?”
张巡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低沉道:“李璟在东北用兵,消耗钱粮太多,若是仅靠户部的积财,自是不够。不过陛下真要打这一仗,臣自会为陛下筹措足够的钱粮,此乃臣的本分。”
“哦?”李隆基笑道,“张卿莫非能点石成金不成?”
张巡摇了摇头,低声道:“微臣不会点金术,不过河中集团背后诸多商家,各家能拿出来的钱粮超过大唐岁入。所以陛下放心便是,钱粮是足够的。”
“你打这些家伙的主意?”李隆基失笑道,“无商不奸,那些家伙宁肯把钱埋在地下,也不愿拿出来给朕用。指着他们出钱粮,还是算了吧!”
张巡低沉道:“陛下有所不知,现在已经没有人把铜钱埋在地下了。他们的闲钱都存在河中集团,手上拿着的只是存钱的凭证。河中集团背后是户部,户部的背后是大唐,他们没有人愿意陛下打败仗,只要陛下需要用,他们的钱便是陛下的钱,没有人会有一句怨言。存在商行里的钱花完了,他们也会继续拿出钱粮了支持陛下。不过用完之后,陛下还是要还给他们的。”
“真是这样么?”李隆基扬眉道,“你说朕用了他们的钱,他们不会生气?”
张巡点头道:“陛下,他们虽是逐利之民,却已经和大唐成为一体,大唐兴则他们兴,大唐亡则他们亡,自是绝对支持陛下,绝无二心。”
“住口!张巡,你胡说什么?大唐怎么会亡?大唐千秋万世,都会存续下去!”杨国忠脸色一沉,怒斥道。
张巡怔了一下,低头道:“陛下,臣失言了,陛下恕罪。”
李隆基摆了摆手,呵呵一笑道:“杨卿不必苛责,张卿为我大唐兢兢业业,一时心神恍惚也是寻常。”
杨国忠哼了一声,也没再说。
他也知道张巡是因妻子惨死之事,这些天一直是沉默寡言,不过事情做的一向是不错。张巡毕竟是个干臣,又没有争夺权力的私心,对他构不成威胁,他也不会故意难为他。刚才张巡说错话,他身为宰相自当出言纠正,也是应有之义。
“既是不缺钱粮,那就快些准备吧!”李隆基笑道,“此次兵发漠北,定要打到北海!这一次行军,便称之为北海道行军吧!速速传旨给马璘,令他把河中的事情先放一放,火速赶回安西,领北海道行军大总管,替朕扫平沙碛南北,在回纥牙帐重开安北大都护府!”
“陛下!北海道行军大总管一职,不可委以马仁杰!”杨国忠大声道。
“不让马卿主持此事?”李隆基皱眉道,“杨卿,你还有更好的人选不成?”
第二百七十七章准备
“陛下!臣愿意出任北海道行军大总管,为陛下分忧!”杨国忠昂然道。
“你?”李隆基皱了皱眉头,“杨卿,你虽是为朕扫平南诏,然南诏兵弱回纥兵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马璘乃朕之天赐神将,你莫非以为自己比马璘更适合领兵?”
杨国忠沉声道:“陛下,如今大唐兵锋之锐前所未有,此番北击回纥,若巨石压卵尔!微臣想要出任北海道行军大总管,非是想要和马璘争功,而是微臣自认为比马璘更合适担当这个行军大总管。”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下去!”
“陛下,此次北击回纥自然是要倚重马璘的安西军,然马璘手中军权太重,陛下以他为五镇节度使,手里已有大唐半数兵马,他又奉诏在四镇和北庭扩军,如今北庭边军已有五万!若马璘为行军大总管,少不得手里又多上十万兵马,河西陇右兵马皆入他的麾下!马璘在军中威望日重,又手握天下大半兵马,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便是社稷之祸!”
李隆基皱起眉头,哼了一声道:“杨卿,你这是旧话重提了。这个事情朕说过多次,朕信得过自己的妹妹,马仁杰便是朕之天赐神将,朕不负他,马仁杰也绝不会负朕!”
杨国忠道:“微臣亦信得过扶风郡王对陛下的忠心,然边军之中未免也有心怀野心之辈。此次北征乃是必胜之局面,微臣如此不过是为防万一。陛下,微臣任这个行军大总管。情愿不要丝毫功劳。只是为陛下看好这几十万军马。微臣行军打仗不如马璘。微臣的忠心却不是马璘能比的。”
李隆基脸色沉郁,没有说话。
群臣面面相觑,杨国忠这完全是诛心之论了,这样的话传到马璘耳朵里,那就是把人给得罪死了。
看来这一对翁婿没有和解的可能,还是要斗下去无疑了。
李隆基本来在兴头之上,被杨国忠这一番话说的极为闹心。这样的话只该在单独觐见时说,现在公然在朝堂之上说出来。不留丝毫的余地,便是让他极为为难。
这样的话迟早会传入马仁杰的耳中,到时候他会怎么想?马璘可是祖宗派来的神将,他还指着这员神将为大唐开疆拓土,在他死之前带着大唐铁骑打到天边呢,可不想和这位重臣有什么误会。
“张卿,你说说看,这件事情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李隆基看到了张巡,开口问道。
张巡乃是马璘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少人认为他是马璘的私人。然而他在朝堂之上向来是独来独往,谁也不结交。谁的面子也不给,处事一板一眼皆是依照规矩行事,人品乃是大家公认的。
张巡道:“陛下,谁人都可为行军大总管,唯独马璘不可以。”
“哦?”李隆基皱眉道,“为何?难道你也认为马璘——”
“陛下!马仁杰乃是天生奇才,对大唐忠心可昭日月,绝不会做出对不住大唐之事。然权柄太重乃人臣之忌,他的权柄已经太重,再委以重兵,便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左相之言,非是左相自己所想,恐亦是天下人之肺腑。若令马仁杰领军,未免令上下不安,于北征有害无益。陛下不令他为帅,乃是对他照拂,以马仁杰之才,定会想明白这个道理的,不至对陛下心有怨艾。”
李隆基看着张巡,赞许的点了点头。张巡虽然心神不安,心底却并不糊涂。
这些话和适才杨国忠说的话一样,都会传出朝堂,最终也会传到马璘的耳中。这些话与其说是说给他这个天子的,不若是说给马璘听的。
这等若是告诉马璘,不以你为帅不是天子本意,是为了让朝臣们安心,亦是为了保护你。以马璘的聪明,定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是如此,那就依张卿之言。杨卿,你便为北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全局。扶风郡王马璘为北海道行军副大总管,安思顺、哥舒翰、李嗣业、郭子仪、李璟皆为北海道行军总管,待到马璘回到安西,便兵发漠北!”李隆基看着众人,大声道。
众人皆是一震,这等若是把北边所有军兵投入这一次的北征了。张巡咂了咂嘴,脸上露出难色,这未免也太多人马了,他的压力更大了。
杨国忠悄悄的握了握拳头,心中现出一丝快意。能把行军大总管从马璘手里抢过来,他自是极为高兴。
马璘和他名义上是翁婿,却始终没有做女婿的自觉,况且右相之位陛下为他虚悬,这让杨国忠极为难受。
而如今终于扳回一城,北征回纥之时马璘少不得被他驱使,想到这里杨国忠便极为高兴。
杨国忠升迁太快,最大的问题就在军中没有根基,这两年总算是把剑南兵握在了手里。然而剑南兵毕竟是太弱,这一次刚好是个机会,把河西陇右这等强军拉过来。再往马璘的安西军中掺些沙子,对于他掌控军权自是大有好处。
……
廷议议定之后,流言开始在长安城里的富贵人家中散播,而暗地里的准备也是开始了。
自骨力裴罗与王忠嗣联手灭后突厥汗国算起,回纥立国十来年了,和大唐一直没有冲突,这一次却忽然就成了敌国。长安城的人们并非是都像李隆基那般乐观,不少人开始忧心忡忡。
毕竟兵凶战危,眼下天下太平,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打仗。打仗就要死人,这两年长安子弟在辽东辽西死的还少了?
虽然死了有足足一百五十缗钱的抚恤,然而一死万事休,死了的终究不能再活过来。
各种劝谏的话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宫中,李隆基都一笑置之。他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在帝王之中已是高寿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只想着开拓更多的疆土,建立更多的功业。
如今天下承平海晏河清,唯一的潜在威胁便是回纥,既然有机会解决,那自然是不能留给子孙。重开安北大都护府,彻底解决掉漠北漠南的蛮族,他这一生的功业也就完美了。
所以他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谏,只按照自己的计划做着准备。他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大军北征的时候。
河中太远,大唐铁骑打到天边他也无法看到,不过等到攻下漠北之后,北海边上还是要去一去的。
由于李隆基的一意孤行,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发动,六部官吏皆是紧张起来,抖擞精神处理事情,为北征做准备。军令从长安秘密发往各个边镇,接到诏令的边将们立马便是开始做着准备。
平卢节度副使李璟不再去追赶渤海国王大钦茂,只留下少部分兵力驻守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剩余兵力全部开往契丹室韦和回纥的边界待机而动。河东节度副使李嗣业带着大军向北挺进,与范阳节度副使郭子仪合兵一处。
没有了吐蕃的威胁,陇右兵便没了用武之地。论弓仁奉诏上了羌塘分化诸羌部落,一下子带走了哥舒翰大半人马,哥舒翰本来极为心疼,如今天子一道诏书下来,命哥舒翰补充兵员,哥舒翰立马极为振奋,立刻就是开始扩军,同时派出使者前往龟兹,准备向马家作坊多买些新式军械。
河西安思顺亦是不敢怠慢,囤积粮草准备军械,随时准备奉诏北进。
灭掉回纥,那便是灭国之功,是要青史留名的。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他们并不是此战的主力。此战的主力乃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马璘麾下的安西军,那才是天子最大的底牌,也是天子此战的底气所在。
马璘手下的那一支安西新军,那些价格高昂的新式军械,才是天子最看重的。
所以马璘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大军什么时候才会出发。
……
遥远的霍尔木兹海峡,万年城依然是在建造之中。这个冬天显然是要在这里过了,等到万年城完全修好,恐怕就要到明年春天。
称之为万年城,便是要作为大唐一个永久的据点,哪怕将来大唐在这里受挫,这个要塞也必须要成为汉民的一个飞地,一个卷土重来的根基。
希腊火的作坊顺利开张,用的是霍兹曼家的配方,和内科南家族的略有不同,不过威力更强一些。
使者带回来配方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好消息,内科南家族尚没有被田名远牛诩剿灭,整个家族还算完整。
萨拉赫带着他的水手乘船离开了万年城,穿过海峡沿着海边驶向了法尔斯。他回到海边的故乡之时,安西军已经在那里等他。
在安西军的命令之下,内科南家族族长换成了萨拉赫,不服从者全部被安西军杀死。萨拉赫带着一支船队回到了万年城,准备等安西军的船员们训练完毕,就去为马璘抓昆仑奴。
一切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港口内的两座堡垒已经完工,将来装上大炮就能覆盖整个港区。扶风号和安西号的水手们越来越熟练,已经能在海峡之中来去自如,甚至还去过唐海的深处。
马璘已经把信送了回去,只等着高芊芊和李岫过了葱山,来这边建立作坊和铸造大炮。不过没有等来两人,庭州的急报却已经到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天宝十四年的十二月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恼怒
“这就是命啊!这他娘的是要累死人么!”马璘接到军情之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在他的嘴角,却是浮现出一丝嗜血的笑意。
……
如今大军已经占据了大食三成以上的土地,若是只算扎格罗斯山脉东边的话,大唐据有之地已是超过了一半。扎格罗斯山脉西边,叙利亚、埃及、泰西封甚至是突尼斯,三大哈里发正打得不可开交,谁也没有时间东顾,在那些倒向大唐的德赫干们的支持下,大唐的领地可以说是安如泰山。
按照原本的计划,等到万年城建好之后,他便要亲自驾船出海,绕过阿拉伯半岛去非洲抓几船昆仑奴,然后便带着大军前往拉伊,重申一下大唐对于你沙不儿——拉伊走廊的统治,不过这一次的军情,却是让计划必须改变。
扎格罗斯山脉东侧还有大量土地可以占领,不过已经不是时机。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大军返回安西,去为大唐天子李隆基打通回纥道,把东北和西北连成一片。
当初在长安之时,天子命他为五镇节度使,当时已经明确说过,相信他早晚有打通回纥道的一天。这是天子的心愿,亦是他之所愿。
大唐四境之中,唯一可能的威胁便是北边的回纥了,天子已经老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这件事情不在天子活着时完成,以后新皇登基,自己不能再在安西待下去,这件事情便无法亲自完成。
一个法尔斯行省的来降。已是激起了马璘的野心。原本准备在天宝十五年尽收扎格罗斯山脉东侧大食之地的。不过这个计划眼下只能是押后。暂时只能是稳住阵线不再西进。待到打通回纥道之后再做计较。
……
回纥自称霸漠北之后,一直和大唐交好,不过天子却有灭掉回纥的念头。这没什么不对,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情谊根本算不得什么,重要的只有利益。
在原本的史书之上,回纥和大唐交好,安史之乱中助大唐平叛,后来吐蕃趁安史之乱占据瓜沙。沙河不通安西北庭成为飞地,回纥又力助安西北庭留守兵将死守西陲。之后近百年回纥和大唐交流不断,多次的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