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边唐 >

第97章

边唐-第97章

小说: 边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当真能够改变一切,十几天的时间过去,长安城内的流言已经少了许多。

李隆基为了安西健儿入京报捷而推迟了去华清宫的时间,现在又和往年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一起搬到了华清宫。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十月去华清宫过冬,第二年三月才返回长安。

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唐除了陈希烈杨国忠之外的第三位宰相,马璘也只能是陪着天子一起去了华清宫。杨国忠自省十日的时间已到,却被天子命令留在长安不许前往,暂时被排除出了大唐的朝堂之外。

华清宫并非是一座单独的宫殿,而早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建筑群。马璘在这里有着自己的住处,不过和长安城里自然是无法相比。

连续几天的时间,朝议的主题都是往河中之地移民的事宜。李隆基对于这件事情极为重视,陈希烈只是唯唯诺诺之辈,对于天子的话自是言听计从。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经过几次朝议之后,事情最终就定了下来。

天下十道勋官前往河中依旧是自愿,朝廷供给沿途所需,到了安西之后,再统一由安西军护送至河中。另外还准备发天下轻罪之徒前往河中,以屯田实边。

对于关中百姓移民的事情,则是要严苛得多。关内道租庸调三年未交之户,必须离开关中前往安西。

这样的移民计划,已经超出了马璘的想象。

有功军卒移民的方案,与他奏章里设想方案相比并没什么改变,增加的罪犯移民他也能接受。这种事情历代都有,后世的美国最初不就是流放英国罪犯的地方么。

三年租庸调未交之户必须举家离开关中前往河中,这对于安土重迁的关中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原本马璘是想要以自愿为原则,可从来没有想着逼人移民。

若是李隆基年轻之时,定然是不会发布这样的命令。而现在他坚持发布这样的诏令,说明他真的是老糊涂了。

然而糊涂归糊涂,李隆基的威权无人敢质疑。马璘几次提出反对意见,都被李隆基当众驳斥。其他人根本就不敢出言反对,最后诏令还是直接发了下去。

大唐的国家机器还是极有效率的,在李隆基的严令之下,户部开始准备财帛车马,关内道各郡官吏则是开始紧张的清查账薄,看那些户是需要移民到河中去的。

而随着诏令的发出,长安市井之内的议论也是瞬间爆发。马璘的人望随着这一道诏令的传出,而迅速的下降。

诏令发出之前,马璘是大唐新一代的军神,李卫公第二,天赐神将,国之栋梁,坊间一片溢美之词。然而随着这一道诏令的发出,马璘却立马成了奸相,国贼!

三年租庸调未交就要被迁往万里之外的河中,终生再也无法见到乡井,这对于关中人来说是何等残酷的事情!情绪在民间被迅速引爆,愤怒的诗人们在平康坊各家青楼相聚,一首首大骂国贼的诗篇便在青楼姐儿的床上做了出来。

国子监的学生们在祭酒的亲自带领下到了延康坊,堵着扶风郡王府的门大骂不休。若非是门口站着的安西军样貌凶狠,早就一起杀了进去。

有几个胆大的把几个夜壶隔着墙头扔进了扶风郡王府里,近百个安西军拿着雪亮的陌刀便冲了出来,把学子们围在中间一一逼问,没奈何几个人便站了出来,结果被安西军脱了裤子按在地上胖揍一顿,屁股都被陌刀柄拍的稀烂,最后还直接扔到水池里去,完全就是斯文扫地。

安西军这般跋扈,立马再次引爆了学生们的情绪,虽然没人再敢往里面扔夜壶,围在门外骂娘的却是越来越多了。

马璘的黑历史,也很快被学生们扒了出来。听说他府里养了几十个侍妾,大部分都是胡女,个个都是花容月貌。

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当宰相,有什么资格教化万民?

第一百六十四章伏击(上)

伴随着李隆基的一纸诏令,长安城中再次掀起巨大的风暴,而刚刚平步青云的马璘则是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小马,既然这诏令是天子自己的意思,你为何不发一言为自己分辨?”

骊山山道之上,南霁云看着一脸郁闷的马璘。

马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八哥,我已经想明白了,天子未必不知道这样做会惹起民怨,他本来就打算让我背这个黑锅的。人家让背,咱老老实实背着就是,何必去惹天子不痛快。”

“看来位极人臣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至少我南八这一辈子就没被这么多人一起骂娘。现在延康坊有多热闹你是不知道,那些做生意的都把吃食摊子支到你家门口了,就为了那些骂你的人方便。”南霁云笑道。

马璘也是笑了。

李隆基并非是真的糊涂,而只是想要把移民河中这件事情尽早办成。他已经很老了,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所以这才以这种强横的方式强行推进河中移民。他也只是希望能亲眼看到这一桩大事取得成果而已。

天子永远是圣明的,所以黑锅只能臣子来背。移民河中的计划是马璘提出来的,这个黑锅他不背谁背?

背黑锅也没什么,毕竟名义上他也是宰相,哪能没有这点儿担当?做自己该做的事,问心无愧便好。

“小马,哥哥多嘴说一句,大伙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此去河中万里迢迢。诏令中是要让全家老小一起去河中。若是处理不当。路上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黑锅反正已经背了,这件事情你就要好好处理,争取把百姓的损失降到最小。”

马璘点了点头:“八哥,你放心,这件事既是我来主持,便一定尽可能做到最好。”

南霁云拍了拍马璘的肩膀,快步走了下去。

马璘眯眼看着远方,心道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路上不死人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是动用自己的权力,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损失罢了。

关内道部分郡县的清查结果已经报了上来了,汇总上来的数字让马璘极为震惊。仅仅是蓝田县一县,便需要移民七八百户,五千余人。现在较远郡县的结果还没有送来,需要移民的人数已经是达到了三万余户,近二十万口。

大唐立国以来,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急剧增长,土地兼并也极为严重。关内道地狭人稠,不少自耕农沦为佃农。均田制早已崩坏,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却依旧在实行。对于少地和无地的农户来说,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没有土地,便没有收成,拿什么去缴给官府?租庸调拖欠多年的贫户极多,这些年来天子为政并不苛刻,对于这些拖欠租庸调的贫户也并不过分逼迫。

这次诏令一下,各个郡县都是乱作一团,不少贫户为了不离开乡井,卖地借债也要把拖欠的租庸调给补齐了。这最后送来名册之上的,都是欠的年数太多而实在无法补齐的。

长安周围各县因为这一纸诏令,不知有多少贫户被迫卖掉了仅有的一点儿土地。长安城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一面痛骂马璘这个国贼,暗地里却是派人前往周围各个郡县,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收购土地,这些事情几乎都是摆在明面之上,马璘怎么可能一点儿不知。

天子为了尽快看到成果,这才下了这般刻毒的诏令。马璘知道这里面弊端太多,然而却无法和天子诏令对抗,只能是尽量在细节之上做到最好,减少移民百姓的损失。

从长远来看,关中百姓向外移民乃是必然的选择,因为这里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再如何精耕细作,也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风调雨顺之时还好说,万一遇到天灾,大量的饥民便是遍地的干柴,一根火星就能点着。

天子同意了他的计划,却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能不能解决好,关乎整个计划能不能实现。

其实抛开故土难离的因素不谈,去河中远比留在家乡要好。至少到了那里可以实现均田之令,口分田永业田都有绝对的保障。大汉民族的先民若不是一次次的向各个方向开拓,如何能有今日这么大的地盘。

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便是马璘如今要做到的事情。

……

南霁云这一次送来的消息,让马璘放心下来。在长安城外暗地里已经张开了一张大网,等待着安禄山豢养的门客们。截止到今日,已经有十几个安禄山的门客被长安游侠儿截杀,其中还有几个是曾经载入史册的家伙。

而一个更好的消息,则是安禄山已经过了平原郡,正在入京朝拜天子的路上。

按照时间来算,安禄山到长安的时间大概比史书上记载的要早上一点儿,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影响,随着他的地位越高,影响自然会越大,事情并非是会一成不变的。

眼下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明面上的,便是关内道百姓移民河中的详细计划,一个是私下里的,那就是争取干掉这个将要祸乱中国的死胖子。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相对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再过十天的时间,便是天子确定的马家和杨家联姻的时刻,也就是他正式迎娶杨幼娘的时候。

……

十一月的河北道,天气已经颇为寒冷。大道之上,一支军马沿着官道缓缓而行。

这一支军马全部是骑兵,数量有三百余人,其中有不少骑士明显是突厥人。

一辆特制的巨大马车被骑士们围在中间,马车内一个胖子正眯眼看着外面寥落的山川。

官道上的行人看到这一队军马的旗号,立马远远的避开。在河北道的地面之上,谁敢惹三镇节度使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安禄山大将军。

这两年安禄山是越来越胖了,重量已经超过了三百斤,像这样远距离的赶路,根本无法骑乘战马。骑马行走战马自己受不了,他自己也极为费力。他的力气还要留着见天子时表演胡旋,自然不肯随便用掉。

这里乃是他自己的辖区,他这是去长安朝拜天子,并非是和契丹人作战,所以自然不用斥候,行走也只是挑选大路。

天子召他入朝为了什么他很清楚,不外又是要试探他的忠心而已,对此他已经习惯了。只要杨国忠还在天子身边,这种事情以后还是少不了的。

这次到了长安,只要在天子面前痛哭一番,便能让杨国忠灰土灰脸,他自己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杨国忠又不是李林甫,一个无才无德的小人,他根本就不畏惧。

中午在路边休息了一下,举行了一个祭祀光明神的小小仪式,安禄山重新坐回马车之中,命令亲兵们继续上路。

官道延伸进入一个山谷之中,道路变得时宽时窄,最狭窄的地方巨大的马车堪堪能够过去。骑士们无法再跟在马车两侧,只能是分散到马车的前后。

山坡之上,忽然滚下了一块碗口大的石头,砸伤了一头战马的前腿。安禄山皱起了眉头,挥手喝令大队人马停下。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安静了,安静得让安禄山心中发慌。

“承庆,你带几个人去坡顶看一下。”安禄山皱着眉头沉声道。

“将军,这里可是河北道,契丹人和奚人不可能跑这么远吧。”一位突厥人将军答道。

“去吧!”安禄山脸色一沉。

阿史那承庆心中一凛,连忙带着一队突厥骑士下了战马,快步走上了山坡。

十一月的河北道,树木早就落光了叶子,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阿史那承庆带十几人快要走到山顶,忽然山坡后飞出一阵箭雨。

阿史那承庆反应极快,立马团身一滚,这才侥幸躲了过去。其余的突厥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直接被羽箭射成了刺猬。

敌袭!

安禄山心中一惊,猛然从马车里窜了出来,三百多斤的体重,这一刻却是极为快捷。

山坡之上响起一阵呐喊之声,两边山头上都是出现了大量的人影,旌旗招展极为热闹。

“不是契丹人!将军,是静塞军!”阿史那承庆从山坡上一直滚下来,看到山头上的旗号大声道,“将军,静塞军要造反!”

安禄山听了,眼中现出怒色。他这两年受眼疾之苦,根本无法看远,是以看不清山头上的旗号。驻扎平原郡的静塞军有三千人,乃是一支预备部队,并非是一支强军,关键静塞军根本就是他的部下,只是不是嫡系罢了。

此地距离平原郡已经超过了二百里,静塞军突然出现在这里,这是要干什么?

“平原太守令!安禄山狼子野心,意欲谋反!汝等不可助纣为虐,快些将他拿下!得其首级者,赏钱一千缗!”山头上一个文士大声喝道。

“将军,怎么办?”阿史那承庆连声道。

安禄山咬牙怒喝一声,纵然跳上了一匹战马,怒声道:“撤!原路撤回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伏击)下)

几百亲兵皆是训练有素,立马拨转马头跟着安禄山向来路冲去。山坡之上,进军的战鼓咚咚的敲了起来,山头上的士卒呐喊着从山坡上快速的冲了下来。

安禄山带着骑兵转了个弯,却发现几棵大树倒在了大道之上,来路竟然是已经被挡住了。后面大量静塞军士卒已经冲到了大路之上,呐喊着向着前面的骑兵杀了过来。

“承庆,追兵有多少人?”安禄山勒住战马,回头看了一下,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

“将军,追过来的不过五六百人,山头上的还不清楚。”阿史那承庆连声道。

“五六百人!”安禄山狞笑一声,“颜真卿这狗贼还真是看不起我这个杂胡!”说完再次拨转马头,从鞍边摘下沉重的狼牙棒便向静塞军士卒冲了过去。

三百多亲兵立马回身跟上,一个个抽出兵器紧跟着安禄山杀向了静塞军士卒。

冲到静塞军士卒跟前,安禄山才看清了敌人的身影,一时之间凶性大发,狼牙棒猛然抡了出去,把两位静塞军士卒砸翻在地。

三百河朔铁骑同时高呼,连人带马恶狠狠地撞入静塞军士卒之中,冲在最前面的静塞军士卒直接被撞得飞了出去。

十几根大枪狠狠地刺了过来,十几匹战马悲鸣着倒了下去,马上的骑士栽倒在地上。河朔兵根本不理会掉下战马的伙伴,依然是挥动武器向前猛冲。

这里并非是山谷中最为狭窄的地段,而是可以容十匹马并行的开阔地段。河朔铁骑一番猛冲。竟然如猛虎入羊群一般。几息时间便硬生生的把静塞军从中凿穿。

步兵在平地上迎战骑兵,本就是极为吃亏,静塞军作为预备兵远离前线,这些年根本就没打过仗。士卒们虽然是个个奋勇,然而哪里是这些虎狼之师的对手,很快静塞军步兵已经变得稀稀拉拉,河朔骑兵这边却只折损了十余人。

山头之上,战鼓继续剧烈的响起。一队队静塞军士卒呐喊着冲了下来,想要增援前面和河朔骑兵血战的袍泽。安禄山手上狼牙棒连续挥动,把战马附近的静塞军士兵一个个砸倒在地。

被分割的静塞军士卒很快被河朔骑兵全部杀死,这时后续的静塞军士卒这才冲到跟前。河朔骑兵这时已经杀得兴起,一个个挥动兵刃呐喊着冲了上去,再次如重锤一般砸入静塞军步卒之中,所过之处一片血肉狼藉。

“是谁在指挥这些家伙,简直就是白痴!”阿史那承庆陌刀挥出,把一个静塞军校尉一劈两半,哈哈大笑道。“这点儿本事也敢来暗算将军,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杀光!全部杀光!”安禄山猛然丢下狼牙棒。气喘吁吁地道。

瞬间的暴怒让他极为勇猛,可是这些年沉溺酒色,再加上年纪大了,力气已是大不如前,这么一会儿工夫,狼牙棒已经是拿不动了。

然而河朔骑兵们的凶性已经被激发出来了,这一场战斗已经没有了悬念。

山头之上,一位文士紧绷着脸,用力的敲着战鼓。所有的静塞军士卒红着眼睛,愤怒的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